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东疆病>第236章 师援徒夜奔辽东

  弓捷远给青州分了四十个籍,自己这边加上弓石弓秩却有五十六人该上册的,加上李家兄弟是便五十八,他把名额都先给了新征过来的三十人,二十四卫之中的郭全郑晴成缺白裳也暂挂着,五十亲军全由郭全弓秩统一操练兵马之术,待巡防时又分两队,一队由郭全带领,一队由弓秩带领,轮流犁查登州一带的海线。

  而他自己从不歇值,日日都率队伍出去,新任参将到底是能征善战的弓总兵和一起同生共死的亲将们口传身教出来的,这些人未必可以用兵如神,但皆熟谙一个道理——勤能补拙,补一切拙。

  所有不明白不掌握不懂得不理解都抗不住千万遍的琢磨,都挡不住下死力气用心,只要功夫用得足够深,世上就没有参不透悟不懂的东西。

  当然还得自己领悟提炼关窍秘诀,那样才能算是真正的首领。

  人皆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人却不太知道,一将功成,自己也要千锤百炼,经历过无数焚烧锻造才能行的。

  “哪有那么多的犹如天助?”昔日的镇东将军曾经这样对儿子说,“反正爹是没有捡着。事事都靠自己去疼自己去苦,反而落个踏实。”

  弓捷远深深记着这话,此刻却也当真得将力气用尽才能踏实,那样可以少想辽东风雪,少想留在燕京城里孤单的人。

  郭全实在劝不住这个小主子,便与焦时雨和李望儒一起商量琢磨,给他和不系都做了副过腿的鲛套。

  再是良驹也禁不住夜夜寒水浸泡,再强壮的人……弓捷远也不强壮。

  奇怪的是转眼春节真的来了,连吃口饭都有本事直眼出神的弓捷远始终都没病倒,别人还不怎么,自小贴身伺候他的弓石却甚奇怪,心说少爷这是靠的什么撑住了强?

  当真是养伯的药起了大作用吗?

  除夕这晚夜黑如墨,海防不若城中,营地里面虽挂了烛,也并没有太多佳节气氛。

  弓捷远瞪着桌上的好鱼吃不进去。

  如今日日都有上好的鲜货等着给他选择,弓捷远总是没有兴致胃口,用饭之前先要看看碗碟,提前在心里定个大致数量,逼迫自己务必吃掉才成。

  至于能有几分香甜,却是不在意的。

  今晚无论如何难为不了自己。

  年关未必便是佳节,弓捷远心里压的东西实在太多。

  辽东还无大捷。

  谷梁初最近也没有传信过来。

  天亮就是他的生辰……

  “清蒸的若是吃腻了,”郭全只得硬头皮劝,“便叫厨子弄一条红烧的来吧?”

  弓捷远轻轻摇头,“厨子们也要过年,师兄莫折腾了。”

  “什么东西吃腻了?”门口有个声音传来。

  弓捷远和郭全听见那声尽皆大喜,猛回头望,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喊,“师父!”一个喊,“叔叔!”

  柳犹杨嘴角噙着淡笑,缓缓走进房来,“大过年的,你们两个作甚样子呆呆然的?”

  “您怎么来了?”二人异口同声地问。

  “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柳犹杨施施然地坐在桌边,“想来也就来了。与我也添一副碗筷。”

  弓捷远立刻不怕折腾人了,高声喊人伺候,吩咐再弄几道佳肴。

  “心情好些了吗?”柳犹杨提筷吃一口鱼,脸上笑意不盛,眼眸中的温柔却很明显,“这鱼挺鲜美啊!”

  “早知师父会来早便有劲头些。”弓捷远当真觉得振奋。

  “我不来你也要好好过日子。”柳犹杨说,“守边镇防,原是你的渴求。”

  弓捷远略有一些赧然,不敢分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小主子实在用心了些。”郭全立刻道,“别的不敢讲,登州有福。”

  柳犹杨不接这话,又吃了会儿鱼才问郭全,“亲军可是分了两队,每队放十暗卫,由他们带着十五名新兵吗?”

  郭全点头称是。

  “新兵操练得怎么样?”柳犹杨又问。

  “已经练了三十几天,”郭全回说,“跟暗卫们的本事自然不能比,胜在年富力强,又肯用心,也可算得精兵。”

  柳犹杨点了点头,“那再变队,将暗卫们集中一处,精兵分成两伍。”

  弓捷远马上听出门道,“师父是何用意?”

  柳犹杨用筷子尖点了点鱼肚子,“从这里狼奔到威宁威平一带,需得多久?”

  弓捷远眸光顿凛,“总得六七天的样子。”

  “那是旱路。”柳犹杨说,“若从登州船行金州,取了直路,五日必到,一来一回也就十天。”

  “船行?”弓捷远吸了口气。

  柳犹杨又轻轻笑,“我已托人打听过了,今冬虽多雨雪,却较往年要暖不少,船从登州出去往远绕些航行,冰阻不会过分严重,总比旱路要快。水行大军诸多弊处,人马晕海便没力气,可只带着二十几个暗卫又不一样。捷远,我还给你带了耐颠簸的马儿,是特意驯出来的,明晨也便到了。你既惦记父亲,就去见见他么!北元精锐压在威平,总兵自在那里,父子两个便不能聚到上元夜去,过去见上一面,作伴过过晚年也挺好么!”

