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风

  梅乐下职回家就听说忠王送了自己一件礼物,本以为是些书画什么的风雅之物,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一辆车架。

  看到的时候,梅乐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真的是忠王送自己的礼物?

  就见这车架上面装饰有梅兰竹菊,雕工精细、雅趣横生,而那车窗竟是由小块的透明琉璃镶嵌,万字纹样的框架干净利落又喻意吉祥,和琉璃组合在一起通透又雅观。

  梅乐绕着车架转了一圈,整体来看可以说是在不违制的基础上做到了极致。

  他还在车尾看见一个标志,像是文字又像是图像,仔细辨认,能从中看出「顺风」二字,和整个车身融为一体,并不突兀,梅乐只当这是寓意车架出行顺利,完全不知宴云河商标的用心。

  他迫不及待地进了车里,就见里面非常宽敞,车窗旁有车帘遮着,他上前拉了两下,发现车帘是可以滑动的,只从这小小一处就能看出用心的程度。

  因为琉璃引起了他的兴趣,所以梅乐首先是看的车窗,紧接着他就被座椅吸引了目光,这看起来并不是寻常的木制坐具,仿佛很好坐的样子。

  他试探着坐了上去,立刻就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座椅竟如此柔软,他动了两下,能听到一些细小的声音,也不知里面有何机关?

  好奇之心一起,梅乐掀开椅罩想要一探这座椅的真面目,谁知下面竟是皮子,他用手摸上去,能感觉出里面是填了棉的,又伸手按了下,松开时就见表面弹了起来。

  梅乐又坐上去试了试,往后一靠,吁了口气,真是舒服啊,连这靠背都是贴着身体曲线的,且柔软舒适。

  若是坐着这样的车架出行,想必能够给身体减轻不少负担,正好明日约了友人去登高,到时候就驾此车出行。

  他东碰碰西摸摸,又在车里发现不少小机关,车板上几个半月形小孔,刚好手指能够探入,向上一拉就能拉起一面桌案,车壁也有不少放东西的暗匣,充分利用了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又能让人舒适。

  他钻出车,对侍立一旁的仆人道:“王府中人可有留信?”

  仆从道:“有一张请帖。”

  说着就将请帖送上,梅乐打开一看,是一家车行的开业请帖,他再回头去看这车架,瞬间就明白了忠王的意图,不由失笑两声,“有趣有趣,看来我是必定要去捧场的了。”

  次日梅乐和事先约好的友人驾车出游,这辆外饰雅致的车架一出现果然就吸引了众人目光,友人们纷纷弃了自己的车架,上了梅乐的车。

  “这车真是妙极,装了这么多东西,又坐满了人,应是很笨重的,但你们看这马拉起来却毫不费劲的样子,怕是另有玄机。”一名友人道。

  梅乐正透过琉璃窗欣赏外面的景致,闻听此言就道:“昨日我没有细看,或许真有什么奇妙的地方,等到了目的地我们再细看。”

  “哈哈哈,什么没有细看,怕是被这车的装饰晃花了眼,没注意到别的吧?”有人拆穿他道。

  梅乐和友人向来爱开玩笑,于是也跟着笑道:“你不也一样,还不是上了车才感觉出不同来?这车可是昨日刚收到的,今日第一次出来跑动,便宜你们跟着沾光了。”

  “也别等到什么目的地了,我们这就下车看看有什么奥秘,省得抓心挠肺无心赏景,停车!”另一位友人是个急性子,说着就叫停了马车,当先跳了下去。

  几人围着车架转了两圈,一人道:“你们看这车轴,这就应当是奥妙所在。”

  众人纷纷俯身看去,确实与以往不同,但内里模样却看不到,摸不清原理。

  “唉,这车造价一定不菲,王爷对你是真的大方啊。”友人赞叹道。

  梅乐道:“也是看我老师的面子,不过这车应是能买到的,两天后就是车行开业的日子,到时候一起去看看?”

  “能买?”那急性子的友人眼睛当场就亮了,他一定要买一架回去拆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

  当天众人做的诗无一不提「车」,可见这车对他们的吸引力。

  而两日后的车行开业,更是无一人落下,梅乐又请了不少有钱的纨绔子弟,加上各自的书童仆从,整个车行看上去都要人满为患。

  除了送给梅乐的梅兰竹菊式样,还有松梅及其他瑞兽式样,外观上自有不同,内里装饰却都一样精巧。

  而它的价格也确实对得起它的装饰,竟然要百两起步,要知道一匹马也只要三十两,而这车竟比马还要贵。

  当然,大部分人是不用马拉车的,用牛拉车的才是主流,但这也能说明这一辆车有多贵了。

  然而有些纨绔子弟根本不把这百两银子当回事,见这车新奇,上去试坐一番,无不感到满意,当天就卖出去五辆,车行开张就是五百两进账。

  买了车的自然要出来显摆,于是众人就发现这车竟比其他车跑得快得多,且牲畜并不费劲。

  短短时日,顺风车就在洛城流行起来,家里出行若不用顺风,还好意思称自己为豪门?

