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我的乖软小夫郎>第81章

  堂屋内, 两个小哥儿聊的畅快。书房内,两兄弟也把未来的计划说了说。

  眨眼便是第二日了,太阳在半山腰探出头来。

  隔壁婶子知晓池南野他们回来了,特意做多了些豆腐花, 留给他们。

  今日的早食是豆腐花、小笼包、蟹黄包、茶叶蛋与煎饺。

  小笼包做的小, 几乎是一口一个,池南际与池南野昨夜聊的晚了些, 起来的也晚便带着早食斋路上吃了。

  赵砚书昨夜与赵母好好谈了一番, 心中的大石也放下了, 一夜好眠, 起来的时候也是晚了,就让下人拿了吃食到房里,边温书边吃。

  大七小七很早就醒过来, 奶娘喂完奶后又睡下来。

  早晨的空气是清新的, 吹过来的风有些干燥。

  不是同一个时间段起来的,陈嬷嬷与林桂芬还有赵母,她们三人便商量着百日宴要如何便吃吃食,这会是在正房的堂屋内。

  池南野今日又事情要忙活, 早早吃了早食便离开。盛苗就去找林晏清了。

  “晏清哥, 早啊。”盛苗揉了揉眼睛,还带着点睡意。奔波了许久, 他昨夜睡的沉。

  “不早了, 等吃了早食我还要去看铺子, 你呢??”林晏清直接用手拿了包子来吃。

  府上做的包子, 用料足足的, 皮薄馅多。

  “我也要去看。”盛苗打了个哈欠, 洗过手后, 跟他坐在一块,“我们一块出去,也有个伴。”

  他去江南把很多事情都交给各个铺子的掌柜了,今日要去拿账本看看还要把写好的话本带到酒楼去。

  桌面上还有些酱料,都是一碟一碟的,辣椒酱、豆瓣酱。

  林晏清吃煎饺,爱蘸辣椒酱,吃包子也是。

  豆腐花在疱屋里温着,这会被下人端了上来。

  盛苗坐好,先是简单的用豆腐花垫垫肚子,再去吃其他的东西。

  他道:“近来好像东奇府也有葡萄卖了,待会让下人去买些回来如何??”

  盛苗怕热也怕冷,天热时喜爱把头发高高束起,扎一个马尾,天冷了就喜爱半扎的头发。

  这会便是半扎的头发,因着要吃早食,头发都撇道身后去了,只有几缕不听话的留在胸前。

  “也成。”林晏清表情淡淡的,语气也缓慢:“板栗也是这会的水果,我铺子里有便拿些回来,我们尝尝。”

  板栗能做的吃食多着,板栗红枣炖鸡汤、红烧板栗排骨、板栗烧鸡,还有糖炒板栗等等。

  他开的山味铺子离池记古董羹近,当初为了方便照看,他就想着开在这儿的周围了。

  与池南际商量过,他开的那些铺子的名字,都是两夫夫一起想出来的。

  用过早食后,两位小哥儿带着近身伺候的小厮一起出去了。

  先前他们还不是很适应有人伺候着,但往后他们都是要在京城过日子的,若是不提前把规矩什么的学好怕是会出的岔子。

  池南野那边就忙碌起来了,将近一个月不在,食肆发生的事情多得很。

  上前来找合作的,府城上面出现吃食相同的都有,前者池南野能很快处理好,后者就是要慢慢去看了。

  池南野也不是盲目自信,每个人做吃食做出来的味道都不同,他也没想过自己的吃食能独一无二出现有相同的吃食后他也不慌。

  让人秋探听一番就放下心来了,只要不是从内里出现的问题那一切都好说。

  陈二如今是陈掌柜的额,满面春风,家里人也过上了好生活。

  他被池南野叫到会客的屋子里面,桌面上放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茶水。

  接连去看了好两家铺子,池南野也有些累了,眉宇染上了疲惫,语气淡淡的把先前在京城买的宅院田地一事告知他,旋即才道:“我是这般想的,先由你去京城了慢慢扎根下来,看宅院观察铺子旋即买下来,田地自然也是要看着。”

  对方很看好自己这事,陈二知晓,想要走的远就要有一定的勇气,他点点头,“我什么时候去??”

  池南野道:“自然是越快越好,你先安顿好家人,你如今的职位我让赵明给顶上来。”

  赵明是他在江南买下来的人,管理有一手,且是因为被牵连才被发卖的,本人并没有过错。

  “东家,我能把家里的人带上吗??”陈二眼里满怀期待,握着茶杯的手指都不禁颤抖起来。

  他爹娘已经去世了,大哥、二哥三姐等兄弟姐妹也都有自己的家庭,但他还有自己的家室,还有一个哥儿弟弟未嫁出去,若是留在这儿怕是不得安生。

  池南野也知晓他的家庭情况,沉吟片刻便给出了答案:“带着去吧。”

  买的三进宅院,能住的屋子多了去,还不需要如此注重那么一两间。

  陈二眼里满含感激,他细细想了想多嘴一问:“东家买那么多的田地是想着自己栽种粮食,供应给食肆吗??”

