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夫人,我们一起蒸包子>第37章</p> <p>第37章

张华若离开后,杨大宝的包子摊渐渐恢复成原本的客流量状态,已经是偏午后这段时间,来买包子的客人已经不多,忙活了一会儿后摊前就逐渐冷清下来,他终于能坐下来休息。

兴冲冲地洗干净手,杨大宝回来一看,原本包好放在摊车下面的食盒连带着小毯子一起,不翼而飞!

杨大宝急忙找了一圈,就是没看到食盒的踪影。

大概明白过来是被人顺走了,一时有些颓然地坐在凳子上发呆。

他不介意别人拿走他的午饭,不介意别人拿走他的食盒和小毯子,他在意的是那午饭是张华若做给他吃的,意义不同。

如果是平常他自己做的饭,让人顺走也就顺走了,他不会太在意,但是现在这个情况……

一旁的赵五文瞧出杨大宝心情低落,明明前一会儿还好好的,于是过来问了下情况:“大宝,这是怎么了?”

“我夫人给我送的饭……被人拿走了。”高高大大的一个小伙子,声音里有些委屈,此刻显得分外可怜。

赵五文看不得平日里活力四射的杨大宝露出这副表情,就像是有人欺负了自家又乖巧又懂事的弟弟般,顿时生起一股怒火,撸袖子就朝附近高声骂道:“谁啊这么缺德,连别人夫人亲手送的午饭都偷!手贱是不是,还要不要点脸了,觉着我们大宝好欺负还是咋地!”

看着赵五文这么气愤填膺替自己说话,杨大宝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惹赵五文不开心,忙劝道:“估计早走了,也不可能留在这等着我去找回来,赵哥消消气。”

赶紧抚顺赵五文的背,生怕他真的气到了。

“什么人吗这是,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山珍海味,连这点饭都偷,这得穷成什么样!”赵五文还是觉得生气,四下紧紧盯着来来往往的路人,总觉得小偷还在附近。

杨大宝此时却已经是想明白,对方应该不是因为饥饿没钱才偷的食盒,不是冲着温饱来的,而是冲着……

这是张华若亲手送来的饭,极大可能还是亲手做的饭,也就难怪遭人觊觎,是自己太粗心大意了,就应该放在眼皮子底下紧紧盯着。

杨大宝的午饭最终吃的还是自己做的包子,待过了下午未时,他就开始收摊回家。

他不做晚饭这个饭点的生意,因为没多少生意,不如早点回家休息陪夫人。

一天过去,无论白天里在外面再怎么忙碌的人,都应该在晚上回家吃饭。

看到杨大宝回来,枸杞子上来搭了把手,一切都安置妥当后,张华若没有看到中午新买的小毯子和那个食盒,便好奇地问了问杨大宝。

说到食盒,其实张华若还有点小心虚,不过因为杨大宝弄丢了食盒此刻也有点心虚,就没注意到张华若那点表情变化。

杨大宝垂下头,小小声的说:“不见了,被人拿走了。”

张华若一时间没听清,便凑近一点又问了一遍,这次杨大宝说的话他听清了,他站在杨大宝面前,看着面前这个大男孩一副心疼食盒的模样,温柔地宽慰了一句:“算了,不见了就不见了吧,你中午可有好好吃饭?是在你吃过饭后,还是直接没吃就被拿走了……”

杨大宝委屈:“我还没来得及尝一尝夫人的手艺。”

张华若脸上的心虚表情更明显了,本来他是不想把这个说出来,不过现在这个情况,自己还是老实交待的好,但又实在不好意思亲自说出口,就悄悄拉了拉枸杞子的袖子,示意枸杞子来解释情况。

枸杞子想到今天中午张华若在厨房里那副手足无措又强装淡定的模样,低头掩盖住嘴角的笑,清了清嗓子,告诉杨大宝:“姑爷你不用这么伤心,其实中午少爷给你送去的午饭……不是少爷做的。”

张华若适时搭话,有些难为情道:“我没怎么下过厨,米饭蒸了好久,结果还是生的……”

不仅米饭依旧是生的,就连那些菜肴也没一样能吃。

张华若原本想清炒几个小菜,试了几次,不是炒老了就是炒焦了,根本不能下咽,又怎么敢拿出手让杨大宝吃下那么糟糕的一顿饭。

“那也是你们的一番心意。”杨大宝以为这顿饭既然不是张华若亲手做的,那就只可能是枸杞子做的,左右都是张华若的心意。

张华若沉默着跟杨大宝对视了一会儿,被杨大宝眼里的神采晃了晃眼,移开视线:“今晚让我陪在你身边看着你做饭吧,我连最简单的米饭都蒸不好,应该好好学学。”

“家里有我来做饭就行了,你不用学会下厨,这双手这么白白嫩嫩,可不能经常沾到厨房里的油烟。”杨大宝笑着捧起张华若的手,珍藏一般护在怀里,说的都是心里话。

枸杞子探出脑袋,强行插入两人含情脉脉对望的视线中:“行了,我觉得姑爷说的对,少爷不必学做饭,会煮一点甜汤就够了。”

说着,提醒张华若,“少爷,中午您亲自煮的银耳汤,不是还留有一半没喝吗,既然姑爷吃不到你送的饭,现在喝一碗少爷亲手煮的银耳汤也是一样的嘛。”

