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 叶如尘也无可奈何,看就看吧,反正早看晚看都是看。

  叶如尘不再多想, 把注意力放到题目上, 第二道他已经拟定了主体及分论点, 写了近一半。

  圣上起初一直安安静静的旁观, 看叶如尘写到一个新节点时皱了眉头,极小声的啧了下,只叶如尘能听到。

  可作答的对策叶如尘脑中还有许多种,时间也充足, 只要没誊写至考卷上,怎么改草稿都没问题。

  圣上作为最后的评卷人, 他的想法很重要,现在改还来得及。

  但那又如何,反正殿试只定名次不淘汰, 不满就不满吧。

  叶如尘选择没听到,继续洋洋洒洒, 他的草稿不在乎字迹,龙飞凤舞,写得极快。

  过了一会儿,叶如尘停了笔,通看一遍没什么问题,开始往卷子上抄。

  不等他将卷子拿过来,面前的草稿被人缓缓抽走了。

  似在意料之中,叶如尘除了有些无语外没什么别的反应, 默默拿过新的草稿纸开始写第三题。

  [饥荒]

  一个沉重严肃又现实的问题。

  两年前北边就闹过一次饥荒,受灾面积说大不大, 但也不小,死了不少人,各类问题纷沓而至,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重创,如今才将将喘息过来。

  由于消息闭塞,叶如尘都是进京后才听说的。

  题目问的是饥荒来临如何应对,叶如尘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对策。

  最后又稍微引申了一下,每次发生饥荒朝廷都是会调粮救灾的,然而效果却不好,主要原因有二,一为贪官污吏,二为路途损耗。

  贪官就不说了,暗地里老虎苍蝇不知多少,但圣上铁血手腕,这些人起码不敢在大灾大难时跑到圣上面前蹦跶。

  可道路问题很重要,交通不便,首先饥荒来临的消息传到京中就会耽误很久,再有中间官吏报着侥幸心理上下瞒报一下则更严重。

  其次是调粮。

  受灾面越广,则调粮范围越广,路途越长,损耗越大。

  救灾不及时,再

  多粮食也无用,而千里运粮,人力物力耗费巨大。

  大燕的路只有大府城修的好,像他们五里镇,只有区区几条主干道不错,再就是小巷里十几户人家一起修的石头路。

  而大燕数量众多的村落乡野,基本全是土路,单人策马还好说,运粮的话十分难走。

  其实大家也都明白交通问题,却没想过要从根本上解决它,因为修路也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平衡之下众人都觉得不划算。

  可来自现代的叶如尘深知一个道理:要想富,先修路。

  不过题目的重点是在救灾,叶如尘只在结尾提了一下交通,并未过多赘述。

  圣上早已看完第二题并还给了他,叶如尘放下笔没做动作,自觉等圣上拿走草稿看。

  在心里默数到了十,草稿竟然还在面前丝毫未动。

  难道圣上睡着了?叶如尘悄悄扭头看了眼,并没有睡着。

  圣上目光从草稿上移到叶如尘身上,动了动唇,无声说道:继续写。

  叶如尘看着已经收尾的策论,还写什么?

  想了想,再延伸一下农业发展吧。

  大燕朝农作物种类颇丰,除水稻小麦外,玉米红薯土豆也都有,但种的不多。

  然而几十年来,浇灌技术、耕作器具、堆肥技术、粮食产量,毫无长进。

  农户能力有限,而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都说重农重农,却无人真正为农业发展而努力。

  农事归为户部,然户部掌财政事宜,涉及到农的也仅是田地、赋税等。

  另有皇庄千亩地,养着不少种地能手,名义上是要研究良种的,实际情况不得而知。

  叶如尘直言,此事需要官府支持并组织实施,划试验田,集专人研究。

  这下可以了吧,叶如尘放下笔,再扭过头。

  圣上:继续。

  叶如尘:好,工业发展。

  圣上:继续。

  啪,叶如尘握拳,断了一支笔。

  没关系,有备用的。

  于是,商业发展、教育发展...

