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夫人,我们一起蒸包子>第28章</p> <p>第28章

杨大宝来到平常给他供货的米粮铺,他刚一进去,认识他的店老板和顾客就围了上来,热情地跟杨大宝搭话。

他们平时也是这般热情洋溢,加上现在十分好奇杨大宝昨日刚娶进门的新夫人,就显得更加热情。

“大宝,今天可是你新婚第二天,怎么不在家陪着夫人,到这米粮铺来做什么?”

“就是就是,家里有这么一个大美人还不贴身守着,要是我,今天哪舍得出门啊,少看一眼都觉得可惜。”

“啧啧,瞧你那出息,大宝和丞相家的小少爷以后可是能天天见面,不就这一会儿没见,以后多的是时间,是吧?”

“可别说,昨天我可看到那小少爷长什么模样,是真的好看,大宝你可真有福气,叫我都有点羡慕,乃至嫉妒了。”

“老曹你开什么玩笑,你又不喜欢男人。”

“我要是能娶到他夫人那样美貌的人,我不介意他是个男的!”

“……啧啧。”

这些人围上来最开始的意图是为了跟杨大宝聊天,探听点大宝家里的小八卦,结果从头到尾都在互相说来说去,根本没给杨大宝回答问题的机会。

等他们话茬停下来,杨大宝才开始说话:“趁着这两天闲着,我想在家做点不一样的包子皮。”

众人纷纷看向他,眼里写满了:杨大宝你这是被成亲这件大喜事冲昏了头,神志不清了吗!##Di。Jiu。ZWW。。第九**中文**网##

这几天有空,不赶紧多疼爱疼爱自家新进门的夫人,竟然满脑子想着研究包子的新品种,将这么好看的夫人冷落在一边?

杨大宝你要不要直接跟包子过日子算了!

大家正想劝他,就听杨大宝继续说道:“他很喜欢我做的包子,我想按照他的口味,专门做几个他会喜欢的包子,只给他一人品尝。”##Di。Jiu。ZWW。。第九**中文**网##

这就叫做——专属于夫人的宠爱,私人定制。

众人一下子语塞,被这满满的恩爱味熏得鼻头发酸。

……真的好羡慕!明明就是几个包子的事情,为什么会让他们觉得这么令人艳羡。

围观的众人默默散了,唯有米粮铺的老板还留在原地:“想买点什么?我这里最近新进了点上好的干银耳,最是适合补身体,要不要来点?”

银耳的确是个好东西,平时煮点放在那,张华若想喝随时能喝,又能垫肚子又能补营养,是个好选择。

杨大宝将干银耳列入今天的采购清单中,开始跟米粮铺老板说清自己要的东西和量:“那就来四两干银耳,十斤白面粉,半斤扁豆,二两莲子……”

杨大宝要的量都不太多,但是种类多,老板亲自帮他记下账,陪着他挑好:“先付二钱当定金,等会儿我让伙计把这些送到你家,你清点无误后再把剩下的四钱二十文付了。”

爽快付了定金,杨大宝谢过米粮铺老板,走到店外。

接下来他本该朝右走直接回家,却是停下了脚步,意有留恋地看向米粮铺左边,一家隔了几间店铺的糕点铺。

看着门可罗雀的糕点铺半天也不见进个客人,负责招呼的店伙计堂而皇之地坐在门口打瞌睡,杨大宝眉眼中的神色暗淡了下去,又心疼又可惜地看着这间铺子。

明明是在最好的地段,曾经也是一家能让人穿过大半个长安城就为来这吃早点的店铺,如今却落魄成了这副模样。

杨大宝没有继续站在原地呆呆看着,转身开始朝家的方向走去,不过,一路上他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似乎一直在盘算着什么,连不知不觉走过了家门都不知道,还是枸杞子眼尖,跑出来喊住杨大宝。

此时杨大宝已经走到隔壁的隔壁屋门前,被枸杞子这么一唤才回神,忙返身小跑回来,有些尴尬地挠挠头。

枸杞子狐疑:“这么出神是在想什么事情啊?连家门都要走错了。”

“没什么事,不小心发了一会呆而已。”杨大宝转移话题,“你家少爷呢?”

