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岩看着韩熠有些疑惑问道:“这个方法……真的可以吗?”

  韩熠看着韩岩说道:“你觉得浪迹江湖的感觉怎么样?”

  韩岩几乎是想都没想就说道:“浪迹江湖有什么好的?当年你跟秦王也算得上是浪迹江湖了, 你觉得呢?”

  韩熠一拍大腿说道:“对啊, 能有稳定的生活, 是会愿意去混江湖啊!”

  虽然这年头没有黑社会这种词语,但是江湖其实在这个年代基本上就相当于这样上不得台面的组织了。

  混迹在里面的人大部分都是没读书,没有正经营生,只能打打杀杀的主。

  而且在这个江湖里面也不是没有争端, 而且比朝堂可能更加血腥一些。

  在朝堂如果只是时运不济的话,最多也就是一辈子当个低层官员, 命还是能保得住的。

  至于站队跟底层官员没什么关系。

  而在江湖上, 往往死的最多的就是那些底层的武林人士, 他们身手不够好, 也不够受重视, 一旦出现什么事情他们就是最先被推上前的,更甚至还要为上面的人背锅。

  试想若是有一天他们有机会被朝廷招安,他们会不愿意吗?

  或许那些帮派掌门之类的不愿意, 毕竟他们在帮派之内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让他们跑到别人那里低头哈腰未必肯。

  但中层和底层那些江湖人士肯定会心动的。

  韩熠也没想着这次能够引来很厉害的人,越是厉害的人就越稀少,就如同金字塔的顶端一样,而中层和底层才是构成金字塔的基石。

  只要这些人够多,就算是那些顶尖高手恐怕也要忌惮一二。

  韩铨见韩熠胸有成竹也不好多评价, 他也不确定这种方法有没有用,但是一边是颜徵的诏令可能会招揽一批高手,另外一边是韩熠的武科招揽中低层, 他总觉得这两个人并不是在单纯的在反击陈双聂,而是有别的计划一样。

  想到这里韩岩忍不住问道:“王上已经同意开武科了?”

  韩熠点头:“当然,这种事情我怎么可能自己做主。”

  韩岩没忍住看了他一眼,心说你自己做主的事情还少了?嘴里说着不自己做主还不是先斩后奏,也就秦王纵容你。

  韩岩现在也算是服气了,颜徵已经大气到了让他觉得匪夷所思的地步。

  其实在王室也并不是没有爱情的,但是任何爱情掺杂了政治之后都会变味,他已经看过很多相爱的人到最后反目成仇,这还是男女之间,有的可能就是因为一笔说不清去处的钱财,两个人就心生隔阂。

  这还是相处一室,现在韩熠跟颜徵远隔千里,颜徵也真是放心。

  韩熠也真是胆大。

  一个敢干一个敢点头,不服气都不行。

  唯一让韩岩不太明白的就是秦国的其他大臣没有反对吗?

  秦国是军功制国家啊,科举或许他们还不太放在眼里,只是会读书的人没有军功的话是走不远的。

  但武科一看就是在跟他们抢饭吃,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就算颜徵能够压下所有的反对之声,也总有人会给韩熠写信抗议一下吧?怎么感觉风平浪静的呢?

  韩岩总觉得秦国的官场生态真的让他看不懂,他每次以为自己能够理解这些人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做出让他完全理解不了的操作。

  实际上也不是没人反对,而是这些人被韩熠跟颜徵合伙忽悠了。

  丞相跟大庶长两个人明显是挺有意见的,只是他们比较含蓄,知道不能太激烈的反对,否则他们两个不凉也要牵连手下的人。

  所以斟酌过后,大庶长跟钱丞相两个人磨磨蹭蹭的来找颜徵,到了颜徵面前之后又互相对视,都有让对方先说的意思。

  颜徵知道他们的来意,看他们这个架势不由得笑道:“两位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吧。”

  不知道大庶长和钱丞相是不是被颜徵坑怕了,反正他们用事实证明颜徵看上去和气好说话,那是在你想说的话说出口之前,说出口之后根据程度不同,颜徵就会有不同的反应。

  但最共同的一点就是脸上那点微笑会渐渐消失。

  所以就算颜徵这么说了,大庶长和钱丞相两个人依旧还在对视,最后还是大庶长将手踹起来,然后给了钱丞相后背一肘子,直接把钱丞相推了出去。

  那一瞬间一向儒雅的钱丞相心里有没有口吐芬芳颜徵是不知道的,但是看表似乎很有可能。

  钱丞相调整的很快,他清了清嗓子说道:“王上,关于中书令要开武科这件事情,虽然是件好事,但……让中书令来做是不是不合适?”

  文,他开科举,武,他开武科,这样下去那一片土地还是秦国的地盘吗?

