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豆

  左相府的中秋在一片兵慌马乱中结束,明月照不见伤心人,只有烛火知道谁人彻夜不眠。

  中秋过后,城中还残留着节日的气息,往来人流最多的金立坊鸿宝街金立酒楼前,有人正往三日前砌成的水池中注水。

  这水池看上去也很奇怪,标准的长方体不像是石头凿出来的,但看材质,又和石头差不多,这浑然一体的模样,免不了让人惊奇。

  也只有三日前看过工匠和水泥,接着以砖头砌成这么个水池子,又抹上一层水泥的人,才知道这个池子是怎么来的。

  水哗啦啦地倒进池子里,几条鱼也被放进去,瞬间就活蹦乱跳地在里面游开了。

  大家都爱看个热闹,有人对这池子的模样好奇,免不了问问身边人知道这是怎么造的吗,一来二去的,倒是都知道有水泥这么个事物了。

  金立酒楼不便宜,素来以味美料鲜著称,今日前来吃饭的富贵人家,都看到酒楼侧边这么个池子。

  有人就问掌柜的道:“怎么弄了个池子在外面,看上去不太美观啊。”

  掌柜就道:“那是供人挑选鲜鱼用的,之前咱们酒楼说鱼都是活的现杀现做,许多人不信,这不,摆出来供大伙看看,咱们酒楼,从不欺骗食客。”

  那人听了,走上去看见里面的鱼,果然都精神得很,于是就点了一道清蒸鱼,让大厨先做着。

  今日的生意还算不错,前来用餐的人无一不看到那池活鱼,只一中午的时间,这鱼就都卖完了。

  不少人都看到了这池子,对它的模样虽然谈不上喜爱,但也没有很讨厌,吃完饭临走的时候,一眼就注意到这池子了,此时再一看,发现这池子和之前没甚区别。

  就有人上前细看,伸手摸摸,招呼同伴道:“你们来看,这池子不渗水的。”

  同伴笑他,“石头渗水才怪,你莫不是傻了?”

  不等那人不好意思,送他们出来的伙计就道:“几位公子有所不知,这不是石头做的,这是砖头砌成的。”

  众人这才惊讶,上前细细查看,见果真与石头的材质不同,一旁的伙计顺势道:“我们这池子是用水泥和砖头砌成的,不只防水,还防火防鼠,若是用水泥建房、建仓库,那能省不少事呢。这砖头粘的也牢固,比那泥土屋强多了,若是用这水泥铺路,那才是少见的平整,那个词叫什么「浑然一体」的,要是门前这样修,才是真正的富贵人家。”

  听他口里不住夸赞「水泥」一物,几人就不免详细问了几句,此时不少人已经用完餐出来,自然也跟着听见了,当即就有人问这水泥哪里有卖,伙计自然给他们指了路。

  就在这鸿宝街东头,一家金铺旁边,单独开了一扇门,里面坐了个账房打扮的人,要不是外面挂了个卖水泥的牌子,一般人就忽略过去了。

  几人问了水泥的价格,账房一一讲了,接着告诉他们若是想买的话,他们可以让工匠上门去教使用方法,包教包会,不会额外收取费用。

  能去金立酒楼吃饭的人,就没有差钱的,听说十两银子一斗,也不觉得贵,还不到他们一顿饭钱,于是纷纷下了订单,让店家给运回去。

  中午下的单,下午水泥就到了,工匠问了要造什么,算出用料,开始教人和水泥。

  这些人大多数是改建个仓库,在家里铺个路什么的,家里房子还不用修,再说,他们总觉得这水泥做的房子会冷冰冰的,而且看上去也不好看,也就适合做仓库铺地吧。

  只有一人,他有不同的想法,当他看见鱼儿在水里自在地游来游去,他的眼睛就亮了。

  郝令瑜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游泳。可他性格原因,不爱在别人面前袒露身体,于是,当别人在水里畅游的时候,他只能站在岸边看着,有时都想在自家挖个池子,只自己一个人在里面游,想想就畅快。

  当然,加上四五好友也是可以的,陌生人就算了,他不习惯。

  他的想法是好的,也确实挖了一个,但没游几次,他就不能游了。

  因为那池塘不干净,或许是土的原因,他每次游完都要皮肤瘙痒,渐渐的,那池塘就荒废了,一个夏天过去,如今都用来养藕了。

  如今看到这水泥竟然能防水,那他可以直接砌个池子啊,到时候皮肤不接触那些土,不就能畅快地游了?