  弓捷远猛然立了起来,一时之间说不出话。

  “我留在这儿。”柳犹杨仍淡然道,“陪着你借来的两个人按时巡防,前面那些安排不会荒废。曦景如今不同从前,各处都忌惮他,应该没人胆敢轻易针对你。算得总兵大人也要动了,你们二十几人是把快刀,正巧赶上他们大决就是里应外合,赶不上也能乱上围兵一乱,莫叫他们多安生了。”

  这人分明才刚进门,却是样样都知道的。

  “师父!”弓捷远不由有些哽咽。

  “先过了年。”柳犹杨柔声地说,“晨起再去安排事情来得及的。好好带上你的弓箭和刀,捷远,这是真上阵了。”

  弓捷远的胸膛起伏不住,良久方才抓起桌边的酒,斟了一盏敬到柳犹杨的手边,嗓音哑哑地说,“捷远得师,三生之幸。”

  柳犹杨拍拍他的手背,“也要你能干的,且要既是蓟胶参将又是辽东少主,否则这一路的勘合路凭就把什么都给阻了,没这条计。说如此说,曦景讲你已将《柳下记》给背谙熟,但能取直抄近不用过关卡时全都用上的好,这样才算奇兵,也不枉我先祖一番心血。”

  弓捷远只剩点头的份儿。

  “那便好好吃饭,好好歇个晚上,一切起早再说。”柳犹杨道,“年是寻常日子,总能寻常的人便是有福。”

  晨起郭全先去变动亲军队伍,而后又领着人去接马匹。

  弓捷远亲自叫过焦时雨来要船。

  焦时雨得知他竟要去奇袭辽东,又是高兴又是害怕,“今年都未歇渔,是能走的。参将想要一条坚船自然容易,老焦放个人去交道金州海防,也必不会挡咱的路,只是您这几十兵马,竟要插到乌泱泱的敌人里去,实在不能放心。”

  “能走便成。我便帮不得手,”弓捷远淡淡地说,“也必能够保得自己性命回来。指挥使不必担忧,去安排吧!”

  焦时雨不敢违抗他的话,一边出来忙活一边念念叨叨,“头前儿看着老成得紧,是个很知大局的人,突然之间又冒失了,真不知道怎么着好。”

  这边弓捷远又喊李愿儒和李望儒过来嘱咐,“二位兄长多费些心,我师父萍踪侠影自在惯了,登州海线能不能得安宁,还靠大家尽力。”

  李氏兄弟自然认真答应。

  弓石明知自己没有资格跟着弓捷远去,心慌慌地围着他转,当然就被弓秩给提走了。

  “我不惦记他吗?”弓石便与弓秩发作,“少爷这又不是探亲去。沿路各卫全都城门紧闭,便是从咱们这边赶过去也要碰上敌人……”

  “你也知道少爷不是探亲去啊?”弓秩数落他说,“那就莫要添乱。早想帮他早练身手出来啊!”

  “你身手好!”弓石老不乐意,“那可看好了少爷,莫教伤了……”说了伤字他又难过,“你个臭货也别伤了,看到将军多喝几碗好酒,完了赶紧回来,呜……”

  弓秩一脚将他蹬回屋去,“哭个屁哭!这等好事你敢乱嚎,实在该打!”

  是夜便即开船,柳犹杨带来的马果然都是特别驯的,任凭船身插在咯的冰海里面摇晃前进,只管闭目歇息,丝毫都不烦躁。

  反是不系有些变化,虽未扯颈嘶鸣,却也不住地甩脑袋抬蹄子。

  弓捷远分腿坐在它的身边,一面用手轻轻抚摸它的身体,一面问郭全说,“师父是什么时候驯的马呢?竟能神秘妙算?”

  郭全淡笑着说道,“为了避祸和报仇,他在北面走动得多,天气之类有经验的。这些马儿原本都是良驹,驯这一点颠簸也并不用太久,有个十天八天就练出来。”

  可也毕竟是番大力气啊!

  弓捷远只在心里想了,没有再说。

  看来要做什么事情,只靠一个人的本事总不成的,难怪谷梁立那样的性子亦有许多退让之处,难怪爹他驰骋边疆多年也不拥兵自重。

  夜船甚冷,绸甲已经翻了面穿,仍旧不聚什么热气,弓捷远扯扯身上狐裘,靠在不系的肚子上取暖。

  外面冰声清泠,像是乐器在敲,仿佛船内人马不是要去厮杀,而是聚在这里听曲听风。

  “小主子稍盹一盹。”船上没有盛炭之处,郭全拽过一张薄毯盖住弓捷远的双腿,“总要天亮才到金州。届时可有得跑,好好留着精神。”

  弓捷远把眼看看船内的二十四卫,但见他们果都依偎新到手的马儿闭目养神,便也阖上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