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只为在盛世秀恩爱【完结】>第26章 失踪案

  “夫君那日的话,赵公子若是不记得了,在下可以帮你回想回想。”顾青辰冷冷的说道。

  “夫君只不过是看出了你考试会受旁人影响而已,也问过你是否要为身边人求卦,你自己拒绝了。”

  “况且,即便什么都告诉你了,你会信吗?最后的提醒你也听见了不是吗?可你放在心上了吗?”

  顾青辰的厉声发问直击赵淮安痛处。

  赵淮安侧过头去,不敢再与他们对视,眼睛有些微微泛红。

  过了一会儿,他动了动唇,哽咽地说道:“是我的错,我不该,带他去游湖...”

  赵淮安年后就一直在府城读书,偏生乡试的前几日回了趟家想要拜见父母。

  赵老爷深知儿子火候已到,勉励了几句,讲了讲考试的注意事项。

  赵夫人高兴极了,拉着好一番细细叮嘱,主要是衣食方面的。

  临行前一日,赵夫人替他约见了手帕之交家的女儿,那是赵淮安打小就心动的姑娘,一年前两家人订了亲,准备在乡试后成婚。

  但即便是青梅竹马,私下见面也不太好,两人就选了个人少、较为安静的地方游湖。

  那家小姐只带了一名丫鬟,赵淮安本打算只身赴约,但小弟也想去,他想了想,孤男寡女万一传出去坏了名声就不好了,所幸就带上了小弟。

  中途小弟借口没意思就下了船,独自在杨柳岸散步赏景。

  他知道小弟是不想打扰他们,笑着随他去了。

  谁料转眼的功夫,小弟就落了水,等被发现救上来时已经奄奄一息了。

  然而考试在即,没等小弟醒来,他就去了府城。

  坐在考场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弟弟躺在床上毫无声息的模样,根本无法落笔写字。

  顾青辰叹了口气,安慰道:“事情已经发生,就算后悔也没有用,好在你弟弟性命无忧,好好将养吧。”

  赵淮安点了点头,收起悲伤情绪,说道:“前段时间,县衙接到报案,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失踪了。”

  “据说,他当时和父亲一起赶路,父子俩步行走在没什么人的乡间小道,中途父亲去树林里解手,回来时孩子就不见了。”

  “这几年,县衙已经累积了数起未解失踪案,县令大人毫无头绪,听说了你给我算命的事,便想要见一见。”

  叶如尘皱眉,听起来有些麻烦,他没有接触过破案这种事,只能尽力尝试一下。

  话说回来,叶如尘忍不住问赵淮安,“你们是怎么找到我家的?”

  “在路边听人说起你,于是一路问了过来。”

  赵淮安努力扬起一丝笑:“叶大师卦钱虽贵,给人写信倒是便宜不少。”

  这么说,是碰巧遇见了找他写过信的人?

  赵淮安一番解释,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昨日那位要拖兄弟给丈夫带信的妇人,他兄弟是从县城出发的,妇人紧赶慢赶达到县城时,弟弟就站在街边等她,随时准备出发。

  妇人将那密密麻麻写满了两页纸的信递过去的时候,她弟弟都惊了。

  “姐,你找人写这信,要多少钱呀?”

  妇人伸出两根指头比划了下,兴高采烈的说:“只要两文钱。”

  “怎么可能?!”那汉子一脸不信。

  于是那妇人骄傲的将“小叶大师”介绍并夸赞一番。

  小叶大师?

  就是这么巧,赵淮安正好路过。

  于是他们顺着妇人的话找到了五里镇,又问到了猪肉摊老板哪里,最后找到了杨家村。

  命中注定呀,那么这事还真要插手一管。

  好马就是快,半个多时辰就到了县衙门口。

  通报之后,赵淮安直接带着他二人进了后堂办公的地方。

  屋里有三个人正在谈论事情,坐首位的,该就是本县的头号人物了。

  大燕开国皇帝规定,官民相见行揖拜礼即可。

  也就是说,除了面见圣上和公堂审案,私底下百姓与官员、官员上下级之间都是不用下跪行礼的。

  叶如尘和顾青辰跟着赵淮安一起俯身拱手作辑,“学生/草民见过大人。”

  叶如尘低着头,清晰地感觉到县令大人的视线环绕在自己身上。

  没过多久,县令抬了抬手,鼻腔发出“嗯”的一声,叶如尘等人才挺直腰背。

  “这就是你说的那位神算?”县令目光如炬盯着叶如尘,话却是对赵淮安说的。

  “正是”,赵淮安介绍道,“叶大师虽然看着年轻,但却有真本事的。”

  “那日子明兄也在,可以作证,叶大师一卦帮我找到玉佩,又一卦...”