  他当即下了笔订单,这是水泥厂自开工以来接到的最大的订单,一下就进账千两白银,连秦当也知道了这笔订单,还嘱咐工匠要好好教导别人,别出了什么问题,影响后续销售。

  中秋过后,宴云河自然回到了王庄,一回来,就见到李会明前来请辞。

  最近李会明已经明白自己诊不明白宴云河的病情了,而且看着王爷的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自己离家也已经很久了,中秋节已经错过,他可不想再错过春节,所以,想家的李会明就来告辞了。

  宴云河再三挽留,但李会明去意已决,宴云河只能无奈送他离去,临走给他包了个大红包,又亲自派侍卫护送他回家,言是下次有空再聚。

  李会明只当他客气,这个红包倒是欣然笑纳了,义诊时,他可没少教刘春,这钱收的也算心安理得。

  送走了李会明,宴云河开始接触中秋文会时记下的文人,挑出里面尚是白身的,一一上门邀见,这些人有的拒绝了,有的欣然赴约。

  宴云河见了这些人也不做别的,就和他们在王庄逛逛,看看他们面对佃农的神情姿态,除非特别会伪装的,不然总会流露出一两分真实想法。

  凡是高高在上怜悯的、神情鄙夷不屑的、对农事一问三不知的,宴云河统统划掉,最后留在名单上的也就三人。

  这三人有才,宴云河试探过他们是否愿意为自己效力,这三人本就是为这个目的而来的,自然满口应下。

  于是,宴云河先让他们随苏墨编修字典,一来字典不涉及隐秘之事;二来,也能看看他们的办事能力;三来,就是这三人还不能确定能不能信任,他现在根基薄弱,不能让人背刺。

  这三人倒是适应良好,也并不排斥简体字,反而对新式的注释方法很感兴趣,日常随贺念去与佃农交流时,也不见读书人的倨傲,待人亲切和善,贺念很满意他们。

  楚静安的离开并没有告知肖子谦,但他失踪几日,肖子谦也像是从没有过这个弟子,看来这二人真是连表面师徒都算不上。

  王庄的土地在投入大量人力之后,翻整好了一部分良田,其余的并不着急,宴云河看着更文系统中的人气值,这次冬小麦,他终于可以多兑换一些了。

  这次他选择的是耐旱、抗寒的品种,自然也少不了遗传基因稳定这一点,也不知这些种子是哪个时空的产物,有很多都没有稳定的基因。

  丰045号冬小麦品种是宴云河选定的良种,半年以来积累的人气值已经突破一亿,一百一颗的小麦种子看起来可以兑换许多。

  但这可是按粒算的,依粒重按一斤小麦一万粒来算,一亩地要用到15斤到22斤麦种。

  所以一亩地最少要用到一千五百万粒麦种,且宴云河还要兑换土豆,这个目前本土还没有的植物,积分就很好看了。

  换了四亩地的冬小麦种子,剩余的积分全换了土豆,一夜之间,宴云河又变回了穷光蛋,而且这样算下来,小麦种子真的好贵啊。

  不过系统还算可以,没有给他土豆种子,而是直接给的土豆,还是已经催芽过的,如果是种子的话,那产量不只会低,品质也无法保证。

  选定好良田,宴云河先将冬小麦播种,这次施了基肥,相信产量能有保障。

  之后就是土豆的种植了,希望这批秋土豆能够适应这里的气候。

  选了块利于排水,阳光充足的地,以草木灰做底肥,切开发芽的土豆,保证每块土豆上都有二到三个芽眼,并在切口上涂草木灰。

  这个步骤是宴云河自己完成的,他怕别人没做过,做错了不好补救,毕竟积分严重不足,浪费不得。

  地里挖条浅沟,隔十五厘米放块土豆块,虽然只兑换了三千六百颗土豆,但每个催了芽之后,至少也能分成两块,双倍的价值,双倍的快乐,宴云河决定,明年春天就种玉米和红薯,还是高产作物容易有满足感。

  佃农们没见过土豆,都很好奇这是什么东西,宴云河只对他们说这是土豆,很珍贵,其余的也没多解释。

  至于属官们那边,宴云河就说是新近收到的种子,据说产量很大,尝试一下。

  反正也不占地方,又将搜集的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种子分别种了一些,以混淆视听,那天他去仓库藏土豆和麦种差点被人发现,这次该谨慎一些。

  众人自然毫无疑义,而且土豆种下去就不用怎么管,不用施肥,尤其不能用粪肥,会有味,宴云河只用记录每天的数据,看看这个品种的土豆在这里的表现是否如描述一样。

  记录着、记录着,宴云河就又披上了厚厚的披风,他实在是太怕冷了,什么时候名望值才能升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