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晋末琐事>第87章 

  本以为三人想从渔村全身而退是天大的难事,不曾想到不仅没有遇到阻拦,甚至还被欢欢喜喜的送出了这地势险要的山峭。

  真是拖了桓玄登基的福,百姓们有心将他们送出村去,顺便一探外面的究竟,如果真如外界所说,天下太平,按人头领取封赏,就要他们三人派人回村里来告知。

  于是这三人便重见了天日,只是,这封尚不急着去见他那已经忘却了的大哥,一心想要见的是当今圣上。童儿倒是觉得无妨,只是这刘敬宣已经安奈不住想要知道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情。

  从山中出来,恰巧便是嘉兴与吴郡的中间一带,返回嘉兴不如前往吴郡,于是三人决议向前赶路。

  刘敬宣等不得无法骑马又行动不便的封尚在路上耽搁时间,便租了匹高头大马,美其名曰打个头阵,先行一步了,留下童儿陪封尚坐在马车里,每日里还要缓行慢走。

  封尚二人不徐不缓的向着建康城赶路,一路上童儿带着这位失忆的少爷,走走停停,名义上为了找回丢失的记忆,可是在封尚看来,就是为了满足某人与自己公然约会的幌子。

  什么自己常去的酒楼,吃的食物,饮的佳酿,或是览过的名胜,驻足过的风光。若是真依了刘敬宣所言,难道不是去花街柳巷转转,更能寻回些往日的记忆。

  不过难得的看着那小东西眼光中散发着与他年纪相吻合的表情,也让封尚的心情好了起来,不知不觉的,被这种安逸的气息所感染,连急着去见重要之人的事情,也抛诸脑后。

  这些时日,每当封尚恶趣味的想逗逗这小东西,就会提出来哪里的勾阑是自己曾下榻的,引来一阵白眼和恶语相向。离建康城越近,这样的言语就越发的好用。

  就好像是进了这建康城,两个人的身份就会受到制约,不再会这般自由自在了。慢慢的封尚也感觉到,日思夜想去见到的人和地方,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

  吃饱了困意就会袭来,在赶路的马车上,童儿不自知的点着头,昏昏欲睡。封尚一边托着他的头放在自己肩膀上,一边吩咐外面,就近寻个下榻之处。

  总觉得近日这小东西一天一个变化,幼稚的面旁也长开了,渐渐的眉清目秀起来,长长的睫毛垂下来,毛茸茸的。微微上翘的唇线,总像是在欢迎品尝。可餐啊,可餐。

  只是这番面容越来越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也是有些清冷的神色,同样孤傲高洁的性子,是谁呢?谁的衣袂,划过记忆,能够击穿这浓雾,让人脱离幻境,重归现实。

  随着马车停下脚步,肩头的人也苏醒过来,打着哈欠,询问着方向,见封尚毫无回应,这才重新打量这人的神色。

  童儿这一看之下,不由得一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封二少爷的眼神这么炙热了么?刚才浅浅的一觉,究竟发生了什么?不,不对,这目光不像是在看自己,难道他想起了什么?

  童儿道:“你这是又,想……”

  话还未问出口,唇已经被封上。

  惊诧也好,怀疑也罢,暂时就好好的收起来,索性就闭上双眼享受这一刻罢。

  热烈掺杂着霸道,抢夺伴随着专注。一直到车夫再请二位下车,两人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封尚道:“走罢。”

  随即又在那薄唇上嘬了两口,便拉着童儿下了车。

  这是一间偏僻的宅院,安静有余,豪华不足,可谓是修养的好去处,却不适合一个急于找回自己记忆的人,也许更适合悄悄约会的人。

  刚才的吻那样的不合时宜,两人现在又要在这安静的处所内,面面相觑,尴尬的气氛,顿时迷茫在整个厅堂中。

  只是童儿一贯的观人与微,封尚不争取的,他就不动生色。

  童儿道:“今日,过于劳累了,我便先去睡了,封公子要茶要沐浴的,敬请自便罢。”

  封尚点头道:“好,好好。”

  童儿刚转身告辞,封尚又后悔,忙叫出一句:“等等。”

  却不知自己究竟要表达写什么。

  “还有何事?”童儿并未转身,却问道。

  封尚道:“夜里,风凉,小心保暖。”

  童儿道:“哦。”

  封尚又道:“安睡。”

  童儿道了声“安”,便翩跹而去了。

  望着一身白衣的身影,封尚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人,只是这记忆与自己开了个小玩笑,他再着急,也无济于事,还不如就这样慢慢的等,等着该回来的回来。

  这种选择也许更好,可以给自己一点时间,面对眼前的人,难道自己以前也是这种个性,凡事都要前思后想?总觉得现在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初衷,那自己究竟是在怕什么呢?

