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坐下来, 紧绷着脸不说话。巧姐微微一笑,继续画画,不知不觉中, 本来画的是梅花, 结果在梅花边上多画了一个人, 这个人长得好像是十四爷呢。

  巧姐立马脸红了, 正想把画纸给撕了,却被十四爷已经看到了, 走过来得意的说:“怎么?你在偷偷的画我呀?”

  巧姐有点窘迫,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行,毕竟证据都被十四爷看到了, 双手局促不安起来。

  十四爷最喜欢看巧姐紧张的样子了, 只是忽然叹口气说:“为何让柳湘莲过来?”

  巧姐笑道:“别用质问的语气嘛。脚长在人家身上,人家要来我也拦不住呀, 再说了平日里你那么忙, 我一个人待着也很无聊嘛, 他来了有个人聊聊天,我何必要赶他走呢。你也没有这个资格让我赶他走呀。”

  “如果我告诉你,父皇已经同意了我们的婚事, 那你说我有没有资格呢?”十四爷认真地凝视巧姐说。

  “怎么可能呢?你在说笑吧。”巧姐一怔。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做到我的承诺了。父皇已经答应了我们的婚事, 同时你的母亲的罪也得到了赦免, 没人再追究你母亲了, 你母亲可以出来了。”十四爷把手放在巧姐的肩膀上。

  近来巧姐清瘦了不少,双肩垂下, 美人无肩,可让十四爷心疼了,让厨房赶紧去炖乌骨鸡桂圆粥,今晚就给巧姐吃。

  “我母亲真的没事了吗?皇上会不会说话不算数呢?”巧姐喜极而泣。

  “君无戏言,再说了,你母亲本就没什么大罪,这件事我已经处理好了。”十四爷失落地说,“还有一件事呢,你怎么不提?”

  巧姐低下了头,“我做过的承诺也会做到的,只是这件事做的太顺利了,我都有点相信不是真的,怎么皇上会这么听你的话呢?也没有人反对吗?”

  “没有人会对一个妇人这么苛刻的。”十四爷笑道,“你不信我?”

  “不,我信,我只是太高兴了。”巧姐如释重负,“我马上去告诉我母亲,她自由了。”

  再次回到密室,王熙凤正在用板子打贾希溪的手掌,只因为贾希溪写错了字,浪费了一张字帖。

  连续数日在密室里足不出户,王熙凤都将近疯了,所以拿孩子出气,一有不顺王熙凤的意,就拿板子敲打贾希溪。

  贾希溪穿着厚厚的衣服,脸上手指上的青淤,却是清清楚楚的被巧姐看到。

  “姐姐。”贾希溪扑到了巧姐怀里大哭起来,可怜巴巴。

  “没事了,弟弟,可以跟我一起回家了。爹爹很想你。”巧姐亲自为贾希溪疗伤,还让小红去抓药给贾希溪吃,尽力弥补王熙凤对不起贾希溪的地方,“以后再也没人打你了,你将会健康的长大。希望你可以忘了仇恨。”

  “姐姐,有你就有爱,我不会忘了,就算很多人都欺负我,你却爱我,对我好。”贾希溪重重地点点头。

  “不,是我们对不起你,希溪。”巧姐愧疚地说,“你先坐下把这碗药汤喝了,待会儿我们收拾齐备了,就回家见父亲。”

  王熙凤哭着说:“丫头,你说贾府已经没事了,所有人都没事了,是不是真的?我该不会是在做梦吧?”

  “母亲,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了?真的没事了。”巧姐握着王熙凤的手说,“你也没事了。”

  王熙凤高兴得差点昏倒,被巧姐扶住。

  巧姐说这次之所以能活命,多亏了小红和贾芸两个人,“日后我定当回报你们。但此时贾府已经一无所有,仇人却不少,你暂时跟我们撇开关系,对你们有好处。”

  “虎落平阳被犬欺,小姐,我相信你现在落难是暂时的,很快就会崛起的。”小红哽咽道,“我们真的没什么的,举手之劳而已,说谢谢就言重了。”

  巧姐跟小红依依惜别。

  回到贾府,巧姐才发现,贾府已经空落落的,回来的几个丫鬟都是忠心的,比如晴雯,鸳鸯,平儿等,袭人已经嫁了人不回来了,麝月等丫鬟更是一去不复返。

  没人怪这些丫鬟,毕竟如今的贾府甚至连工资都无法支付,又能拿什么让她们留下来呢?

