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农家子的少爷夫郎>第六十六章

  年初一各家各户都开始走亲了,大清早的村里面便热闹,人人都是穿着新衣裳,大包小包的拿着礼出门。

  周松一早起来,穿上了那日去镇上买的新衣,少有的亮堂颜色,整个人都精神。

  沈清竹也难得跟着起了个大早,昨日守岁到子时,回来时已经近四更了,他起身时没忍住打了个哈欠。

  周松看的怪心疼的,拿了新衣裳来帮着他穿,边道:“去过钱婶家后你便回来补觉吧,晌午再过去吃饭也是一样的,想来她也不会怪你。”

  至于周家那边,他本来就没打算让对方跟着他去。

  他自己走这一趟,也不过是替父亲尽孝看看周奶奶,东西放下就走了,不会多待。

  在这个村里,他也没多少至亲,吴兰淑那边按规矩该是明日去的,其他的乡亲邻里,也不算是什么正经亲戚,有空了去坐一坐

  便算,也就里长那儿,需要特意走一趟。

  “无事。”沈清竹抬手拭去眼角的湿意,轻拍拍自己的脸,“左右不过这几日,少睡一会儿也没什么。”

  如此,周松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他心疼对方,但也不会过多干涉他的想法。

  收拾打理好自己,煮了昨日从钱婶家带回来的饺子填饱肚子,两人便拎着准备好的礼品出了门。

  昨日的雪没下多久,天没亮的时候就停了,地上没有积雪,但有点泥泞。

  周松拉着沈清竹的手,小心的带他躲过那些泥坑,免得弄脏了鞋子。

  钱婶老早就起来等着迎他们了,瞅见两人身上的衣服,立刻便露出笑,连夸好看喜庆,过年就该这般穿。

  周松被他说的不太好意思,感觉这些词儿都是大人们哄穿了新衣的小孩儿的,他们已经不是那种需要炫耀新衣裳的年纪了。

  沈清竹倒是镇定自若的,还笑眯眯的跟人说谢谢。

  两人进了门便被迎进堂屋,里面点了炉火,正暖和呢,桌上摆好了瓜果点心。

  钱婶跟他们说小宝刚醒,林二柱跟刘芳在屋里帮着收拾穿衣呢,过会儿就出来。

  小家伙昨日闹腾到四更天才睡,连带着他爹娘也跟着他熬,林二柱直道他是个小兔崽子,越大越难哄,以后怕不是要翻天。

  跟他们聊了两句,钱婶从怀里掏出个红纸包塞给沈清竹。

  沈清竹一愣,连忙便要推拒,“婶子,我已不是小孩儿了,怎的还能收你的红包。”

  “拿着。”钱婶虎了脸,又往他手里塞了塞,“你进门第一年,婆家自然是要给红包的,松家里的情况你也晓得,这红包啊,

  婶子便替他阿娘给了,我们乡下人没多少银钱,你可莫要嫌弃了。”

  “我怎会嫌弃……”沈清竹头一回不知该如何是好,下意识转头去看身边的人。

  周松点了点头,“拿着吧,婶子的一片心意。”

  钱婶自小照顾他,于他而言,与娘亲无甚分别,若在这种事上与她拉扯,她定是要不高兴的。

  如此,沈清竹便只好将那红纸包收了,“谢谢婶子。”

  钱婶这才又露出笑,拍拍他的手。

  又闲聊几句,周松等着林二柱他们过来,给小宝塞了红包,才起身说要去西村那边一趟,沈清竹就留在这里,他过会儿便回

  来,不会在那边久待。

  钱婶他们也晓得先前闹的再不愉快,那边他也得去一趟,没说别的,只玩笑道肯定替他将夫郎照顾好了,让他放心。

  “早去早回,我在婶子家等你。”沈清竹明白他不想让自己与那些人多接触的心意,没有说什么要陪他一起去的话,他也知道对方能把事情处理好。

  周松出了门,回家一趟拿上先前准备好的礼品,往西村那边去了。

  自成亲前那一次,他就没再去过周家,那些人显然也将他说的话放在了心上,没敢再过去打扰他。

  至于他们自家如何的闹腾,他管不了也不想管。

  站在久违的院子前,他抬手叩了叩门。

  来开门的是胡兰,她瞅着没有之前的精神头好了,憔悴了一些,看见他也没了先前那般的意气,有点尴尬的提了提嘴角,“侄子来了……”

  周松点了点头权当是回应了,她也没说什么。

  他抬脚进门,胡兰跟在他身后,“娘她老人家一大早就盼着你呢。”

  周松还是没说话,直接进了堂屋。

  屋里不算亮堂,燃了炉子但不算特别暖和,只能说是不冷,应该是舍不得多烧炭。

  周大山不在,只有周奶奶一个人,一看见他就站起身迎过来,笑容里带着点讨好,“松来了,一路上冷了吧,快过来坐。”

  周松避开她伸过来的手,将拿着的礼放在矮桌上,“这些是替爹给您的。”

