唯特小说>穿越重生>三十二日(穿越)>第86章 2月(3)

 

  易阿岚消瘦了一些, 不过毕竟在被关押的日子里没有受到虐待,供给的食物营养均衡,他更多的憔悴来自于内心的煎熬, 在得知没有酿成大错, 接着走完流程被释放之后, 身上那股低迷的气息就已经消散了,整个人看上去很精神, 尤其是双眼,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灵动。在罗彩云和严飞看来,在肖昊和孟起看来, 易阿岚还是那个易阿岚, 瘦了点, 倒更有忧郁少年气质。

  唯有在周燕安的心里降临重重一击, 犹如漆黑的夜里一道无声的闪电。

  如果有谁像周燕安那样,在不久前,拥抱过三十二日里的易阿岚, 感受过他的骨骼,亲眼看到他因激动或羞窘而格外红润的脸色,都会在此时此刻再次见到易阿岚时, 情不自禁地感到惊颤。

  周燕安终于再一次领着易阿岚穿过从枝繁叶茂到如今枯枝积雪的林间石道,将整饬的行政办公楼丢在身后, 回到他们的宿舍。

  屋门随着钥匙的转动被推开,房间便徐徐展开。很难用言语来形容这两个人此刻的内心。

  易阿岚像是回到阔别已久的家,重要的是对于家的感受。而对于周燕安来说, 并不是回到某个地方, 而是某个东西、某种内在情绪回来了,就如同吹进去的一阵风和风中清冽的雪的味道。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周燕安都是独自生活。他本该是习惯了独自生活,幼年失去双亲后,哪怕住在对他十分亲热的亲戚家,也不可能完全融入其中。从小时候那场恐怖的爆炸起,他在这世界上就是独自一人。

  他很少再自己做饭,为了节约时间都是直接去食堂吃。毕竟下厨是一件相当繁琐的事情,从思索做几道菜、做什么菜开始,到去选菜品、清洗、处理,下锅,斟酌调料,等待火候圆满,端上桌,再到事后的垃圾处理、清洗碗筷,没有一件不让人花费气力。

  至于把时间节约出来做什么,他也不清楚。现在已经不像一开始进入事务组那么忙碌了,周燕安熟练掌握了几款常用型号的固定翼飞机以及旋翼飞机,在智能驾驶系统的辅助下,能够像专业的飞行员那样飞一些险恶的环境。通常日常训练结束后,太阳还没有下山,回到住所,还有大把的夜晚可以消耗。

  周燕安便在夜色里思考,他并没有一直在想被关在另一栋楼的易阿岚,思维的发散常常不受控制。例如他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在做饭中感受到快乐。

  他曾经的心理医生都建议过他保持一个能令人愉悦、感到宁静的爱好,像茗茶啦书法啦钓鱼啦下厨啦等等。周燕安在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了下厨,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理由,大概是即使不需要爱好,他也得吃饭。

  退役的这几年,周燕安好像是在做饭的过程中感到了情绪上的宁静。然而,在这些个寒冷的冬夜里,周燕安不得不承认,那都是虚假的。是药物对生理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治愈作用,是他强大的自控力使得自己的内心平复下来,哪怕他不下厨,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那儿冥想,也会感到那种虚假的安宁,正如潜流涌动而表面平静、映照蓝天从而显得格外美丽的海面。

  然而……周燕安的思维再次转向,慢慢回溯时间,再三回溯后,他同样不得不承认,在与易阿岚合住的那段时间里,下厨似乎的确有种魔力。在叮铃当啷的厨具碰撞声中,那魔力姗姗来迟地展现出心理医生强调过的“生活的气息”,并将这漫漶的生活气息凝于一个具象的物体上,好让感观被限制为五的迟钝愚昧的人类不再错过珍贵的东西。那是易阿岚满含期待闪闪发光的眼睛。

  当思维走过太多歧路终于抵达这一步的时候,周燕安也该明白真正具有魔力的到底是什么。

  此刻,魔力回来了。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魔力同样如此。

  易阿岚认为没有比现在更开心的时候了,内心的重担卸下,好久不见的肖昊会略带惊疑地和他打招呼,孟起黑框眼镜后的眼睛难得情绪张扬明显,林梦唤还特意给他打了电话表示感谢,易阿岚觉得她的声音很好听。更重要的是,周燕安就在近在咫尺的身边,两人之间的心意在这个世界没有再次挑明,是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

