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只为在盛世秀恩爱【完结】>第109章 棉花

  门口传来动静, 谢同知扭头,正好见吕小胜抱着资料走过,“小胜, 大人去哪里了?”

  啊?吕小胜顿住脚步转身走过来, “见过谢大人、周大人。”

  “叶大人今日告假, 说是和夫郎过成婚纪念日, 张典吏和全大人也知道的。”

  原来如此,谢长观与周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错愕。

  “成婚纪念日...”是很重要的日子吗?谢长观还真没在意过。

  周词笑了笑,“还得是大人...”

  山林中, 叶如尘与顾青辰鬼鬼祟祟蹲在坡上灌木后,盯着两只小野兔蹦蹦跳跳。

  不远处, 一只黄土灰三色枯瘦野狗也正虎视眈眈盯着小兔子。

  可怜的小兔子也在觅食,扒开雪土啃着还带着绿的野草,丝毫不觉身旁危机四伏。

  叶如尘暗搓搓问道:“阿辰, 你想吃哪个?”

  “夫君,我还不饿呢。”

  “我们不是刚吃过早饭出来的吗?你饿了?”

  顾青辰从怀里摸出一个饼递给叶如尘, 里面还夹着肉沫,顿时香气四溢。

  “快揣好,别凉了。”

  叶如尘接过纸包又快速塞了回去,放好后整了整顾青辰的衣服,“我也不饿。”

  顾青辰:......

  出来的时候明明是说让他揣着取暖,这也不知究竟是谁暖谁,哼,臭男人。

  叶如尘勾唇轻笑, 小声道:“饿是不饿,但烧烤架都带出来了, 不能白费功夫呀。”

  他朝前方抬了抬下巴,“那野狗太瘦了,丑不拉几的,我瞧这两只兔子不错,长得就很好吃。”

  顾青辰思量着,沉默了两秒,正待开口说话,只见叶如尘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体贴道:

  “我家阿辰娇贵又善良,定是不忍见血,想放他们一条生路,是吗?”

  这,到也不是……

  四目相视,几年来厨艺见长、杀鱼斩鸡一把好手的顾青辰眨着布灵布灵纯洁的大眼睛。

  他微微一笑,像圣洁的天神,“嗯,现在是了。”

  “想不想养兔子,我们带回去如何?”叶如尘问道。

  “好啊。”顾青辰乖巧的点点头。

  这边话音刚落,叶如尘手中就多了两块圆润的石头。

  嗖—!两只小兔应声倒地。

  野狗虎躯一震,退了两步警觉得看向四周,最终目光死死落在叶如尘两人身上。

  蹲得有些久了,顾青辰起身时踉跄一下,还好有叶如尘一直扶着他。

  两人晃悠悠下了山坡,朝晕倒的小兔走去。

  叶如尘淡淡瞥了眼黄土灰,毫不在意,野狗见状谨慎得一步一步往后退去。

  两只小灰兔头对头躺在一起,小爪爪还握着草往嘴里递。

  可爱极了,顾青辰蹲在旁边,都想叫醒它们让它们吃完再一起走。

  叶如尘嘴角一抽,“阿辰好兴致,看为夫化身周幽王。”

  哎?顾青辰小声惊呼,“我说出来了吗?”

  还未反应过来,就见叶如尘伸出一根手指,戳了戳小灰兔的脑袋。

  哎?!顾青辰瞪大眼睛:我不是,我没有!

  一只小灰兔悠悠转醒,迷茫地睁开眼睛,“啊啊啊!!”

  它发出一阵尖锐刺耳的叫声,两眼一翻,再次晕了过去。

  顾青辰:......

  叶如尘:......

  “周幽王是谁啊?”

  “哦,一个故事中的人物。”

  “什么故事?”

  “烽火戏诸侯,阿辰要听吗?”

  “好啊。”

  “从前,有个周幽王,他的心上人褒姒生的美艳动人,却是从来不笑。为博美人一笑,幽王赏金千两,想尽各种办法。这天,有个...”

  “等等!”顾青辰打断他的故事,烽火戏诸侯?他应该猜到后面的剧情了。

  伸手轻捶了下叶如尘,“胡乱作比!”

  叶如尘嬉笑,“好了好了,去其他地方转转吧。”

  “走吧。”

  顾青辰站起身,牵起叶如尘的手。

  叶如尘将两只小灰兔装进身侧的布兜,二人并肩朝前走去。

  另一边已经没了野狗的身影,想必是畏惧他们撒腿逃了。

  走着走着,两人遇到了一片半腰高枯枝,枝头处挂着一个个圆包,圆包咧着大嘴,吐出因成熟太久无人采摘而有些泛黄白色绒絮。

  叶如尘眉梢一挑,这是,棉花?

  “和木棉花有点像。”顾青辰凑近,抽出一丝棉絮捻了捻。

  叶如尘突然笑了,开了几次小会和谢长观等人反复讨论引进什么经济作物,这不是现成的吗?

  顾青辰如有所感,问道:“夫君对它有几分了解,可行吗?”

