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我的乖软小夫郎>第78章

  第二日如约而至, 一家四人去安群牙行看了奴仆与管家,把事情置办好之后又买了接下来的食材准备路上做吃食。

  池南野与盛苗二人去游玩,陈嬷嬷与林桂芬便没有跟着,她们还要置办其他物什便分开。

  等到日落, 池南野两夫夫才恋恋不舍的回到船上。

  盛苗手里空荡荡的, 也轻松,池南野手里拿着的东西多, 但对于他来说不累。

  前者语气欢快, 眉眼带上了喜意, “京城真好玩。”

  他们两个去看了一出戏, 看完戏后就在集市上逛了逛,又看了游船。

  原本是想着上去的,但仔细想想时间也不够了, 便就此作罢。

  货物已经全部搬上船, 船长正在点货,见着池南野两人回来只是微微笑当做打招呼。

  奴仆的身契被林桂芬拿着,盛苗则是放着田地的契约,奔波的两日也是累人。

  盛苗半躺在床榻上, 把买回来的东西收拾好放进大木箱子里, 还时不时看着池南野写这几日买东西的账。

  把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他鬼使神差笑着调侃他:“我已成亲, 小娘子生的的美, 应当有个好去处。”

  池南野无奈的看他一眼, 墨水在纸张上晕开了, “苗哥儿, 我发觉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方才在糕点铺子买糕点的时候, 有个小娘子给他递了一方手帕。

  在大邑朝, 女子或者小哥儿送手帕给汉子,意味可就多了,但最多的便是表达情思。

  池南野有些惶恐忙还了回去,这才有了方才盛苗说的话。

  盛苗当时见着也不恼,只是觉着自己相公魅力还挺大了,在人才济济的京城中都有娘子给他送手帕。

  盛苗把话本放下来,两眼巴巴的望他,“先前倒是没有想过,今日这么一看,你与大哥这相貌在京城是极好的,也怪不得有人送帕子。。”

  “我与大哥都成亲了,可莫要说这话。”池南野换张宣纸,重新写下这两日的开支,回答他。

  “好。”盛苗应答,他重新拿起话本看了起来。

  把这两日的开支写下来后,池南野倒吸一口凉气,心想,可要回东奇府开多几间铺子了。

  此时的太阳已经西下,橘黄色的阳光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池南野看了眼看话本看的入迷的盛苗,没有打扰,便出了门。

  刘大哥坐在船头吹凉风,船已经开始行驶,见着池南野来,他笑呵呵的:“池兄弟,怎么下来了??”

  “上面也闷着,便下来瞧瞧。”池南野坐在一旁的躺椅上。

  “这两日在京城玩的可好??”刘大哥躺在躺椅上,眯着眼瞧着很是惬意。

  他这两日都忙着指挥人办货物,压根没有空闲去城内逛一逛。

  “还成,见到了许多在东奇府见不到的。”池南野双腿伸直,一手撑在脑后。

  刘大哥侧脸,“船上还有几个客人与你们住同一层。”

  有几个也是要娶江南的,秉着有钱不赚白不赚的原则,他就把人就捎上了。

  “省的了,方才回来时他们就与我们打了招呼。”池南野道。

  两人闲聊一会,天上下起雨来,朦胧的细雨洒着。

  两人把椅子都搬了回去,雨才渐渐下大,雨声都快要把说话的声音给盖过去了。

  刘大哥喊道:“快些做吃食,下雨后天黑的快。”

  说罢,他便摆摆手回去了。

  听到下雨的声音,盛苗把话本放下,到窗户哪儿看了会雨,听到脚步声便回头,“方才去哪儿了??”

  池南野拍了拍衣裳上沾到的雨水,眉眼冷淡,“方才下去跟刘大哥说了几句话,没想着就下雨了。”

  说罢,他把房内周遭的窗户给关小一些,免得雨水溅进来。

  盛苗道:“这雨下的大,会不会影响行船??”