经过枸杞子提醒,张华若想起厨房里还有半盅银耳汤,转身去取。

枸杞子留在杨大宝身边,悄悄凑近,小声解释说:“少爷第一次下厨亲手煮的银耳汤,是中午做的食物里唯一能喝的,你可别嫌弃哦。”

只要是张华若亲手做的,无论有多难吃杨大宝都不会嫌弃,一想到能喝上夫人亲手煮的汤,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嫌弃。

张华若将银耳汤捧了出来,递给杨大宝,看着他喝下,在一旁忍不住解释:“我明明已经放了不少糖,可是煮出来后还是一点甜味都没有。”

杨大宝先是喝了一口浅尝味道,而后是灌下一大口,但最后仍然留下一部分没喝完。

张华若以为他觉得不好喝已经喝不下去,不强求:“不喜欢就别喝了。”

将瓷盅抱在怀里,杨大宝笑呵呵道:“好喝!我要留着等会儿喝,细细品尝,可不能一口气喝完了,那就没的喝了!”

张华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今天煮出来的这盅银耳汤不算好喝,仅仅是因为煮的步骤简单,再怎么也不会煮的太难喝罢了,但是看到杨大宝这么喜欢,心里自然是既高兴又甜蜜。

“其他我不会,你要是喜欢喝,以后我经常煮给你喝,又不是只有这一次。”

“嗯嗯,夫人你不需要太劳累,偶尔给我煮个汤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杨大宝一扫刚回来时的闷闷不乐,现在已经喜笑颜开。

就在这时,关好的大门外传来敲门声,有人来访。

门一开,外面站着的是丞相府里的老管家,他身后跟着一辆马车,有几个强壮的仆役正一袋一袋从马车上搬麻袋下来,有一些手上提着各种生鲜食材,都排在老管家身后等着老管家吩咐。

杨大宝和张华若对视一眼,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老管家好端端的送来这么多食物干什么?

“少爷,姑爷,这是老爷吩咐老奴给你们送来的米粮还有鱼虾、果子蔬菜。”老管家向两人介绍那些仆役拿着的都是什么,然后一挥手,让他们送进杨大宝家里。

张华若将老管家拉到一边,小声询问:“爹爹怎么突然送这么多米粮过来?”

老管家一五一十地说了。

原来事情还是要从今天中午张华若和枸杞子回了一趟丞相府说起。

因为张华若和枸杞子主仆二人都不会做饭,捯饬了一中午也没能做出一样能吃的菜肴,更不用说那还是生的米饭,时间来不及了,他们又不好意思再浪费粮食,张华若就让枸杞子去丞相府的厨房拿了点热饭和热菜装进食盒,给杨大宝送去。

在张华若心里,饭菜肯定是丞相府里的厨子做的好吃,食材新鲜什么都有保障,就没想到可以去其他饭馆酒楼买。

只是他从丞相府拿饭菜这一件事传到张谢仪耳朵里,就完全被想歪了。

张谢仪今早很早就进宫上朝去了,而后在御书房内跟小皇帝就最近的边境大事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吵,吵到午时偏后一点才回丞相府,也就没和中午来丞相府的张华若碰上面。

他从下人口中得知张华若今天中午回丞相府拿热饭热菜,下人又不知道张华若这是为杨大宝拿的,所以在张谢仪的理解里,就以为是杨大宝家最近已经穷到吃不起饭,饿着了自家宝贝儿子张华若,害的张华若不得不厚着脸皮回丞相府拿饭填饱肚子。

张谢仪瞬间就泪流满面了,心疼自己儿子心疼到不行:“我的儿啊!你就是太要面子了,没钱了尽管跟为父提啊,你虽是我张谢仪嫁出去的儿,但不是泼出去的水,为父怎么可能不管你!”

当即叫来老管家,让老管家去将丞相府厨房里现存的所有大米和新鲜食材都搬去杨大宝家,绝不能饿着他宝贝儿子张华若半分!

所以也就有了现在这个情况,丞相府的仆役们源源不断往杨大宝家搬食物。

张华若听完老管家的讲述,又是无语又是无奈,他瞧着他们越搬越多,了解清楚情况后就让他们停下来,别再往家里搬东西。

叹口气,跟老管家解释清楚:“老管家,你跟我爹爹说清楚,我在这里真的没受苦,也没有什么吃不饱饭,今天中午我想给大宝做饭送去,都跟他说好了,结果饭没做成,就只好先去家里的厨房拿了些现成的饭菜给大宝送去。”落地成盒?√

自家爹爹都是什么想象力啊,怎么就以为他是在杨大宝家连饭都吃不起了!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老管家搞清楚了状况,表示回去后自会跟张谢仪说清楚,只是这一车已经送过来的米粮食材希望张华若能收下,原本后面还要再来送三四车,剩下的那三四车他可以不再来送。

“少爷,这送都送来了,您就都收下吧,这也是老爷的一番心意啊。”

张华若无奈,只好让他们把这一车搬完,千叮咛万嘱咐可别再送来了。

等老管家带人离开,枸杞子开始清点那些食物:“十三袋大米,两袋面粉,三袋小米,鸡蛋十篮……”

他突然兴奋地提起一个木桶,“少爷少爷,有海参和鱼翅诶!今晚可以吃顿好的了!”

杨大宝瞧着后面那些他以前见都没都见过的生鲜禽畜,简直是大开眼界:“原来你们平时吃的都是这么些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