  实际上就算是现在,这个地方都可能没有完全归属秦国,或者是秦国人都对这一片土地比较微妙。

  毕竟说起来还是韩地,而不是某某县。

  颜徵早就知道钱丞相跟大庶长会反对,不过,他也知道这一次有点触及大家底线了。

  而且若不解释清楚,对于他的威信也有一定的打击。

  毕竟从继位到现在,颜徵一直在收拢军权,现在除了蒙家军,其他所有的军权都牢牢控制在他手上。

  对于蒙家军他也没有打击,蒙家一直是忠于大秦的,这一家人为了大秦征战多年,家里人也时有牺牲,颜徵不愿意去怀疑他们。

  或者说一个小小的蒙家军也不值得颜徵动手,一旦动手,后果那就可是难以预料了。

  忠臣还被如此忌惮,那么其他人呢?

  这样不利于朝廷稳定啊。

  但是武科在韩地开始的话,在不明人士看来可能就是颜徵授权给了韩熠募兵权,要知道之前颜徵授予的只是领兵权,也就是说韩熠那里的兵只能减不能增,若是减员到一定程度需要募兵的话,也是要颜徵同意的。

  所以大家知道武科之后肯定会觉得这是韩熠为了募兵权而曲线救国。

  颜徵对着钱丞相跟大庶长伸了伸手说道:“两位先且就坐。”

  钱丞相微微松了口气,颜徵的表情语气看起来都还好,没有生气的样子,看上去也想讨论,挺好。

  等他们坐下之后,颜徵忽然开口问道:“不知两位对于江湖人士,武林人士都有什么看法?”

  钱丞相斜眼看了一眼大庶长,大庶长知道这时候再不说话出去恐怕要被揍,不由得开口说道:“一帮乱人。”

  他说的这是实话,在统治阶层看来,这些人真的是乱人,也是他们最想消灭的一群人,目不识丁,目无法度,说的全是他们,简直就是不安定的源泉。

  颜徵点点头:“没错,我与阿熠曾经谈过,但也没有讨论出什么好的办法来才能让这些乱人变的安分守己,现在这个武科算得上是一个方式吧,可能并不会让武林消失,但终归能够减少。”

  钱丞相和大庶长一愣:“这样……能行吗?”

  颜徵微笑:“谁知道呢?所以才要试试,在别的地方试危险性太大,让咸阳聚集这么多武林人士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个威胁,换成别的地方也一样,就算派了特使过去,若是遇到什么事情,特使应变不足也容易让好事变坏事,所以综合来看,只有韩城最合适。”

  钱丞相和大庶长都没吭声,他们思考了一下觉得颜徵说的挺有道理的,韩熠嘛,那就是个镇宅神兽啊。

  一座王城说炸就炸,那些武林人士见到他恐怕也不敢放肆,要不然自己也被炸了怎么办?

  若是真有不安分的人,韩熠也能果断出手,而不至于像其他官员一样还要犹豫会不会被问罪。

  钱丞相想通这一点便问道:“那这些武林人士会被安排到什么地方?”

  “直接把他们编成一个队伍!”颜徵说道:“我之前想过把这些人打散,但若真的打散放在什么地方都是不安定因素,所以直接让他们在一个队伍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将领人选,至于这个就交给阿熠头痛去吧。”

  大庶长问道:“这些人待遇与民相同?”

  颜徵坦然说道:“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只是你们想想,大家这么多年倾尽心血培养家中子嗣,又有几个真正能带兵打仗的?这些可能书都没读过的武林人士又怎么可能威胁得到大家?诚然,或许真有天纵英才,但那种人又能有几个?”

  大庶长和钱丞相一想也是自古以来寒门出贵子这种事情少之又少,正因为少那些人才被大家所记住。

  颜徵见这两个人态度有些动摇,便低声说道:“其实阿熠弄这一支奇兵主要可能还是要对付齐国所用,到时候若与齐国起冲突,韩地首当其冲,这些人是要被送到战场上的。”

  钱丞相跟大庶长听后就更放心了,当然他们也知道颜徵的话语中更多是安抚和不确定,但他们也只是要颜徵一个态度——不会重用这些武林人士就行了。

  钱丞相跟大庶长走了之后,颜徵脸上轻松的表情逐渐消失,渐渐变成了担忧。

  一旁的高府令小心问道:“王上可是担心国公?”

  颜徵叹了口气说道:“武林人士大多桀骜不驯,也不知阿熠会不会有危险。”

  其实颜徵是不太想要同意这件事情的,但是韩熠离他那么远,他这里不同意那边韩熠想个别的办法偷偷搞怎么办,还不如就直接走正常流程。

  然而颜徵不知道的是现在所有赶到韩城的武林人士都被韩熠安置到了郊外临时搭建的夯土房里,老老实实一个敢闹事的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