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人进京都的那一天,礼部带人去了城门口迎接。

  而林晋赫然在列,身上穿着礼部专属的“制服”站在一群人里因为长相俊朗,还曾吸引了不少过女子的目光。

  “想必将军应该已经同三公子讲过这姚家人了,以往,这姚家人进了京都可都是要陛下掏腰包为他们包下京都里最好的客栈,那可是好大一笔钱呢。”

  这话听的林晋嘴角直抽搐,如果不是提早知道自己进的是礼部,林晋还以为自己身边站着的是户部尚书呢,怎么一个两个张口闭口都是在谈钱。

  “不是有驿站吗?为什么要去浪费那个银钱?”

  礼部尚书听林晋这么一问,便知道他是不打算掏钱给对方特殊待遇了。

  “哎,待会儿你见着那姚家老太太便知道为什么了。”

  林晋点头,这个姚家老太太不论是在秦子瑜的口中还是在这个礼部尚书的口中都是一个难缠的人,这俩人既然能在官场中身居高位,自身本就是比寻常人更加优秀,一个老太太居然在这两人嘴里成了打不死、嚼不烂的铜豌豆。

  看来这个姚老太太定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啊。

  都这会儿了,林晋心里居然有了一丝紧张,倒也不是如临大敌那般,好似说隐隐的有一丝兴奋?

  “来了。”

  赵元礼看不远处那庞大的车驾,出声提醒道。

  其实不用提醒,林姬也看见了,道路上那庞大的车驾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们要迎的人是姚家的人,林晋会以为那是皇帝的车驾。

  果然架子很大。

  “这位老夫人可是有什么身份?”

  这也是让赵元礼比较头疼的地方:“早些年,陛下封了姚老太太诰命。”

  林晋差点没站稳,“几品?”

  赵元礼:“一品。”

  林晋脸上的笑都快要维持不住了,“这姚家莫非是有什么能臣不成?”

  既然能被封为一品诰命,自然是有功勋卓越的家人,否者这个一品诰命也不是那么好得的。

  “有的,就是秦将军,当初陛下为了给秦将军找个有权势的靠山,便将其外祖家硬生生的抬了起来,而且,当今陛下与已故的秦大将军是结拜的关系,其实不止如此,这位姚家老太太还是陛下的舅母。”

  林晋有些不可置信的转头朝着礼部尚书看去,这个秦子瑜并未同自己讲啊!

  见他如此,礼部尚书赶紧找补,“其实,这些都没什么关系,早在陛下起事之前,这位姚老太太便与陛下断绝了关系,就是陛下不肯娶她的女儿。”

  这狗血一盆接一盆,林晋表示他有些吃不消了。

  也就是说这位姚老太太在皇帝起事的时候为了不牵连自身,便与皇帝断绝了关系,见皇帝成事儿之后便又上赶着来认亲,而皇帝也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不仅不计前嫌还给了一大堆好处?

  这种好事儿为什么他就遇不上啊?

  就在林晋心里疯狂吐槽这乱七八糟的事情时,车驾停在了众人的面前。

  礼部尚书正想走上前去,却被林晋伸手给拽住了。

  “赵大人,她虽然是诰命,但是却并未官职在什么,待会儿拱手行个礼就算了,怎么还能劳烦大人亲自走过去迎接呢。”

  赵元礼道:“可她也是陛下的舅母。”

  林晋点头:“我也没说她不是,再说了她也只是舅母而已,又不是皇帝的母亲,既无官职在身,又不是太皇太后,下官实在是在不到任何理由如此厚待她。”

  赵元礼听了林晋的这番话之后,倒吸了一口气,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行,老夫就听你的。”

  于是,城门口就出现了让人觉得诡异的一幕,一群官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而那群官员对面的车驾上也不见有人走下去来。

  一群人就这样僵持在了城门口。

  赵元礼觉得这样下去,先坚持不住的定是他自己,毕竟对方可是坐在马车里,而他们这群人则是靠着双腿站着。

  “来人啊,将姚老太太的车驾卸去两匹马。”

  不出来?好办,那我就先拿你的车驾开刀,就不行你会不在乎。

  果然,旁边的守城的侍卫正准备朝着车驾走过去,马车里终于出来了个年约四十左右的妇人。

  “放肆,你们可是知道这车驾里坐的究竟是谁?”

  林晋看着那妇人道:“本官管你是谁,天子家六,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车驾上拴着的是几匹马?怎么。你们姚家是想要造反吗?”

  那妇人仔细数了一下车驾上的马匹的确是六匹。

  “你胡说,我们家老太太出行向来如此,就连皇帝都不过问,你一个礼部的小官有什么权利来过问此等事情。”

  林晋不慌不忙道:“看来这姚家真的是一点礼教都没有,不论本官的官秩多小,那也是朝廷命官,你一介白衣见着本官不行礼,居然胆敢当着本官的面大声呵斥,按照大康律令,无故冲撞朝廷命官者仗二十,怎么?你是想吃板子?”

