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穿越重生>敛骨(重生)>第六十七章 

  得到了确切的答复,帝天君眉眼一舒,点了点头,“如此便好。”

  好容易赢了一局,他不紧不慢地收拾起了棋盘上的棋子,一边温声责怪阎罗主:“你看,我已说了这事万急不得,要徐徐图之才好,你却偏要横插一脚,急于去造那劳什子深魇——还不是白忙活一场?”

  阎罗主轻嘁一声,撇开了眼去,懒声道:“人心多怠惰,修者亦如是。不寻点法子逼他一逼、催他一催,怎能让他忆起往事,抖擞起精神去赴他那宿命?”

  他们可看得清楚,那秦念久耽于私情,竟已生出了放弃敛骨之意。这样下去,只怕是应照不上天时……

  “时候还早,担心什么。”帝天君把玩着一枚白子,笑意清浅,“待他们去人皇那处取回了心骨之后,若还是没有进展……那时再急也不迟。”

  见二人径自聊了起来,没说让自己是走是留,鬼差便垂首退至了不远处。

  毫不在意尚有第三者在旁,阎罗主微带讽意地扫了帝天君一眼,凉凉道:“是在替你担心,你倒嫌多余……如今天上仙位没留几个空余,却马上要有一拨人间道者功德将满,即要升仙——我看你到时待如何。”

  世有天、地、人三界,各有仙、人、鬼三类,看似泾渭分明、互不相犯,实则却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维系着天道运转——其根基便是均衡之道。若鬼多,则人苦,民不聊生;人多,难免心生欲祸,自杀自灭;仙多,无人来俸,灵气难供——最终无不会落得一个天地失衡的下场,唯有三类相抵相制,才是为最稳固……

  思及天界仙位将满,阎罗主挑眉看着帝天君,“怎么,难道你就不怕天道为保平衡,降下一场仙劫来?届时三界大乱,谁都捞不着好。”

  说着,他伸手一捞,猫似地将帝天君方才拾拣好的棋子再度拨乱在了棋盘上,“喏,就如同这棋子一般。”

  帝天君却仍是那般从容噙笑的模样,耐心地重新收拾起了棋子,口吻也依旧温和,“不急,不急。一切自有天意。”

  见惯了他这八风不动的样子,阎罗主两枚黑瞳深深向上一翻,也懒得再在这问题上继续与他纠缠、多费口舌了,转而道:“这么说,你方才也与风使打过照面了?”

  帝天君点点头,掂起一白一黑两枚棋子一同放在了掌心处,“见过了,模样还是那个模样,就是性子变得沉稳了许多。”

  “是么。”

  仍记得风使先前是如何狂妄地擅闯阴司的,阎罗主扯扯嘴角,啧声冷笑,“他之前那般言语轻浮、姿态张狂的样子,现今想起来,也依旧让人烦心得很……”说着,他唇角处的笑意愈冷,眼色沉沉,终于显露出了几分特属于阎罗的阴寒,“若不是因为他,秦念久六十七年前也不会……”

  想那秦念久天赋仙骨、地予灵躯,于他们这天君阎罗二人可谓没有血缘也有亲缘,他虽对他无甚亲厚之感,却多少也对他有几分怜悯,以至于他一忆起旧事便满心不悦。

  满载不爽地拿指尖叩了叩石桌,阎罗主强调道:“差一点,当真就差‘一’点!秦念久即可功德圆满、回归天地了,后面也不会生出这样多的事端来,结果却——”

  已听他翻来覆去地将这事念叨了六十来年,帝天君好笑地摇了摇头,打断了他,“你又怎么知道这不是天道冥冥呢。”

  不似人间帝皇那般世代承袭,他们二人实是天道化身,本属同体,自鸿蒙初始、分出三界时起就存在了,一个司理天宫、一个执掌阴司,是天道之下,万物之上的存在——既是天道之下,便意味着就连他们亦摸不透彻所谓的“天意”,只能顺天行事——帝天君眼帘微垂,轻转着手里的两枚棋子,“……百年安宁,百年乱世,再百年安宁,大体上看,不也是一种均衡的轮回么……”

  “不说这个了。”阎罗主一贯不爱听他啰嗦,一翻手掌,拿手盖住了帝天君掌中的黑白二子,饶有兴致地与他道:“开个赌局?就赌——”

  既是原属一体,自然心有灵犀,无需他将话说完,帝天君便已知道了他想赌的是什么,似叹一般地接道:“我想他这回,该是十死无生。”

  败也败在心有灵犀,阎罗主可惜似地轻叹一声,“……我也想押十死无生来着。”

  他一偏头,望向了一直在旁呆杵着的鬼差,“依你所见呢?”