  旁边是放着的果脯,他说罢,便顺手拿了一块放入嘴里,嚼吧嚼吧。

  池南野摇摇头,“我也不知。若是一直下大抵会影响。”

  他坐到椅子上,略显的无聊,双手松散的搭在双腿之间。

  窗户窜进来的风,蛮冷的,这会已经入秋,温度降了下去,配着如今的风更是萧瑟。

  门被打开,林桂芬见着他们两人,眉眼带着笑:“你们在这便好,刚想找你们呢。”

  她顺手把门关上。

  盛苗坐端正一些,眉眼带着疑惑,“怎么了娘??”

  林桂芬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来问问你们今夜想吃什么。”

  “吃面条。”盛苗道。

  吃米饭都有点吃腻了,有点想吃面条。

  池南野搭腔,“就吃面条。”

  “那成,我跟嬷嬷去做,你们两就等着。”林桂芬来的匆忙走到也匆忙。

  她跟陈嬷嬷都不是闲得住的性子,总会找点事情做。

  池南野见此也没有多说了。

  雨下了了三四日,正当他们以为船只要停靠在一旁的时候,到了江南。雨是从两夫夫刚吃完早食后停下来的。

  池南野把窗户稍稍打开,清晨带着湿润的风从窗外吹进来,带走一夜的疲惫。

  船长使唤船员把船只停靠在码头,见到池南野喊道:“池兄弟,到江南了。”

  池南野微微一愣,接着回答:“好,我们收拾收拾就走啦。”

  时下到了江南他有些难以置信。

  船夫喊话的声音大,盛苗自然也是听到了,他喜上眉梢,“到了,我们收拾东西走吧。”

  “我让人去告诉舅舅。”池南野揉了揉自己夫郎毛茸茸的脑袋,计划道:“免得突然上门,惹得不好。”

  他让盛苗喊林桂芬二人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他自己则是下了船让人到周家布庄告知周安庆一声,他们来江南了。

  来之前,周安庆就告知他让他们来江南后第一时间就让人去布庄找他。

  江南的秋与东奇府的不同,它这儿的草木凋谢的慢,空气是湿润的,天空的颜色寡淡,时常带着雨但鲜少刮风。

  正如此时,池南野让人到布庄喊人后,便回到了船上,外面下起了朦胧的小雨。

  二位妇人手脚利落很快便将东西收拾好,径直来了池南野的屋子内静静的等待。

  陈嬷嬷望着外面,望着久别重逢的江南,一时间眼眶都红了。

  盛苗把东西收拾好后,就望着外头,脑海里思绪万千。池南野见此,便过去与他坐在一块,静静的陪伴他。

  盛苗不知该如何诉说此时的感情,只知道心里很乱,像是针线被缠绕住解不开一般。

  周安庆来的很快,许是早有料到或者等待已久,人把话带到之后,他就让车夫驾着马车来了。

  到了码头,他撑着油纸伞问了船夫几句话就到船舱内,开门便见着几人,眼里带着激动,“快,快,道马车上面去。”

  他挥挥手,让身后的小厮帮忙拿行李。

  盛苗雨池南际见着他,异口同声喊了声:“舅舅。”陈嬷嬷喊得是少爷,林桂芬喊得是他的名字。

  周安庆诶诶了几声,带着他们上了马车,语调很慢,“江南到了秋天就是这般多雨。”他望向盛苗:“小苗,我先前告知了爹爹你的事,他读一直盼着你们来呢。”

  他的语气是丝毫不用掩盖的激动。

  江南雨旁的地方不同,江南周家更甚,吃穿用度都是一等的,林桂芬从陈嬷嬷哪儿知晓了一些关于他们的事情后,自从上了马车就步步留心,免得闹了笑话。

  自从上了马车,周安庆主动与四人聊着,不让他们觉得冷淡。

  盛苗透过纱窗看了外面一眼,街市繁华,人烟阜盛。早已经见过京城的繁华,他也有了些承受能力,此时见到江南他也没有太过惊讶。

  马车行驶了多久,他们未曾记着,只知聊的很是畅快。

  门口蹲着两只石狮子,威武不凡,台阶上有大约是个仆人,光鲜亮丽。正门上有一金漆牌匾,匾上赫然雕琢着两个大字——周府。

  他们没有看向外头,马车一直行驶,穿过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一直行驶到了正房大院。

