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东疆病>第164章 波澜起各显神通

  谷梁立问,“你听着烦不烦?这个周阁珍真能给朕找事,贪就贪吧,竟采私矿。既是赃物,没收充公没什么可说的,尚川偏要卖了,还弄出这许多理由来。”

  “他是没钱急的。”谷梁初这才回话,“可是户部不是今日才没钱,如今周阁珍这里虽然没得什么现银,范佑和时樽那儿还是能扫出不少来的,总可解解燃眉之急,怎地倒比之前还要急吼吼的?”

  “朕看过了汤强送上来的报告,”谷梁立脸色阴沉,“这俩东西没有周阁珍肥,现成的金银纸钞凑不上一百万两,若是只修黄河还差不多,能剩下点儿造造兵器,怎奈各路边军一听朝中得了银钱立刻就来催讨军费。今年北元和察合台都在遭旱,境线上的兵防压力增了,朕不能强硬拖欠。前面两月没发的饷就是巨大数目,可恨夏税还得等上三个多月,当真说得内外交困。”

  “黄河之事需得顺应天时,等待不得,各线毕竟暂且无事,”谷梁初仍旧说,“天气暖了也不需衣甲,有口吃的饿不着就成了,怎么只管催讨?难怪孙霄要查他们的帐,真是不管朝廷死活。”

  “他能都是好心?”谷梁立马上哼了一声,“明知朕为南下之役占了辽东和西路的军费,这帐怎么查法?恐怕就是匡铸的怂恿,你可忘了尚川作的那首反诗?明白骂人。今日却装了好相,一脸的诧异。都这么催命,只怕朕会彻底赖了。”

  谷梁初再次沉默。

  “这是谷梁家的事情,”谷梁立接着说道,“莫要指望臣子体谅。朕也不能一味按压,否则闹得烈了,传得各路军马知道,咱们只剩北军还肯忠君效力,其余几线都没办法放心大胆。”

  谷梁初沉吟了片刻方道,“那就只能让步,且准尚川卖矿,拿着了钱悄悄补上两路军费,剩下的发饷,而后压着孙霄的话,硬拖到秋后再查各线军费,自然也就没端倪了。”

  “朕也这么想的。”谷梁立点了点头,“可这卖矿非同小可,多少眼睛盯着款项,能准出拖欠两路的军费来吗?”

  “那就看谁卖了。”谷梁初总算铺垫完了,“若是交给尚川宋栖这样的人负责,必然准不出来,换成冯锦就好说些。”

  “哦……”谷梁立听了不由皱眉,“给冯锦么?朕还打算派给你的。”

  “儿臣要比冯锦招人眼目。”谷梁初的态度特别认真,“况且他与南京的老世家们来往起来比儿臣要容易许多。这矿是要喊出去明卖,可想既能保证收得上税还得控制住铜料不随便卖给蒙古北元以及西域诸国,给谁还是需想好了。儿臣身后站着父皇,去同有钱家伙们争讲谈价许多不便,冯锦毕竟是外戚,不姓谷梁,且能跑腿,遇事也愿意跟咱们商量,目前来讲是最好用的人了。”

  谷梁立想了一会儿,“这话也是。你不出头确实省得大臣们疑虑朕。”

  “他们总要疑虑,”谷梁初冷冷地说,“如同咱们也总不敢完全信任他们,并管不了,且能堵住他们的嘴巴不乱嚼舌也就行了。”

  谷梁立终于下了决心,“罢了,朕就顶下这典卖国藏之罪。”

  谷梁初却又说道,“父皇何必顶着?找个人来与尚川辩辩,然后再输给他,让天下知道父皇是给臣子逼迫蒙蔽也就是了。”

  “朕今日都问了一圈儿。”谷梁立闻言又烦躁了,“连冯锦都是赞同卖的,谁能冒这个头去跟这个东西辩驳?”

  “父皇忘了刘举吗?”谷梁初提醒他说,“刑部拥有立法之权,自然可以干预大政。典卖国藏,哪是一个铜矿的事?只要刘举肯贴上法纲,非说此例不能轻易而开,就是场好辩论呐!父皇便可借此声明铜矿乃是周阁珍之赃,为充国库无奈为之,下不为例,以后杜绝类似事情发生。”

  谷梁立看着他问,“刘举此人很是精明,怎能让他痛快发言?”

  谷梁初的神情很像他的父亲,“儿臣冒罪说句,汤强卢极都是干什么的?刘举说与不说,他们想不到办法?”

  谷梁立这才嗯了一声,“各部总没有尚书摆在首位也不像话,刘举识不识抬举,就看这次怎么做了。”

  谷梁初目的达到,不再说话。

  谷梁立沉默了须臾,突然问道,“如此一来周案也就差不多了。两位王妃的母家怎么处置,你可有什么见解没有?”

