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我的乖软小夫郎>第71章

  时间过得极快, 用过午食后,周家两兄弟思索一番后和小厮一块去悦来客栈收拾行囊来池府。

  盛苗端坐在堂屋的炕上,瞧着那八个木箱子,有些迷茫。

  池南野坐在他身旁, 偏过头看他, 声音很轻,“怎么了??”

  盛苗微微抬起头, 语气缓慢:“就是觉着很不真实。”

  “嗯??”池南野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没想着回遇见爹爹的家人。”盛苗舔了舔发干的唇:“嬷嬷许是怕我伤心没有与我说过爹爹的事, 如今我与二位舅舅相认觉着不真实。”

  “他们是皇商, 而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哥儿。我高攀不上他们。”

  池南野伸手把盛苗的头放到自己肩膀上, 多做轻柔:“小宝,你们是血浓于水的亲人,没有高攀一说。”

  他偏头, “方才在外面闲走时, 五舅与我说了要我好好对你。我瞧他是爱你的。”

  盛苗脸上扥表情很淡,语气带上了点愁意,“我与他们不过今日才相识,先前总归是陌生的, 即使他们是我的舅舅我也熟络不起来。”

  他抬眼看向池南野, 眼里带着哀愁,“我该如何是好??”

  池南野摸摸他的脑袋, “先前不认识, 想要一下子亲近起来也不容易。小宝放宽心。”

  他忽然想起方才周安庆的话, 开口问:“五舅想让我们去江南看望爹么, 你是如何想的??”

  盛苗面上的迷茫清晰可见, 他沉默一瞬, “阿野, 我不知。”

  “不知便不想了。”池南野如是说。

  今日发生的事情多,少年脑子一下子转不过来也是正常。

  他岔开话题:“傍晚做烤肉,你可要与我一起??”

  盛苗思绪还没有拉回来,过了一会,他慢吞吞道:“好啊。”

  他的视线放在那八个木箱子上,木箱子很新没有多少磕碰的痕迹。

  他不知里面放了什么,此刻也不想去探究。

  池南野搂着他,没有说话。

  堂屋内安静下来,太阳的光从炕边的窗照进来洒在他们两人身上,一片岁月静好。

  =

  认亲一事已经告一段落,周家舅舅在池府住了下来。

  盛苗没有答应或者说是没有准备好什么时候去江南,他内心很矛盾。

  周家两位舅舅也没有催促,但他们也不能再东奇府多留在九月初便离开东奇府回了江南。

  临别时,池南野两夫夫,陈嬷嬷与林晏清都去送别。

  盛苗莫名生出一些不舍的感情来,临走时喊了声:“保重。”

  不知两位舅舅有没有听到,总之马车渐渐远去。

  孩子逐渐长大也可以抱出去游玩了,林晏清怀里抱着小七,小七眼里满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大七被陈嬷嬷抱着,也安静。

  “好了,回去吧。大哥他们也该回来了。”池南野视线从马车上收了回来,缓缓开口。

  林晏清闻言,思绪飘到很远旋即又拉了回来,搭腔:“也是快了。”

  二位舅舅是生意上的好手,留在东奇府的日子里没有闲着置办了些产业给盛苗,其中就有池南野原先计划的茶馆。

  亏欠、愧疚不知该如何补偿,他们只能用自己自认为好的方法来做。

  池南野也把南北饮食坊的生意扩大了些,买了好些铺子作为分铺。先前池记古董羹也扩大了,除了古董羹外还售卖冒菜。

  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野子,如今我身子大好,可要尝尝你弄得那个新吃食冒菜。”林晏清步伐轻快,语气上扬,一双狐狸眼灵动。

  盛苗听着没等自己相公出声便先说话了,“前几日我去尝过了,味美的很。可今日时辰也不早,铺子里定是多人我们不若打包回府吃。”

  他给出提议。

  铺子里拥挤,他们还带着孩子万一出点事可不好。

  林晏清掂了掂,吓唬一下小七,见着小七面上露出生动的表情,笑道:“那可要快些了,最近听府上的下人道,这冒菜若是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陈嬷嬷年纪稍长,也不能一路都抱着大七,池南野便自己抱着孩子了,听到两个哥儿的讨论。

  他开口:“莫要着急,都是自家的铺子,若是没有了还能弄。”

  太阳没有先前的晒,也没有先前那般热,吹来的风也不再夹带着燥热而是夹带着微微的凉意。

  冒菜的食肆内,人满为患挤都挤不进去,池南野看了一眼,便让两个小哥儿在旁边的酒肆先坐下,抱着的大七也让陈嬷嬷保护去,他自己前去食肆。

  他生的高大在人群中走动比小哥儿好的多。

  开的铺子逐渐变多了,他也不常来食肆,每月中月底都收账本上去查看。

  掌柜是认识他的,见着他来,急忙开口:“东家,今日来是作甚??”

