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名女子是隔壁面料铺家的女眷, 本就爱听故事,平日里就经常花钱来这茶馆里听话本子。

  昨日听自家男人说茶馆里新出了一个话本子,主角是一个哥儿, 又是她们最爱听的才子佳人的故事, 十分有趣,便迫不及待地相约一同前来。

  “怎么这茶馆子还排起了队了?”其中一名年长些的女子忍不住抱怨道:“往日里来的时候,哪里有这么多人?”

  “还不是因为那个新故事?”另一名年轻些的女子说道:“昨日听我家夫君说了, 那牵牛花精只需阳光露水便能长大,连烧饭都不会, 最后还要那文相公来烧, 差点点燃了厨房。但是他力气大得很, 路上遇到山贼, 竟一下子就打趴了十几个人。”

  “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哥儿?不是一下就要被人看穿了身份,听着实在逗趣。”年长的女子呵呵笑出声来。

  “那文相公也是个有担当的, 不过一个哥儿, 又是这副莽撞模样, 他倒也没有休了他,还一路照顾过来。”

  “毕竟是文曲星转世, 那自是与凡人不同……”

  ……

  林晓寒站在她们身后, 仔细听着她们的讨论《偿星债》的情节, 倒也不觉得尴尬。

  而且听了她们的讨论, 他便知道虽然故事只讲了一半,但文书生这个角色, 已经俘获了大晋朝这些女子和哥儿的心了。

  排了整整半个时辰以后, 林晓寒他们才终于进入了茶馆。

  只是这一次人实在太多, 包厢早就没有了,也轮不到林晓寒他们挑位子, 便只能被店小二随便带到了台下一处空座。

  他们进去的时候,那说书人正讲到关键之处。

  林晓寒刚一坐下,便听到四周掌声雷动,竟有不少人都在往台上扔起了铜板和碎银子。

  那说书人有一个跟班,专门帮他捡台上的赏钱。

  林晓寒见他拎了一个脸盆大的口袋,在台上转了一圈便已经装满了大半,瞧着至少也赚了上十两银子。

  此时,那说书人也看到了台下的陆秋成,一眼便认出了此人正是昨日给自己递话本子的财神爷。

  他又讲了几句以后,便对着自己的跟班使了个眼色。

  没过一会儿,那跟班便来到陆秋成面前,邀请他到后台一聚。

  这一次,林晓寒也一同跟了过去。

  进入后台以后,那跟班安置他们在一间干净整洁的大房间坐下,又上了茶水点心若干,且在一旁殷勤的伺候着。

  没过一会儿,便见那说书人掀开帘子大步走了进来。

  径直走到陆秋成面前,对着他就是一拜道:“哎呦我的财神爷啊!您昨日给我的话本子,我可是按照您的要求一直在讲。只是我昨日回去仔细看了看?那话本子怎么就只有半本呢?”

  “今日我倒是还能支棱一日,到了明日,这前半本的内容就要讲的差不多了。这里面的故事我讲的都要背下了,那后面的故事,您什么时候才能给我啊?”

  原来他刚刚讲完一个段落,便连忙找了个借口溜到了后台。

  《偿星债》这故事实在精彩。他不过讲了一日,便赚了三十多两赏钱,快赶上了之前大半年的收入了。

  而且以他的经验,这故事不过刚刚出名,真正赚大钱的时候还在后面。

  到了明日后日,《偿星债》的名声传遍府城,会有更多的权贵人家闻讯而来,那些贵人老爷们打赏起来可不会手软,随便一出手就是十两二十两银。那才是他挣大钱到时候呢!

  林晓寒闻言一笑,看着那说书人问道:“上半本的故事,你真的这么快就背下来了?那把稿子拿来,让我考一考你。”

  那说书人见他与陆秋成是一起的,便将上半本话本子递到林晓寒手中说道:“这位哥儿你随便考!我在这府城里说书也有二十年了,自是还有几分看家本事的!”

  “好。”林晓寒随意翻开一页,念了几个字。

  那说书人果然很快便接着后面讲了下去,一字不差。

  林晓寒十分欣赏的点了点头道:“果然是有几分本事的,既然这样,我看这上半本的稿纸也不需要放在你这里了。”

  说书人:“……”

  “那下半本的稿子……”说书人有些谄媚的问道。

  “下半本的稿子,自然是早就写好了,但不能给你。”林晓寒淡然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说书人:“……”

  他万万没有想到,陆秋成与这哥儿过来,不仅不是来给自己送下半本的故事的,反而还要将这上半本的稿子给拿回去的。

  但这话本子本来就是别人的,说书人也没有办法,只能长叹了一口气,为难的说道:“可这故事只讲了一半,方才你们也看见了,台下那么多的观众老爷们都等着听后面的!这可让我怎么交代啊?”