  贾琏看到贾希溪和巧姐回家了,眼泪流出来,倒忘了还有王熙凤。王熙凤也不生气,经历那么多,王熙凤早就不爱贾琏了。

  既然没有爱了,也就没有伤害了。贾琏怎么样王熙凤都不会难过。

  巧姐和贾希溪跟着王熙凤和贾琏,去拜见了贾母。虽然贾府没事了,鸳鸯也回来服侍贾母了,这毕竟是年事已高,身体是每况愈下,躺在床上不能下地,日常生活都要依靠鸳鸯。

  这可真难为了鸳鸯了,毕竟如今贾府也支付不起鸳鸯太多工资。鸳鸯纯粹是为了往日情分留下来的,要不然凭鸳鸯的美貌和才能去任何一个府衙做管家,领取高额工资都不是难事。

  安顿下来后,没多久,鸳鸯就过来了,说老太太想见巧姐。

  巧姐是跟王熙凤一起过去的,林黛玉守在贾母床边。

  一见面,王熙凤就哭开了。贾母握着王熙凤和巧姐的手,用虚弱的声音说:“听说这次多亏了巧丫头,贾府才没事。我是不中用了,可贾府不能倒下。宝玉已经决心发奋苦读,可那立功成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探春已经远嫁,迎春出嫁被虐待至死,惜春又失踪下落不明,如今,留下来的女眷已经不多了,希望你们二人能够为贾府的崛起尽点力。我便是死也无憾了。”

  王熙凤哽咽道:“老祖宗何出此言?您身康体健,贾府还需要您罩着,就算我鞠躬尽瘁,也不及老祖宗动一动手指头。”

  “天命不可违,凤丫头,你就别给我拍马皮了,我唯一担心的就是我这两个玉,往后还需要你多加协助,不求他们大富大贵,只求平安顺遂就好,你可答应我呢?”贾母抓住王熙凤的手咳嗽说。

  王熙凤一怔,有点不情愿去接这个烫手山芋,“但凡老祖宗说,我岂有不答应之理?我想大家经此一劫也都知道,富贵如浮云,也是强求不得的,平安顺遂才是岁月静好。”

  “这个道理我也是活了这么一大把岁数了才懂,想当日多少繁华,每日我吃的就比平常寻常人家一年都还要多,可如今你瞧瞧,我们每日饥一顿饱一顿。我是一把年纪行将入墓之人了,倒也算了,只是我那心头肉黛玉,原本就有先天不足之症,我怕……我怕她经受不住呀,你是知道的,之前也是靠我们的人参富贵丸给养着,病才稍微见好,如今府上再也没有能力给人参吃了。我这身边还有一些体己物,这次没有被查抄的,总共就这些了,你全部拿出去当,估计只够给再吃一回人参。这往后黛玉可怎么活?就全凭天命了,我没有人可以信的,你帮我办这件事吧。”贾母从枕头下,摸出一盒子黄金,纯金闪闪的,交给王熙凤。

  王熙凤起了疑心,哭的好像个泪人说:“老祖宗,您委托我我哪有不做之理?只是,为何不让鸳鸯去呢?”

  “鸳鸯容易心软,力气小,我怕她守不住这些银子呀。”贾母老泪纵横道,“凤丫头,这是我最后对你的一点点要求,你万不可推辞了去啊。”

  王熙凤哽咽道:“老祖宗,你交给我,我一定会办妥的,你好好歇着,我明日再来看你。”

  王熙凤总算如飞似的逃离出去了,可是,巧姐却被贾母留住了。

  “巧儿,我知道你母亲是个谨慎的,她定当以为我给她的是个烫手山芋,虽然平日里我待她不薄,可是大难临头各自飞,我也不指望她为了我去冒险,她若是想要拿点走是可以拿,但不能全拿走,要不然黛玉这一劫就躲不过去了。”贾母屏退众人,强撑着坐了起来,握着巧姐的手说。

  巧姐给贾母身后放了个枕头,让贾母好靠着。

  原来贾母早就知道王熙凤的性格了。虽然王熙凤平日里跟贾宝玉和林黛玉都玩得很好,也被贾母器重管理整个大观园,可今非昔比了,王熙凤当然会更多的为自己着想。

  王熙凤如今那么缺钱,又是个贪财的,看到这么一大盒的黄金,又怎么会没想到占有呢?再说了,如若拿着这些黄金为林黛玉买人参,这不就是在告诉别人,别的人不管,只管林黛玉一个吗?

