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睡了一晚上, 方长鸣整个人都精神了。

  他稍微反思了下,自己昨天那么伤春悲秋的估计是因为累的。

  果然人一累就容易想得多。

  “方大人睡得不错?”宋石给方长鸣带来了换洗的衣服。

  “小宋公公,昨日陛下什么时候休息的。”自己昨天喝得有点多迷迷糊糊地就去睡了, 也不知道白老师有没有早点休息。

  “这……折子太多了,陛下忙到了子时才歇息。”宋石倒也没说谎的意思,他垂着头笑道,“唐大人也是, 有些个陈芝麻烂谷子的折子都要拿出来,陛下实在辛苦。”

  这就是在点方长鸣了。

  不过方长鸣并不讨厌,白老师身边的人对白老师忠心, 他还挺高兴的。

  “小宋公公说的是,本官会多多注意的。”方长鸣笑着说道。

  唐丞相这伙人最让他厌烦的就是用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手段。

  要是真刀真枪的谋反, 他还要称他们一句有点血性。

  当然谋反总是要流血的,方长鸣虽然厌恶他们,但还是希望他们继续保持这种做派。

  “哎, 多谢方大人了。”宋石立即说道,皇上对他们极好,私下从来不会为难他们, 向来是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宋石还想着一直伺候陛下呢, 陛下不过是参加殿试, 便要点灯熬油地看那些个没用的折子,宋石看着总是难受。

  “这本就是应该的。”方长鸣洗漱好,宋石直接带他去了龙溪宫侧殿, 早膳已经摆好了。

  今日不是大朝会,白明理不用早起, 小朝会的时间是辰时,而如今白明理还没有亲政, 所以不需要参加议政,但方长鸣要参与,本来今日白明理可以稍微晚起一点。

  现在想要跟方长鸣一起吃早饭,还是得早起。

  方长鸣看着白老师打着哈欠出来,有点疑惑,白老师就不能躲进空间多睡一会吗?

  空间不就是个现成的偷懒空间啊。

  白明理一眼就看出方长鸣在想什么。

  他不是没这么想过,但是这样太容易作息失调了。

  现在他身体还年轻,最好就是保持一定的作息。

  他让方长鸣在他的空间里睡觉,主要是方长鸣太忙了,经常熬夜没有办法,能休息就得赶紧休息。

  “今天让御膳房做了包子,你尝尝合不合你的胃口。”白明理说道顺便无奈地瞅了他一眼。

  “好。”方长鸣点头,白老师这一眼估计就是在回他为什么不偷懒了。

  白老师真是注重养生啊。

  白明理不注重不行啊,虽然书中内容不能全信。

  但是方长鸣正常情况下应该能长寿,毕竟岭南王当皇帝的时候,方长鸣更忙碌,甚至是文武一肩挑,就这样还能活到九十多岁。

  白明理希望自己也能活得长长久久,这样他们哪怕不能在一起也能当一辈子的知己。

  这样……方长鸣的孤独就会少一点了。

  吃饱喝足,方长鸣就得赶紧去参加小朝会了。

  这些日最重要的事便是推广良种和安排这批学子。

  那件事都不可能绕过他。

  “那陛下,臣下告退了。”方长鸣潇洒地行了个礼。

  “去吧去吧,你别常住在衙门里,衙门又不是个住宿的地方。”这已经是白明理第二次说这件事了,方长鸣平时完完全全就是工作狂。

  “好好,臣多注意。”方长鸣回头快速对着白老师比了个OK的手势,又快速转回身走了。

  宋河一脸懵逼,方大人刚才什么意思。

  白明理笑着摇头,眼神中的宠溺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只是,他是皇帝,没人会盯着他的眼睛看。

  所以他的心思也无人知晓。

  “对了,东太后回宫之事,宫中安排的怎么样了?”白明理看向一旁伺候的竹兰。

  竹兰快步上前,垂眸道:“回禀陛下,宫中的各项账目奴婢已经备好了,慈安宫也重新打扫装点过。”

  “嗯,不错。宫中的事还要你跟宋河多多费心。东太后多年在外若是生活上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你们也要多多照看。”

  他既然不想要娶妻,后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总要有人管着。

  东太后身份上非常合适。

  更重要的是吴家知进退,迎接东太后回宫的事安排在了春闱之后,东太后和吴家姑娘就安安静静地在行宫待着,没有给他们添任何麻烦。

  按理说,吴家女子多是被休弃回家,走投无路才跟着东太后去了行宫,心中怎么可能没有怨气。

  便是白明理觉得换成自己,自己应当也没法泰然处之。

  恩怨不是那么好一笔勾销的。

  但是吴家竟然能够压得住所有的人都蛰伏下来,没有立刻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不说品行如何,此等眼光和耐力就够让人敬佩了。

  将宫中的事交给东太后,目前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奴婢知道,东太后宽和慈爱,定然不会辜负陛下的重望。”竹兰低声说道。

