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掌家媳妇宠夫日常>第49章 增项

  杜父在书院教的是要考进士的学子, 乡试考取的是举人功名,和家里关系并不大。

  现实却是,杜氏家族的五个参加乡试的子弟, 最后只中了两个,这和当初杜父主管他们时,预计的都会考中相差太远。

  三个没考中的,除其中一家条件确实贫困,全靠族里接济的, 没有什么动静,其他两家的情况, 虽比不上杜钰竹家,却也是每家都有举人,家底比起杜立名也不差, 他们一改之前只让子弟过来的态度,家里当家人开始频道拜访杜父。

  一个原因, 就如同当初杜父所说的,他们也怀疑其中杜立名在搞鬼。

  因着族长对杜立名的偏袒, 那两家也懒得去族长那里让他主持公道, 而是直接和杜父连手。

  另一个原因, 就是因为他们也只是普通举人的水平,和杜父这种,有实力考中进士,甚至于有考中一甲的可能的人,差距还是很大的。

  三家皆有举人的人家, 在族里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了。

  沈安筠知道, 自己想在车马店里增加项目的时机, 成熟了。

  车马店是家里的产业, 要增加项目,还是要先和家里商量一下的。

  许氏听沈安筠说要增加车马店的项目,问都没问,直接就道:“家里的事交给你打理,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特意跟我说,我自己的斤两还是知道的,没那能力,也不给你胡乱添什么建议。”

  沈安筠:“母亲又谦虚,您哪里是能力不够,您只是不喜欢那些事罢了。”

  许氏就笑:“就你会哄我。”

  沈安筠就一本正经的哄人:“没有哄您,我说的都是事实。”说完这句,她就接着说要给车马店增加的项目。

  “平时大家从下面来县里,有条件的人家坐了马车骡车过来,没条件的,距离近的就步行,距离远的,坐乡下的那种牛车。我就想着,咱们家其实可以定制大车,固定好时间,从下面的乡镇,到县里来回拉人。”

  许氏有些不太明白:“咱们车马店出租的小骡车,已经很便宜了,若是按着你说的改换大车,车钱一定更便宜!可是大车要重新制定,车夫要月钱,最后算下来,会比出租小车挣得多吗?”

  沈安筠知道母亲自小生长在富足家庭,不能了解普通人家对于一文钱的看重,就仔细跟她讲:“您觉得租咱家的小骡车,已经很便宜了,可是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还真舍不得花那几十个钱,更何况还有从下面往县里来的,不舍得坐车的就更多了!

  可是坐大车就不一样了,距离近的乡镇一趟只要两三文钱,远一些的,也就四五文钱。这样距离近的,两三文钱就能让他们省了时间又省力气,距离远的,比他们单独再租借谁家的车,可便宜太多了!”

  许氏听出来了,自家小车近距离往外租是二三十文,沈安筠就把大车定在了二三文,小车远距离是四五十文,沈安筠就把大车定在了四五文。这样十倍的差距,确实不愁人坐。

  “你准备一辆大车坐多少人?”

  沈安筠知道,婆婆这是想清楚了:“每辆车上定三十个座位,小孩只要大人能抱住,不占用别的座位,就不收钱。离的近乡镇,一天能跑两个来回,远的,一天最低也是一个来回,”

  许氏:“出车的次数倒也差不多,大车一趟只要能坐十个人,就抵得上小车出车一次了!”

  沈安筠摇头:“加上制定大车的成本,还有车厢里再增加一个招呼乘客的伙计,一趟需要坐十二个人,才能和小车时的收益持平。

  咱们丰漳县人的口和面积,几乎和一些小点的州府接近,每日从下面乡镇来县里的人,何止这些,哪怕是平时只够维持成本的,每年的各种节庆,也够咱们挣不少了!”

  许氏这下真听懂了:“各方面你都考虑清楚了,那就做吧,无非就是千把两银子的事。”

  沈安筠抿嘴笑:“丰漳县下面有七个镇五个乡,如果两点同时发车,就需要二十四辆大车,我娘家制定的大车,因为用了比较结识的料子,每辆车用了十五两银子,咱们多出来了车厢和座位,每辆车的成本就提高到二十两,不过总体下来还不到五百两。”

  许氏:“竟然只需要五百两!”

  沈安筠:“其实真的想做顺,还是需要再加一项成本的。”

  许氏好奇道:“什么成本?”

  沈安筠看她:“咱们车马店增加的这个项目,怎么说也是利民的好事,若是往上报了,也是县令大人的一个政绩。”

  许氏:“你的意思是?”

  沈安筠稍稍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咱们新添加的这个项目,开始第一趟的时候,若是能请到县令大人,不止让民众更信服,还能防止族里有些人背后使手段。”

  许氏这下是真的明白了,然后就觉得自家能娶到安筠,真是撞了大运了!