  大家不会怪在贾母身上,只会怪在王熙凤身上,这也是贾母没有交给鸳鸯做的原因,因为鸳鸯肯定没有力量保护好这些金子,在买到人参之前,黄金就会被人抢走了。

  “可是我是她的女儿,你为什么还要告诉我呢?”巧姐不解。

  “我知道你心地良善,你的黛玉阿姨老毛病又犯了,如若吃不到人参一定时日不多了,请你一定要救救她救救她。”贾母哀求道,涕泪交流。

  “可是你这样不是要唆使我们母女不和吗?”巧姐叹了口气说。

  “我知道我对不住你,但是我这里有一份遗嘱,事成之后整个大观园都归你,虽然我已经没有别的遗物可以给你了,但是整个大观园地皮算起来也值不少金子的,就当做给你的嫁妆,我只有一个请求,求你答应我,帮我好好照顾好我的两个玉儿。”贾母说完就吐了口血出来。

  巧姐忙扶住贾母,为贾母探脉,发现已经脉象虚弱,时日无多之兆明显,不由地变得沉重起来。

  贾母苦笑道:“好孩子,你不用为我担心,每个人都会死,我如今寿命已久,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我只是求你答应我。”

  巧姐哽咽道:“我会好好救救贾府,我会协助宝玉叔叔,我也会尽力救治黛玉阿姨的,您放心。”

  “真是个实诚人,一句甜言蜜语也没有。”贾母满意地笑道,“有你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一路上,巧姐心情异常沉重。

  如今贾府谁都没钱,王熙凤和贾琏也一样。皇上能赦免贾府诸人的罪,对每个人来说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回过头来才发现钱财已无,但是这些人原本都是公子哥和小姐,劳动都不会,平常都是丫鬟服侍的,如今丫鬟都跑了,可以说连日常起居都还没有适应呢,又拿什么去赚钱呢?

  如今最有钱的是巧姐,因为之前早就料到会有今天,所以提前把所有的金银珠宝都交给了小红,当做入股小红的连锁店铺。也事先买了一个商铺,只是那个商铺还没有营业。

  至于别的值钱物,巧姐都把它当了,所得银子拿来分给城中的那些乞丐们。

  那些乞丐也是个群体,感念巧姐的恩惠,说了如果巧姐有需要他们帮助的,他们别的帮不了,体力活是完全可以的,这也算是在人情上,巧姐现在也多了人力资源。

  只是,这些巧姐都没有告诉别人,巧姐现在还没有成年,告诉这些大人可能就保不住这些财产了,再说了还会连累小红和贾芸。

  可那么快就让巧姐去把贾府的烂摊子撑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并且,王熙凤如果铁了心要占有贾母的这盒金子,巧姐又有什么办法拿回来呢?就算施计拿回来,那肯定会让王熙凤伤心呀,可是既然答应了贾母,巧姐也不管了,并且事关林黛玉的性命,巧姐决定不能愚孝。

  回去后,王熙凤果然说她不想把银子白白浪费到买什么人参,林黛玉的病是先天带来的,就算救得了一次也救不了很多次,如今贾府百业待兴,正是急用钱的时候。

  巧姐什么都没说,但她暗中观察,看到王熙凤把那盒金子放到桌子上,因为王熙凤对巧姐很放心,也没有藏起来。

  第二天,巧姐偷偷的把那个盒子给换了,然后拿着金子就去买人参了,又偷偷的叫人去炖了,端给林黛玉吃去了。

  林黛玉吃了人参,病又好了,又像活过来似的。

  贾宝玉在勤奋苦读,并不知道林黛玉病得那么重,发现巧姐拿人参给林黛玉吃,非常感谢,但也奇怪巧姐的人参从何而来。

  巧姐当然不能说真话,于是就说是自己过去的积蓄,看林黛玉病了总不能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