  说到这里,赵淮安顿了一下,“又一卦,断我乡试落榜。”

  “哎,我可没这么说。”

  叶如尘反驳道:“我的意思是,能否上榜还要看你自己心静不静。”

  赵淮安点点头,苦笑道:“确是如此。”

  县令看了眼顾青辰,又问赵淮安,“那另一位呢?”

  赵淮安面露尴尬,说道:“是叶大师的夫郎。”

  哼,拖家带口,当他县衙是什么游玩之地吗?

  “想必淮安已经和你说了本官寻你来的缘故,那你可知道,这失踪的少年现在何处?”

  嗯?他要有这本事,岂不成活神仙了?

  叶如尘上前一步,“回大人,草民学艺不精,只不过会些吉凶祸福的占卜罢了,并非无所不能。”

  “况且草民对这案子知之甚少,无从起卦,还望大人见谅,但如果大人需要,草民可从旁协助。”

  这么一说,倒是令人信服,县令点了点头,若这什么神算真就无凭无据找出了人,恐怕要请他去公堂跪上一跪了。

  县令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

  叶如尘拱手回答:“草民叶如尘,家住五里镇杨家村。”

  “哎,这名字好生熟悉。”一旁翻卷宗的主簿突然抬起头说道。

  县令大人一时语塞,他亲自点的县案首,还不至于忘了名字。

  另一侧的师爷兴致勃勃的问道:“可是今年的县、府双案首,叶童生?”

  叶如尘回答:“正是。”

  赵淮安愣住了,早听闻今年县里出了个双案首,众书生无人认识,都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竟然是,叶大师?

  徐师爷捋着胡子,喜眉笑眼,“叶童生,久闻大名呀,没想到竟然以这种方式见面了。”

  主簿咂咂嘴,“你就是连知府大人都宴请不到的叶童生呀,见你一面真不容易。”

  什么情况,谁传的谣言?

  “不敢当。”

  叶如尘解释道:“那日是草民不懂规矩,走的早刚好错过了宴席罢了,可惜没机会当面向知府大人致歉。”

  “放心好了,知府大人没那么小的度量,不会与你计较的。”

  居然是自己点的案首,还很有可能是近年来本县第一位小三元,县令态度顿时好上几分,语气也缓和很多。

  叶如尘问到几起失踪案,师爷说:

  “每年都有报失踪的,但多数都是孩子贪玩偷跑出去了,时不时还有几个私奔的。”

  “未破的案子中,共有四起失踪案十分相似,皆是哥儿孤身一人出门突然失踪,且这四名哥儿都没有离家出走的理由。”

  “往下面一查发现,其实并不止四人,还有一些在家里不受重视,或无父无母的哥儿,消失了也没人报案,五年间,林林总总有近十名哥儿失踪。”

  “等等!”

  叶如尘打断问道:“这次失踪的不是一位少年吗?”

  县令道:“那名少年扮作了哥儿。”

  主簿给他解释,原来那名少年出生时体弱多病,父母得高僧指点,说他家孩子噩运缠身,命有一死劫,要扮成女子或哥儿才能渡过。

  所以少年失踪时,眉间点了朱砂,做哥儿打扮。

  失踪的几人,均是十几岁的年纪,面容清秀,案件暂时被定为拐卖。

  太远的案子不好查了,近的应该能找出不少线索。

  叶如尘问道:“这名少年失踪当日,城中可有异样?”

  师爷摇摇头,“差人调查过了,城中一切正常,没有奇怪的人和事,而少年失踪的地方是在城外,正当午时,路上没什么人,只有许多车辙印。”

  “但每天来往车辆太多了,无从查证,且少年失踪的地方没有挣扎的痕迹。”

  叶如尘注意到赵淮安欲言又止的模样,心思一动,“赵公子,你弟弟是什么时候落水的。”

  众人顿时看向赵淮安,赵淮安有些犹豫的说道:“正是那少年失踪当天,巳时左右。”

  什么!县令大人眉头紧皱,“淮安,只听闻你弟弟落水,却不知缘故,方便说吗?”

  赵淮安不敢隐瞒,“那日小弟独自逗留岸边,不幸遇上了登徒子,小弟挣扎之下掉入湖中,那人一看不妙立刻就逃了。”

  叶如尘想了想,“或许,你弟弟遇到的不是登徒子,而是人贩子呢?”

  “这么重要的线索你怎么现在才说!”县令有些微怒。

  “大人恕罪,学生不知那些失踪的人都是哥儿。”

  赵淮安心下无奈,虽然小弟是受害者,但与登徒子拉扯,终究...

  赵夫人三令五申,告诫府中人不准乱说,外人只以为是失足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