  台阶之上,三三两两的丫鬟见着马车来了,急忙上前迎着人下来。其中一个绑着小揪揪的哥儿是扶着盛苗下来的。

  大丫鬟轻声细语,“老太君早就念着你们了,五少爷可快些带着人进去。”

  周安庆心知自己爹爹等的久,朝着下人摆摆手,就带着人进去。

  盛苗一进入房内,就见一个发丝如雪的哥儿被嬷嬷搀扶着望他这边来,还为出声就被搂入怀里。

  耳边是湿润的带着温热的泪水,他听到哥儿喊,我的乖孙,乖孙。

  一时间,房内众人皆是掩面而泣。

  盛苗与笙哥儿长得极像,大少君见了都不禁晃神,嘟囔着是笙哥儿回来了吗??

  得知笙哥儿的孩子还在世上那日,他们几人就盼着他们到来了。

  慢慢止住哭声后,盛苗被老太君牵着到他身旁坐着,下人也上了茶水蜜饯伺候人。

  老太君用手帕擦拭面上的泪水,语气温和,指着人给他介绍,随后介绍完才道:“我的好乖孙一路上可累了??”

  他是典型的江南哥儿,语气温和且缓慢。

  盛苗稍稍有些无措,随后他调整好自己,缓缓开口:“不累的,一路上想着外么您都没空想其他的,不累。”

  他嘴甜,老太君一时间既然分不清他是笙哥儿的孩子,还是笙哥儿了。

  随后,便是与亲家谈了一番,陈嬷嬷是老人了,一时间回来既然有些不适应。

  老太君干枯的手握着盛苗的,那双稍稍有些发白的眼睛看向池南野,“这便是乖孙的夫君吧,生的好。”

  随后,他又问了几句,大抵是有没有做生意,做什么生意,打算去京城吗,家里还有什么人。

  池南野都一一回答了,他不卑不亢在老太君哪儿落下了个好印象。

  害怕盛苗怕生,今日屋内也无太多人,只留下些亲近的在这里。

  老太君又问,“乖孙,可是喜爱吃吃食??府内的厨子是先前的御厨,做出来的吃食甚是味美,今夜用膳可要好好尝尝。”

  盛苗看着他,从他的脸上,依稀辨别出笙哥儿的面容来。

  他听陈嬷嬷道,他爹爹与外么生的极像,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

  盛苗点点头,柔声道:“自然是喜爱的。”

  老太君与他说着话,其他人都是静默着,不动声色的打量着他们。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大少君上前道:“爹爹,时辰也不早了,苗哥儿他们几人来也是累,不若让他们好好歇歇。”

  此话一出,其他人就应和了,老太君也是答:“好好好,唤人带他们下去歇歇。”

  一时间沉浸在相逢的喜悦中,不能自拔。也没有想到这件事。

  丫鬟得了吩咐就带着人下去,陈嬷嬷精神亢奋不想歇息去找了先前相处好的玩伴。

  林桂芬压下眼底的惊讶,跟着丫鬟一起走,到底是大户人家的丫鬟怕她不自在还主动开口调节。

  “林夫人,想来后若是肚子饿了,唤我们一声便成。”丫鬟道:“我们一直在门外候着。不喊我们,我们是不会进去的。”

  林桂芬微微颔首,“那便好。”

  带着人分别到了屋内后,点了安神香他们便出去了。

  床榻整洁干净,池南野先是收拾一番便直挺挺的躺在上面,望向自己夫郎,挥挥手,“过来吧。”

  盛苗脱了鞋袜,一旁便有水盆洗手,洗脚,洗过后,他才爬到穿上,双眼看着床顶。

  “阿野,外么他好像很喜欢我。”他如实说来。

  池南野把人搂进怀里,“是啊,今日他搂着你哭的时候,看的我都眼眶泛红了。”