  “其实也不是我们故意为难你。”林晓寒闻言便对那说书人说道:“不瞒你说,昨日这故事刚从你这儿流传了出去,便有人找了过来,要高价出版这本《偿星债》”

  “那人出的价格……”林晓寒顿了顿,给了那说书人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道:“你懂的。”

  “既然人家这么有诚意,我们总不能辜负别人的一番好意吧?所以现在《偿星债》这本话本子,版权已经到了别人手上,马上就要出版了。等出版以后,你到书店里去买,后面的故事你就能看见了,到了那个时候再讲吧!”

  说书人闻言十分无语。

  心道等到话本子出版了,大街小巷人人都能看到,他能讲,别人也能讲,这故事就不值钱了。

  可事情已经如此了,他也别无他法。再上台时,便只得按照林晓寒的说法,一五一十的将这《偿星债》下半部的来路讲给观众们听。

  于是不过半日,《偿星债》的故事只有一半,下半部马上就要在书店出售的消息便传遍了府城。

  “晓寒,我不太明白。《偿星债》根本还没有出版,你为什么要骗那说书人马上就要出版了?”陆秋成十分不解的问道。

  大晋朝的百姓们,还不像后世那般经历过许多营销手段。哪里懂得那些弯弯绕绕的炒作手段。

  但林晓寒前世是个网文大神,Ip都卖了好几茬,什么营销手段都见识过。

  他也只不过是借鉴了一下后世常规的营销手段罢了。

  他对陆秋成笑了笑道:“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越是值钱。《偿星债》现在是还没有出版,但马上就能出版了,价高者得,你等着看就懂了。”

  果然,没过多久,墨香阁和文华堂的门口,就日日都有人无数人去询问《偿星债》这本话本子到底何时才能买到!

  毕竟一听说能出版书籍的,府城里就只有这两家大书店了。

  这些日子,墨香阁的崔管事感觉有些郁闷。

  因为最近有一本叫做《偿星债》的话本子爆火了,店里日日都有许多人来问,但出版的店家却不是自己,而是墨香阁的老对头文华堂!

  为了知道这本话本子到底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崔管事还特地花钱去了一趟百花巷的茶馆喝茶。

  听里面的说书人讲完了上半本故事以后,崔管事感觉更郁闷了。

  因为只是听到了最开头的一段后,他就感觉自己对这个故事有点印象。

  然后他便忽然想起,这稿子曾经递给过自己,但被他读了几行以后,就扔到了废稿里去了。

  因为这故事的视角是一个哥儿的,而崔管事觉得,来书店买书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书生。一个哥儿做主角的故事,书生们不会喜欢,所以就把这故事给筛掉了……

  这本《偿星债》肯定是被自己拒绝了以后,才被文华堂的人给签走了!

  自己竟然筛掉了一本爆火的话本子!崔管事头上冒出冷汗。

  要知道这种火爆的话本子很多年也难得出现一本,如今整个府城便有这么多人要买。

  等文华堂一出版,买书人肯定都涌去了那边,自己墨香阁便被比下去了……

  等这本《偿星债》出了,京城里的文华堂也会售卖,这故事一定很快就会火到京城!

  若是给那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一定会大发雷霆!这府城管事的位置,也不知还能不能保的住!

  崔管事恨不得当场就给自己一个巴掌!当初怎么就看走了眼?没把那个投稿的书生拦下来呢?

  正当崔管事为了自己把财神爷赶到对手那边的事情懊丧不已的时候,忽然他办公的房门被人敲响。

  崔管事一抬头,便见到一个哥儿,眉心一颗红痣,长得十分清俊,气度也好,手上还拿着一本稿纸。

  崔管事愣住,他在这府城的墨香阁里坐镇了快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有哥儿过来投稿。难道哥儿也会写话本?崔管事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心道这哥儿多半是帮家里人把稿子给送过来的。

  “稿子放在那边的篮子里。”崔管事指了指旁边的篮子说道:“十日以后再过来拿。”

  林晓寒却仿佛并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又向前走了几步,把手中的册子放到了崔管事的面前说道:“您不如现在就仔细看看。”

  崔管事一怔,接着便猛的起身,把林晓寒给迎到了上座。还泡了一壶上好的明前碧螺春。与之前接待陆秋成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位小哥儿,鄙人姓崔,你可以叫我崔管事。上次鄙人有眼不识泰山,对《偿星债》的作者招待不周,得罪了,还请您回去帮忙赔罪。”崔管事十分客气的说道:“这一次你不计前嫌前来到此处,可是又有什么新的故事想要投稿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