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寒知道陆秋成的心思。

  他双亲都是因着疫病亡故的, 心中对灾民自是感同身受,不愿旁人也承受自己受过的苦。

  这次去赈灾,他每每都是冲在第一线。事事鞠躬亲为, 倒是让一同护送赈灾粮草的那一队将士们心中很是敬佩。

  晋文帝体恤他赈灾幸苦, 这次回来,特地给他批了半个月的假,让陆秋成好好在家休养几日。

  见陆秋成瘦成了这样, 林晓寒也很是心疼。

  他一回来,便让家里的厨子日日做些好汤好菜, 都是陆秋成爱吃的!让他慢慢补身体。

  陆秋成离家久了, 难免想念家乡的菜肴。京城美食虽多, 但有些东西, 却是稀少。

  林晓寒让家里采买的去市场上找笋子,泥蒿等物件。

  采买的管事出去找了一圈, 泥蒿是没找到, 但笋子却买回了一些。

  京城周边的笋子是细长的, 不如陆家村南方的笋子粗胖鲜嫩,但也能解解馋。

  林晓寒让厨子用鲜肉、千张与笋子一起炖汤, 味道鲜美可口。陆秋成见了, 便想起往日里曾经在陆家村吃过。顿时食欲大增, 用汤泡着米饭多吃了好几碗。

  在家养了半个月后, 陆秋成总算是胖了一些,白了一点。

  虽说还比不上出京之前, 但至少看着气色不错, 又成了帅郎君一枚, 不再像个流浪汉了!

  他重新回了朝堂,林晓寒也开始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到了深秋的时候, 京郊的庄子总算是修建完工了!

  百花谷里四季百花开放。林晓寒要把京郊的庄子打造成百花谷的氛围,各自花花草草自是少不了的。

  深秋时节,百花谷里桂花、菊花、兰花和山茶花开了遍地。

  再过些时日,漫山的梅花也要开了,整个庄子都能闻到花香味儿。再配合山下的田园景致,实在是与《藏龙寻仙》中描写的世外桃源别无二致!

  《藏龙寻仙》的剧情,也差不多进行到了百花谷出现的阶段了!

  下个月的故事里,沈青与苏蔓儿就要误闯百花谷。

  到时候趁着出书的热度,再推销一波百花谷山庄,想来对百花谷感兴趣的人必然趋之若鹜。

  先前各地灾情严重,许多百姓为了生存,都背井离乡,来了京城附近。

  后面灾情控制住了,大多数百姓就回老家去了。但还有个别家破人亡的,家中也没了亲人,不愿意再回伤心之地,就在京郊搭了帐篷驻扎下来。

  这一帮流民,如今也有两百多号人。

  他们群聚在京城郊外,没有田地也不事生产,每日只等着领京中发放的救济粥过日子。

  救济粥已经发了好几个月,每日三次,也要两三百两银子。

  日日如此,国库的开销又增加了一笔。只是这些人实在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无所顾忌,也不好驱赶,朝中大臣们也很是有些头疼。

  这日,晋文帝又在早朝上让众卿讨论,如何安置这些流民。

  朝中众臣大多数都是觉得这帮流民懒惰贪婪。应当直接断了救济,让官兵将人打走,而陆秋成却极力反对如此行事。

  朝堂上,陆秋成一人舌战群儒,与一帮人吵了起来……

  特别是之前与刘大人走的近的那些老臣,如今也知道这陆秋成与胡启明一样,不是个好相与的。

  这次趁着晋文帝与陆秋成见地相异,对着他火力全开,针锋相对的逐条反驳。

  待吵了半个时辰之后,晋文帝才不耐的开口说道:“既然陆卿觉得不应将人赶走,那你便回去想个办法安置他们。七日之后再来奏报!”

  如今国库空虚,账上没几个银钱,晋文帝其实也是觉得实在是养不起这帮流民。

  方才他话语之间暗示的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朝中文武百官都听懂了他的意思,偏偏这个陆秋成却非要与他对着干!

  晋文帝欣赏陆秋成的耿直明谏,但如今见他这般不开窍,引得其他人趁势攻击,心中也是有些烦的。索性就把这个差事扔给他来处理!

  你不是想要养着这帮白吃白喝的流民么?那你自己去想办法吧!

