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带着系统穿越到异世种田的日子【完结番外】>第177章 糊涂太子办糊涂事

  老太太灵柩拢因为天气热了起来的缘故,拢共就在家里停了三天,然后在第四天一大早就被送了出去。

  这三四天秦子瑜和林晋都是住在了林家的,在第四天早上,两人披麻戴孝出现在了给老太太送行的队伍之中。

  送行的队伍离开林家之后,需要穿过大半个京都将老太太的棺椁送去城外的山上。

  自古,街道上最不缺少的就是看热闹的百姓,当林家送行的队伍出现在街道上时,路过的人们便开始议论纷纷。

  有关林家,能让人议论的事情很多。

  例如:林家老太太和林家三公子祖孙仇,林兴生被心上戴绿帽等等。

  这哪里是给老太太去送行。

  这分明是将林家所有人拉去大街上让众人从头到脚评判个遍!

  就连队伍里的秦子瑜也同样没能逃脱。

  不过那语气和讨论林家人完全不同。

  林晋的口碑虽然有了转变,但是和现在的秦子瑜来说,俩人的身份察觉悬殊,更何况还有林家这不怎么好听的名声在,许多人觉得秦子瑜瞧上林晋与秦子瑜来说是有些吃亏的。

  人群之中也不乏有给林晋据理力争的。

  反正很热闹就是了。

  队伍里,林家人听着周围人的讨论,脸上虽然有些难堪,但是说到底别人说的那些并非是空穴来风,他们根本就无从辩驳,再走过长长的街道后,一行人终于将棺椁带出了城外。

  林家有属于自己的墓园,将老太太送进去之后,这事儿也就算是尘埃落定了。

  忙活了这么些天,原本林清打算将秦子瑜和林晋叫回林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便饭的,一来是为了联络与林晋的兄弟情,二来是为了答谢秦子瑜这些日子的帮忙。

  谁料他邀请的话还没有说出口,不远处就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疾驰而来。

  那人是石头。

  “将军,宫里来人了,还希望您快点儿进宫。”

  秦子瑜离开,自然是要把林晋也带走的。

  将人先送回将军府之后,秦子瑜这才骑着马朝着皇宫所在的方向跑去。

  进了宫之后,直接被小黄门领着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的气氛很奇怪,皇帝冷着张脸站在书案后面,皇后也在,只不过是在秦子瑜进来之后,朝着一旁扭过脸去,看样子似乎是在掩饰脸上的难过的神情。

  而太子则是跪在地上,低着头,就连秦子瑜进来时,他也没有动弹一下。

  “臣,见过陛下,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

  皇帝点头:“来了?朕有事儿需要你去做。”说完,皇帝看向了一旁的太子,声音很冷道:“太子,你自己和子瑜俗说说吧。”

  说完,宽大的衣袖一甩,直接背对着几人站立。

  秦子瑜知道皇帝这是生气了。

  不得已,他只能看向一旁的太子。

  “还请太子殿下明示。”

  可太子殿下一直低着头,并没有打理秦子瑜的意思。

  片刻后,还是站在一旁的皇后见太子这幅模样,只能叹了口气,站了出来。

  “子瑜,原本这事儿不该你过问,并非是觉得你不够资格,而是这就是太子自己做下的糊涂事,现在却需要你出面帮他收拾烂摊子,不仅是太子面上过不去,就是本宫也觉得丢人。”

  “娘娘严重了,儿时娘娘待臣极好,这些臣一直记在心里,眼下有能够帮太子的机会,臣定然是不会拒绝的。”

  皇后看着自己面前的青年,其实心里是羡慕的,如果这个孩子的父母健在那得是多少身为父母羡慕的对象啊,年纪轻轻做起事情了成熟稳重,不像自己的儿子。

  一想到自己儿子那窝囊的性子,皇后娘娘就觉得心累。

  如果他仅仅是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也就算了,可现在的他身为一国储君,性子软弱且糊涂,这要皇帝如何能放心的将大康交到他的手上啊,就是她一介妇人也觉得不妥。

  “皇后,你为了太子做的已经够多了,他也长大了,也是时候到了独挡一面的时候,这样吧,最近你因为他的缘故,不是说身子不舒服吗?朕先将皇后送回去,太子和子瑜就留在此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等朕回来之后,你们再同朕说说这事儿要怎么办。”

  在事情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之前,皇后自然是不想离开的,但是她又觉得皇帝的话有些道理,太子早就过了弱冠之年,也是时候学着该如何自己独立处理事情了。

  “是,臣妾谢过陛下。”

  帝后离开之后,秦子瑜便走去了太子身边,看着还在跪着的太子叹了口气。

  “殿下当真不想说吗?”

  太子这才抬头朝着秦子瑜看了过去,问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子瑜,你说父皇是不是对孤很失望?”