  他也能看出周家一家子都是好的,对他们尊重。

  “你呢,你对外么是什么感觉??”他亲了亲夫郎的额头,开口询问。

  “嗯。”盛苗不知该如何形容,随后让池南野把手放到他的心口处,“这里跳的很快。”

  被抱在怀里,被牵着的时候,他能明显的感觉到对方身上传来的善意与激动。

  池南野抱着他,默不作声。

  随后,在安神香的作用下,他们沉沉睡去。

  等醒过来,已经是傍晚了,屋内的丫鬟听到里面有响声忙道:“池少爷,苗少君,可是起来了??”、

  池南野怀里还抱着人,思绪还未缓过来,下意识道:“起来了,送水进来准备洗漱。”

  外面传来一声,“好的。”

  盛苗飘走的思绪回来,他起了身,还未穿好鞋袜就有人进来伺候他了。

  一开始还不是很适应,慢慢的便好了,被伺候着洗漱完毕后,便有小厮送吃食进来。

  两人面对面坐着,丫鬟给奉了茶,语气柔柔的,“今夜还要用膳,此时简单垫垫肚子。”

  她被吩咐过,说完此话后便出去了。

  圆桌上摆放着的吃食很多,但分量少,八宝粥、梅花糕、生煎包、橘红糕、糯米烧麦等各式各样。

  还不知晓他们的口味,所以吃食多着厉害,圆桌几乎放不下了。

  盛苗用勺子尝了尝八宝粥,眼前一亮,“好吃。”

  池南野浅笑着看他,叮嘱:“方才丫鬟也说了,今夜还有膳食,这会垫垫肚子每样都尝尝便是。”

  橘红糕色泽粉红,呈半透明状,甜腴细嫩,清津适口,白皮中隐隐透着点粉,味道是清香微甜,一点都不腻。很适合池南野这种不爱吃甜食的人。

  小笼包里面藏有卤汁,盛苗怕烫到,先是用筷子戳破晾凉,再用勺子送入嘴里,入口鲜而不腻。

  池南野瞧他吃的欢快,“江南美食也多,这几日留在这里好好尝尝。”

  他们大约有七日的时间留在这儿,七日后便是坐船回东奇府。

  浅浅吃了些吃食填饱肚子后,盛苗就被人带着去见老太君了,池南野则是被四少爷喊走。

  四少爷是老太君的儿子,名叫周寻,现如今是江南的知府,他办事好,大抵今年就能再升一官到京城去。

  正房大院内,先前一同见过盛苗的人已经被老太君使唤开,到了别处,此时只有盛苗与老太君二人相聚。

  老太君让人上了茶果,免得饿着他的小乖孙,随后牵着盛苗的手到身旁坐着。

  他问道:“睡的可好??丫鬟们端去垫肚子的吃食味道如何??”

  盛苗垂着脑袋,听到此话微微抬眸,“睡得好,吃食味道也好。”他的话语顿了顿,“安神香作用大,几乎一躺下没多久就睡过去了。”

  老太君抚着少年的发丝,语气缓慢:“这安神香是大少君置办的,若是喜爱等回去了带些回去。”

  说罢,他又聊起其他的来,“夫君对你可好??婆母如何??在东奇府可还习惯??”

  他从两个儿子口中得知,自己的外孙过得很好,但终究不是亲耳从当事人嘴里听到的,他不放心。

  盛苗沉吟片刻,“阿野对我好,家里的钱财都是我管着的。婆母为人厚道,对我自然是没话说。东奇府的人热情,我挺好的。”

  听到他如此说,老太君悬着的心放在,忽的想到了笙哥儿,“你过得好便是,不像我的宝贝笙哥儿。”

  后面还没有说其他的,他便落下泪来。

  他最疼爱的儿子,最爱惜的哥儿,被人哄骗到那个下场,他每每提起来就忍不住落泪。

  盛苗手足无措,下意识的用手帕帮他擦拭掉脸上的泪。

  一旁身着华丽的嬷嬷,见此劝慰道:“老太君可莫要伤心,小少爷也不愿见您落泪的,再是苗哥儿在呢,您可要好好陪着他。”

  她便上前轻轻拍着老太君的背,“先前您不是还说着,等苗哥儿来,带他四处逛逛???若是现在哭红了双眼瞧不见事物了,该如何去。”

  此话出来,老太君也渐渐平稳情绪,声音有些哽咽,“好乖孙,外么给你准备了好些东西可要跟我去瞧瞧??”