  他杜立名巴上蒋家又怎么样,别说蒋家宫里有人内阁有人,哪怕蒋家的皇妃做了皇后,内阁首辅都是蒋家人,也不代表朝中只蒋家那一个声音。

  县令的师座可是出了名的,看不上朝中靠女发家的那些人家!

  只要丰漳县不在蒋家的势力范围之内,在他杜立名成长起来之前,就想对自家动手,还是有点难度的。

  许氏想的清楚明白,喜爱的拉住沈安筠的手,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至于请县令到场的事,我会和你父亲说的。”

  这种利民之事,婆婆都能想明白,公爹看的就更清楚。沈安筠自然不担心遭到反对。

  想法得到通过,下一步就是着手行动,不过在行动之前,还是要和车马店的几个掌柜的商议一下。

  几个掌柜的对于沈安筠提出的,要增加车马店的经营项目,还是很吃惊的。

  毕竟车马店从开店以来,十来年的时间,一直经营的都是单独往外租赁马车的生意,沈安筠猛不丁的说要添加项目,他们还真的有些不知从各处下手。

  沈安筠先不给他们安排事,只说增加了项目后,每人的月钱往上提一成,如果年底效益好,还会给他们分红。

  三位掌柜的明显的精神了起来,高掌柜就说:“少奶奶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按部就班的日子过久了,店里能添个项目,我们这心里还真激动!”

  其他两个管事也纷纷应和。

  沈安筠却没有直接吩咐他们做事,反而继续许诺:“你们也应该都听说了,从家里调到布莊里当差的几个管事,我许诺他们干的好就放了他们的身契。按理说你们守着车马店这么多年,能一直维持的这么好,已经够资格赎身了,只是目前车马店还离不得你们,少不得还要再留你们一留,等咱们的车马店再上个台阶,后备人员也跟上了,到时候你们赎了自由身,好好培养下面的孩子,再过个二三十年,若子孙争气,你们也一样被称为太爷!”

  这个饼画的可太香了,三个掌柜的何止是有了精神,简直都两眼放光了!

  听到他们从有事尽管吩咐,到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沈安筠知道,这几个管事的积极性算是彻底调动起来了。

  这才开始分工:“从县里往下面去,就依咱们车马店为起点,从下面乡镇往县里来,就需要高掌柜下去,一来是去找合适的客栈合作,二是要做好宣传,要让乡镇下面的各村,都知道以后再往县里来,有便宜的大车可做。”

  高掌起身应:“是”

  高掌柜打理车马店这么多年,能力绝对是有的,大的方向指给他,细节就无需再交待。

  接下来就是制定大车,沈安筠把这件事交给了主管车马的李管事:“大车木料无需贵重,但一定要结实,车厢的用料也不能换,毕竟载客量在那里摆着,这是不能省的。”

  李管事也起身应了。

  他应完,沈安筠又额外说了一句:“我娘家拉粮食的大车,每辆车花了十五两银子,因为一次只添置一辆,价位上并没有得到太大的优惠。现在咱们车马店一次定制二十多辆,想来李管事应该能把价位谈的低一些。”

  李管事心里一凛,想起来沈安筠不是没出过门的宅门少奶奶,赶紧把心里的那些小算计给打消了,赶紧保证道:“少奶奶放心,咱们定的多,一定能谈一个合适的价格。”

  沈安筠:“价格多一点少一些倒是无所谓,料子一定要用结实的,质量上不能打折扣。”

  李管事赶紧连连称是。

  沈安筠这才道:“我不过是觉得大车和小车不同,定制大车,我有那么一点浅显的经验,这才白交待几句,这么多年店里的马车都是你操持换新和维修,其中的道理你比我懂。”

  李管事连说:“不敢”

  沈安筠见他比刚才又恭敬了两分,知道这是心里明白过来了,这才开始交待王管事。

  “增加了二十几辆大车,最次等的小车的出租率就会下降很多,可以调一部分小车的车夫去赶大车,其他赶车的和车厢里的伙计,就需要再添加。”

  高管事赶紧请示:“少奶奶,是从府里调过来,还是从外面招人?”

  沈安筠:“每辆大车配两个人,不管是车夫还是伙计,要保证一个是咱们自家府里的人,另一个是外面招来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他们串通一气,隐瞒车上真正的收入。”

  王管事一下子就提高了二十分的专注力,要知道,以后的收益,可是和自己的分成挂钩的,若是车资让赶车的和伙计贪墨了,自己年底得的分成自然就少了!

  王管事坚定的保证道:“少奶奶放心,我绝对不会给他们贪墨的机会。”

  事关自己的收入,另外两个管事也跟着保证。

  沈安筠微笑点头:“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制定一套完整人事计划。”

  毕竟,谁能忍受自己的钱,被别人贪墨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