枸杞子挑高了一边的眉毛:“什么我家少爷啊,姑爷你也该改口了吧,要是有旁人听到你这么称呼我家少爷,还以为你们貌合神离私下这么疏远呢。”

杨大宝被枸杞子这一番话说懵了,没反应过来枸杞子话里的意思。

枸杞子只好更简明扼要的把话挑明:“你该称呼我家少爷为夫人了,你的夫人。”

按照本朝自开放男子与男子成亲后的约定俗成,娶亲进门那方被称为夫郎,嫁亲进门那方被称为夫人,杨大宝可以称呼张华若为夫人或者内人。

昨儿个才刚成亲,杨大宝哪能这么快就记得改口,低头憨憨地笑,沉浸在已经成家的喜悦里。##Di。Jiu。ZWW。。第九**中文**网##

说了这么久杨大宝还站在门外,枸杞子让开路,不再站在门口正中央堵着门,将杨大宝拉了进来:“少爷就在卧房里,赶紧去。”

此时家里已经不见那帮蒙着脸穿着黑衣的男人,看着已经装饰一新的屋顶,还有柴房里一堆堆已经劈好的柴火,杨大宝有些震惊:“他们手脚这么麻利,做什么都好啊,偏偏要做窃贼,希望只是他们一时的贪念,以后不要再犯了。”

那帮人会不会再扒人屋顶听墙角倒是不知道,只是能确定,是再也不敢来杨大宝家扒屋顶了。

杨大宝一进屋,就看到张华若正坐在窗边看书,身后不远处的桌上还摆放着昨晚没来得及喝下的合卺酒。

脚步放轻,杨大宝不想打扰到张华若看书,在他看来,看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万万不能打扰的。

端起桌上的合卺酒准备离开,张华若回过头来:“拿走做什么?”

杨大宝直言:“放在这碍事。”

张华若不解:“还没喝呢。”

“……我以为你不想喝了。”杨大宝将酒重新放下。

张华若有些歉意:“昨晚是我疏忽了,竟然就这么睡过去,放着吧,今晚喝。”

成亲是一生一次的大事,杨大宝自然也是希望能把一切礼数都做周全,这样也寓意着他和张华若的亲事能一直圆满到头,便没有再坚持。

看一眼屋内摆设,和自己今早出门前略有不同。

原本屋里都是他的物件,此时那些地方多了不少其他东西,一看就是张华若的物件,将他的家填补得更加充实,终于有了另一个人存在的气息。

搬来一条凳子放在张华若身旁,杨大宝就这么坐在张华若旁边陪着,也不说话也不做什么,就是陪在张华若身旁。

还是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看书,张华若眼睛虽然放在书上,心思却是不在上面了,根本看不进去半个字。

好在他本就是看书消遣,看不看的进去都没事,也就没觉得杨大宝坐在自己旁边是打扰。

屋外的日头正好,暖风和煦。

张华若想起之前在木盒子里那张纸上看到的内容,心里存疑,斟酌着开口,原本是想委婉点问,但转念一想,这种事应该不算见不得人的事,直接问个清楚比较好。

如果杨大宝需要帮助,他自然是要帮帮忙,两人现在已经是一家人,有些事本就不该分什么彼此。

“大宝,你家以前是不是有一间自己的早点铺子?”

杨大宝有些讶异地抬头,这件事是很早之前的事,也不知道张华若是从哪里听到的。

不过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杨大宝承认地点点头。

张华若又问:“为什么不赎回来?”

杨大宝叹气:“还没攒够赎金,如果可以,我当然是想早早把阿爹的包子铺赎回来,只是到现在都只存了不到一半的钱。”

张华若觉得奇怪,那张纸上清清楚楚写着,杨大宝的父亲将包子铺抵给他家亲戚换了一些银两,纸张略有破损,但不妨碍看出部分金额的数字,应该只有五十两。

杨大宝家算不得大富大贵,但这五十两应该还是出得起,他每日这么勤劳出摊,平日里花销又不大,是个勤俭节约的人,照理说不应该攒不下区区五十两。

“你还缺多少,我这里还有点私房钱,可以给你先把那铺子赎回来。”

