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衙役一声呼喊, 会议室内立刻安静了下来。

  大家扭头望向门外,只见几名官员交谈着款款而来,为首是一身着白鹇青袍的俊美男子, 面色严肃、举止儒雅, 散发着独特的气质。

  看叶如尘年纪不大, 一人不确定的拉着身旁书吏小声问道:“哪个是知州大人啊?”

  “走在最前头那个便是。”书吏回答。

  “当真?知州大人看着好年轻。”

  文尚书院的山长说:“听闻叶大人乃新科探花, 果然是青年才俊。”

  随着叶如尘等人越走越近,众人都自觉站了起来。

  “诸位好,久等了。”叶如尘进门后微微一笑,抬手挥了挥, 有那范儿了。

  屋内众人受宠若惊,连忙行礼, “草民见过诸位大人。”

  “不必多礼,大家都坐吧。”

  整个会议室按照叶如尘的要求布置,采用课堂式, 座位前方都有桌子,便与书写或放东西。

  讲台位置原本只有一个主坐, 现在也换成了主席台,三张长桌并排放着,上面铺了墨绿色台布,美观且肃穆。

  参会的百姓代表都没见过这样的会议室,除了书院的几位先生稍微适应些外,其余人都坐得格外拘谨。

  主席台上放着叶如尘和谢同知的名字台签,两人来到相应位置坐下,其余官吏则同百姓代表一起坐在下方, 首排靠窗位置坐了两名书吏专门负责会议记录。

  确定所有人员就位后,衙役关上了门, 因为两侧窗户都大开着,所以室内光线充足。

  书吏递给了叶如尘一个卯册,是参会人员名录,有大家的亲笔签名,来的十八位村长虽是庄稼人,但身为一村之长多少都会写几个字。

  众人坐直了身子,室内安静的只剩呼吸声,大家都等着叶如尘发话。

  “各位父老乡亲代表们,上午好!本官叶如尘,乃陇州新任知州。”

  叶如尘说完站起身,再次冲大家招了招手,紧接着下方坐着的官吏们啪啪啪带头鼓起了掌。

  众人一脸呆滞,手比脑快的伸出来小心翼翼跟着拍了拍。

  叶如尘坐下后接着说道:“本官左手边这位是同知谢长观谢大人,大家掌声欢迎。”

  随即又一阵热烈鼓掌声,谢同知略带僵硬的起身,面带笑容,也向叶如尘那样招了招手,“大家上午好。”

  纵然私下练习了好几次,但谢同知依然有些尴尬,前几次他们自己人开会都是真奔主题,才没有这种流程。

  可这是叶大人专门交代演示过的,说对外要庄重点,一来表示对百姓重视,二来能展现他们亲民的面貌。

  谢同知之后,叶如尘依次又介绍了周词、全勇两位判官,吏目王中安,和各房典吏,大家同样在被念到名字时站起来露了脸。

  不止谢同知等人觉得尴尬,就连下面众人也感到十分别扭,不过几次鼓掌后都放松了神经,不再像初时那般紧张。

  虽然这样有些奇怪,但能分清几位大人谁是谁真的很不错。

  不等大家缓过神儿,叶如尘接下来的话又让众人愣住了,特别是有几位村长脸都红了。

  “金秋时节,很高兴能与诸位欢聚于此。”

  只见叶如尘翻开签到卯册,“初次见面,本官也不知你们是谁,不如大家都做个介绍。”

  “从右至左,从前之后。”

  第一排右边坐着的几位都是衙门自己人,叶如尘伸手对位置偏中间的一位老者做了个请的姿势。

  “这位老先生,可否为大家做个表率。”

  陈山长不紧不慢地起身,对叶如尘行了礼,又转身对后面人拱了拱手,“老朽文尚书院山长,陈先平。”

  有了开头,后面大家松了口气,也都放平心按照顺序做了介绍。

  叶如尘依次记下,会议正式开始。

  “想必大家都很好奇,为何突然将大家召集过来,请向上看,理由就在这里挂着。”

  “小康陇州”

  “大家都知道,咱陇州百姓生活并不富裕,本次会议就是告知大家,从今日起,陇州正式打响脱贫致富第一仗!”

  众人呼吸一滞,叶如尘适时的停顿,大家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

  商户们敏感万分,率先开启防备,其中有几人明显变了脸色,下意识就觉得叶如尘是要拿他们开刀,用他们的钱去帮助穷苦人脱贫,这是万不能接受的。

  冯老爷问道:“请问大人准备如何脱贫?”

  叶如尘会意,但没专门说让商户放心,不用他们钱的话,只道:“脱贫致富靠的不是某一个人,而需要整个陇州上下一心,共同努力。”

  “本次会议将对陇州脱贫致富做出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认真听讲,有疑问可以举手提出。”

  “待结束后,大家回去多多宣传,把思想精神传达下去,这也正是叫大家过来的目的,各位都是身负话语权、公信力的人,务必将消息传遍每一个角落,让全城百姓都打起精神,为好日子奋斗起来。”

  会议指出四个坚持: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坚持全民教育,以教为本,以教兴城。

  三、坚持城镇、乡村共同富裕,不抛弃不放弃。

  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抵制骄奢淫逸等各种不正之风。

  叶如尘说:“我们不能只喊口号,要落实到位,真正动起来。”

  会议开了整整一上午,众人从开始的迷茫听到后面越发热血沸腾。

  衙门中午管饭,有意愿详细了解的人可以留下吃顿便饭,下午接着聊。

  包括十八位村长在内,选择留下的人有三十左右,叶如尘对此较为满意。

  六名商人只留下了三人,其中还有高老爷。

  因为高文生一事,高老爷担心叶如尘对他家有意见,还惦记着找机会吃饭的事呢。

  而与高老爷一同来的冯、曾两家,在会议结束后立刻就跑了。

  还有一位商人蹦跶的最欢,叶如尘讲了半天他没听进去,就会反复确认是否要让他们商人出钱,生怕损害到自己的一丝利益。

  就连最后离开的时候,他还坚定的认为官府就是变着法子想让他们商户去造福陇州。

  可笑至极,还真把自己当棵葱了,要知道陇州那么多人,就是将他们几人家底掏空,都不够百姓分的。

  而且这六位商人代表其实并不算多大的富商,因为陇州真正的有钱人都不在陇州,早就拖家带口去外地定居发展了。

  他们中或许有

  人还比不上叶如尘豪,毕竟叶如尘还有两千两家底呢。

  叶如尘要的根本不是靠某一个富商出钱帮忙修路搭桥,而是让各行各业各层级都动起来,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出路。

  愚蠢的人还在自以为是,聪明的人就已经开转脑袋抓机遇了。

  另外几个商人和叶如尘详谈后拍着胸脯表示,“我等大力支持官府决策,若有我们可以出力的地方大人尽管说。”

  新区的选址,叶如尘和谢同知在地图上研究了大概后决定实地勘察一下。

  这日他便带着顾青辰,与谢同知、工房几人来到城内西市。

  与此同时,一群衙役、书吏带着东西出了衙门。

  不多时,城中各处挂起了横幅,上面写着奇奇怪怪的标语:

  “建设陇州,人人有责”

  “陇州是我家,富强靠大家”

  “打响陇州脱贫攻坚战”

  “共创美好家园,携手奔赴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