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 嫂嫂,你们看!”从后院儿出来的嫣嫣献宝似的把小竹篮递给陈秀云和月笙看。

  只见里边儿满满当当都是蛋,有些还带着泥, 最上边还卧着一颗又大又白的鹅蛋。

  “哟, 鹅下蛋了呀!”陈秀云一瞧就知道嫣嫣为何这么高兴了。之前那对做聘礼的大白鹅还养在后院儿, 去年天气转冷后就没再下过蛋,这都快大半年, 才下了这一个。

  月笙摸了摸嫣嫣的小辫儿笑着说:“先留着吧,过两天看看有没有母鸡抱窝, 放进去再孵了试试。”

  去年春日里, 他们也试着孵过, 只是最后一个都没成功。

  “好,那多攒几个,凑一窝算了。”嫣嫣高兴道。

  “行, 给你专门孵一窝。”陈秀云从嫣嫣手中接过竹篮子往灶房走去, “今儿捡的鸡蛋多, 中午还有剩饭, 晚上也不煮饭了。我看就和点面粉,摊几个饼子卷菜吃得了。”

  “那我去地里掐点儿葱回来。”空了手的嫣嫣立马就往院外跑。

  “再掐点蒜苔回来, 炒个腊肉。”陈秀云喊了声。院外的菜地种了有三四垄大蒜, 这时节已经在陆陆续续出蒜苔,隔几天就能掐一把回来炒上一盘。

  陈秀云正在灶房摊饼子呢, 李轻舟就赶着牛车回来了。滩涂地那边芦苇和丝茅草多, 又离水近, 放牛再合适不过, 这几日李轻舟去那边都带着大黑。大黑有时还能帮忙驮些材料, 回家时也能顺便带些青草。

  “嫣嫣, 过来把鸭蛋拿进去!”李轻舟绕到牛车后面,从车厢里拿出一个竹筐子,里面是些野鸭蛋、小虾和小蟹。

  挖鱼塘的那几亩地里常常能翻到这些,干活儿的人捡到后都会给李轻舟分一些,每天下午他回来都能带上一篮子。

  “好嘞!”嫣嫣应了声就出来接过竹篮进灶房了。

  “哟,又捞了这么多虾啊,”陈秀云瞟了一眼就吩咐嫣嫣,“你把虾和螃蟹分开了,洗洗干净,我等会儿用油炒了,卷饼子吃正好。”

  “那边儿都还好吧?”月笙等李轻舟把大黑和青草送去后院了才和他说话。

  “都挺好的,大家干活儿都认真,新房地基也挖完了,已经开始砌墙了。估计下个月初就能差不多完工了,正好那时候你也该生了,等出了月子,咱们就住新房子去。”

  “好!”月笙笑着应了,“不过说起这个,黎哥儿是不是也到日子了,怎么还没动静?”

  今天已经是二月十三了,他们之前估计着是在初九初十这样子。

  “差个几天应该没什么,你若是忧心,我吃完饭去看看。”

  哪知说什么来什么,还没等李轻舟他们吃完饭呢,就有人在外边儿拍门大喊:“秀云婶子,秀云婶子!”

  “来了来了,”陈秀云急匆匆去开了门,“是墩子啊,怎么回事儿,这么着急忙慌的。”

  “呼,呼,”墩子是一路跑过来的,已经有些气喘吁吁,“是张黎哥要生了,方奶奶让我找您去帮帮忙。”

  “要生了?可去找范婆子了?”范婆子就是清河村有名的接生婆了。

  “陆哥已经去接了。”

  “行,我先去跟你舟哥他们说一声,马上就过去。”说完陈秀云就大步去了堂屋,还未跨过门槛就道:“你们自己吃着,黎哥儿要生了,我过去帮帮忙。”

  “要生了?”月笙一听就有些着急,放了碗筷就要站起来。

  李轻舟忙一把拉住他,“你别着急,让娘过去就行了。”

  “对对对,月笙啊,你就在家好好待着,我过去就行了。”

  月笙也知道刚刚是自己心急了,他现在挺着大肚子,也帮不了忙,只会让人忧心,连忙稳了稳心神,“娘,你快去吧,有轻舟他们陪着我呢。”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陈秀云却还没回来。

  “娘怎么还没回来?不会出什么事儿吧?”月笙盯着窗外有些忧心。

  李轻舟一边拿着布巾给月笙擦脚,一边宽慰道:“可能一会儿就回来了。”

  月笙也知道生孩子不是件容易事儿,忙活一夜的都有,但心里还是止不住担心。泡了脚,他也没办法入睡,便坐在床边等着。李轻舟知道劝也没用,就坐在一旁陪着,一边帮他揉胳膊揉腿,一边说些逗趣儿的。

  “汪汪汪,呜汪!”终于,汤圆的叫声在窗外响起。

  月笙双眼一亮,催促着李轻舟: “应该是娘回来了,你快去看看。”

  “你别急,我这就去开门。”李轻舟便去了院子里,月笙也跟在后面慢慢走出房门。

  一开门,果然是陈秀云回来了。

  “生了,是个小哥儿呢,黎哥儿也好好的。”陈秀云知道大家都担心着呢,一进院子就笑呵呵地高声报喜了。

  月笙紧锁了许久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也带了喜色,“黎哥儿之前还跟我说呢,希望是个小哥儿,这下可如他的愿了。可取名字了?”