  若是办不好,那便要吃一个挂落,也好让他涨涨教训!

  陆秋成一个主管督查的御史,冷不丁被晋文帝甩了个户部的包袱到头上,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想办法完成此事!

  晚饭的时候,他与林晓寒提到此事,林晓寒也有些不解的问道:“听陛下的意思,他是不想养着这批流民了。如今国库空虚,各地灾后重建还要用钱。满朝文武百官都看出来了,你又何必非要与他唱反调呢?”

  陆秋成闻言叹了口气道:“那些官员只道流民不回家乡,不事生产,却压根就不懂百姓的苦!”

  “我回京的时候便路过那片地界,见过那些流民。他们大多是父母双亡的孩子,或是家中无田的哥儿、女子。”

  “这些人没了亲人照拂,就算回去村里,田产也会被人霸占。又不是人人都是田哥儿,能遇上你这样帮他出主意的贵人!如今家里的房子也被洪水冲毁了,马上又要入冬。他们回去也不见得能活得下去,自是不愿离开,还不如在京郊苟活,还能抱团取暖,有碗救济粥喝!”

  林晓寒愣住,别说是那些官员与晋文帝想不到这层,便是连他一时之间也没能想到这里!

  好日子过得久了,到底是远离了这些贫民百姓的生活,自然是何不食肉糜,想不到他们的苦。

  在陆家村里,田哥儿虽然生了儿子,但唯一两亩薄田尚且差点被婆家抢走。这些不愿意回乡的流民们,想必也是各有各的苦处。

  “陛下待我恩重如山,我自是一心为了他的。但若是要我将百姓放在一边,那我也实在是做不到。”陆秋成说道:“其他人都是有钱人家出身的,他们不理解不要紧。我却不行,我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本!”

  “你是对的。”林晓寒长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握住他的手道:“安置流民之事,会有办法,不要着急。”

  略略思索后,他忽然眼睛一亮,对陆秋成道:“我想到一个主意!”

  翌日,林晓寒便随着陆秋成一起,亲自去了京郊那片流民聚集之地。

  他去的时候还带了一头宰好的猪,去了营地附近,便让人把猪剁碎了扔进粥里一起煮。

  待发放午饭的时候,整个营区早早就飘满了猪肉的香味儿。

  流民们好久都没吃过肉了,只是闻到那味道,就馋的口水直流,还不到午饭时间,便都在施粥的棚子前面集合,排起了长队。

  放饭之前,林晓寒见人都集合的差不多了。便在那施粥的棚子前架起一张桌子,站在那桌子上,大声对着下面的流民说道:“今天中午吃肉粥!我吩咐了厨房用了一整头猪肉熬出来的白粥,敞开了肚皮吃,每人都能吃到饱为止!”

  “不过这肉粥也不是白吃的,吃了我的肉粥!便要帮我做事!”林晓寒顿了顿道:“你们若是愿意听我的指挥,帮我做事的,领了肉粥以后便可以过来登记!”

  “只要是登记画押了的,以后你们的户籍就落在这里了。日后你们跟着我做事,自是日日都有肉吃。”

  “若是不愿意的,也不勉强。不过朝廷已经下了令,一周之内,所有流民都要清退离开,不得再在京郊停留。你们就自己回乡好好过日子去吧!”

  百花谷虽说是修建完成了,但皇庄里没有人口,要把百花谷运转起来,还要从外面招一些百姓来演NPC。

  昨日陆秋成说道如何安置这些流民的事情,林晓寒就想到了这个法子。

  与其另外从外面招聘百姓来百花谷,倒不如索性将这些流民给安置了!

  百花谷里有现成的房子与土地。虽说没那么多耕地可种,但扮演NPC也有收入,其实是个不错的去处。

  若是城里的百姓,听到细雨斜风先生的名号,便也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只是这些流民大多是大字不识的农民,压根不认识细雨斜风先生,如今听到林晓寒的话,不少心中也是很有些范嘀咕。

