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王府养崽实录>第16章 欲加之罪

  太医被急召到宫里,傅霄同时又下令封锁了会场,黑压压的禁军把宫门团团围住,严防死守,连只苍蝇都不会放出去。

  一场备了大半个月的年宴,由于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再也无法继续下去,只能草草收场。

  好在毒酒的毒性不算高,太后也没饮多少,再加上医治得及时,老人家终归是逃过一劫,送回寝宫修养了。众人都舒了一口气。

  傅霄再回到殿内,一拍桌子,气得脸色发黑,“谁碰过那些食物,立刻给朕查!”

  过了片刻,禁军首领胡祎回禀道,“陛下,这奴婢名叫青儿,毒酒就是她奉给太后的。”

  傅霄看向他身后,一个宫女被反手扣押着带到傅霄面前,头发衣裳都有些散乱,大概是拖拽过程中扯到的。

  青儿刷地扑跪到地上,止不住地朝傅霄磕头,三两下起来脑门上已经血肉模糊,嘴里还一边喊着,“陛下饶命啊陛下!奴婢不是故意的!饶命啊陛下!”

  傅霄冷冷地扫了她一眼,“为什么要下毒?”

  “奴婢是受人指使的啊陛下!陛下明察!”青儿爬着过来想抓傅霄的衣角,被禁卫一把按住。咔吧一声折断了一截手骨。青儿瞬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旁边的女眷都受到了惊吓。

  “谁指使的你?”

  青儿吸着冷气,颤颤巍巍地直起身,转头环视殿内一圈,伸出那只没断的手,缓缓抬起。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指向了角落里的一个人。

  顾诀一直抱着手坐在后边,连热闹都懒得看。直到被旁人拍了一下肩膀,才起身,一抬头,发现所有人都盯着自己。他仔细看了看那宫女的脸,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指使的她。

  傅珩脸色微变,向前一步走出来,“你说被人指Ⅸ使,可有证据?”

  “有、有的!”青儿连忙伸手往袖子里翻,拿出来一块纯白的玉佩,一边说一边开始掉眼泪,“这是他给我的报酬!我有了这玉佩,便可赎身了!我娘还在家等我啊,她快要死了……奴婢一时鬼迷心窍,陛下饶了我吧……”

  那玉佩通体浑圆,中心一点浅红。纹饰虽有些破旧,却也算难得的珍品。

  顾诀愣了一下,不动声色地摸了下身上,他的玉佩……果然不见了。众人皆开始打量起这面生的小公子,也无人知道他来历,只晓得是誉王府上的,一时间议论纷纷。

  “顾诀。”傅霄看向顾诀,“这玉佩可是你的东西?”

  “启禀陛下,”没等顾诀说话,傅珩先开口道,”这玉佩是顾诀娘亲之遗物,先前一直寄存在臣这里,前不久才物归原主……“

  ”朕没问你。“傅霄打断傅珩的话,”“顾诀,你难道就没什么要说的吗?”

  顾诀似乎轻笑了一下,依旧站得脊背挺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放肆!”胡祎怒喝道。

  顾诀回头瞥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胡祎却感觉后颈一凉,有种被兽类盯上的感觉。

  “来人,把这逆贼扣下,押往大理寺。”

  "是!"胡祎应道,禁军立即上前,铁镣铐住顾诀手腕,把人带下去了。

  顾诀并不说话,也没有挣扎,只是在出门的时候,回头淡淡地看了一眼。

  外面的宫灯很明亮,沿路挂着,像一片发光的星海。

  看久了就会觉得刺眼。

  太后虽无大碍,但是傅珩作为晚辈,人家再不待见他,他也得多去探望一下,否则便要被扣上不孝的名头。

  自先祖开国以来,便确立了以孝治天下的准绳,后世历朝历代皆奉为圭臬,不得逾越半分。时间久了,民间也已养成重孝悌的风气。倘若哪家出了不孝子孙,至死也会被人戳脊梁骨。

  “太后娘娘,誉王求见。”门口的婢子通报道。

  “让他进来吧。”

  傅珩走进去,看见太后还躺在塌上,但是面色看起来也与常人无异,柳观然正陪在一旁。想来是给老人家解闷舒心的。

  “儿臣参见母后。”傅珩行礼道。

  “免了。”太后摆摆手,“说到底,你也从来不是真想跪。”

  傅珩沉默两秒,早习惯了这样的诘责,依然道,“儿臣实在挂念母后凤体,特地送来一些补气血的药材,愿母后早日痊愈。”

  “痊愈?”太后忽然大笑起来,“你们谁不盼着哀家死!哀家死了,你们就好变天了是不是!咳咳——”

  柳观然忙上前,俯拍太后的背脊给她顺气,“娘娘,不可动气。”

  傅珩也想上前扶她,却终归止住了,“儿臣这就告辞,母后不要气坏了身子。”说罢一叩首,然后起身离开了慈宁宫。

  太后如同呛水一样,连咳了好几下才慢慢停住,失神似的,看着门口的方向,靠在座椅上不说话。

  良久,才缓缓道,“个把月才来一回,待不够半柱香便要走。”

  柳观然拿着那堆药材看了看,轻声道,“娘娘,誉王殿下送的药材都是珍品。”

  ”珍品……“太后不是不知道誉王府穷成什么鬼样子,这一来,怕是又下了血本。

  这不孝子。她宫里怎么可能缺这些。

  “这一味是磬雪草,生于高崖之巅,效用颇多,还有清毒之益,极为难得,一般人根本采摘不到,”柳观然微微有些惊讶,“民女此生也不过见过两回。”

  “呀,”旁边的婢子忽然道,“娘娘,方才奴婢看誉王走路,似乎有些不稳,像是腿脚出了毛病。”

  太后沉默半晌,极为疲累似的,“都下去吧。”

  宫人和柳观然都退了出去,太后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内殿。

  其实她怎么可能没看见呢?那毕竟是她的孩子,十月怀胎,捱过多少不怀好意,才从她身上掉下来的鲜活骨血。第一句话,叫的还是娘亲。

  明明眉眼和自己那么相似,怎么性格会差如此之大?

  该铁血时优柔寡断,才把唾手可得的皇位拱手让人。明知被当成眼中钉肉中刺,还一心一意地帮着萧妃那贱婢的孩子君临天下,一幅忠心耿耿的模样。

  她绝不允许。

  【作者有话说】:官职大体遵循唐制,可能会结合一些宋代的东西,但是唐宋脉数类似,应该不会很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