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联名请求朕主持殿试, 动作倒是够快的。”

  白明理随手翻了翻那封折子,在折子最后他看到了很多熟悉大臣的名字。

  “陛下,这是众望所归。”宋河笑呵呵地说道。

  这龙屁拍的很没有技术含量啊, 白明理也没有因为被夸几句就飘飘然。

  他和方长鸣为了今日,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

  白明理随手朱批了个准字。

  他想了想,又批注了一句,殿试考题朕要稍加一道题目。

  他倒是想要潇洒一些, 只是这几天他骑马射箭弄得肌肉酸疼,连写字都有点打哆嗦了。

  不过想到自己以后的好身材,白明理咬牙忍了。

  御笔朱批, 折子层层下传。

  离着殿试只剩下不到十日,不过礼部已经早早有了准备, 所以突然改变些殿试的礼节并不难。

  只是他们稳得住,听闻陛下竟然要亲自主持殿试的学子,可有些稳不住了。

  礼部在殿试前会派官吏将进士服送到中榜的学子家中, 更是教导他们一些礼仪,防止他们在宫中出事,出糗是小, 犯了过错就不好了。

  这些官吏自然也就把陛下会主持此次殿试的事说了。

  不仅如此, 此次殿试的题目, 会加一道。

  至于什么题目,当然就没有消息传出了。

  孙三柳自己这个要去殿试的人倒是不紧张,顾明和吕贺都要紧张死了。

  “陛下喜爱算数, 这次应当还是会出算数题,要不我们帮你将《九章》再复一遍?”顾明在小院子中踱步。

  方学兄要避嫌, 这些日就没有跟他们联系,他们也是无处打听陛下想要干什么。

  吴瑞卿被他转得头晕:“顾贤弟, 你不必担忧,陛下办事向来有分寸,定然不会出天下人都解不出来的题目。”

  说来陛下大病初愈之时出的题目,现在还无人能够做出呢。

  若是殿试出现这样的题目,大伙反正都做不出来。

  到时候大家都一样,根本分不出优劣。

  “这倒也是,可这是陛下头回主持殿试吧,这第一届点出的状元,肯定不一般。”

  吕贺有些羡慕,但状元三年才一个,他也就能想一想。

  “我倒是觉得不一定要看学识了。”吴瑞卿笑笑,方大人手里捏着许多实权职位,大概会选精于庶务的学子。

  而且,陛下和方大人已经狠狠打压了唐家,对其他世家的态度就要稍微宽容些,这一次的殿试,可不光是拼学识的。

  “反正我能入二甲就是幸运,若是入不了便是正常,你们都在我这小院子里挤着,看着倒是比我还急。”孙三柳颇为无奈,说来说去就是不知道殿试会是什么情形,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太过紧张。

  顾明腼腆一笑:“这不是我等都未过会试吗?你先去打头阵,往后应当都是陛下主持殿试了,到时候咱们也好有个参考。”

  白身的吴瑞卿和还是举人的吕贺十分赞同地点点头。

  孙三柳:……

  不知为何,他竟然有点想要揍人。

  唉,果然,考试让人暴躁。

  同样暴躁的还有赵朗月,因为他们最近开分店了。

  方长鸣感觉食铺打听消息的能力不错,这些天叶家就陆陆续续开了很多家烧烤铺子。

  赵朗月手里捏着秘方,当然就特别忙碌。

  连平日坐在大堂中当账房,听那些个食客东扯西扯的功夫都没有了。

  今日他好歹是抽出一些空来,到新开的食铺中查看生意如何。

  伙计看到是赵朗月,没有不笑脸相迎的。

  “赵大哥,我们这儿生意好着呢,来来来,您坐这边。”管事立即给他拿了个板凳。

  他摆摆手,示意自己就是看一看,不用他们招呼。

  管事给他上了一壶茶这才笑着离开。

  赵朗月就是坐在一边慢慢喝着清茶,听着喝酒吃肉的百姓闲扯。

  “你们说方大人这心里头的病,好不好治啊?”

  “咳咳咳。”赵朗月险些把嘴里的茶喷出去,他用帕子捂着嘴艰难地低声咳嗽。

  “不好治吧,要不然这都□□年了吧,方大人屋里头都没有人,我可是听说了,方大人胸口从这到这儿有一道疤,你们想想这得下手多狠。”

  “不就是被砍一刀吗?怎么还能不行了?不会是砍刀那什么地方了吧?”

  “说什么呢?太医可是给方大人诊脉了,方大人身子好得很。”

  “那你们说怎么回事啊?”

  “嗨,你这就不懂了吧,方大人在梁州被截杀,他投宿进了一个都是拍花子的村子,方大人碰上了一些被拐来卖的女人,看到了不少乌糟东西,你们说那时候方大人还是个少年郎,哪里见得了这个。”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啊?你亲眼见了?”

  “我虽然没亲眼见到,但是我哥哥的婶子的儿子,是镇北王府上的仆从,这还有假啊?”

  ……

  赵朗月在一旁听着,他心想镇北王府的人怎么能传出消息来?

  除非是镇北王府想要传出消息!!!

  公子真是,连心上的病都扯出来了。

  这回啊,公子想要什么时候娶亲就能什么时候娶亲了吧。

  ————————

  “你别问本官啊,本官知道什么。本官只是个小小同进士出身罢了。”方长鸣拖长了声音悠悠然地说道。

  偷偷过来打听陛下怎么会想要出题的夏经纬满头冷汗。

  你这同进士出身是怎么回事,这六部衙门里有不知道的人吗?

