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北汉风云录>第282章 兴汉镇的有线广播开通了

“刚才广播员说我是发明人,其实这有点过誉了。”

“有线广播是工坊的电学实验室推出的划时代产品。”

“下面,我把广播的意义做一个说明。”

“之所以会安设广播,其实就是为了把信息更加快速、便捷地传递到每一位兴汉镇人民的耳边。”

“让他们可以非常及时地得知一些身边和远方发生的事情。”

“每个人的精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些信息,与其听别人来讲,不知道信息的真实性。”

“倒不如我们自己建一个公开的渠道,让所有想知道的人,都能及时知道这些信息。”

“比如,通过广播播报,你可以很方便地听到近三日的天气情况。”

“通过广播,你可以得知兴汉镇辖下近日发生的一些事情。”

“我举个例子,就拿大桥通航这件事来说。”

“大桥通航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可以很方便地沟通两岸。”

“如果你此刻在惠民垦区,通过广播得知了这一信息,而你恰恰要去济民垦区。”

“你就能够快速而正确地规划自己的旅途,乘坐更加符合自己行程的交通工具。”

“再比如,第三波南来的商队已经抵达了灵州渡,他们带来了很多兴汉镇以往不曾有过的药材、茶叶、种子、丝绸、蜀锦等稀罕之物。”

“如果大家通过广播得知了这一信息,就能及时购买到这些东西。”

“总之,广播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让以往只能通过眼睛获知信息,变成了耳耳同样都能获知信息。”

“这样一来,大家能够获知的信息将会更多。”

“当然,我们的广播当中,还会定期播放一些有趣的节目,比如新闻,评书,歌曲等等。”

“以往大家听书,只能去茶馆,现在有了广播之后,即便是在家里,都可以听得到。”

“而且一位说书先生说书,可能会有几千人、几万人同时听到。”

“这就是工坊电学实验室发明和推广广播的意义。”

“谢谢陈大匠的精彩讲解,我是白珊,近一段时间当中,将由我和白天共同播报广播,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

“下面,播报一组兴汉镇快讯。”

“沟通济民垦区的大桥,将于后日正式开通,届时,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都可以有序通过大桥。”

“根据刺史府气象处的最新预报,惠民垦区甲乙丙三渠明日将迎来中雨天气,这场降雨将会给春季荞麦的收获带来不利影响,希望惠民垦区各屯堡能够尽快组织抢收,争取做到颗粒归仓。”

“惠民垦区完成了全境通邮,————————————”

大广场和已经安装了广播的所哟终端,都有大量的民人聚集在广播下,收听这开天辟地第一次播报的广播,而梁公子所在的小别墅区,是第一批安装了广播的民户区。

虽然广播的初装费高达三万钱,每年的收听费也有八百钱,但梁公子就喜欢这种新生事物。

此刻的梁公子,正坐在小喇叭前,微眯着眼睛,听着广播中传出的男女主持人的交替播报。

“听众朋友们,农为国本,无农不稳,正值丰收时节,希望今年的春荞麦能够尽快收获,缓解当前粮食紧张的局面,下面,请大家欣赏由大农场合唱团合唱的《悯农》”。

对于这首《悯农》诗,游学的梁公子是多次读过的,此刻听到有人为此编了曲,当即振奋精神,仔细听了起来。

第一期的广播节目,作为主持人的白天和白珊也是下足了工夫的,不但用信息化设备录制了大合唱,更是准备了评书和会唱民间小曲的移民团队,此刻就在广播的演播厅里。

老白亲自当起了广播编导,正在给那位茶馆的老说书人进行着讲解。

果然,不一会儿,广播当中就传出了说书人的声音。

虽然因为拾音器的质量差一些,声音难免失真,但熟悉说书人腔调的听众们,还是可以清晰地听到说书人的精彩说述。

“老天,这位陈大匠,果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这广播,真正是神乎其技啊!”

和梁公子共同听广播的,还有长安来的几位贵公子。

作为这个时空首批收听到广播的听众,他们可以说是完全体会到了这种震撼。

“梁兄,若是这线路足够长,这兴汉镇是否可以做到千里传音?”

问话的正是马公子。

“马兄有所不知,这千里传音,兴汉镇已然做到了。”

“不知道各位可曾留意那竖立在大道边的木杆?”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据说此木杆通向四方,从这刺史府,和木杆通达的地方,都可互相传递讯息。”

“而且,据说这有线电报,已经与甘州连通,甘州发生的事情,不消一刻,就能传到这里。”

“真正是神乎其技啊!”

“嗯,确实神奇,而这,就是我之所以在兴汉镇游学的原因了。”

诸位贵公子纷纷点头。

这位梁慕梁公子,比他们先到兴汉镇两三月,居然对这兴汉镇了解得如此透彻,可见也是下了心思和辛苦的。

“下面,插播一条刚刚收到的讯息。”

广播当中,那位白天的声音传出。

“根据甘州电报,由遥远的安息国和罗马国出发的一支近千人的商队和使团,历经数千里,于昨日到达了甘州城”。

“据电报,安息国派出了四十人的使者团队,罗马国派出了近百人的使者团队,他们将通过瀚海新道,于今日抵达刺史府。”

“我们会随时关注他们的消息,并及时向听众播报。”

“下面是广告时间。”

“集市高家绣坊,承接各种刺绣委托,高家绣坊,是兴汉镇成立时间最久,工艺最为精湛的绣坊,高家绣坊承诺,凡十日内前来绣坊委托人士,皆可享受八折优惠。”

“刺史府大鱼塘,收购鲜活大鱼,凡送鱼到大鱼塘者,收购价高出市场价两成,望各位渔民踊跃送鱼。”

“——————”

“下面播报一组时鲜物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