  池南野道:“正是,我们一家子打算过了年再去京城,这期间你要忙活的事情多着。”

  两人就着田地要栽种什么,需要什么种子的事情说了说后,便各自离开了。

  去江南之前,他就买下了几间铺子在池记古董羹附近的铺子,这次回来装潢什么的都已经弄好了,他去装备匠哪儿给了尾金后就想这几个铺子要做什么吃食了。

  一开始的两间南北饮食坊的分别做面食饭食的,后面的池家凉菜铺子与池记古董羹也有自己的吃食。他在想要不要弄个新奇的,还是就把这些铺子当做它们的分店。

  思来想去大了定论,拿一间来弄烤肉,剩下的就作为分铺子好了。

  把事情想好之后,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他也不打算回府,回到池记古董羹的铺子要了份冒烤鸭后就坐下来了。

  因着有成熟的团队,强大的实力,醉霄楼的营业额蹭蹭往上涨,陶嵩这些就是高枕无忧了。

  近来他家为他物色成亲的人,看的他眼花缭乱这不才逃出来透透气,没想到一来池记古董羹就见到池南野了。

  陶嵩喊小二,“小二你们东家点什么吃食也给我来上一份。”听到小二的应答后,他撩开碍人的袍子,坐在凳子上。

  “兄弟,江南一行可是好??”他自顾自的倒了杯白开水给自己,朝着对方挑眉。

  池南野略路看他一眼,“还算可以,中途还去了京城,这一路上见识多。”

  陶嵩点点头,心下明了,沉思一会道:“你侄子百日宴要到了吧,请不请我??”

  “此次百日宴除了我两个侄子,还要把家里二位书生中举的事情贺一贺,定是会请你的。”池南野道。

  到时候宴请的人多了去,他们家又要忙活起来了。

  陶嵩道:“那要忙的事情可就多了。”忽然想到什么,他语气停顿了下,“我年前就要成亲了。”

  他面上的无奈一览无余,说罢还忧愁的叹了口气。

  池南野知晓许多大户人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他问:“想看人家后,你就没有一个喜爱的??”

  陶嵩摇摇头,“也不是,就是觉着为了巩固一些……”他不知该如何形容很久才道:“东西,而成亲这样的感情也太不纯粹了。”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的婚事,只能听从。

  现在他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明确知道这样的婚事他是不想要的。

  池南野也没有能帮到他的法子,只能安慰:“慢慢来便是,若是成亲后相处好了也不一定。”

  说话这么一会的功夫,热气腾腾的冒烤鸭就送到桌面上来了。

  陶嵩用筷子夹起一个鸭腿。吹了吹咬了几口泄愤,自暴自弃:“就那样吧。”

  池南野见他沉默下来,岔开话题道:“吃东西吧。对了,待会吃完东西你要去哪儿??”

  后面的话就是他随口一问。

  他今日要做的事情多着,没有闲工夫跟人闲聊闲逛。

  陶嵩抬起头,“反正不回府就是了。”

  他也没有计划。

  池南野抬眸看他一眼,旋即垂下眸子。

  “野子,你也在这啊??”此时林晏清的声音传来,他与盛苗一起走来。

  他们两个去巡视一番铺子后,就去买了点水果,买完东西就过来这儿。

  秋季干燥带着凉意,吃些热气腾腾的吃食是最好不过了。

  “是啊。”听到声音,池南野抬头望见自己的夫郎,露出一个清浅的笑容。

  盛苗下意识的坐到他身旁,林晏清则是自己一个人坐在长凳上,两人依照习惯喊小二点了东西后就说话了。

  林晏清道:“秋日水果也多,方才瞧了眼都有柿子了。”

  他想着,待会回去可要买一些脆柿子吃,若是还不错就弄柿子干。

  青山村,池家门口就种了一个柿子树,他小时候经常到哪儿摘柿子吃。

  “梨子也有,近来天气干燥,不若弄个冰糖炖雪梨尝尝??”盛苗嗓音较温柔,两眼带着点期待。

  池南野搭腔:“也好。”

  陶嵩的忧愁暂时被掩盖住,他左看看右看看,“可有我的份??”

  他家大业大的,想要什么没有,就是贪图池家的氛围,那种其乐融融、安稳顺遂的氛围。

  “你若是喜爱,也可来池府尝尝。”林晏清看他一眼道。他也是做生意的,自然知晓陶嵩是什么人。

  陶嵩放下筷子拱手,“那我可就恭敬不如从命。”

  池南野给盛苗倒了杯茶水让他润润嗓子,随后开口:“今日何时起来的??”