  圣上:继续。

  叶如尘心中拍案而起,破口大骂,继续什么!这跑题都跑出天际了。

  如果是高考,这妥妥的零分作文。

  曹公公过来小声说道:“圣上,该用膳了。”

  “咕噜噜~”

  叶如尘不争气的肚子适时叫了声,他隐约听见圣上笑了一下。

  正午都过去许久了,圣上跟着公公回去吃饭歇息,其余监考官包括禁军们也都轮换着班去吃了饭。

  可怜他们这些考生,要坐一整天,理论上他们也可以带东西来吃,但没几个好意思的。

  且大部分考生专注于答题,根本无暇吃东西。

  好在殿试能提前交卷。

  圣上前脚走,叶如尘就开始奋笔疾书,往考卷上抄答案。

  奶奶个腿,千字策论让他翻了几番,还要用工工整整的馆阁体,抄了一个时辰,手都酸了。

  这次真正停了笔,叶如尘收拾好东西,举手示意,一个官员过来收了他的试卷,当场装封。

  作为第一个交卷,又被圣上贴身监考的考生,围观朝臣们都对他好奇极了,但是碍于考场纪律,不便多话,只能看着叶如尘拂袖离去。

  叶如尘走出考场,甩甩胳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随即而来一阵不祥的预感,忙催促着带领他出宫的禁军加快脚步。

  他踏出太和殿大门的那一瞬,圣上正好回了考场。

  看着空荡荡地位置,圣上沉声问道:“会元呢?”

  为叶如尘收卷的官员莫名打了个哆嗦,上前躬身道:“回陛下,提前交卷离开了。”

  圣上没再说话,挥手退去那名官员,然后继续看其他考生答题。

  考场气氛有些冷,屋内的考生们将头埋得极低,写字都不敢让衣袖发出太大动静,生怕引来圣上注意。

  “夫君,怎这么快?”

  顾青辰打开门,吃了一惊,昨晚夫君不是还说要低调些,绝不会提前交卷吗?

  叶如尘耸了耸肩,揽着顾青辰进屋,与他说了考场上的事。

  “还好我跑得快。”

  顾青辰眉头一挑,拉过叶如尘写字的手揉捏着,“圣上怎么能这样?”

  “着实没想到。”叶如尘无奈地笑了笑。

  他张开双臂压倒顾青辰,一身慵懒松快,“考完了,解放了。”

  殿试阅卷极快,虽然这次贡生有些多,但绝不会超过十日。

  顾青辰好生期待,眸光亮闪闪的小声问道,“夫君这也算是得了陛下青眼吧,会中状元吗?”

  叶如尘揉了揉他的脑袋,戳破了他的想法,“怕是不能。”

  顾青辰不解,“为什么?”

  “夫君本就是会元,又擅策论,连圣上都被吸引了,怎么不能是状元呢?”

  叶如尘想了想,“或许因为最后跑题了,东拼西凑,论点混乱,阅卷人不喜,就排到后面了。”

  顾青辰摇头说道:“可最后卷子是要呈给圣上钦定的,圣上会认出你的卷子。”

  叶如尘轻笑,“不知道,就是感觉而已。”

  “嘘~”

  顾青辰握住他的嘴,“不要瞎说。”

  “不重要,反正殿试不淘汰,考倒数第一也关系。”

  叶如尘拉下他的手,抱着人在床上滚了一圈,低着墙边把人圈起来。

  顾青辰小声说,“可若考了状元,那夫君便是六元及第,大燕第一人呀。”

  “那怎么办呢,考不了状元阿辰是不是不要夫君了?”

  “不会不会。”

  顾青辰抱着叶如尘,嘻嘻一笑,“无论如何都要的。”

  叶如尘勾唇,“便好。”

  阅卷首日,二百多份封了名的试卷交给专人誊抄,防止考官靠辨认考生字迹作弊。

  最给送到数名阅卷管手中轮流传阅评卷,阅卷官会根据好坏做五种不同的记号,“○”为最佳。

  经过阅卷官初评、复核后,会先排出名次,再将前十递给圣上做最终排名。

  圣上的御案上,按顺序放着十份卷子。

  打开第一份,内容长得出奇,远超一般策论字数。

  正是叶如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