  “再了解不过。”

  叶如尘摘了两团棉花,拨开一瓣棉球,里面竟有七八粒种子。

  棉花不但需要一颗颗去籽,还需要弹,又累又麻烦,相比短纤维棉花,百姓更擅长处理丝麻葛等纤维。

  抽取葛藤和麻的纤维,可织成麻布和葛布,此外还有丝织品。

  大燕的布料有富余,百姓穿衣蔽体不是问题,难得是如何保暖。

  有条件的可用蚕丝被,比棉花还保暖,而一般人家则用芦絮和木棉絮填充被褥。

  芦絮保暖性远比不上木棉,木棉树高大挺立,花红烈焰,观赏性高,用途也广,但却只在南方盛行。

  叶如尘道:“木棉畏寒,不宜在北方生存,限于其生长习性,无法广泛推广。”

  “嗯。”顾青辰颔首同意,“即便在南方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盖上木棉被,更不用说北方。”

  北方的贫民百姓过冬,只能积攒芦絮、柳絮,利用动物毛发,甚至稻草做被子的填充物。

  陇州偏西,位置还不算太靠北,冬天就已经很冷了,实在不敢想象最北边的日子如

  何过。

  叶如尘和夫郎讲,“再往北有火炕,砌成床榻模样,下面设置烟道,可供烧火取暖,吃饭睡觉都能在炕上。”

  “像咱家的浴池一样?”

  “聪明,那池子下的火道就是依着炕改动修建的。”

  顾青辰若有所思,“法子是好,可对炭火的依赖性太大了。”

  “炭火本就紧缺,穷苦人家过冬怕是不够,再没有足够保暖的衣物、被褥,那...”

  顾青辰欲言又止,思绪回到全家被贬的那年寒冬,想到初见时叶如尘赠他的那条被子。

  叶如尘伸手拢紧了顾青辰身上的披风,替他说完未尽之语。

  “那,便是生不逢时,只能靠顽强又微弱的生命与自然抗争了。”

  “炭火供应方面,很难再提升了,所以过冬的重点只能放在填充物上。”

  “可即便将南方的木棉大批量买入北方也不太行。北方多风,凛冽刺骨,木棉轻柔蓬松难以抵挡。”

  叶如尘抬了抬手,轻笑,“而棉花厚重保暖,即可御寒纺织,又易大肆推广,正好合适。”

  大燕是有棉布的,外族进贡而来,稀有到极少数达官贵人才有。

  可这样的贵人都穿华丽的丝绸锦缎,所以棉布处于穷人用不起,贵人不稀罕的尴尬地位。

  大燕地域环境与叶如尘前世国家所处查差不多,他记得,历史上棉花应该是从西北陆路、东南海陆两个方向传入中原,并且最先在南方推广。

  而如今南方没一点动静,这也是为何叶如尘穿越来这么多年,从未见过棉花的原因。

  面前这处的棉花不是凭空而来,该是通过鸟类从西域传来的,瞧这数量不算少,看来邻国就有种植。

  或许已经传到了大燕边疆,可边界常年处于战备状态,外族时不时骚扰一下。

  官员没心思关注棉花,百姓又不安定,吃饱才是大问题,哪里有功夫研究这些?

  何况像棉花这种作物,处理麻烦,若没有官府的强制推行,农民缺乏种植经验和后续销路,是决不敢冒着饿肚子风险尝试的。

  “从这些无人打理却自强不息的野生棉就能看出,此地气候条件适宜棉花生长。”

  “棉花是一年生作物,喜光,陇州日照充足,适合春播秋收,应该在三月末种下,此前要先选籽育苗。”

  听叶如尘讲完,顾青辰心动,“时间恰好来得及,不如派人搜寻一波棉花种,先在衙门附田培育一年,若可行,便推出去。”

  “正有此意。”

  “可是,夫君知道棉花纺织办法吗?”

  叶如尘颔首,“曾在书中看过。”

  “太好了!夫君真厉害!”

  顾青辰眉开目笑,眼睛弯成一轮皎洁月牙儿,闪着眸光晶莹。

  “种了棉花,纺织厂也可以开起来,哥儿女子都能干,又给百姓添一笔进项。”

  “嗯。”叶如尘温柔地捏了捏夫郎脸颊。

  两人将这一小片棉花采摘完毕,携手准备离去,转身竟看到方才那只狗叼着野鸡卧在不远处。

  这模样不像是路过,仿佛在这里等了他们好一阵儿。

  见叶如尘两人看过来,那狗站了起来,并没有后退,而是静静打量着他们。

  叶如尘有点兴趣,发出逗狗的声音,对它勾了勾手。

  看它滑稽的样子可爱又可怜,顾青辰从怀里掏出肉饼,跟着招呼,“大狗,过来。”

  “灰子...”

  “小土...”

  “大黄...”

  顾青辰喊到大黄时,那狗明显动了一下,片刻后,它往前走了几步,两人这才发现,它的一只腿瘸了,行走不便。

  只见它走到一半,将嘴里的野鸡放下,又赶紧退了回去,静静看着他们。

  “这是,给我们的?”顾青辰问道。

  “汪。”

  “哎,它听懂了吗?刚才是在说好吗?”

  顾青辰扭头看向叶如尘,一脸惊奇。

  叶如尘眯着眼,“应该是家狗,不知为何流落到这里了,倒是有灵性。”

  “是不是,大黄?”叶如尘大声对它喊,果然得到了回应。

  “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