  帝天君便也跟着转头看了过去。

  鬼差仍是那般缺少表情,垂头应道:“不敢。”

  见他这副呆板模样,阎罗主颇感扫兴地撇了撇嘴,却没让他退下,只稍稍一顿,才回头看向了帝天君,“那我这次便让你一回,赌个九死一生吧。”

  他轻轻摸按着帝天君掌中的那两枚棋子,眯起了眼,意味深长道:“——毕竟,事在人为么。”

  “事在人为……”身为天道化身,帝天君听他说这话不禁觉着好笑,也确实轻笑出了声,“莫非你还认为人定胜天?”

  阎罗主微微一耸肩:“你又怎么知道这‘人为’归根结底,会不会也是天意的安排呢。”

  左右赌局已定,剩下的只看天意,帝天君同样一耸肩,将那两枚棋子掷回了祺篓之中,调转了话头,“与其费神苦思这无解之问,倒不如想想——”他抬手轻拨了拨周围浓似咸海的阴气,“你打算什么时候还我天君的身份,老老实实回阴司当你的阎罗?”

  他们二人仗着容貌相同,三不五时便会互换身份,去对方的地界待上一阵,聊当趣味。要细算起来,这回已换过小半月了……

  听他提起这个,阎罗主不由得将剑眉一挑,“催什么,这不才小半月么。”

  无需掐诀画咒,他只消轻轻一闭眼,再睁眼时,身上的黑衣就变作了绣着繁复星辰的白袍。

  “喏。”他肆无忌惮地往石桌上一倚,撑头看向帝天君,“衣服换好,木已成舟。就让我再当几日天君吧,毕竟我与那几个天女……”

  “……”帝天君面露无奈地看着这正耍无赖的阎罗主,又听他道:“再说我看你这阎罗当得不也十分起劲么,说给那二人放行就放行……”

  若非如此,那宫不妄所施的法术错漏百出,又怎能起效用。

  “那便随你吧。”帝天君懒与他争辩,挥袖一拂棋盘,“再来一局?”

  阎罗主闻言便笑,身子微微前倾,捞起一把白色棋子来,“好。”

  ……

  阴司那厢,正匆匆往鬼门关赶去的谈秦二人却意外地撞见了一个眼熟的身影。

  那人穿着件富贵锦衣,容貌清秀俊雅,手里紧攥着什么东西,正踮脚探头地打量着过往阴魂,似是在找人。

  鬼门关处过路阴魂甚繁,他揉了揉眼眶,视线斜斜一掠,便巧巧与秦念久对上了眼,不禁一时愣然,“你是……”

  目光相交的一瞬,三人都明白了过来。

  自己身上所穿的“寿衣”还是原属这人的呢,秦念久慌忙向他施礼,“陈公子。”

  陈温瑜比他更慌乱地回以一礼,又不知该怎么称呼他,只能暂择了个较为稳妥的:“这位仙君……”

  他被化为恶鬼的青雨折去了手脚,一路挣扎逃至了九凌天尊殿,濒死之际似是听见了天音,问他是否愿意借躯壳予人还魂,以救青雨,他便忙不迭地应了……而后便恍惚径直落入了阴司。

  许是因为有这契约在身,他并没像其他阴魂一般忘却生前琐事,也没人催赶着他去投胎转世,于是他便日日晃荡在这鬼门关旁,期待能再见青雨一面——

  再后来,有鬼差来寻他,也没多说什么,只转交给了他两枚木牌——青雨生前未表露出口的心思,他一见那木牌便明瞭了过来……

  奈何青雨化作了恶鬼,他亦死在了她的手上,一段原属两情相悦的情缘,终是无始无终了。

  思及前尘,他便不禁悲从中来,“仙君托鬼差将这两枚木牌还予了我,该是已了结了溪贝一事……只是不知青雨……”

  溪贝村的惨状仍历历在目,他眼露哀戚,有几分艰难地道:“青雨可是……”

  ……已魂飞魄散了?

