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总裁豪门>资本皇帝>三百三十一章三大势力抢筹

西门.凯瑟克在低价增持到百分之二十份额,随后再推升股价,必然造成对手成本急剧升高。

不管对手是谁,想超越凯瑟克家族持股比例,难度会更大。

百分之二十份额是三个亿的股票,二十元的价位对手需要就需要动用六十亿资金,三十元价格就需要九十亿资金,四十元呐,那就是一百二十亿庞大的资金量。

或许对手很有钱,但是,谁都不会忽视成本。

不划算的买卖,没有人愿意干。

西门.凯瑟克相信,只要他愿意,应该能够将股价推升到四十元甚至五十元价位上。

对怡和系来说,代价肯定比较高。

但是,这个代价要转嫁在上市公司身上,不是由凯瑟克一家承担,算细账还是比较划算的。

至于说股票买多了怎么办?

这种事非常好办,上市公司回购自家股票呗。

所以说,主场作战优势太明显了,对手想要达到目的真的很难。

至于发表一些利好,西门.凯瑟克也想过了,当他增持完毕之后,会在适当的时候发布公告,尽管增持百分之一不需要公告。

但是,我愿意啊。

你猜市场会做出何种反应,那还不大涨才怪。

下午开盘,刚开始的时候怡和控股走势依旧按部就班地缓慢上升。

但是,很快就不一样了,上升的曲线在改变。

毫无疑问,怡和控股的资金开始入市操作。

上午盘中有两大资金在吃筹,将下跌的盘面变成缓慢上涨。

到了下午交易期间,盘中变成了三家大资金一起吃筹,进一步造成狼多肉少,导致怡和控股的上涨。

怡和控股不在延续上午那般慢吞吞走势,上升的速率明显加快。

盘中虽然有三大势力在运作,但所有各方都简单认为自己只有一个对手。

其实这不奇怪,华商财团入市之后,遇到了怡和控股阻击,所以他们把怡和控股当成了唯一对手。

而怡和控股大班西门.凯瑟克假想的敌人是易氏,先入为主认为盘中对手是易儒信。

倒是易儒信最后入局,没多久便与华商财团争抢筹码,矛盾激化,自然而然认为盘中只有一个对手。

对于李半城他们来说,上午吸筹还算顺利,吃了不少筹码,他们希望延续这种态势。

易儒信与李半城差不多,他也不想太张扬,更不想暴露自己。

但是,后来者西门.凯瑟克可不是这么想。

他需要百分之一的怡和控股股票,更何况前面已经吸纳了不少票。

在完成增持百分之一股票之后,整个怡和系资金就要大举入市,拉抬股价。

到那时,股价高企对怡和系最有利。

不错,作为被收购一方,在完成增持计划之后,西门.凯瑟克当然希望怡和控股的股价越高越好,给对手增加收购难度。

西门.凯瑟克抢筹,华商财团那边或许会商量一下对策。

反倒是易儒信无需与谁商议,自己就可以决定。

易儒信是个不吃亏的主,一瞧盘中这位吃相难看,姥姥,你能抢我就不能抢吗?

好嘛,这两方开始了抢筹大战。

李半城等人不得不叹息一声,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股价要失控的。

愿不愿意是一回事,现实逼得你不得不抢。

己方吃得少,别人就吃得多,谁不抢谁吃亏,迫不得已华商财团最后也加入了抢筹大战。

盘中各方各显本领,吃筹的速度越来越快,股价上升速率也在加快。

到了下午最后半小时这一段时间,争抢越发激烈,怡和控股的上升速率越发陡峭。

此时,怡和控股的股价已经越过开盘价,向着16元钱进发。

大单出现了,究竟是哪一方第一个放出大单无从考究。

但是,你做初一,我就能做初二,大单接二连三地冒出来,横扫上方卖单。

这个时候谁要是想保持矜持,不要说肉,连肉汤都吃不到。

至于隐藏身形,屁,谁不知道谁呀。

三方势力互不相让,大单如雪片一样向上吞噬筹码。

大单之后有更大的买单,巨量之后还有更大的成交量,推升这股价节节攀高,16.12元、16.13元、16.14元、16.16元......16.51元......

抢!

没有一方甘心落后,买单越来越大。

本来一个价位需要三四笔单子吃掉,再后来变成两个单子吃掉,最后变成了一笔大单吞掉一个价位,怡和控股的股价能不快速上涨嘛。

怕就怕这种争抢的局面,李半城他们一百个不愿意。

但是,没有一点办法,只能与对手争抢筹码。

三方势力互不相让,争抢越发激烈,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股价跳着价位向上攀升。

这是什么态势?

完全是一副控盘主力进入主升浪阶段的拉升嘛。

我勒个去了,这么玩法怎么受得了!

场外那些投资者看傻了,这是什么走势?

怡和控股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早盘大幅高开,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力。

但是,开盘价太高让人望而却步。

还好大部分人没有贸然入市,果然股价逐级下落。

上午后半段还不显山漏水,下午风云突变,股价急速走高。

投资者就不明白了,怡和控股到底怎么了,难道是有潜在利好消息?

越是不敢进场股价越是上涨,最后变成了急拉,我勒个去了。

市场投资者议论纷纷,各种猜测。

有人认为有可能出现收购题材。

不错,收购题材有,那是置地集团,与怡和控股没有关系吧?

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毕竟怡和控股是置地集团控股股东。

问题是本末倒置啊,应该是置地集团上涨而带动怡和控股上涨。

现在正好相反,这算什么事?

至于置地集团,很悲剧,入场的人都被闷杀,有些人到现在还套在里面出不来。

置地集团的题材已经消失,那么,怡和控股股价上涨似乎木有道理哎。

是没有道理,但是,怡和控股在上涨。

大凡在资本市场上摸爬滚打的人,大概都会遇到此类问题。

有时候股票上涨就是莫名其妙。

或许有潜在的利好消息,或许没有,进场还是不进场就成了两难选择。

有时候可能赌对了,但大多数时候都是错误的。

其实,这时候跟赌博没什么两样,赌对了算你运气,错了嘛,只能自认倒霉,运气不佳。

怡和控股情况不明,价位又太高,让人犹豫不定。

越是犹豫不决,怡和控股的股价上升速度越快,到了临收市的时候变成了爆拉。

虽说大多数投资者犹豫不定,但不是说没有入场的投资者,市场永远不缺激进者,只不过数量有限而已。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怡和控股有戏。

越是临近收市,投资者的内心开始动摇,是不是下场搏一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