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总裁豪门>熊小明水手日记>第21章 看杂志

第21章

在菲律宾开航前,大家都会到海员俱乐部打个电话给家人或者女朋友,

问候之后,报告自己下一步的行踪,去哪个国家,大概什么时候到。

没有AIS,没有船讯网,没有微信,电话都没有的年代。

船开出去了就开出去了,在哪,只有公司知道,

家人要想知道,问公司调度室。

人家都说恋爱就像放风筝,有线牵着,

风筝飞多高多远都可以扯回来,线断了,就不知道去哪里了。

那时候的海员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道明天飞到哪。

好在当时的海上岸上收入差别比较大,

钱多点,可以弥补下长距离的分离。

船到上海一个杂货码头装货,因为要远洋,

船舶补充淡水,伙食,各种备件物料,小明他们呢纷纷下地去买生活用品,

各自需要的特殊用品。

比如有的人有特殊的难言之隐,就要单独去买特殊的药,特别是开塞露之类的。

船上的公共药品只针对普通感冒发烧的,特殊的病自己想办法。

比如老轨,又下去采购了大量的中药,

这航线一个来回得三个月呢,他也买了很多人参和老母鸡。

小明这些小伙子们倒还好,只是注重吃和喝,采购的多是零食和饮料。

也会下地去嗨皮,享受下人间烟火。

船上值班0-4的人最适合晚上下地活动,

下午4点下班可以玩到晚上11点回来,

二副带着小明和郝昆经常下地去转转。

装货时间也长,按照老船员的说法,下地什么都不干,也舒服,

有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现在可不一样了,

各个港口跟疯了一样的提高卸货速度,

再大的船也能24小时给你装完卸完,

哪有时间下地哦,造成了在船人员心理急速变态,

特别是重大卫生实践的那3年,

上船前带着口罩,被押着上船,

合同期满了带着口罩被押着下船,下

船了还不能回家,得安排好点的酒店住个14-21天不等(哪个地方财政吃紧就多住几天)。

到哪哪都不给下地,不下地也就算了,

还经常给大家做个深喉,检查,

长时间海上漂,还各种折腾,人不变态,那就是铁人。

这个码头附近虽然也叫上海,比较偏远,

晚上亮着红灯的地方还挺多的。

二副在郝昆的怂恿下,几乎天天晚上下,

郝昆还让他下地前在船上洗个澡,

撸串后,放空,

说第二次时间会持久,长点。

小明跟二副说,“不要听他的,对身体不好,

你可以春风二度啊。”

二副说,“不行啊,那些人都很有经验的,

一叫唤就控制不住了,三度都不行。”

小明觉着自己对二副的治疗有点失败,

就建议他下地带着机舱的那种耳塞子,

带着一本杂志,大不了让对方看书,不做声或者声音小点就是了,

听不到就得了。

确实有人对声音比较敏感的。

有人人喜欢质量高,有的人喜欢数量多,

有的人呢喜欢时间长,人间百态,各有所需。

不知道二副找的那些人是咋样的,大概率会在心里骂他是傻叉吧。

二副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他关注的是时间,和持久度。

二副姓什么,不方便说,对号入座就行了。

熊小明打了电话个女工,知道了家里都还好,

宝宝发育也不错,都会在肚子里踢人了,

还有啊超市边上一个女人开了一个小吃店,

卖馄饨时候还问人家:

“哎要辣油啊。”

打电话给高电,高电说了小涵的事情,

并且跟小明说抓紧修炼,师傅说煞气来了,只有你能对付。

熊小光电话里说,“厂子正在加班加点的干,都挺好的。道路和绿化也都好了,大可带着老韩在成立第二建筑公司呢。”

下次回来就休假,可以看着孩子出生,可以和兄弟们搞搞岸上的事情了。

货物装好,绑扎牢固,一声汽笛响起,备车开航,去那炎热的沙漠之地,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