  想完这些的时候,已经过了三更,睡意全无的封尚,索性起身在庭院中散起步来。

  对于自己的过去一无所知,已经慢慢习惯。伤势虽然还未痊愈,也康复的差不多了,那个叫做桓玄的人,究竟是谁?为何自己急着去见他?

  可是他现在已经登基坐殿,成为了这全天下的主人,那么,自己再去见他,是否合适。一切对于自己都是未知的,如此看来,唯一看似能够把控的今时今日的情形,也失控了。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悔恨刚才不该那样草率的就动了嘴,今夜容易搪塞,明日一早,就又回到混乱的状态之中了。

  “哎!”封尚发出一声叹息。

  “怎么?不成眠么?”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惊的封尚险些跌倒在地,他,他不是睡了么,这么快就醒了?

  “大半夜的,在别人的院子里打转,是有什么话要问么?”童儿道。

  “睡,睡不着。”封尚道。

  “既然这样,我倒是有话要说。”童儿道。

  “咱们就站在这儿讲?”封尚指了指客厅。

  童儿上前一步,与封尚面对着面,距离近的几乎鼻尖贴着鼻尖。

  “这样空旷之所,才不会有他人听了去。”童儿道。

  “究竟是何事,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封尚道。

  童儿的眼神仿佛盯着封尚的嘴唇,像是有话要说,还像是挑逗,这样的气氛让封尚不由得,背心出汗,头皮发紧。

  “是关于刘敬宣的事。”童儿道。

  “?”封尚道:“原来是他。”

  “刘敬宣在的时候,不方便说,这个人是敌不是友,他的父亲,曾是你与桓玄最大的敌人之一,至于他为什么会护着你,是因为一场骗局。”童儿道。

  “骗局?”封尚道:“是我骗了他?”

  童儿道:“不,是一个真心爱过你的女子,为了你,诓骗了他。”

  封尚道:“他的姐姐?”

  童儿道:“看来你失忆后,头脑灵光了不少。”

  封尚道:“她做了什么?”

  童儿道:“具体的事情此时还不便多说,但是,你要知道,如今这世上,还只有我们三人知道你的死活与下落,如果遇到什么危险,一定是他。”



  封尚道:“他要置我于死地?”

  童儿道:“他全然不知情的时候,还会喊你一声姐夫,可是当他什么都知道了,恐怕,第一个会来取你的命。”

  封尚道:“你说如何是好?”

  童儿道:“所以,才不急着回建康城去,因为那里才最危险。”

  封尚道:“那么,你说我们去哪?”

  童儿突然又近了一步,唇边几乎贴着封尚的耳廓,讲了几个字,封尚的瞳孔放大了几分。

  谈话的内容已经全然不重要,这个距离开始引起他心中微微的不适了。

  无巧不成书,刘敬宣巧遇何无忌的属下,才知道父亲已死,大势已去。山中不知日月,他既感慨阴差阳错,为了一文不值的情谊闭目塞听,又悔恨当初不听父亲劝告,耽误了时机,没有留在父亲身边,致使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

  过往的种种如映画般在脑中穿梭,看着那简陋的野坟,听着旁人叙述父亲死后,所遭受的百般□□,悔恨的泪水不争气的掉落在泥土里。

  这段时间来所有的事情,反复的去回想,没有一个人值得相信,没有一件事不是有人暗中策划过的,阴谋,一切都是阴谋。

  不过一切为时已晚,任头磕了又磕,流着血,伤到了骨,也无法弥补自己的过失,疼痛掩盖不住仇恨,恨,恨之入骨。

  堂堂一位少将,磕死在父亲的坟头上,小小的参将是如论如何无法负责的,一众人强行将他拉了起来,带回了刘裕的大营。

  一路上,刘敬宣再没有说一个字,他的心中充满了仇恨。

  奈何这位参将早就预料了这样的情形,慷慨激昂的阐述了刘裕为刘牢之复仇,所进行的周密计划,何时何地预备起兵,究竟有何人参与到其中,约他共商大计。

  详细的听完了刘裕、何无忌准备起兵的部署,又在刘裕的大帐中见到了陶姜师徒,刘敬宣终于从哀恸中抽离了片刻,开始参与到为父亲复仇的计划中,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短暂的忘记痛与恨。

  不过这对师徒,是否可以信任,难道父亲的死与这两个人全然无关么?

  作者有话要说:  实在是非常抱歉,蹉跎了这么久,才来把最后几章补齐。

  由于从日本回来后实在太忙了,一直没有缓过神来。

  强行码出的几个字,也有些不精,大家不要在意这么多了,故事大概齐补全就不要再最求自行车了。

  再次的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