  有些人当场就转身离开了,生怕一个不小心的,便被骗了身契,沦为做苦力的贱民。

  流民中有谨慎小心的,自然也有没心没肺的。

  许多年纪小的孩子,不过十岁左右。本也不懂什么事,见了林晓寒这般好看的哥儿,瞧他长的亲切,又听见了他说每日都有肉吃,便迫不及待的冲上前去打肉粥。

  美美的吃了一顿以后,就去找旁边登记的官吏按手印画押,表明愿意跟着林晓寒离开。

  反而是年纪长一些的流民,特别是那些带着孩子的女子与哥儿,十分警惕。生怕自己一个不慎,便被诓骗,孩子也沦为奴仆。

  眼见着愿意随林晓寒离开的流民都登记完了,有点孩子一连吃了好几碗。肉粥还剩下许多,剩下的百姓却还在犹豫。

  时间已经过了午时,有些年纪小些的孩子饿的肚子咕咕叫,却被自家大人管着不能过去吃肉粥。

  易家哥儿家的丫头早就饿的哇哇直哭,抱着自己阿爸的大腿满地打滚:“阿爸!我要吃肉粥!肚子饿了,我要吃肉!”

  易家哥儿急了,在她屁、股上啪啪打了好几下,狠狠骂道:“吃,吃!就知道吃!我们也认不得字,你也不怕按了手印以后,被人给卖到窑子里!”

  若是跟着那哥儿真的有那么多好处?为何京中的百姓们不去,还轮得到他们这些流民?他是不信世上有这么好的事的!易哥儿心中想到!

  他娘早就告诉过他,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任这些人嘴上说得百般好,他也不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别人手里!

  与易哥儿同村逃难过来的罗栓子却是早早就吃完了肉粥,又去林晓寒那边画押了。

  他回来自家的窝棚里收拾几件衣服,见平日里一起玩儿的丫头还饿的直哭,便对易哥儿说道:“你们把碗给我,我再混过去,给你们打两碗肉粥过来!”

  “栓子,你可真想好了,日后就这么跟着那些人走了么?”易哥儿忍不住问道。

  “我一个孤儿,长得又瘦。还怕被人骗些什么不成?便是让我去做苦力,只要能吃饱饭,有房子住,也没什么不行的,怎么不都是活么?”栓子不太在意的拍拍胸脯说道。

  易哥儿叹了口气,把两只碗偷偷塞到栓子怀里道:“少装一点就行,当心别被人发现了。”

  栓子偷偷摸摸的揣了碗过去,过了好一会儿也没回来。

  就在易哥儿有些担心的时候,罗栓子端着满满的两只粥碗走了回来。

  易哥儿吓了一跳,连忙接过他手中的两只碗,小声问道:“你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走回来了,也不怕被人发现!”

  栓子不好意思的抠了抠脸道:“别提了。我刚刚一过去,就被人发现了。说我方才都喝了四碗粥了,居然又拿了新碗过来。”

  “那……他们没怎么样你?”易哥儿看着栓子,十分惊讶的问道。

  “后面那个说话的哥儿过来了,说让他们给我把粥碗盛满。”栓子有些兴奋的说道:“还剩下不少粥,他让没去登记的人也都过去吃,特别是家里有孩子的!”

  “易哥儿,我瞧着那哥儿是好人!方才有个娃娃不懂事,把鼻涕蹭到了他衣服上,他也没生气,还拿帕子帮他擦了脸。”

  “真的?”易哥儿睁大了眼,不敢置信的问道。

  他看了看碗里的肉粥,满满一碗粥里,有两大块肉。粥水里一层厚厚的油花,闻起来香气扑鼻。

  易哥儿家的丫头早就忍不住了,咕噜咕噜的捧着粥碗就喝了起来,又捞了里面的肥肉来吃。

  瞧着自家丫头吃的喷香的脸,易哥儿重新起身出去。到了粥棚附近,就见了不少年纪小的流民,竟围在方才那个喊话的哥儿旁边,一些胆子大的,还十分好奇的抓着他的衣角不放。

  林晓寒长得好看,脾气又温和,一向是个受小孩儿欢迎的体质。

  在陆家村时,便每日都有孩子去他那里讨糖吃,没想到来了趟难民营也被孩子们包围了。

  难民营里的孩子都是流民,一个个脏兮兮的,身上还有股味道,看着并不讨人喜欢。

  但林晓寒却也不嫌弃他们,被人抓了衣角,也只是对他们笑笑,好声好气的让他们放开。

  易哥儿在旁边看了好一会儿,突然握紧拳头下定决心。转身去了登记的地方,把自己与自家丫头的名字也给报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