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今日便是出考场的日子, 林晓寒午时吃过饭后就提前去了考场外面等着。

  快到为时,便有考生陆续从考场中走出来,然而却一直没见到陆秋成的身影。

  过了申时以后, 考场中已经出来了一大半的考生。驾车的唐适看了林晓寒一眼, 见他从车里走了下来,就站在路边等。

  心道那陆秀才怕是没有考好,因此才这般拖延。

  “科考一次便能中者乃是凤毛麟角, 大多数人至少要考个两三次的。”唐适开口说道。

  林晓寒看他一眼,摇了摇头道:“陆秋成就是那其中的凤毛麟角, 他定能过的。今日考时务策, 多写一会儿也没有坏处。”

  唐适闻言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只觉得是林晓寒对自己的夫君滤镜太重。

  又过了一会儿, 李枫从考场里走了出来,一脸木然之色。

  林晓寒记得李枫与陆秋成一直交好, 远远的见了便开口叫道:“李兄!此次考得可还顺利?”

  李枫一抬头, 才发现竟然是林晓寒在叫自己, 顿时一个激灵。大步走到林晓寒面前,又在离他五尺远的地方停下。

  连着在考场里考了三日, 身上早就又臭又脏的。李枫不敢离自己的偶像细雨斜风先生太近, 只敢隔着一段距离说道:“前两日倒还顺利, 今日的策论是有些难度。陆兄还没有出来么?”

  “还没呢。”林晓寒闻言笑笑道:“今日考完, 你们也好松快松快,晚上一起去归云阁吃酒啊?”

  “好!”细雨斜风先生主动邀请自己吃酒, 李枫自是连连点头同意。

  不过他是不肯这般邋遢的过去的, 于是便对林晓寒道:“我先回去沐浴更衣一番, 待陆兄出来了,你们便直接去归云阁?我们晚些在归云阁见?”

  “那便不见不散。”林晓寒对李枫点点头。

  李枫这才对他回了一礼, 有些飘忽的离开了。

  待李枫离开后,又过了很久,陆秋成才终于从考场里走了出来。

  他刚一出来,便见到了等在门口的林晓寒。

  三日不见,他对林晓寒早就思念的紧,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就走到林晓寒的身边。握住他的手道:“可是等了很久了?今日我考的晚了一些,快些回去吧!”

  林晓寒让陆秋成把书篓放到车上,两人上车离开。

  待放下车帘,林晓寒才说道:“方才见到了李枫,邀了他去归云阁吃饭。我们先回家换身衣服,再一起过去。”

  陆秋成听到李枫的名字,才想起他道:“这次科考题目简单,都是平日所学,以他的水平,应当考的不差。”

  林晓寒闻言便笑了:“这样说来,你是极有把握了?”

  陆秋成思索一会儿才点点头道:“九成。诗词稍差了些,你知我一向不善那个。不过具体情况,还是得等放榜了才能知晓。”

  林晓寒便抱抱他道:“你一定可以的!这些日子你稍作休息,就等着八月去京里参加殿试吧!”

  回家后,陆秋成稍作一番梳洗,两人便一起出门去了百花巷。

  到了百花巷附近,林晓寒让唐适驾车回去。随后与陆秋成两人手牵着手在街上散步,一路走到了归云阁门口。

  此时时间已经过了酉时,虽然是夏天,但天色也有些暗了。

  李枫早就已经到了,只是酒楼中的包厢早就已经被其他考生提前订完了。他也只能在一楼大堂中寻了个位置坐着。

  林晓寒与陆秋成去了他那里坐下,还没来得及点菜。便有麓山书院的同窗过来,说宋通判的儿子宋昱文在楼上订了宴席,邀请他们上去同聚。

  陆秋成与李枫对视一眼,心中有些犹豫,那同窗又道:“这次书院里许多学子们都在,有二十多人,大家刚刚考完,正好一起探讨一番考题。”

  说罢又看着林晓寒道:“陆兄放心,那包厢中还有一间雅室。令夫郎若是不惯与我们这些男子呆在一起,可以到后面的雅室歇着,也不影响的。”

  说到这里,再拒绝就有些不礼貌了。

  林晓寒知陆秋成只要是顾忌他的感受,便拉了拉他的袖子,主动点点头道:“那便上去好了,人多热闹。我一个成婚了的哥儿,也没有那么多繁文礼节的讲究。”

  陆秋成这才点头,三人一起随着那同窗去了上面。

  宋昱文包下的是整个归云阁最大的包房,里面最多能同时坐下五十多号人。

  林晓寒进去的时候,里面已经开了席。但宋昱文的身边还特地留出了两个空位。

  一见到陆秋成他们进来,宋昱文便立刻起身迎上前道:“陆兄!你终于上来了,快快请坐!说着将他引到自己旁边的位置上。”

  这些府城的世家公子们都是人精,知道陆秋成前途无量,那位置便是特地为了陆秋成与林晓寒留的。

  李枫与这些府城的权贵公子们不熟,平日里的宴席都从不邀请他去,自是被安排到了宴席的最下手。

  林晓寒见了,觉得有些不妥,便推让李枫坐在了陆秋成身边,自己去了房间的南面角落里用屏风隔出来的小雅间。

  李枫心中似也知道林晓寒有意给自己留面子,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林晓寒未曾注意,只是随着席间伺候的丫鬟一起去了那雅间就座。

  不一会儿,有丫鬟给他送来一套席面,与席间其他人一模一样。林晓寒就坐在雅间里默默开吃。

  那雅间与外面是联通的,能将外面的动静听的一清二楚。

  不一会儿,他就听得席间那些考生们对起了这次科举试卷的答案。

  众人讨论的十分激烈,答对者欢欣鼓舞,答错者垂头丧气。

  明算是错的最多的,有考生对过答案后,知道自己错了五六题,这科显是不通了!便知道今年的科考定是无法提名。整个人一下子就颓丧下来,叫喊着要多喝几杯,不醉不归!