  那妇人被林晋的一番说词给吓的不知道该如何回话,只能转身钻进了马车里。

  片刻后,那马车竟然动了,看样子似乎是想要越过城门口的一众官员直接进城。

  林晋又怎么可能如她们的愿。

  “关城门。”

  随着林晋的一声令下,城门缓缓在马车靠近前关了起来。

  至于来往的城中百姓,早在一天之前,林晋便与秦子瑜商量过了,在姚家车驾来的这段时间,城门是不允许寻常百姓出入的,想要出入就换到旁的城门口去。

  而现在的城门口守城的都是秦子瑜从京郊大营里调来的士兵,且这个时间听从林晋调遣。

  不得不说两人方方面面全都想到了。

  “老身来这春季狩猎也有过许多回了,倒是第一次被如此对待,你这小吏休要拿着鸡毛当令箭,赶紧将城门给我打开。”车里传来了一道苍老的妇人声音。

  林晋猜测这应该就是传闻中的要老太太了。

  “想要进城很简单,还请老太太下车,等我们的将士将您车驾上多出来的那两匹马给卸掉,这也是为了老太太您好,您也不想待会儿进城之后,被城里的百姓看见姚家居然敢用天子的六乘,在背后议论你们姚家有想要谋逆的心思吧?”

  “听闻姚家有几位儿郎在任上干的还是不错的,这万一要是有些什么不好的传闻,仕途会不会受到影响可就很难说了,毕竟这天下悠悠众口,我们就是想堵都堵不住啊。”

  “干什么?动手啊,你们该不会是等着我们大人亲自动手吧。”

  那群士兵便一拥而上,手脚麻利的将车驾上的马匹牵走了俩。

  这下马车里的人终于是坐不住了。

  “你们究竟想要干什么!”

  马车里走出了俩位妇人,一个是先前出来同林晋对过话的那一位,现在看来她就是跟在老太太身边伺候的人了。

  而另外一个,林晋仔细看了两眼,头发灰白,一脸的老相,身量不矮,就是这面相一看就是横惯了的人。

  “按照大康律法,天子乘六,老夫人如果有不明白的,等回去了就好好查查典故,看看下官究竟有没有说谎骗您。”

  姚老夫人双眼死死的盯着林晋看着,过了一会儿突然问道:“你是哪家的?”

  林晋嘴角上扬:“天子门生。”

  老太太原本是打算问出面前之人的出处,到时候去皇帝面前告状的,可现在林晋的这个回答让她即便是想要告状也找不到法子。

  “我问的是你姓甚名谁。”

  林晋眉头微挑,“下官籍籍无名就不劳烦老夫人惦记了,既然马车现在没有任何问题了,老夫人现在就可以进城去了,待会儿会有下官带着诸位去驿馆住下,等……”

  “驿馆?你居然让我去住驿馆?”

  林晋的话都还没有说完,姚老太太便开口大叫了起来。

  “我们以前住的可都是贵宾楼。”

  “听闻老夫人是陛下的舅母,那就是长辈了,既然如此,就该体恤陛下这个晚辈才是,现在的府库不充裕,平日了陛下自己都在紧衣缩食,下官见老夫人的车驾如此豪华,想必是腰包里还有些银钱,不如老夫人做一回善事,捐些银钱出来,然后如果有外敌来袭,说不定秦将军他们的军饷还能更充裕一些。”

  “这样,将士们死伤的就更少了不是?”

  姚老太太被林晋气的直喘气儿。

  “我要进宫面圣!”

  “怕是不行,虽然老夫人有诰命在身,但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进宫面圣,如果下官没有记错,眼下好像并没有适合的时间,不如等狩猎那天如何?到时候老夫人就可以省去进宫这个环节,直接看见陛下了。”

  “好了,我们已经在城门口耽搁了很长时间了,还请老夫人赶紧入城才是。”

  说着,林晋给旁边的士兵使了个眼色,那士兵转身就跑去了城门口对着城墙上的同伴打了旗语,城门缓缓打开。

  眼见这种情况,姚老太太知道自己在林晋手上讨不到便宜便只能忍着肚子了的怒火转身回到了马车里。

  车驾再次动了,林晋他们就站在一旁看着,直到车驾走远了,赵元礼这才转过头来盯着林晋看了好久。

  “三公子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在我礼部做个小吏啊。”

  这嘴仗打的简直就是人才啊,这样的人才如果能留在礼部,那才是他赵元礼的福气啊。

  林晋艰难的笑了一下,“没有,我比较喜欢赚钱。”

  赵元礼:“……”

  将姚老太太一行人送去驿馆之后,林晋便不再过问她们的行踪了,反正驿馆就那么大,随她们怎么折腾都翻不出什么花样来,他现在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那个姓秦的狗东西找自己帮忙居然还敢对自己有所隐瞒,看他回去不打爆他的狗头。

  这边,赵元礼带着“捷报”匆忙的赶进了宫里。

  皇帝一见是他,立即问道:“如何了?”

  赵元礼冲着皇帝点头:“回陛下,妥了,人现在已经被安排住进了驿馆中。”

  估计这会儿正在折腾驿馆里的人,可那和自己无关,现在的局势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哇。

  “那老太太没有发怒?”皇帝有些好奇。

  赵元礼道:“倒是也发怒了,可那林晋三句话不离大康律法,怼的老太太根本就找不到话来反驳。”

  皇帝听后直叹:“早知道这大康的律法如此好用,也就不用等到现在了。”

  赵元礼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林晋能成功震慑住老太太的缘故就是因为他与姚老太太之间并未任何关系,所以才能在行事的时候干脆利索,这些是皇帝和秦子瑜都做不到的。

  因为他们都与姚老太太有血亲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