  他们昨夜把好些个红木箱子离的东西归置好后,时辰也晚了,早上起的晚夜是正常的。

  盛苗回答他后,简单的与对方说了些茶馆的情况,“那话本在茶馆内的反响好,平日的生意也被带动起来了。”

  他语气带上了些喜悦,他先前没想着自己写得话本能吸引这么多人。

  池南野替他高兴,“那可好啊,往后若是有了空闲也能写写,写好了就往茶馆里放。”

  那话本是花费了少年好些心血的,这会红火起来也是意料之内的事。

  用过午食后,几人坐姿略微懒散了些,食肆内的生意却一直没有改变。

  池南野扭头,慢慢道:“我还有其他铺子要看,你呢??要去看铺子还是回府??”

  盛苗看着他清亮的眼眸,理智占了上风,“我要回府看账本。”

  这些日子不在,账本积累下来了,他可要好好理一理。他脑子不如对方的好,不能一目十行只能靠着勤奋慢慢补上去。

  听到此话,池南野也不勉强,“那我先走了。”

  林晏清看过铺子了,这下便是回去陪伴大七小七他们二人,顺便买雪梨做冰糖炖雪梨。

  陶嵩无所事事的,记着先前的事情就跟着两位小哥儿身后走了。

  =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百日宴那日很快便到来,宾客往来无比热闹。

  池南际两兄弟与赵砚书在外头招待客人,盛苗与林晏清则是分别抱着大七小七出去见见人就作罢了。

  到府上来的多的很,生意人、读书人都有,这次热闹便也没有太多讲究,就按着自己的喜好坐好,谈话声此起彼伏。

  池南野面上一直带着浅笑,“钱老板,来了,往这边请。”

  来的人正是钱如来还有他的娘子,二人甚是般配。

  钱如来哈哈笑了几声,寒暄道:“先前你去了江南,回来后又是忙活了好急人,我都见不着你的人了,这些可算见着了。”

  钱夫人站在他身旁,微微笑。

  池南野也不说那些虚的,“都忙,若是空闲了定找你吃上一顿,闲聊闲聊。”

  钱如来摆摆手,不说了,跟着仆人身后离开。

  池南野的夫郎盛苗是江南周家的外孙这一件事已经在府城传了个遍,这下上来套近乎的可不少。

  他生意做得好,府上还有二位举人,两个夫郎也是当仁不让,他们这一家子前途无量。

  张家与他们并不熟络,但是张婉柔与盛苗关系好,与林晏清关系也不错,因此张家也是收到了请帖。

  张婉柔时不时会到池府,至此林桂芬对她也是有印象的,“婉柔姑娘,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

  张婉柔端庄秀丽,她轻笑道:“我爹跟那些生意人闲聊去了,我想着找小苗跟晏清的。”

  林桂芬明了,“我让下人带你过去,他们两个这会应是在逗两个奶娃子呢。”

  她说完这话也要娶疱屋看看,吃食准备的怎么样,免得出了差错。

  百日宴加着庆祝两个书生中了举,这送礼的人可不少,池大、池二两个帮着拿东西到房里放着,手都酸了。

  “小苗,晏清。”张婉柔眉眼带着喜意走进西厢房的堂屋,堂屋里面还有其他夫人、夫郎都是对大七小七爱不释手的。

  那些夫人、夫郎都想沾沾双胎这个喜气,在这堂屋内都是欢声笑语的。

  林晏清率先搭话,“可算来了,你这段时间忙活什么去了??都不见你的人影。”

  下人都识趣,时不时捧果奉茶。

  盛苗手里还拿着逗孩子的拨浪鼓,应和:“就是。”

  张婉柔坐在他们身旁的位置,解释:“近来准备相看人家了,我爹不让我出去。”

  她声音压的有些低,只有他们三人听见了。

  “哦,原是这般啊。”林晏清道,说完他递给她一把瓜子,“边嗑瓜子边说。”

  “尝尝海棠糕,这是江南那边的吃食。”盛苗不太爱吃瓜子,就只是吃点心果脯什么的。

  知晓他爱吃糕点这类的吃食,老太君特意让一个周府府上的厨子跟着他们一起回东奇府。

  张婉柔道:“我省的。”旋即他问起林晏清来,“有间山味里的板栗可还有??最近爱吃这个,但是我娘不让我吃,嘴馋的厉害。”

  有间山味是林晏清开的山味铺子的名字。

  “没了,这些东西都紧俏着。”林晏清摊手,无奈道。

  府城人吃多了山珍海味,总喜爱吃些山味解解腻,这不有间山味里的声音红火。

  “好吧。”张婉柔有些失落道。

  盛苗想到了什么,开口道:“待会宴席上有板栗烧鸡,你待会尝尝便是。”