  就有人纷纷过去敬酒,祝他来年重新再战,下次必定提名!

  麓山书院毕竟是整个府城里的最高等学府,学生们的水平自都是名列前茅的。

  全部答案对完一番后,二十多人中有十六七人答的都十分不错,很有希望提名。于是大家就讨论起最后一日的时务策。一般考生们的等第,就是从这里拉开的!

  “这次时务策的题目比较简单。”有考生就开口说道:“救灾一事,去年便有范例在先。细雨斜风先生的《梦中游》一书,带动了乡绅富豪们捐款救灾,救助了许多百姓。连圣上都亲自赞扬过的,这次时务策的方向,我就按照这个角度提出建议,应当是错不了的。”

  那考生说完以后,其他考生便集体看向了陆秋成,纷纷开口说道:“的确如此,我的策论中也提到了细雨斜风先生。百姓有难,国库不支,各地名门望族便应出钱出力支持救灾,帮助大晋度过危机!”

  “大多数人应当都这样答的,这次时务策的题目比去年简单许多。就不知考官们到时候会如何评选了。”

  ……

  李枫听到这里,皱起眉头,这时才出来大胆说道:“其实今年的时务策很难啊。大家都写的接近,如何才能出彩?我考时候便绞尽脑汁,就怕与其他人写的一样。”

  “时务策不比明字,考官是不会因你字迹工整,句式对仗就评为甲等的。前面的考试都是死内容,大家差距不大。最后的时务策脱颖而出才是最关键的!”

  他这话一出,四周的考生们都陷入一片沉默。

  此时他们心中也有些嘀咕,便又集体看向陆秋成。

  宋昱文这时便对着陆秋成说道:“陆兄,方才李兄说的也有理,不知你这次的时务策是如何答的?”

  陆秋成闻言便道:“时务策考察的是民生之事。我们日后做官,本应关心的就是这些问题。”

  “这次的时务策倒也不难,只是那《梦中游》不过是一本话本子,起到的作用也有限。去年那些富豪们愿意捐款,是受了大风气的影响,今年就说不准了。”

  “指望民间捐款,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还得从百姓着手,让其富裕,再推动商业、充盈国库才是正解。”

  “我也是从这些方面答的时务策卷。就是一遇到这等话题,想说的实在是太多了一些。难免啰嗦,事后我又删去了不少,才总算是写了规定的字数。”

  陆秋成此话说完,整个宴席就更沉默了。

  许久之后,宋昱文才长叹一声说道:“还是陆兄你有远见。你这答题思路才是正确的,如此看来,我今年的时务策怕是不太行,两年后恐怕又要重考一次了……”

  听完陆秋成的答题思路后,大多数考生便知是自己误入了时务策题目的陷阱之中。

  连传闻中的细雨斜风先生本人都没有按照去年《梦中游》的事情来答题,而是仔细思量民生之计。他们却争着拾人牙慧,实在是让人羞愧。

  听了陆秋成的话,众考生便知他大概率是能提名的了。

  不管自己此次能不能提名,他们一个个的都提前敬酒恭喜陆秋成。

  李枫因着时务策想要出彩,答的与其他人不同,反而也有一些提名的希望。便有考生也去恭贺他,与之前不冷不热的态度又有不同。

  林晓寒坐在雅室,听到陆秋成的话后,心中十分自豪。

  陆秋成乃守拙坚定之人,自他决定走仕途后,便将百姓民生放在心间。学习之余,也没少参看民生相关的书籍。

  这样的人,考场上有回报也是自然,他是能做一个好官的。

  宴席一直进行到了夜里为时才结束。陆秋成不胜酒力,被轮流灌了一圈,就喝的有些多了,站都有些站不稳。

  宋昱文叫了家中的马车,送陆秋成与林晓寒回家。

  马车到了陆府门口停下,陆秋成靠在林晓寒肩头,歪歪倒倒的走了下来。被门口候着的唐适架起,送回了主屋。

  夜里,林晓寒让汪娘子去熬了醒酒汤,又亲自给陆秋成擦了脸,让他喝了醒酒汤才睡下。

  翌日午后,陆秋成才醉醒了,好在提前喝了醒酒汤,他头是不疼的。

  陆秋成有些茫然的起身,便见林晓寒走了进来。见他醒了,就让汪娘子将白粥送来,清清淡淡,就着咸菜做午饭吃了。

  陆秋成一顿饭吃完,又发了一身汗,才总算是活过来了。

  此时才对林晓寒说道:“以后这等酒席还是少去为妙,那么多人敬酒,我实在是招架不住!”

  林晓寒笑笑道:“这几日同窗之间怕是还有不少宴席,你倒是可以推了。但六月放榜之后的宴请,却是不得不去。到时候你也别那么实在,提前喝了醒酒汤过去。若非裴大人宋大人那等人物,他们敬你你就只喝一口。”

  陆秋成这才十分无奈的点了点头,心道对于这等应酬,他怕是永远也喜欢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