  秦念久向来不知该如何面对此等伤事,略显无措地嗫嚅了几番,还是不知该由何说起,“她……”

  关键时刻总亏得有谈风月在旁。他看着眼前陈公子这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容,话音淡淡地开了口。

  并没详说那不堪的前因,只说了后果。他三言两语便述清了罗刹私所犯之过,又一句带过了她所该承受的惩罚,最后银扇一挑,指了指身侧的阴魂,“——这位心善,替她担去了一半的怨债,便只余二十年的罪该受了。”

  不知是不是秦念久的错觉,他总觉得这老祖说出这话时似有几分咬牙切齿……

  谈风月说完这句,语气便又恢复成了寻常,漠然地看着陈温瑜,“不过二十年,你可等得?”

  陈温瑜静听完他所说之言,面上悲喜交织,晃晃几要站不稳脚步,却终是语带坚定地喃喃,“……等得,等得。”

  想这公子哥至多不过双十年纪,原本锦衣玉食,生活无忧,却横遭此等灾祸……秦念久实不忍再告知他陈家之事,只宽慰他道:“阴司无日月,二十年不过眨眼。”

  事已至此,陈温瑜默默点头,跟着他的话道:“不过眨眼。”

  如此一说一应的,两人相视着,心内皆是戚戚。

  谁知却听谈风月幽幽地开了口,“陈家——”

  收获到了秦念久大惊失色地递来的一记眼刀,他话音稍顿,才续道:“后山内有一处风水大阵,你可知是谁人所设?”

  本想着这陈温瑜是家中小辈,或许根本不知有这阵的存在,他不过随口一问,不想陈温瑜却没露出茫然,只是愣愣地摇了摇头,“……那阵布得久远,具体为谁人所设已是不知了,只知是个大宗门里的长老——”

  秦念久与谈风月齐齐一怔。

  “布那阵时我还远未出世,只听家中长辈提起过一二……”陈温瑜偏头思索着,温声述道:“陈家那时尚未发迹,人丁亦单薄,大有难以为继之势……却巧有个高人途径红岭,瞧见我们家后山处风水不错,便指点了一番家中大人,在那处布下了阵法,说能庇荫红岭全城,进而惠及一方天地,且让我们陈家人世代看管那阵……”

  说到此处,他似有些赧然地挠了挠头,“许是借了那宝阵的势,陈家也因此飞黄腾达了起来。”

  听他这般讲述,该是不知那实是“祭阵”的,便也更不知所镇的是何人的眼珠了……谈风月点点头,又问:“你说‘久远’之前,可知道具体是哪年?”

  陈温瑜张嘴要答,却听鬼门关处猛然炸响了一串清铃之音。

  有接引鬼使大步走来,皱眉看着谈秦二人,凶神恶煞道:“不属阴司者,莫要在此久留!”

  确实拖延了太久,秦念久忙拽过一脸若有所思的谈风月,与鬼使道:“这就走这就走。”

  接引鬼使没好气地鼻哼一声,手中长戟凌空一划,浓且稠的阴气便裹了过来,将他们二人推出了阴司。

  匆匆忙忙中,陈温瑜只来得及追问一句,“还没问仙君大名!”

  这位仙君救了青雨、帮了青雨,于青雨有恩,若他连他的名姓都不知,这份恩情该要如何记念在心?

  身形消失之际,秦念久亦只来得及抛下了他借来的三字大名,“——秦念久。”

  声音落下,鬼门关处再不见二人的身影。

  ……秦念久?

  陈温瑜愣怔地站在原地,半晌后垂眼看向了手中上刻“天尊护法”四字的木牌。

  ——这不是九凌天尊的大名么?

  ——那九凌天尊,不是半点不灵,以致大殿逐年冷清萧败了下去么?

  心间疑惑满溢,与他擦肩的却只有面容空茫的条条阴魂,他只好轻咳一声,往那接引鬼使处靠近了几分,小心地道:“这位大人……”

  接引鬼使又是一声鼻哼,“怎么?”

  见他并没呵斥自己让自己退下,陈温瑜便壮起了胆子向他行了个礼,问道:“大人可知,秦念久?”

  接引鬼使扫他一眼,竟答了他:“知。秦君,天生仙骨、地养灵躯,自幼入仙门。”

  ……这二者是同一人么?陈温瑜苦苦回忆着那九凌天尊殿中所记载的功德录,“……那大人可知,秦仙尊?”

  接引鬼使面露不耐,却仍是答了他,“知。聚沧山观世宗仙尊,持长剑惊天,修无情大道,一生降鬼诛邪。”

  该是同一人了!陈温瑜赶忙追问:“那、那大人可知,九凌天尊?”

  接引鬼使一默,片刻后答:“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