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的消息还未传回京中。

  时日就到了该迎接东太后回宫的时候。

  礼部官员忙得脚不沾地, 便是礼部尚书都将兴办官学的事放了放,这是他还未上折子言明,但他与方长鸣已经有了默契, 待到今年秋收,第一批种下的良种丰收的时候,便是他们开口言明此事的时机。

  反正已经等了这般久了,礼部尚书倒也不着急, 这些日尽心尽力地操办东太后回宫的事宜,也算是卖吴家一个面子。

  这一日白明理起了个大早。

  钦天监定了时辰,东太后会在辰时一刻从正武门入宫, 按照礼部的安排白明理不需要到宫门迎接,但白明理决定不要銮驾, 亲自走到宫门等待东太后入宫。

  她当年是怎么被排挤走的,今日该当是怎么风风光光地被迎回来才是。

  便是吴家能够压下他们家中子弟的怨气,但他这个皇帝不能装作不知道。

  方长鸣是男子, 又是朝中众臣,这种场面本部需要他出面。

  礼部官员自会安排礼官去迎东太后。

  白明理直接点了方长鸣作为迎东太后的官员。

  另一位当然是吴太傅。

  其他官员都是在垂拱殿外远远恭迎。

  那些夫人诰命则是要等东太后入宫后,一一拜见东太后。

  方长鸣对白老师的安排没有异议。

  他穿着官服同吴太傅站在皇宫宫门外, 等候东太后的车辇回宫。

  吴太傅今日的背脊似乎更加挺直了些。

  他定定地看着前方, 哪怕方长鸣只能用眼睛余光看他都能感觉到吴太傅此时的情绪激动, 今日吴华清倒是比他官复原位时还要紧张些。

  东太后坐在铜镜前,任由清风居士吴梦舒为她梳发。

  吴梦舒也不再穿那青布衣裳,往后她们不必在用修行的借口苟活了。

  今日他们会堂堂正正地回宫。

  虽是如此吴梦舒也没有怎么打扮, 勤俭朴素惯了,再换上华服倒是不便, 她只是用一根玉簪挽了个发,穿了身月白色的衣裳。瞧着不像是个大家小姐, 还是更像是个居士。

  此时她正小心翼翼地将姑母头上的白发一点点藏进黑发中。

  等将白发藏好了,她这才拿出假发做的发髻,小心地将其固定在姑母原本的发上。

  这些年姑母虽是住在这行宫,却无时无刻都在为吴家担忧,为年幼的陛下忧心,一头青丝早就不堪梳成高髻了。

  “老了,其实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东太后多年未尝这样打扮,如今只感觉沉重,发髻本就重了,各色凤簪更是重。

  偶尔这般装扮倒是还好,要是时常这样,这脖子怕是不能要喽。

  “平日自然是姑母怎么舒服,怎么来。今日却不能,该是好好装扮起来。”吴梦舒抿了抿嘴,挤出了一个笑容,“陛下可是要亲自来迎您,还有吴大人,吴大人已经许久没见过姑母了。”

  吴华清回京时倒是来见过东太后,只是这里怎么说都是皇家的行宫。

  吴华清也无法时常过来。

  往后入了宫,再见面的时机就更少了。

  想到自己父亲,东太后面上倒是也有了一丝笑意。

  原先脸上的恍惚也消失殆尽。

  “你说的正是,该是好好妆点。”见父亲。

  方长鸣和吴太傅要早早候着。

  白明理只需要等人告知他东太后快要到了时再从龙溪宫出发。

  “宫中可还安稳?”白明理又多问了句。

  竹兰嘴角含笑:“今日各位诰命入宫,奴婢已经让人上心,定然不会闹出旁的事来。”

  今日入宫的人太多了,就怕有人会想着趁乱搞事。

  白明理见竹兰这么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倒是有些放心。

  竹兰向来办事稳当,没有十成十的把握不会说这样的话。

  “好,那今日还要竹兰你多上心。”

  “陛下!陛下,车辇快到了。”宋石快步走了进来禀告道。

  白明理理了理身上的朝服,起身一步步走向宫门。

  他倒不是觉得坐銮驾不真心。

  主要是他已经锻炼了一段时间了,顶着一身厚重的帝王朝服走这么一段路根本不费力,更别说现在还没入夏,早晨的时候气温还有些偏冷,走一走还怪舒服的。

  更别说这么做还能让吴家多一分脸面,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里,白明理不由得自嘲地笑笑。

  怪不得方长鸣那家伙总是说自己进步很快。

  自己真是越来越习惯当个皇帝了。

  幸好还有方长鸣陪着他,他也相信自己不会改变本性。

  陛下亲临,宫人和侍卫立即行礼。

  而白明理已经看到了车辇,而坐在其上的东太后。

  不得不说这个时间掐得刚刚好。

  晚了就要东太后等着他,早了就要他等着东太后。

  左右都不对,都可能惹了贵人不快。

  方长鸣也有点佩服这些宫人,一个个都是当秘书打辅助的人才啊。毕竟这些年宫中乱七八糟的,能活下来的都是聪明人或是有本事的,不聪明的坟头草都半人高了。

  “母后万安。”白明理对着东太后微微躬身行了一礼。

  即便是如此已经不太合乎礼数了,东太后立即在吴梦舒的搀扶下下了车辇。

  “陛下,快快免了这些个礼数,哀家能见到陛下便安心了。”东太后伸手,白明理直接将自己的手送到了东太后手中。

  这倒是让东太后一愣。

  白明理却能感受到东太后的手很干燥温暖,只是有些粗糙了,手上的茧子很厚,被这么握着却不难受。

  两人这幅母子亲后的模样,不知道惹了多少人眼红。

  方长鸣便偷偷观察着周围的人,虽说大部分臣子不在这里,但是想必唐丞相等人还是会安排几个眼线。

  白明理与东太后相携着入宫。

  喜乐响彻了整个皇宫。

  包括偏远的碧清宫,都能听到若有若无的声音。

  俞太后猛地从床榻上翻起身,赤着脚往外走。

  魏嬷嬷跟在她身后喊道:“姑娘,姑娘先将鞋穿上!”

  俞太后还未跑到碧清宫门口就被守卫的禁军拦住。

  “娘娘,您不能出宫门,还请娘娘回去。”

  禁军冷冷地说道。

  要不是俞太后是陛下的生母,光是谋害陛下这个罪名就够她死无数次了。

  “乐声?怎么会有乐声?”俞太后扶着门口禁军的胳膊喃喃问道。

  那守门的两位禁军对视一眼,眼神中有毫不掩饰的讥讽。

  其中高些的那个冷笑了一声说道:“娘娘还不知道?今日是东太后回宫的日子,陛下可是亲自去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