张华若是这么想的,开店铺一天的流水肯定要比包子摊的流水大,早一点将包子铺赎回来,杨大宝也能早一点赚的更多。

杨大宝摇摇头:“我不能用你的银子,你身子不好,又过惯了好日子,应该自己留着以备不时之需,我这边有我自己的考量,会努力早日靠自己挣够银子把店赎回来,到时候也能让你陪着我过上更好的日子,不委屈你。”

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是带着笑的,显然是真的有好好考虑过两人的未来,有他的计划。

“左右不过二三十两的事情,我既然已经嫁入你家,也该出一份力共同维持这个家,我是做不了苦力活,但是出这点银子还是出的起,也是我应该出的。”

刚才杨大宝说攒了快一半,那也就是只需要最多三十两的事情,在张华若看来,他和杨大宝之间根本不需要计较这点小钱的往来。

见张华若如此坚持,又是诚心想帮他一把,杨大宝犹犹豫豫还是说了:“还差二百八十两。”

这个数额跟张华若预期的差太多,他有些震惊,不是舍不得出这么多银子,而是觉得不应该是这个金额,他忙问:“你爹拿这间铺子抵了五百两?”

原来那张纸上,破损的地方写的不是“拾”,而是“佰”?

这不应该啊,一家包子铺怎么也值不上五百两银子这个价位,五百两都够开三四家新铺子了!

杨大宝就将事情的原委一一告诉张华若。

原来在杨大宝还只是三四岁的时候,他们家的确有一家包子铺,生意红火,每日店里的纯利润都能达到近一两银子。

后来大宝的娘亲因为早年太过辛劳,害了病,大宝的爹为了救治大宝的娘亲花费了家里不少积蓄,谁知那病情反反复复,到最后竟是耗空了家里的积蓄。

再加上大宝的爹忧心于她,没有精力再好好经营店铺,后续收入跟不上,家里逐渐开始入不敷出,到最后只能开始向亲戚朋友先借点钱,缓缓家里的燃眉之急。

只是小借几两大家都还能够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再多借点可就变的难办了,大宝爹那时候就想到了先把包子铺抵出去,反正那时候他也无心经营,先把杨大宝娘亲的病治好再说。

杨大宝娘亲劝过他不要贸贸然就把店铺抵出去,但大宝爹还是执意如此:“又不是把店卖了,等你身体好了,咱们再把钱赚回来,你现在可别心疼钱。”

在大宝爹看来,什么都比不上自家人重要,只有家人还在,才有赚钱的意义。

就这样,大宝爹将包子铺抵给了大宝爹的姑父,也就是大宝的姑爷爷,换取不少银子。

后来大宝娘亲的病好了,一家人以为终于可以重新开始,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大宝爹娘一次外出时遇到了天灾,双双殒命,只留下还只是十来岁的杨大宝在家里,从此以后开始一个人的生活。

那时候杨大宝还小,大宝爹欠下的银子还有大部分没还,那些人也心疼他家就只剩他一个独苗苗,有些直接把账消了不要大宝还钱,有些则是无利息给了大宝一些时间,等他长大能赚钱后慢慢还。

大宝不清楚当年他爹到底从哪些人那里借了钱,又各自借了多少钱,就按着白纸黑字签下的欠条字据来还钱。

至于包子铺抵给姑爷爷的银两数额巨大一事,虽然他家这份字据看不清,但是这种字据一般都是一式两份,他看过姑爷爷那边持有的字据,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五百两,他就按五百两来还。

大家都是亲戚,想来也不会故意坑他。

听完杨大宝的讲述,张华若张张嘴欲言又止,这时候说些安慰的话好像也不妥当,犹豫几下,他叹道:“你爹和你娘的关系真好。”

虽然命运坎坷,但至少都是幸福地一起笑着应对生活的磨难,叫人羡慕。

杨大宝谈起这段往事没有显露出太过伤心的模样,这么多年他也看开了,对于爹娘来说,能够在死前都一直紧紧相握着彼此的手,估计已是足矣。

他抬头看向张华若,忍不住亲近一点,微微前倾着身子,煞有其事地郑重道:“我也会对你好的,就像我爹对我娘一样,家里你最大,我第二。”

张华若有一瞬间不敢对上杨大宝的眼睛,因为这其中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但他很快移回视线,同样认真地看着杨大宝,浅浅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