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枫其实代表了大部分看《藏龙寻仙》的读者的心态。

  他们之前明明还怀疑海报上的女子到底是不是女主, 此时却又迅速沉迷于苏蔓儿的人设魅力之中。

  戴上了读者滤镜后,苏蔓儿右脸上的蛛网也不再是缺点了,反而成了她的特色。

  毕竟林晓寒让吴长兴画图的时候, 就故意将这印迹往好看了画, 丝毫也不影响《藏龙寻仙》的读者们舔颜。

  因着苏蔓儿太受欢迎的缘故,从京城到府城,女子与哥儿之中兴起了一股苏蔓儿防妆的风潮。

  新年结束, 各家内眷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家宴社交。

  随意一个家宴之上,都可见到女子穿着一身道袍, 挽着半披发的道姑头。右脸上模仿苏蔓儿的模样, 画着细细的蛛网。

  有的人还在那妆容上做出了创新, 抹上金粉、银粉, 粘上花瓣,打造出一种清丽美人的形象。

  今日, 林晓寒正在家里烤着地龙写《藏龙寻仙》的第九册 , 陆瑶则在一旁研墨伺候。忽然见到小周氏穿着一身道袍, 手上端着一盘果盘走了进来,脸上还画着苏蔓儿的仿妆。

  林晓寒:“……”

  “寒哥儿, 好看么?”小周氏兴奋的转了个圈, 问道。

  “还不错。”林晓寒无奈的摸摸鼻子道:“不过嫂嫂你怎么也打扮成了这个模样?”

  “这是府城中如今最流行的妆容。”小周氏笑着说道:“毕竟是细雨斜风先生笔下的知名角色, 大街小巷人人效仿。”

  小周氏故意强调了一下细雨斜风先生, 调侃的看了林晓寒一眼。

  她虽知道林晓寒便是细雨斜风一事,但口风很紧, 平日里在家中也没提过。

  也就是今日兴起尝试了一下流行的妆容, 才想到来给林晓寒看看。

  小周氏这样说着, 便把果盘放到了林晓寒桌边,对他说道:“这是新上的柑子和青枣, 极甜,方婆婆晨起去集市上买来的,快尝尝。”

  “好!”林晓寒笑着剥了一个柑子吃。没注意到此时跪坐在一旁研墨的陆瑶神色惊讶,正偷偷从背后看着自己的后脑勺。

  待他吃完一个柑子,又吃了两只枣,回头对陆瑶说道:“瑶儿,这果子确实不错,你也尝尝?”

  才忽然发现陆瑶神色有异。陆瑶摇了摇头,猛地起身,慌乱的朝林晓寒一鞠身道:“寒哥儿,我不舒服,就不吃了。我想回去休息半日!”

  “准了,你去吧。”林晓寒摆了摆手,放她离开。

  小周氏在一旁皱眉说道:“哪有人家里的丫鬟这样当值的,也就你这里的一个两个都这样!还当自己是大小姐呢?都是你把他们给宠坏了!”

  林晓寒笑道:“人都不舒服了,难道我还拘着她干活?左右我这里也不需要人伺候。”

  陆瑶那点心思,他也清楚。

  上次以后,林晓寒原以为她那点小女儿心思已经忘了。如今看来,却是还没有忘干净。

  他摇了摇头,心想这样下去确实不太行。不能再把陆瑶留在身边,还是得找个地方重新安置。

  陆瑶一路哭着跑回自己房中。

  她还在做小姐的时候,就看过《偿星债》,也听说过细雨斜风先生的大名,心中也对那故事里的文书生有过绮丽的想象。

  后面她流落为官奴,再无缘接触书本,便没有看过细雨斜风先生后面的话本子。但也隐隐从路人的话语间知道细雨斜风先生还在出书,而且还比以前更加火热。

  她自来到林晓寒身边伺候笔墨后,林晓寒也经常让她看自己写的稿子,说是让她做第一个读者。

  可直到今天,看了小周氏仿的苏蔓儿妆容,听她提到细雨斜风先生,陆瑶才突然发现,这妆容正是自己从林晓寒的稿子中看见过的!

  原来传说中的细雨斜风先生是个哥儿,而且还是自己现在的主子!

  知道这件事情的一瞬间,陆瑶对林晓寒的崇拜之情一下子升到了顶点。原本已经被死死按下的春心又忍不住萌动了起来。

  但她也知道林晓寒是个哥儿,与自己的身份更是天差地别绝无可能。于是一颗慕艾之心顿时碎成了渣渣,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绪,便只能对林晓寒告假,提前跑了回来。

  下人们住的倒座房就在玄关附近。

  唐适一早劈完了柴禾,便站在门口守大门。

  听陆瑶哭了好一阵,才忍不住走了过去,敲敲门提醒她道:“吵,别哭了,一点心思全写在脸上,收收吧。”

  陆瑶忍不住怼他道:“你懂什么?我本就已经收了心。但今日才知道寒哥儿就是那细雨写了《偿星债》的细雨斜风先生!这样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为什么偏偏是个哥儿呢?他若是男子,我……我……”

  唐适瞳孔微动,冷哼一声道:“你待如何?你好歹是官家小姐出身,难道还如那些下贱出身的丫鬟一般,想着给人做小?”