  从得知笙哥儿有了孩子后,他就开始准备,现如今准备的东西都要堆满一个耳房了。

  盛苗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种好,他有些招架不住。眼住在在薄薄的眼皮里四处动作,他见到一旁的嬷嬷给他点头。

  他不知是不是让他答应的意思,淡粉色的唇瓣翕动,“好啊,外么。”

  老太君久违的露出笑容,他颤颤巍巍的起身,盛苗见此忙搀扶着他。

  老太君笑着自己,“年纪大了,不中用了。”

  他早年缠绵病榻,如今能活到这个年纪,四世同堂已经是不容易得了。

  靠的很近,盛苗能闻到对方身上的蔷薇露的香味,很淡。

  “没有的,外么身子还健壮呢。”他听到自己这样说。

  许是血缘的羁绊,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对他的亲近。

  “你嘴倒是甜,像是吃了蜜糖一般。”老太君如是说,“今夜用膳要坐外么身旁,也莫要害怕,舅舅,舅母、舅夫郎,还有那些表哥表姐们都好相处。”

  周家家风好,从未出现过内斗现象。

  盛苗轻轻的点了点头,“我省的了。”

  老太君便走路便看少年,像是要把这模样深深烙印的脑海中。

  正房很安静,沉默下来后只能听到脚步声与人的呼吸声。

  被带到一个耳房中,里面井然有序的堆放着,从小到大的礼物。

  栩栩如生的虎头鞋,江南最有名的绣娘秀出来的肚兜,各种各样的小衣……其实说是耳房,但地方比厢房都大。

  盛苗愣在原地,他好像能想象到,自己的爹爹在周家是如何受宠的。

  他作为老太君一个素未谋面的外孙都被重视疼爱到这种地步,笙哥儿许是更甚。

  “好乖孙,为何不说话了??喜不喜爱??”老太君干枯的抚上盛苗的脸,一字一句,“好乖孙,好乖孙……”

  他就这样一直叫着,好像在透过他叫其他人。

  思绪被此话拉了回来,盛苗略微低头看到对方眼睛里自己的倒影,里面满含泪水,“外么我很喜欢。”

  他的语调很慢,害怕对方听不见。

  五舅跟他说,老太君已经耳背了。

  老太君道:“等回东奇府,我让你小舅开船送去给你。”

  盛苗没有拒绝,这是老人家的心意。

  老太君又一次抚着他的脑袋,慢慢道:“听闻你夫君大哥是举人,往后可是要去京城的,你们可是也要跟着去??”

  他很喜欢摸笙哥儿的脑袋,就像是在摸盛苗的脑袋一样。

  “是啊,前些日子已经在京城买了宅院。”盛苗如实回答,“我跟相公也打算往后在京城做生意。”

  “这般啊。”老太君恍然大悟,“也好。若是在京城遇到麻烦可以去找你大舅,他如今官职高着呢。”

  周家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在官场上自然也是有人的。

  大舅如何官职,盛苗不知晓,他只知道自己往后也是有娘家人的了。

  “外么,我们出去走走可好??”盛苗把视线从一屋子的礼物中收了回来,“听闻江南的秋很美,我还未仔细看过呢。”

  老太君目光沉沉的看他,“好好好,如今天色已晚,不若便在府上走走。”

  嬷嬷在一旁仔细听着他们的话,听到老太君发话后就喊人准备马车了。

  老太君如今的身体也不能多加劳累,多走走也是不可以的。

  “好,我听外么的。”盛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