  他们,不仅仅是易阿岚,连周燕安也很明显地察觉到,在三十二日和所处的眼前世界,他们不自觉地会表现得有所不同。三十二日里,人们大胆、外放、热烈;在这里,好像每个人都很内敛。

  要找出一个最为直接的表面原因,易阿岚会说,应当是残酷的工作赶在一些大胆的事萌芽前就发动了一场摧枯拉朽的冲锋抢占了所有时间。

  全都因为罗彩云对陈汝明说,她认为可以让易阿岚开始尝试接触无人机阵队。

  陈汝明挑了挑眉似乎是表示怀疑,但最终什么话都没说。随后,在易阿岚休息一周后,就又开始了以艰苦卓绝的学习为主体的工作。

  罗彩云说的无人机可不是才脸盆那么大的民用无人机,而是体型庞大、用途广泛、装配高精密仪器还能装上热武器、用无线电和智能程序控制的军用无人机。其实大部分军用无人机都分布在各个军事基地内,随着清毁行动的进行而被销毁。

  不过在中部地区,有一个隐秘的无人机阵队,包括了无人侦察机、无人战斗机、电子干扰无人机以及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在内的近百架多种用途无人机。该无人机阵队有多种组合方式,出动少数几架能相互衔接互补,多数出动也能有序作业,能快速对全国各地进行策应,进行侦查、战斗等紧急任务。

  而在人口凋敝的三十二日,掌握了这个无人机阵队,就意味着掌握了绝对的军事实力。

  不过凡事讲究个循序渐进,陈汝明一开始只给了易阿岚一个包含四架无人机的小阵列的控制口令。饶是如此,饶是无人机也能算作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运动与控制,算是易阿岚的半个专业领域,这也够他学习消化很长时间了。

  对于志不在此的人来说学习这些东西其实很枯燥,但易阿岚想到等到他能完美控制这些无人机,很多危险又不需要太精细的任务就无须周燕安亲自驾驶战斗机去完成了,学习动力前所未有地充沛。

  偶尔很奢侈地开个小差,易阿岚想着等到三十二日带来的伴生问题或许某天能彻底解决,他和周燕安功成身退,倒是稀里糊涂地多了一堆厉害的专业技能。

  严飞被动退出三十二日紧急事务组,情报局又提交了几个名单,让罗彩云选一个顶替严飞在事务组中的功能定位,即将情报局的资源与事务组充分对接。

  罗彩云心中已有选择,没怎么在意名单,更多的是在整理严飞留下来的一些资料。

  其中一份绝密级的档案让罗彩云会心一笑,又一次对组织要失去严飞几年表示遗憾。

  档案记载的是严飞在七年前招募的一个线人,代号为鲳鱼,真名叫芮涛,应用心理学者,后期研究偏向社会心理学。

  对这个人线人情报价值的发现,或许是出于偶然,但严格来说,是因为严飞的谨慎和出众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七八年前,严飞领导调查混入境内的他国间谍,颇有成效,履历表上再添一功。事后作总结时,严飞敏锐地察觉到其中一个间谍的异常行为轨迹,经过深入细致的溯查,破开重重障碍法,最终定位到了芮涛。

  当芮涛青春年少满怀热情地选择学习心理学时,根本无法想象他未来的命运会那么波澜丛生。

  第一次变故,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员,因为心里存放着太多事不能入睡,难以为继的精神让他在白天频频出错,为了遮掩错误又深陷某些交易,于是不得已让芮涛开点安眠药物,再到发展为上门做心理辅导、催眠。慢慢的,芮涛被迫得知了一些他并不想知道的秘密,但碍于权势无法下贼船,为了自保、为了不让那个图一时痛快而倾吐秘密的人反悔,收取了远超他出诊费用的高额报酬。

  这个人后来为芮涛介绍了他的上级,芮涛与他们见面的时候浑身上下总要被搜查干净,保证不会带任何电子录音设备,这样一来,他们即将吐露的话便不算来到过这世界了。

  芮涛一开始还会想,这些人为什么还需要心理辅导呢,好像他们还有良心似的。不过芮涛很快看清了,他们之所以难以入睡,并不是对过去做的事感到愧疚,而是对未来暴露的可能性感到恐慌。