  谷梁初似乎一愕,须臾之后方才回道,“宁王妃新殁,厚弟的家事儿臣不便置喙,朴清甚为贤淑懂礼,自从嫁给儿臣心里只知丈夫儿子,并不在意重利轻离的父兄亲眷,他们犯下这等大罪,实是儿臣与朴清襟上之污,不能姑息,还请父皇严明惩治,也少后患。”

  谷梁立颔首赞他,“你明白事。都说千秋万岁,朕也总有百年之后,届时你有这种帮不得正忙只能拖累添堵的一干外戚,除了赘名望就是头疼,不若趁早清除。只是如此就更势孤力单,周案实是你的功劳,虽说不能明彰,也需问问你的意思,若有一二亲厚,朕也不是容不得的。”

  谷梁初躬了蜂腰:“公孙优已得冯锦照顾,儿臣素来不与张家来往,并没亲厚之人。”

  “你这也像了朕,”谷梁立叹息了声,“冯家乃是开国功勋,朕与几个妻兄弟也不如何亲密。不过那是因为早早就藩,倒也没想故意疏远。幸得如此,否则刀兵相见之时如何忍心?所以说张家这么不提气确实可恶了些,倒也省得你太难受。”

  谷梁初没再说话。

  弓捷远听说谷梁初趁势推了刘跃出去,不由惊讶,“你这借力使力可玩得妙,顺手就是一送,连我都要疑心刘家与你可有什么干系。”

  “反正没有,”谷梁初笑容得意,“孤也不怕父皇猜忌,他下一番大力气调查,发现孤只是随口推荐,刘大人也果然得力,便会重用了。孤给你妹子的夫家寻了升官机会,捷远怎么谢啊?”

  弓捷远马上哼了一下,“弓家若是在意门楣,干脆就把婕柔许给匡勤就是。我还没怪你让刘家翁去当出头鸟呢,倒想讨谢?”

  “唉!”谷梁初假意哀叹,“孤想在你这里买个好可当真艰难。”

  “我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弓捷远反过去逗他,“王爷讨我的好有什么用处?还是想想将来怎么办吧!张家一个不剩,身边的草给剪除得如此干净,你这只大鸿鹄以后越发高处不胜寒,没个地方暖暖。”

  “孤有捷远暖着,”谷梁初笑着将他拽进怀里,“更有涤边将军那么厉害的岳丈大人做后盾呢,有甚怕的?”

  弓捷远使劲儿踩他脚背,“什么岳丈?我看你再胡说?”

  谷梁初哈哈笑了起来,“不是岳丈吗?那该怎么称呼?”

  弓捷远翻了脸,“这话不仅语气混账,更露你的内心,还是要利用我们父子不是?”

  谷梁初放弃同他争辩,张口咬住他的耳朵,低声说道,“你就不能也用用孤?”

  越发混了。

  夜里,谷梁立特意到坤宁宫看望冯皇后,亲手为其端碗汤药,看着她喝干净了方才说道,“朕念夫妻情谊,只怕嘉娘孤单,可你看这厚儿,明知母亲病了也不知来跟前侍奉,养他可有什么用处?”

  冯皇后轻叹一声,“所谓福莫享全,臣妾能得皇上厚爱,于子嗣上凄凉一点儿也是命数。厚儿也长大了,还能指望他在跟前侍奉汤药?既是心粗,硬来也是别扭。总归咱们当爹娘的需要尽心尽力,等得宁王妃的事情淡上一淡,重新给他寻门好亲事,挑个富庶些的地方就藩去才是正经。”

  谷梁立点了头道,“你能舍得也不容易,说起亲事,可有什么好选择吗?”

  冯皇后沉思地说,“皇上且容臣妾再想一想。”

  等得谷梁立起身走了,贾德徽立刻便对冯皇后说,“娘娘这是要舍了王爷么?”

  “他不中用。”冯皇后长叹一声,“早走了早让长史和地方官员看好,省得惹祸上身。”

  “怎么知道他以后就不中用呢?”贾德徽还是想要劝阻,“反正也要再议亲事,将来如何且不好说。之前因为侯爷有孝所以按下没提的弓家小姐,不若咱们娶进门来?王爷就多了倚仗,倒比从前的周家还要强些。”

  冯皇后摇了摇头,“恐怕会得罪朔王爷的。本宫这段时间琢磨着,他对那个质在城里的弓挽似不寻常,只怕本宫这里刚刚提出打算,他立刻就要想法子阻挠,若是那样想不对立也不成了。”

  “怎么个不寻常法?”贾德徽不由问。

  冯皇后看了看她,“你忘了昔日的何辞吗?”

  贾德徽大吃一惊,“娘娘可有实据?”

  “怎么会有?”冯皇后笑得苦涩,“那时何辞就住在咱们身边,又有证据了吗?男人伙着男人,近点儿远点儿都很正常,咱们若猜就是妄自揣测,要招事端。不过感觉体会的事,本宫也只能和你说说罢了。”

  “便是猜测,”贾德徽则道,“娘娘也可有意无意地提醒提醒皇上,这是大节有失,还怕皇上会不放在心里?况且那弓家少爷毕竟是外臣,要是锦衣卫能查出什么端倪,可就够朔王好看的了。”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冯皇后仍似淡薄不争,“皇上若要知道自有办法,却不该从咱们这里起头。一来会遭他的忌惮,觉得本宫的心思不止后宫,二来难保朔王会不会觉察风声何来,心生恨憎。本宫倒不畏惧小辈戕害,瞻儿却在他的屋檐之下,总是投鼠忌器。厚儿指望不上了,只这瞻儿,才是咱们的长久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