  周奶奶一下有些哑口无言,悬着的手也有点尴尬的收了回去。

  周松对此无甚情绪,转身便要直接出去。

  “唉,怎的这就要走啊,难得来一趟,我们聊聊天,晌午饭便在这里吃吧。”周奶奶看他要走,急急的跟上。

  “是啊,侄子,不如晌午吃了饭再走。”一旁的胡兰也跟着帮了句腔。

  周松站住脚,但没有转身,“不了,我已经跟钱婶说好,晌午饭在她家吃。”

  周奶奶忙道:“再怎么,外人哪有自己人……”

  话说一半,周松转过身,冷漠的神情让她下意识消了声。

  “对我来说,他们是亲人,你们才是外人,我以为这事,您上次就应该懂了。”

  周奶奶的脸白了白,再说不出话。

  周松转身出去了。

  “贱人,我还没说休了你呢,你还敢天天与我闹和离!”

  “周小富,你当真是没有一点良心!”

  周松刚走到院子里,便听见周小富那屋里传来吵嚷声,他脚下一顿。

  跟着出来的胡兰脸色一变,赶忙过去了。

  不大会儿,抹着眼泪的王翠香从里面出来,屋里还能隐约听见胡兰劝儿子的声音。

  王翠香一抬头看见站在院子里的周松,神情微顿,赶忙用衣袖擦掉眼泪,扯了扯嘴角露出点笑,“堂弟来了。”

  她以前身形就不算健壮,现今更是瘦的很,脸颊都凹了进去,十分的憔悴,一下子老了许多。

  想来也是,本就因没了孩子身体受损,还要跟周家人拉扯那些事,她如今不光是身体上的不适,心伤更是难愈。

  周松看了眼她身后的房门,道:“周家人向来吃硬不吃软,你若当真下了决心和离,就不要心软退缩,要闹就闹到底。”

  未曾想过他会跟自己说这些的王翠香一愣,接着便又红了眼眶,在这个家里,有这么一个人能理解她,她便觉得有了许多安慰。

  看她又掉了眼泪,周松沉默了一会儿,又道:“周家的事我不想再掺和,也不想再跟他们多打交道,你和离的事我帮不了什么忙,等你能彻底跟他们断了,若遇上什么难处,可以去东村找我。”

  这一番话,又是让王翠香心中酸软,憋不住的流泪,什么话都说不出,最后也只是朝他弯身鞠了一躬。

  周松也没再多说,转身走了。

  有些人的日子终究是要自己过,旁人的帮助不过是一时,能不能有所改变,还是要看自己。

  他走这一趟,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回到林家时,院门开着,想来是给他留的门。

  一帮人还在屋子里闲聊,他进到院子里就听见了林二柱的大嗓门,听着是在说明日陪刘芳走娘家的事儿。

  他掀帘进屋,一众人都转过来看他。

  “呦,松回来了,赶紧过来烤烤火。”钱婶抬手招呼他,顺道去拿了炉上的壶给他倒热水。

  林二柱有眼色的很,立马拉了个凳子放到沈清竹边上。

  周松搓搓手,带着一身的寒气走过去坐下,接过钱婶递来的水喝了口。

  “外面冷吧,早上起来都上冻了。”钱婶看他鼻尖都红红的。

  周松应了声。

  没有人问他去周家怎么样,那些人有没有找麻烦,开心的时候不提那些晦气的人。

  沈清竹安静看他喝了半杯热水,才转开视线继续道:“明日把马车驾走吧,车里点个小炉子,就算带着小宝也不会冻着他,本来弟妹的身子也未完全恢复,如此最好。”

  周松进来前,林二柱他们确实在聊明日走亲的事,犹豫着要不要带小宝。

  刘芳跟家里人的关系其实算不上好,父母更疼爱她哥哥,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紧着她哥来,对着她连笑脸都少有。

  但再怎的说也是父母亲人,就像周松得回去看望周奶奶那样,刘芳跟他们之间也不是说断就断的。

  想带上小宝也是想着孩子还小,离不得母亲,不说情感上的牵绊,光是一两个时辰喂次奶就断不得,可这大冷天的,带孩子去又实在遭罪。

  刘芳抿唇想了想,道:“不带小宝了,我跟二柱去,与松哥一样,东西放下就走,不吃饭了,有马车的话,一来回不用多久,要不了两个时辰。”

  如此倒是最好的,只是……

  钱婶跟林二柱都有些犹豫的看着刘芳。

  “不用担心,本来就不亲近,也莫要在一起多凑了。”刘芳自己倒是看得开,尤其是小宝出生之后,有些事更是看淡了。

  而且她生了孩子以来,父母也没说过来看看她跟孩子,那自己也没必要再顾念什么了。

  见她是真的不在意,钱婶他们自然也就放心了。

  几个人也就没再多提,很快将此事揭过。

  这日跟钱婶他们吃过晌午饭,周松就带着沈清竹回去了,回到屋里,他跟对方说了王翠香的事。

  对此,沈清竹没什么异议,让他自己看着办,他们不是什么圣人,但也没有心硬如铁,在不给自己惹麻烦的情况下若是能帮别人一把,就当结个善缘。

  他没有怪自己多管闲事,周松也就放心了,帮人铺了床让他去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