  “哎呀,方大人谦虚了,按照常理你一甲出身都是寻常。”毕竟用不熟悉的文风会试都能进入二甲前列,夏经纬反正是自愧不如。

  “过誉了。”

  短短两天已经有许多人向他这边来打听消息了,当然不是直接打听白老师要出什么题目,真要是打听这种事不怕掉脑袋啊!

  他们是想要打听,陛下怎么会脑子一热想要自己出题了。

  陛下的学识……怎么说呢,有但不是特别多。

  要知道吴太傅早早就被流放到了岭南。

  之后教导陛下的人就不再上心,当然也有些人想要上心了,可四位辅政大臣盯着,他们也不能做什么,几年下来就导致陛下的学问很是稀松平常。

  弓马更是不算娴熟,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陛下带着苏硕常常去练武场,官员都没个反应。

  不用藏拙了,自然要重新将君子六艺学起来。

  反正吧,他们表面上是想要打听陛下为什么出题,实际上是想要方长鸣劝一劝陛下,或是帮一帮陛下,起码别露怯啊。

  这些人说句话要转十八个弯子。

  方长鸣都替他们觉得累,白老师出题,那就是驾轻就熟的事,实在不行可以出个关于良种推广的计算题嘛,总不会出事的。

  但是这话他又不能说出来。

  “你放心便是。”方长鸣最后只是含糊地说道,“陛下天资聪颖,哪里需要我等操心。”

  夏经纬赶紧点头:“这是当然,只是……方大人还是得多留心。”

  这一届殿试非同小可啊。

  他们这边话还没有说完呢,远远就看到吴太傅带着人走了过来。

  吴太傅和几位翰林那是直接朝着他的方向走来。

  方长鸣还从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自己的朋友朱翰林,去年他就是通过朱翰林跟高成林有了联系。

  朱翰林对着方长鸣不好意思地一笑,他是被拉来的,吴太傅说他跟方学兄关系好,这不就把他也拉来了。

  “吴太傅。”

  “方大人。”

  方长鸣认命般地跟几位相互行了礼。

  还没等吴太傅说话,方长鸣就先开口了。

  “待会本官忙完手头的差事,就去觐见。”方长鸣第一次享受到被众人赶去见白老师,不得不说这种感觉挺新奇的。

  吴太傅听到他这般说笑道:“也不着急,方大人还是要先办完差事再说。”

  不着急你们扎堆来找我?

  呵呵。

  方长鸣面上带着笑:“是,本官明白。”

  好容易才把人都打发走了。

  方长鸣将今日的差事办完,才入宫觐见。

  宋石早早在龙溪宫外迎方长鸣。

  “方大人,皇上听说您递了牌子入宫,早早就让御膳房备下晚膳了。”宋石可不敢疏忽,似乎在谣言被澄清之后,方大人和陛下更加亲近了。

  说来也是,那般恶毒的流言都没法挑拨陛下和方大人的关系。

  亲近些也正常。

  宋石将心底那一丝丝疑惑挥散,面上带笑迎着方大人入了龙溪宫。

  他快步走进寝殿,行了一个礼。

  白明理上前把人扶起来,直接把人带进了空间。

  “白老师,你也不跟我说一声要出题,今天有二十几个人来找我了。”方长鸣语气中并没有怨气,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白明理面前‘抱怨’。

  白明理对于方长鸣这种对信任的人亲近十分受用。

  大狗狗撒娇,有点可爱。

  他打开床头灯,认真地解释道:“我就想着,选几个能帮上忙的人,就怕选出的是那种只会写文章的。”

  “其实能考过会试,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应变能力的。不过不是每个读书人都适合干实事的,白老师你这么想也对。”方长鸣坐到床上,“你不知道他们可害怕你胡乱出题了。吴太傅他们把小朱都抓来了,劝我来找你。”

  “他们觉得我学识不好?”白明理不用深思就知道那伙人在想什么。

  “对,白老师你出题能力肯定很好啊,我就觉得他们是多想了。”方长鸣放松地坐在沙发上笑着说。

  “我有两个题目,一是简单些,假设一个国度,设定田亩的计算方法,再假定每户人家多开垦两亩田地,让他们计算需要多少良种。”

  这样的题目其实不难,根本不涉及超过《九章》的内容。

  “第二呢?”方长鸣专注地看着白明理倾听他的打算。

  “第二就是让他们写对粮食产量增长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还有怎么才能平衡粮价。”白明理很谨慎,虽然他们有很多事想要做,但是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不错,这两个其实不错,不过我喜欢第二个。如何藏富于民,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件难事,毕竟总不能肥了粮商。”

  就算大齐举国之力是在各地建造粮库,还不能灭除以旧粮换新粮或是其他方式的贪污。

  让这些学子先想想,知道他们以后要做什么很重要。

  “嗯,那就选第二个。”白明理点头决定道。

  方长鸣眼睛一亮,这就答应了:“哎呀,白老师这么看重我的话啊?”

  “你整个人哪里我不看重。”白明理顺口说道,说完他又反应过来自己这话说的是不是过界了。

  “白老师,我就知道你看重我,放心我也对你两肋插刀。”方长鸣拍了拍白明理不算宽阔的小肩膀,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种责任感。

  嗯,白老师太弱了,自己暂时还是要保护白老师才对。

  白明理:……

  行吧,两肋插刀,就两肋插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