  又是失望,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太子每次和他说些事情的时候,最先问的就是皇帝是不是对他很失望。

  “身为父亲,陛下自然是不会对太子殿下您失望的,您仁厚,宽宥,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太子听了秦子瑜的话之后,笑了一下,“也就是说,孤在做太子这个条路上从来都没有让父皇满意过。”

  这倒是句大实话,秦子瑜很难反驳。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

  身为东宫的太子,他可以不擅长做任何事情,但,却唯独不能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太子。

  可惜,他们的这位太子爷似乎就不是很称职。

  太子跌坐在地,双眼盯着半空中看着,“孤以前就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做这个太子之位,可那时候父皇告诉我,只要我有一颗仁爱之心就可以了,剩下的可以慢慢的学,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孤依旧是没有任何长进。”

  “孤知道,现在朝中很多大臣都觉得孤不配做太子,你说如果孤去同父皇说这太子孤不做了,他们是不是就高兴了?”

  秦子瑜冷着一张脸道:“太子殿下怕是忘了一件事儿,废太子的下场您当真是不知道?”

  太子殿下的面色突然变的难看了起来,很显然他是知道的。

  “即便是太子殿下您自己可以接受,那皇后娘娘呢?她身为太子殿下的生母,太子被废,您让她还有何颜面待在中宫之位上?”

  太子的神情肉眼可见的有些手足无措了。

  “可这个太子之位再继续坐下去,孤只会觉得自己好似被架在火上烤一般,不管孤怎么做,总有人不满意,他们总是能挑出错处,孤真的很为难。”

  秦子瑜却并不认同太子的话。

  “您是君,他们只不过是臣,只要您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没有人会说什么的。”

  闻言,太子转过头去盯着秦子瑜看着。

  “……所以,殿下您该不会真的以权谋私了吧?”

  太子不敢再看向秦子瑜,而是收回了自己的视线,看向了别处,“也……也不算是吧,太子妃的娘家哥哥在泉州圈地,被户部清查出来了,那户部尚书将惩治的结果呈送了上来,孤……太子妃她苦苦哀求孤,孤想着只要将她哥哥圈的地放出去便就没有事儿了,于是便私下给他去了一封信,谁承想那人明面上答应了,私下去依旧我行我素。”

  听完太子说的,秦子瑜眉头紧皱,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太子明知道朝中已经有大臣对您不满意了,为什么还要答应太子妃做这样的事情?难道您不知道这么做会让那些大臣对您越发的不满意吗?”

  太子点头:“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可太子妃她很少会求孤什么,平日里帮孤将东宫打理的很好,第一次张口求孤也是为了她的哥哥,孤拒绝不了。”

  对于太子这种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的行为,秦子瑜打心底里多少是有些不能理解的。

  “那太子眼下打算怎么办?这事儿既然已经被捅了出来,早朝时那些朝臣定会揪住此处不会放过您的,这对您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依照秦子瑜看来,如果太子不是帝后所处,估计早就被废十次八次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孤自然是一力承担便是了。”

  秦子瑜心里的无力感变的越发浓厚了,“臣觉得太子这么做不妥,到时候那些朝臣为了攻讦您怕是连皇后娘娘也要被牵扯进去,难道殿下真的想要看见皇后娘娘被那些御史大夫贬的一文不值?那些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得理不饶人,皇后娘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我都知晓,我们都长大了,娘娘的年岁也慢慢的上去了,难道殿下想让娘娘因为您和储妃的缘故名誉扫地!”

  “孤知道自己对不起父皇和母后,可这已经是孤能想到的最好的法子了。”

  秦子瑜摇头:“臣却并不觉得这个法子很好,不过眼下臣倒是有个法子可以帮太子殿下成功化解此次的危机。”

  闻言,太子一脸希翼的盯着秦子瑜看去,“什么法子?”

  “让太子妃站出来,揽下此事的全部责任,她与太子殿下不同,即便那些大臣知道了这背后都是太子妃做的,也不好说什么,顶多就是受点责罚,可与太子殿下的名声相比较,臣相信太子妃知道该如何选择。”

  太子想也没想直接拒绝了,“不行,太子妃她不会答应的,再说了,如果让那些大臣知道这事儿是太子妃的主意,到时候她会不会被朝臣弹劾,太子妃之位怕是保不住了。”

  “所以,太子宁愿牵连皇后,却不想让被人针对太子妃?”

  太子急了,“不,子瑜你要相信孤,孤并不想将母后也牵扯其中,可太子妃跟在孤身边,离开了她的家人,原本就已经很孤独了,现在出了事儿,孤又怎么能将她推出去替孤受难。”

  “可这事儿本就是因为她才会发生不是吗?现在只不过是让她站出来替太子抵挡一次朝臣的责难,难道这不正是太子妃应该做的吗?享受了多少的富贵,就要承担多少的责任,这就是待在太子妃这个位置上本该有的觉悟。”

  太子沉默了良久,“算了吧,孤一个儿郎,怎么能将一个女子推出去挡灾,传出去孤这张脸也不用要了,这事儿就这样吧,明日早朝不论那些大臣如何说,说得再难听,孤听着就是了。”

  可秦子瑜却觉得事情并不会那么简单。

  但是太子似乎已经选择了放弃挣扎,他一个外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离开皇宫后,秦子瑜心事重重,明日的早朝怕又是一片暗流涌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