  车行一跃成为王府中最赚钱的产业,且无人能够效仿,若是和顺风一样装饰车厢,则车辆笨重,牛马拉起来费劲,整个车架的技术核心就是车轴,然而无人可以做出耐用的车轴。

  就在这忙忙碌碌中,水渠也终于挖好了,以防冬天河水结冰,导致工厂停产,这石磨还要设计成水利畜力两用形式,宴云河只是个学种地的,哪懂什么机械原理。

  幸好,苏墨先生的友人来了,这位未来的天工大赛评委一来就被宴云河拉了壮丁,先是听了半天宴云河的设想,以及他拿出来的齿轮、链条和轴承配件,只等他给出个设计方案来。

  吕守山被苏墨一封信吸引了过来,他不曾在朝为官,身上有一股狂士气质,形容潇洒不羁,很是符合宴云河对理工大佬的期望,于是对他抱有不小的信任。

  当然这是他对吕守山的说法,真实原因是:苏墨大佬推荐的人,那必定也是大佬,哪容得人挑挑拣拣,来了必须想法留住就是了。

  大佬从不会让宴云河失望,实地考察后很快就给出了设计方案,作为全世界最好的「甲方」,宴云河对吕守山奉上了真挚的彩虹屁,吕大佬听得很高兴。

  为了充分利用水利,几个远离水源的工厂原址就不合用了,正好现在水泥已经出产,砖头也能自产,重新规划厂区并不麻烦。

  宴云河是想将厂区做成工业集聚地的,包括员工生活、子女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和王庄农业互为犄角,共同发展进步。

  这边佃户正欣喜于水渠的开建,那边王府又开始了招工,在这个农闲时节,几乎每户人家都想去多赚一些钱,而且预料到今年一定会过个好年。

  苏墨和舒星、计蕴漫步在田地之间,一边观察新建成的水渠,一边回想今天见到的农人们,心中只余感叹。

  当初为了修字典一事,苏墨和弟子们没少和这些农人打交道,可以说是亲眼目睹这些人是如何一步步改变的。

  因为王府不曾间断的工事,这些佃户家里大多都有了些钱物,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招待苏墨等人时,农户们拿的出茶了。

  苏墨也不曾想到,之前和宴云河定下亭下之约后,今日牵扯是越来越多了,在宴云河请他推荐人选做天工大赛评委时,苏墨甚至都没有多犹豫就给友人去了信。

  细数宴云河手中的人才,除了王府原本的属官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和苏墨关系不浅,苏墨本该避嫌的,但面对宴云河时,却又总是忽视这一点。

  原因何在?

  苏墨也想过,思考过后,他将原因归结于宴云河对他们这些老家伙太好了。

  宴云河本身是一个非常简朴的人,从不要求自己作为王爷的规格,就连每日饭食也最多备两个菜,有时候忙起来,一碗面也能打发。

  但他自己简朴,对别人却大方得很,尤其是苏墨几人,每日饭食丰富,照顾他们的仆从嘘寒问暖不断。

  有时候他们沉浸在编修字典中时,仆从都会把饭端到他们身边,一顿也不能落下。

  要是不吃,仆从喂也要喂到他们嘴里,因为宴云河说过,他们的身体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即使再忙,也不曾落下一顿饭,少睡一刻钟。

  苏墨亲眼看着几个友人从最初的撇清关系,到如今开口闭口赞颂王爷,却并不觉得突兀,因为这是投桃报李,宴云河真心待人,如何能不让人回以真心?

  而且,宴云河从不多疑,即便是肖子谦,也从不见宴云河对他有半点不满,苏墨举荐的人,只要有才能的,都能在宴云河这里一展所长,很难不让苏墨模糊他与宴云河之间的界限。

  想着这些,苏墨和两个弟子就回到了王庄,正巧撞见几人快马而来,及至近了,苏墨才发现半数人都是风尘仆仆的模样,再看他们一身悍勇气质,苏墨脑中闪过三个字——靖北军。

  作者有话说:

  谢谢山莲小天使的营养液,爱你,比上一个大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