  白明理回过头直接看向竹兰,竹兰的头低得更低。

  宋河眼皮一跳。

  这话说的就有些过了,更像是替东太后邀功了,竹兰和宋河他们几乎是将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刻在骨子里的。

  “奴婢入宫的时候,染了风寒,是东太后身边的刘嬷嬷让医助给奴婢一些药,奴婢才能活到今日。”竹兰不卑不亢地解释道。

  她心中也捏了把冷汗,她知道这个时候不该冒失,但是心底有个声音告诉自己,陛下已经不同了,陛下如今的脾气十分好,只要自己实话实说陛下应当不会责怪自己。

  “风寒?”白明理回忆了下原身的记忆,这才想起这些宫人生了病是不能乱吃药的,一来是药材管理的问题,调查俞家能这般顺利跟药房管得十分严格也有关系,二来吃了药身上难免会有气味,不便在贵人身边伺候。

  这正常人生了病,拖着还有可能加重病情,更别说这个时代得个风寒是真的要人命的。

  白明理一时间没有说话。

  他发现自己连自己身边的人的苦处都没发现。

  或许他发现了,但是没往深处想。

  宋河悄悄拉了竹兰一下,两人跪在了地上。

  “陛下,竹兰多嘴多舌,她只是心中感念东太后的恩德,这才扰了陛下,陛下息怒。”宋河快速说道。

  这回,白明理下意识避开了两人的跪拜。

  白明理一瞬间感受到了方长鸣的感觉。

  这世道,想要保持本心,实在是太难了。

  怪不得了。

  怪不得昨天方长鸣心情会那么低落。

  他现在完全懂得了。

  自己来到这里也不过是一年,方长鸣可是在这里待了许多年了。

  竹兰连自己的呼吸都听不到了,难道她猜错了?

  还是陛下厌恶她揣测圣意。

  她方向要请罪就听到皇帝说:“起来吧。”

  “起来吧,朕记住了。”白明理看了看跪在他脚边的宋河和竹兰。

  只不过这医药的事,也是大事,骤然改变就怕真的出什么事。

  既然东太后有这份善心,等她归来的时候正好可以让她来改善此事。

  借此再多培养几个医女,多上几年人手多了,设馆教学也能安排上。

  一瞬间白明理心中就有了章程。

  竹兰和宋河都有些懵,陛下这是没生气?

  “起来吧。”白明理又说了一遍。

  两人这才慢慢起身。

  “多谢陛下宽宏。”

  白明理心想,自己倒是希望东太后早点回来了。

  如今宫中能用的人手实在太少了。

  ————————

  今日的小朝会足足开到午时。

  大体定下来此次选官的章法。

  这次的进士大多数都会成为地方的县令,方长鸣把这些人丢出去,就是当磨刀石的。

  这是众人都能看出来的。

  唐丞相在出议政厅时叫住了方长鸣。

  “方大人,不是人人都是你的,有这般牧民之能,若是让这些人不管不顾地撞过去,只怕会撞个头破血流。”

  与大族争利,可不是件容易之事,小心到时候养出一帮新的蛀虫。

  方长鸣脚步一顿,他转回头看向唐丞相笑道:“瞧您这话说的,怎么能一杆子打翻一船的人呢?您怎能知晓这些人中有没有像是唐公子那般厉害之人。”

  唐丞相:“你!”

  方长鸣并没有跟他纠缠快步离开。

  从实权部门干起,还不是直接丢到像是岭南奇丰县那样偏远贫苦之地,对于任何进士来说都是好机会,如今又没有内阁,更没有什么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真正的能升起来的都是从地方实权部门干起。

  不然唐致为什么要一直等着,等到去奇丰县?

  若是这进士中真有人恨上了他,方长鸣也不会放在心上,只会感觉可惜,白白让这种脑子不清醒的人占了基层官吏的位置!

  居其位谋其政,若是连良种推广这样的事都不能平稳落地,他们也不必当这个官了。

  方长鸣这般明显不再给唐丞相面子,几乎是全面昭告了他要对他们下手。

  高成林走在吴太傅身旁,有些疑惑地问道:“师父,我瞧着方大人昨日分明不高兴,我还当是他有些不忍心。”

  “不忍心什么?当县令?还是因为良种的功劳名声,这些人必须要站在方大人这边连选择的路都没有?”吴华清冷笑一声。

  方长鸣若是连这都不忍心,安国公府和俞家就不会覆灭了。

  “是弟子想多了。”高成林有些猜不透方大人的态度,如今分明是要跟唐家一党正式对立了,若是方大人往后退了那怕一点点,对他们来说都有可能坏事,他是关心则乱。

  “你不必担忧这些,有这份心思还是跟礼部好好操持东太后回宫之事吧。还有梁州那边,季连惠可是直接把梁州知府关了起来,大朝会上还有的吵呢。”

  吴华清说着这些,面上反而没有任何担忧之色。

  不争一争,这大齐的天怎么能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