  “取了,黎哥儿自己取的。大名叫张墨,墨水的墨。小名儿晚晚,晚上的晚。”

  “张墨,晚晚,真好!”月笙口中喃喃了几遍,脸上笑意更盛。

  ——————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入了三月,春意正浓。

  山上的树木都抽了芽,桃花、映山红也竞相开放,白的、粉的、红的点缀在青葱的山林之中。

  八亩地的鱼塘已经挖了大半,估计再有半个月左右就能引水放苗了,新房也就差房梁和院墙还没弄好了。

  不过李轻舟最近是无暇顾及这些了,那边儿的事他全交给了他大伯他们帮忙看顾。他自己则在家时刻陪着月笙。

  三月初九,是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一大早起来就有喜鹊在院外的枇杷树上啼叫。

  吃了午饭,李轻舟照例牵着月笙在院子里散步消食。

  走着走着,月笙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肚子似被针扎了一般,一阵一阵的疼。有些突然,他不由抓紧了李轻舟的胳膊。

  “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了?”李轻舟立马就紧张了。

  “肚子有些疼,可能是要生了。”

  “娘,娘,你快过来!”李轻舟一边扶着月笙往卧房里去,一边冲着灶房大喊。

  “怎么了?怎么了?”陈秀云连手都来不及擦干就急匆匆赶出来了。

  “月笙说他肚子疼,估计是要生了。”

  “别慌,别慌,才刚开始痛,离生还早着呢。”陈秀云到底是生了三个孩子的,对这些事儿很有经验,赶紧扶着月笙去了房里,又吩咐李轻舟:“轻舟,你先去把范婆子和你翠萍嫂子接过来。”

  “好!”李轻舟连忙应了,拉着月笙的手捏了捏,“别怕,我马上就回来。”

  月笙点点头,他这会儿只是有一点儿痛,并不是特别难受。

  等李轻舟套了牛车出门,陈秀云又叫了嫣嫣,“你去跟你大伯母和堂嫂说一声,让她们过来搭把手。”

  江凤仙和万迎春很快就跟着嫣嫣过来了。

  “我听嫣嫣说月笙要生了,现在怎么样了?”江凤仙是个急性子,一踏进院子就急吼吼问陈秀云。

  “现在隔一会儿疼一下,我叫他先躺着了,攒攒力气。”陈秀云抱着捆干茅草进了月笙在的卧房。

  江凤仙两人连连点头,跟着进去看了看月笙,见他精神头还算好,就没多打搅。帮着陈秀云去收拾生产要用的茅草、剪刀、蜡烛、包被等一应东西了。

  没多久,李轻舟也载着范婆子和汤翠萍过来了。

  范婆子是接生的,汤翠萍则是陈秀云找来帮忙奶孩子的。

  范婆子和陈秀云她们打了声招呼,就连忙去查看了月笙的情况,“估计要到戌时了,且先等着。让他休息休息,下午再给他做些吃的。”范婆子常年接生,经验丰富,进去看了眼就大概有了数。

  差不多酉时,陈秀云就做了鱼汤面,煮了红糖鸡蛋,让李轻舟端去给月笙喂着吃了,范婆子等人也都吃得饱饱的。

  月笙正跟李轻舟说着话呢,突然他就觉得身下有些濡湿,紧接着就是更加剧烈的疼痛,他吸了口气,抖着声音唤李轻舟,“轻舟,快去叫范婆婆他们进来。”

  这是发作了,李轻舟踉跄着跑出去叫了范婆子他们进来。

  “快去备热水,剪刀、蜡烛、干净的棉布都拿过来。”范婆子沉声吩咐,“男人和小孩都去外面等着。”

  李轻舟经历过他娘生产,知道这都是规矩,也没非要留在这儿,只跟月笙说了句:“别怕,我就在外边。”就赶紧退了出去。

  房里的叫声越来越大,万迎春送了一盆又一盆热水进去。

  “怎么还没生出来啊?”李乔和嫣嫣一直在不停地小声喃喃,李重山在一旁笨拙地宽慰自家小妹。

  只有李轻舟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一言不发,仿若石雕。

  “哇!哇!”终于,一声啼哭从屋内传出。

  “恭喜恭喜,是个大胖小子呢!”没一会儿,范婆子就抱着裹在襁褓里的小娃娃出来了。

  李轻舟这才有了动作,只是太久站着没动,腿脚发麻,一迈步差点儿摔了一跤,还是李福贵在旁边扶了把才站稳了。

  “这当爹的高兴的都不会走路了,”范婆子笑着打趣,“快抱抱吧。”

  “月笙还好吧?”

  “这胎生得快,没怎么遭罪,现在在里边儿打整呢,你等会儿就能进去瞧了。”

  李轻舟这才伸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襁褓,动作娴熟地就把小娃娃抱着了。

  刚生下来的孩子皱皱巴巴一团,不算漂亮。而且闭着眼睛,根本看不出来像谁,但是粉粉嫩嫩的,见了就让人心软。李轻舟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眼角却有些红。

  “行了,堂哥你可以进来了。”很快,万迎春就端着一盆脏水又出来了。

  得了允许的李轻舟抱着小娃娃,就大步进了房。

  刚刚生产完的月笙脸色还有些苍白,浸湿的乌发贴在额头,看起来很是虚弱。

  李轻舟抱着孩子走到床边,把他放在了月笙旁边,“你看,这是我们的孩子,是个小子!”

  “好小,好乖!”月笙脸上也不由露出了浅笑。

  “你们可取好名字了?”江凤仙在一旁问道。

  “取好了,大名就叫李景明,小名儿叫安安。”

  这是一早李轻舟就和月笙商量好了的。大名取春和景明之意,至于小名儿就是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就好。

  --------------------

  先生个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