  第二次变故,是一个D国间谍找上门。这个人本是盯着一名贪污的身居高位的官员,这种贪婪又无法回头的人是最好收买的。恰好,这个官员是芮涛的顾客之一。D国特工从中看到了芮涛特殊身份的价值,劝说芮涛为他服务,在为更多人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策反他们,或者通过搜集他们的犯罪证据威胁他们,就像他此刻对芮涛做的一样。

  随后,这个人语带恐吓的保证,以你现在的处境,要么有一天被清查,要么有一天被悄无声息地灭口,而为我工作,将来暴露的时候我们会为你安排秘密出境,以躲避法律制裁或者人为报复。

  芮涛有理由相信,他的这一套说辞一定很多人说了无数遍。

  芮涛想过靠检举这个人以及那些人来脱离越陷越深的泥潭,但他马上发现他已经陷入一张密不透风的关系网,一双双眼睛幽幽地盯着他,但凡他做一点出格的举动,便会有灾祸临身。芮涛又一次屈服了。

  第三次,是一次转机。严飞招募了芮涛,并为他建立了一条隐秘的可以向上传递消息的通道。严飞知道芮涛与那些官员们的牵扯,知道芮涛与D国特工的关系,他希望芮涛能在这两方中间继续周旋,并将获取的情报传递给情报局,功劳都会被一一记录在案。这件事,成了芮涛黑暗生活中唯一的曙光。

  说到底,他并不是一个恶人,他只是被自己无法抵抗的力量捆绑住了自由,然后被迫见证阴暗的角落里魑魅魍魉纷纷起舞。那些魔幻的罪恶的不似人间的事实,时常让芮涛感到迷失,感到存在并没有任何意义。他为自己作诊断,见过太多的丑陋,也需要光明作为支撑。为国家效力,伟大崇高的理想,便是他混乱之海的定海神针。

  这些年来,芮涛一直完成得很好。严飞靠着从他那得来的情报掌握了一些被他国收买的秘密间谍,有时候能通过这些人的整体动向推断出哪些人又想搞什么幺蛾子,从而提前防范。

  三十二日出现后,芮涛向严飞汇报了自己能进入三十二日,随后在严飞的授意下成立了清道夫组织。这么做,不仅仅是进一步收集一些人的犯罪事实——那些人似乎沉浸在权力滔天的美梦中,真的认为清道夫组织牵扯了太多利益而受庇护,从而放心地委托清道夫组织去三十二日去销毁见不得人的东西,至于现实,尽在掌握中。

  另一方面,清道夫组织更大的意义在于限制住了一批不稳定的三十二日者。被芮涛收拢并愿意为他持续工作的三十二日者,大多是一些需要钱或者心性不定的人,他们或许也发现了自己接到的任务并不光明正大,但碍于种种原因都没有选择退出,闷声发财。这样的人虽然在规章制度限制下没有犯罪,但常常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一旦遇到社会的大动荡,很容易走向两极分化的道路。

  清道夫组织便是在三十二日带来的动荡之中确保了他们不失控、不被恶意引导。毕竟这些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很可能为了二十万去违法犯罪甚至叛国,但在有了十万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安分守已。

  这可以说为事务组解决了一个大麻烦,政府抽不出如此多的人力去监督调查这些人,也难以收为己用。不能忽略,除了要应对三十二日,政府还要维护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行。好在其他国家的情况都大同小异,没有因为调出一批要员专门处理三十二日而出现角力失衡。

  三十二日对于芮涛来说,是灾难的。他一开始以为自己终于承受不住而疯了,后来发现其实是他本来就混乱的生活上又添加了一块镜子,他看到的世界变成了主色调为黑暗的万花筒,分不清到底哪一面才更真实,他曾经建设起来的心理支柱指不定哪一天就崩塌了。

  所以他找来了专业能力很强的师弟田路,虽然他对田路说自己的病其实是社会的病症,不是个人的。你治疗不了我,一个人是没办法治疗社会的。这些话无一例外让田路觉得奇奇怪怪,但芮涛始终抱有希望,在他彻底坠入无边黑暗的时候,有个人能及时发现他。

  就像商场里开始播放喜庆的歌,新闻关注返乡潮,商户们囤物资,社畜谈论放假,新的一年总是要来的。而人们对新的事物总是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