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村的房子虽然是新修的, 但到底不大。林晓寒和陆秋成回去几日,浩浩荡荡的带一堆人也不太方便。

  于是两人商量以后,便决定还是不带下人, 自己回去。

  林晓寒与小周氏打过招呼以后, 只与陆秋成两人简单收了些行李,又买了些府城的特产,一起坐船回家。其他人则就留在府城里过年, 由小周氏自行安排。

  为了路上安全,林晓寒只贴身带了张百两银票和十来两碎银子, 准备等到了县城再去银庄换银票。

  冬天天冷, 林晓寒起的迟了些。他们辰时才上船, 行了一日到了县城, 天色已经黑了。

  此时路上也有牛车可以租,但天寒风大, 家里久没人居还需要收拾收拾。两人思索一番之后, 便还是在县城里住了一夜。

  第二日起来, 又去集市里买了些腌肉、鱼干、腊肠、腊鸭并糖果酥点之类的年货,才租了辆马车回了陆家村。

  林晓寒与陆秋成离开陆家村大半年, 再次回村, 发现路上的景致与离开时没什么不同。

  田里的稻子早就收完了, 现在只剩下光秃秃的秸秆。今年是个丰年, 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现在已经快要过年, 村学里也放了假。马车在路上行了一会儿, 就被田里玩耍的孩子们发现了。

  “林哥儿回来了!林哥儿回来了!”

  “林哥儿和陆秀才回村了!”

  ……

  孩子们远远看到林晓寒从马车窗户里探出来的脸, 一窝蜂的涌了上来,围着他欢呼起来。

  林晓寒见这些孩子们有些穿得还挺单薄, 一个个拖着鼻涕,但精神气却十足的模样,也忍不住笑了开来。

  他拿出从县城里买的糖果,从掀开的车帘里分发给外面的孩子:“你们一会儿去我家,我给你们分糕点吃。”

  孩子们便一窝蜂的跟着马车跑,一路跟到了陆家新房门口。

  马车在陆家门口停下,陆秋成与林晓寒从车上下来,便看到田哥儿与王柱子竟已经守在门口了。

  见了他们下来,田哥儿他们连忙帮着把年货从车上搬下来道:“有孩子刚才过来报信,说你们回来了!还好我前几日就怕你们会回来,提前把屋子收拾好了!刚刚把地龙也给你们生上了!”

  林晓寒走的时候,把钥匙放在了田哥儿那里,让他帮自己看着房子和牛车。

  林晓寒仔细一看,大黄牛还是栓在院子后面,正在吃草根和豆渣,养的肥肥壮壮的。而院子里则用水洗过了,地上的水磨石砖干干净净的。可见自己不在的时候,田哥儿也帮他把屋子照顾的很好。

  “田哥儿,多谢了!”林晓寒对田哥儿说,又揉了揉王柱子的脑袋道:“走!进去吃糕点了!”

  马车离开,林晓寒一招呼,跟在后面的孩子们也一起跟着跑到了院子里面。

  林晓寒进了屋,把带回来的糖果糕点在桌子上打开。让孩子们去外面的井边洗了手,再排队过来领糕点吃。

  孩子们便老老实实的按照他说的去做,一个个秩序井然的。让陆秋成都忍不住感叹道:“这些村里的孩子们竟都听你的,见了你可比对着我热情多了。”

  有的孩子胆子大,听到陆秋成的话,便在一旁说道:“陆秀才,你虽然是秀才老爷,让人尊敬。但田哥儿说了,是林哥儿他办的村学,还让我们免费上学!林哥儿是大大的好人,我们自然是最喜欢他!”

  “上了村学以后,中午还能在学校里吃一碗粥,我再没饿过肚子。”

  “就是!林哥儿长得漂亮,心眼也好,我最喜欢他了!”

  “我们都最喜欢林哥儿!”

  ……

  陆秋成闻言哈哈大笑,对那孩子道:“你是个有眼光!我也喜欢林哥儿,你们喜欢他,我也高兴,你们要记着林哥儿对你们的好。”

  “有什么记不记着的,不过举手之劳罢了。”林晓寒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你们快吃吧,吃完了赶紧回家。我第一天回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

  那些孩子们才吐了吐舌头,赶紧狼吞虎咽的吃了糕点,又一人抓了把糖果跑到院子外面去了。

  屋子里此时除了田哥儿。连王柱子也跟着跑到外面去玩了,房间里这时才安静了下来。

  田哥儿见状便对林晓寒说道:“这房间里我前两日也都打扫过的,直接住人没什么问题。就是家里没什么吃的,一会儿我去村里买些菜,午饭来不及了,就简单吃顿面条,晚上我再做顿好的!”