  “好。”

  大七被钱夫人抱着,肉嘟嘟白里透红的脸蛋上没有一丝笑容,后者浅笑道:“你这般性子倒是与你爹很是相像了。”

  她也见过池南际见面,钱如来也跟他说过几句这个人,对此也算是有些了解。

  闻言,林晏清扭头笑道:“他就是这般的,我逗他都不笑。”

  只要被挠痒痒的时候,大七才会小,还有听到池南际早起犯困念书的时候无比精神。他跟池南际都想着,大七一定是个科举的好苗子。

  “你给他念书,他就理你了,会蹬蹬腿摆摆手,咿咿呀呀的。”他补充道。

  此话一出,好些夫人夫郎都惊讶,异口同声,“这般啊,可是科举的好苗子,聪慧。”

  一个挽起全部头发,身形单薄的夫郎道:“昨日我儿子念了首《秋日》我也记这,不若就让我念给祈年听。”

  池祈年是大七的名字,池知韫是小七的名字,他们两个的名字可是大有来头,庞老都给了建议。

  “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一首诗念完了,大七果然蹬蹬腿,咿咿呀呀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在场的人鼓起掌来,说话声音响起。“可真是啊。”“不愧是举人的儿子,与旁的不同。”

  小七是被一个长相艳丽的夫人抱在怀中,此时有些昏昏欲睡了,她道:“孩子要睡觉了,可快些抱去才是。”

  容嬷嬷赶忙过去吧人抱进回来,放到寝室的摇床上盖上薄薄的锦被。

  奶娃子年岁小,就爱睡觉,这不没过多久大七夜昏昏欲睡了,见此奶娘便抱着孩子进去了。

  孩子都是睡觉的,他们在堂屋闲聊也怕吵着孩子,便到外头的园子里去,园子还种着些瓜果蔬菜别有一番风味。

  钱夫人看了眼,对着林晏清道:“你也是惬意。”

  林晏清谦虚道:“哪有,都是先前种下的了,府上的下人也会来打理。”

  话语落下,就有夫郎问:“这花园子为何种这些不种花啊??”

  他没有恶意,只是简单的问一问。

  林晏清回答:“都瞧个人喜爱。”

  盛苗岔开话题道:“秋日最好便是赏桂花了,你们是是如何打算的??”

  “赏桂花要出城,坐马车实在是劳累,我阿就想着在府上看看自己的桂花。”钱夫人帮着搭话。

  她院子里也是种了桂花树的。

  闲聊了一会,便是开席了,他们要到位置上坐好。

  汉子、哥儿、女子不同席,摆了六十来桌,也是头一回如此铺张。

  桌面上的菜色都是好的,色香味俱全。

  池南野与陶嵩,钱如来,吴志全这些熟悉的生意人坐在一桌。

  热闹得很也没有食不言这一说了,池南野首先道:“这是晌午第一顿,便不喝酒了,今夜酒管够。”

  钱如来夹了块烧鸡放到碗里,闻言便道:“我可就记着你这话了。”

  梅菜扣肉就在陶嵩眼前,他夹了块肥瘦相间了送入嘴里,又用筷子夹了口饭,咽了下去,才道:“今夜定是要不醉不归。”

  吴志全稍显稳重,提醒:“还有宵禁,可别忘记了。”

  同一桌的人笑道:“就罚几个银子能有什么事儿。不醉不归才好。”

  钱如来点评:“这粉蒸肉做的不错啊,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肉质细腻。”

  说罢,他又夹了一筷子的粉蒸肉到米饭上。

  池南野接受了这一个评价,并且劝阻:“可莫要吃太饱,待会还有水果点心什么的吃。”

  其他人都附和他,但是没有一个做到的,一个两个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陶嵩与钱如来不一样,他倒是偏爱水煮肉片,肉嫩菜鲜油亮汤红,麻辣风味的,对于他而言最适合下饭了。

  吴志全就着最近的事情询问道:“陶兄弟,听闻你家正在帮你相看人家,年前我们能去你的成亲宴吗??”

  他这话都在往陶嵩的肺管子上戳,偏偏这是在宴席上,他不能说任何的不好。

  池南野见他脸色有些不佳,解围:“这哪能由他做主啊,倒不如我们想想我的两位侄子会有什么大出息。”

  他把话题转移到大七小七身上,。

  陶嵩松了口气,钱如来立马道:“汉子大抵是跟着他爹一块,去科举。哥儿像他阿爹做生意也可。”

  他这是就着最有可能的方向来猜想了。

  吴志全被转移了话题,这会仔细一想,“我认同钱老板的说法。”

  池南野仔细听着他们的讨论,没有搭话。

  作者有话说:

  一月份有点忙,害怕后续更新不到,日六改为日三,偶尔也会日六,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