  他一句话说得陆瑶满面通红,仿若被狠狠打了一个巴掌。

  “细雨斜风相关之事,你不许再透露给其他人,否则我饶不了你!”唐适一拳狠狠捶在门上,眼神冷得仿佛要杀人一般,让陆瑶吓的一抖,整个人僵在原地。

  他转身离开,仿若没事人一般的回到大门口,站得笔直。

  陆瑶看着他的背影,抹了把眼泪,这才心有余悸的回过心神。

  元宵节后,麓山书院正式开课,陆秋成回了书院,进入了忙碌的备考阶段。

  年后百业待兴,回乡的人们也基本都返回城中。林晓寒看了看自己光秃秃的园子,觉得是时候找人来把园子整修一番了。

  要修园子,就要先找合适的工人。这些杂工之类的,一般都在城西揽活儿。

  林晓寒披了衣服出门,让唐适驾车送他去城西招工。

  马车一路过去,到了万民巷附近,路边小商小贩的就越来越多。还有些工人拿着工具,就坐在街边等人来拉活儿。

  再往前走了一阵,来到了工人密集之处,便有人一窝蜂的上前,把林晓寒的马车围在了中间。

  “老爷,要人干活么?我价格优惠啊!”

  “我手脚利索,一个能顶三个,看看我吧!”

  ……

  每年年底,在外面做事的工人很多都会辞职。到了年后,又重新从村里回来。

  一下子被这么多人围住,林晓寒也挑不出哪个才是真正能干活的。

  他连忙让唐适驾车离开,待把车子停在了偏僻无人之处,才对唐适说道:“这里的工人实在太多,我怕他们见我面嫩欺我。”

  “你不要驾车,帮我先去那里打探一下。挑选几个干活儿的老手,性价比高点,最好在其他大户人家的园子里干过的。”

  “好。”唐适独自下车离开,朝着方才那人群聚集之处又去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唐适领着四个人走了过来。

  林晓寒一看,那四个工人年纪都有三十出头,显是干了有十年以上的。

  再看他们的衣服,穿得都是细布衣衫,虽不算精致,但打理的十分衬头。

  林晓寒在心中默默点头。市面上能干的工人们赚的不会少,日子过的都不差。唐适找来的这几个人,外表上倒是像模像样的。

  唐适将那些人领到林晓寒面前,林晓寒便问了他们一些话。

  原来那四个工人之中有个领头的姓龚,是在京中王府里干过的。后面他回了府城成家,又领着一帮人在宋通判家中干过,很是擅长整理园子。

  林晓寒便再问那龚师傅接活儿的价格,得知是一个活儿一人人工费四两银子,包两顿饭。貌似比市面上其他工人要贵上许多。

  但那龚师傅又说了,他们的活计是按照件数来算,一个园子半个月内就能整修完成。

  市面上的其他工人,都是按月计费。虽说一个月才二两银子,但往往一个园子故意整修好几个月,若是有不明白的,就被他们坑了。

  林晓寒看一眼唐适,见他点了点头,心知他应当是方才和其他工人确认过了,于是便决定就请这龚师傅四人。

  他告知了那龚师傅自己家的地址以后,又简单说了些自己的要求,便与他们约定上门整修园子。

  翌日,那龚师傅便按照约好的时间上门,又带来了不少适合庭院种植的树木。

  树木按照林晓寒的要求,要生命力强、好养活的。龚师傅还拿了自己从集市上购买树木付款的单据。

  上面每一样草木的价格,都一一写得清清楚楚。所有东西一起,看着熟客的面子上总共打了个八折,又按了手印画押,十分规矩,都是那龚师傅提前垫付的。

  林晓寒看了那单据以后,对这龚师傅办事的能力也是十分满意。

  这些花草的价格他早就也打探过了,大差不差,龚师傅购买的还要便宜一些。

  再就是那草木的价格有些水分,也不碍事,毕竟人家买的总是比他们自己出面采购要便宜,也无需斤斤计较。

  林晓寒的园子很大,还有各院中花草也需要修整。

  他将这些活计全部交给那龚师傅,又让唐适做督工。

  几日下来,不过花了二百多两银子,整个宅子就耳目一新。

  随后便是要重新修整那园子里的池塘,那林晓寒想了想后,与那龚师傅说了些自己的小要求。两日后,那人工湖的底部就铺满了卵石。

  湖底的卵石有些是黑色的,有些是白色的,在里面排列出漂亮的花纹。

  龚师傅在园子里地势较高的地方打了一口井,将外面的活水引入湖中,旁边摆上灵璧石,中间做出层层落差如瀑布一般。

  不多久,清亮的井水灌满湖底。阳光照射在湖面上,衬得湖底的卵石波光粼粼,格外好看。

  龚师傅又在湖里与灵璧石附近种上一些水生植物,买了些锦鲤和小鱼放入湖中。整个园子的人工湖就总算是打理好了!

  龚师傅的队伍翻修这园子只用了不到二十天,因为林晓寒不要那些珍稀植物,又没用什么假山奇石,价格也不贵,连工费和锦鲤一共只花了三百多两银子。

  全部修好以后,小周氏不禁连连惊叹,说这新园子瞧着比之前林家老宅的要大气许多。

  陆秋成也夸赞这园子修的和仙境一般,连着几日点了灯在水榭里念书,瞧着心情不错。

  林晓寒对这园子看着也格外满意,便在原先谈好的四两银子的价格上又多加了一两,一人给了五两银子的工费。

  林晓寒大方,每日两顿饭有蛋有肉,给他们吃得好,又加了奖金。这些工人们也对这个雇主十分满意。

  于是林晓寒提出以后再找他们去整理城郊的庄子时,龚师傅便一口答应了,还特地给林晓寒留下了自家的地址,让他有需要时就去那里找他。

  到了这时,林晓寒才忽然想起来,自己年前曾经答应过邀请裴金兰过来做客!

  如今眼见府里的园子也修整的差不多了,倒是可以正式发帖,宴请那些府城里的世家内眷们过来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