  “好!麻烦你了!”林晓寒对田哥儿点点头道。

  田哥儿便也离开去村里买菜了。余下林晓寒与陆秋成两人,开始收拾自己带回来的行李。把从城里准备的特产都拿了出来。

  不多久,田哥儿便提了个食盒过来,里面放着两碗焖肉鸡蛋面。

  这焖肉是他昨日炖好的,准备着过年和王柱子吃。见林晓寒回来了,便拿出来招待他和陆秋成。

  田哥儿如今在村学里教书,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工钱,在村里已经算是很好的收入。

  其实他不必再为了几文钱给林晓寒干粗活,林晓寒这次回来也没说让他帮自己做活。但他心中把林晓寒当成亲人,便主动忙前忙后,担起了伺候林晓寒的活计来。

  林晓寒这一次回来,也不准备给田哥儿做活的钱。他只回来几日,田哥儿如今有了稳定的收入,又不是自家下人,没那个必要。

  林晓寒吃完了面,便把碗筷洗了,收拾到食盒里。又拿了给田哥儿带回来的特产礼物,去了田哥儿家中。

  来到田哥儿家门口,林晓寒便惊喜的发现,田哥儿家的院子竟然也翻新了,面积还比之前扩大了不少!

  院子外面的篱笆换成了竹子的。院子里搭了个鸡棚。里面养了好些鸡鸭。

  院子里的房子倒是还是旧的,但是土坯墙的外面用砖头加固了一圈,屋顶也铺上了几层厚稻草。

  屋里也用砖头砌了,墙上抹了石灰浆,看着雪白干净,比之前好看多了。

  “田哥儿,我来给你送碗筷了!”林晓寒喊了一嗓子,田哥儿便立刻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林晓寒一看,他正在洗菜,应该是在准备下午的饭菜。厨房的灶台上放着好些排骨和莲藕,还有几块火腿,是准备炖排骨莲藕汤的。

  “你一会儿再忙。”林晓寒把食盒放在灶台上,一手拿着带来的礼物,一手挽着田哥儿回到房中。

  “这是什么?”田哥儿看着林晓寒放在桌上的包袱有些愣了。

  “一些府城的特产。”林晓寒说着把包袱打开。

  他先从包袱里拿出了几本书,递给田哥儿说道:“这些书我瞧着正适合你,就给你买了。”

  田哥儿现在读的书都是林晓寒之前留给他的,除了基础的四书五经以外,还有一些话本子。

  他低头一看,林晓寒又给自己带来了几本科考用的书籍。

  这些书都是墨香阁出版的,里面对四书五经写了详细的分析注解,是给考学的书生们看的。正适合田哥儿这样的初学者,讲课的时候也能用得上。

  “太好了!”田哥儿如饥似渴的看着那几本书道,面上忍不住露出一丝激动的神色。

  他连着翻了好几本书,到了后面又看到了一本十分熟悉的书名。

  “《偿星债》?这不是林哥儿你写的故事么?”田哥儿惊喜的睁大了眼。

  “对!我这段时间去了府城,也出版了几本书,便给你带回来看看。”林晓寒笑笑道。

  《偿星债》、《梦中游》他都一样买了一本最便宜的平装版。为的倒不是给田哥儿看自己写得话本子,而是让他学着使用标点符号。

  “这叫标点符号,我以前简单教过你的。”林晓寒对田哥儿说道:“现在府城、京中,都已经开始流行用标点符号了。你也跟着书里多看看,把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交给村里的孩子们。”

  “好!”田哥儿点点头,把这些书本都收了起来。

  心道林哥儿一下子给自己带了这么多书,怎么也得有十多两银子了!林哥儿待自己可真是太好了!

  其实林晓寒在府城买的这些书,加起来花了近三十两银子。

  不过以他如今的资产,三十两银子算不得什么,他也没有将书本的价格告诉田哥儿。

  毕竟田哥儿为人踏实,知道感恩,林晓寒帮助他也不是为了让他感激自己。

  待田哥儿将书本收好以后,林晓寒又从包袱里拿出两块砚台、几块墨条和几只毛笔道:“这两块砚台、墨条和毛笔都是府城里出了名的,麓山书院的书生们人人都用。我给你和柱子一人带了一份,多的墨条、毛笔,你作为奖励,发给村学里表现好的孩子。”

  林晓寒带回来的砚台是品相不错的端砚,一只就要三两银子。墨条是徽墨,一两银子两只,兼毫笔是最普通的,也要两百文银子一只。

  这些东西,加起来也要近十两银子。林晓寒也没有说价格,只是将东西交给田哥儿,让他自己安排。

  至于其他吃的穿的,府城里有的,村里也有,价格还更便宜,不值当带回来,林晓寒便没有买。

  田哥儿接过林晓寒给他的礼物,目光有些湿润了。

  他知道林哥儿虽没多说什么,但这些东西绝对都价格不菲!

  林哥儿去了府城,在城里又出了书!

  他这次回来,坐的是马车。田哥儿看他身上穿得戴的,与离开村里时都不是一个档次。就连身上穿的袄子,都是镶了裘狐毛边的,可见是赚了大钱的。

  但林晓寒却一点架子也没有,还是与从前一般,待自己与村里的孩子们都十分亲切。

  至于林晓寒身上那点骄毛病,在田哥儿眼里那都不是毛病。

  他这么有才有貌的一个人,本就应该是富贵人家里娇养着的小少爷,如今来到了陆家村,那也是从天上下了凡。

  给林哥儿洗衣做饭,做他爱吃的东西,他乐意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