  池南野长话短说,“让后厨弄四五份冒菜放到食盒中,我要带回府上。”

  食肆里的位置不够,有人便会选择到门口的石凳子坐着车冒菜。

  好在疱屋里的厨子多,从未有过忙不过来的迹象,要不然就今日如此多的人,东家来一句带走吃食可就忙得不行了。

  东家发话,掌柜莫敢不从,他道:“先稍等。”他吩咐几句,小二便往疱屋去了。

  秋收后天气开始转凉,那些热气腾腾的吃食便越来越受欢迎了,这也是食肆内声音火爆的原因之一。

  孙庆承包了所以铺子的食材供应,今年栽种的东西多得很,几乎整个村子都用来栽种了。

  他们大丰收,为此还特意告知池南野一声,池南野也不吝啬奖赏他们一些银钱。

  与逃荒时的面黄肌瘦相比,孙庆一干人等如今已是面色红润。村子里多的是人住上了青砖瓦房。

  食肆里有的是农家子在讨论今年的收成,面上的笑意掩盖不住都快要跑出来了。

  池南野稍等了一会,小二便拎着两个食盒到他面前了,“东家都装好了。”

  他微微点头,两手提着吃食就迈开步子离开食肆到了旁边的酒肆。

  冒菜在食盒里都传出味道来,林晏清吸了吸鼻子,“实在是香,我们赶紧回府尝尝。”

  盛苗语气缓慢:“近来文旦也成熟了,今日让下人出府买了好几个,这会应该是剥好了,我们回去便能吃。”

  文旦的果肉有白色与红色,汁水充足,味道鲜美。

  文旦当季,集市上售卖的人多得很,除此之外还有石榴,但盛苗与林晏清不爱便没有买了。

  府上井井有条,他们回府就直往西厢房的堂屋走了,他们要在堂屋吃吃食。

  陈嬷嬷把大七交由奶娘抱着,吩咐下人把准备好的水果送到厢房去。

  今日早做了香菇糯米猪肉馅的烧麦与小笼包,这会还有两笼屉,她让人去热一热待会便能吃。

  池南野把食盒里的冒菜端出来,摆放好,筷子是不够的,他便让下人拿多几双筷子来。

  他开口:“也许久未吃过地瓜了,今夜我烤些地瓜我们尝尝。”

  今年地瓜大丰收,孙庆送了好几车地瓜来。

  先前想着地瓜要弄成薯粉,池南野不想让府里的人做这些无关他们的事儿便开了一个作坊专门加工食材。

  比如地瓜做成薯粉,莲藕做成藕粉来售卖。这样除了能供应食肆外还能拿出去赚上一笔。

  林晏清把孩子放到摇床上,出来便听到这话,他沉吟片刻,“也许久未吃拔丝地瓜了,今夜我也露一手做些好吃的。”

  他昨日唤大夫来看过了,他如今的身子已经调养好。

  盛苗眼睛亮晶晶的,“可莫要说了,这会先填饱肚子。”

  此话一出,几人便坐好了,稍稍等了会等冒菜便凉了些,陈嬷嬷也带着小笼包,烧麦来了。

  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碗冒菜,小笼包与烧麦是用笼屉放着的自然是放最中间。

  几人开始说一些稀碎的事儿。

  =

  视线转移到北直隶。

  今年的考题十分刁钻,加上近年发生不不少事情,比如旱灾、雪灾、还有郕王造反一事。总是想到脑瓜子都疼了才把考题答完。

  乡试考完后,他与赵砚书都歇息了好一阵才缓过劲儿来,在那个简陋狭小的号房里,吃不好睡不好的,还要打起精神写试卷,出来后人都憔悴了七八分。

  有的一出来便倒下,送往医馆去了。更甚的还未考完就坚持不了连夜送医馆去了。

  大考过后,身心放松,池南际虽是闷葫芦一样但也想着买些物什回去,哄哄林晏清。

  旁的人都焦急,都时刻盼望放榜。他偏不然在放榜之前把北直隶逛了逛,买了发簪。

  林晏清不爱带镯子,也不爱花里胡哨的东西,发簪是最好的了。

  他也着实心痒难耐,想着回东奇府了,还从未与林晏清分开如此之久。也不知如今两个崽子还认不认得他,他心里想。

  总之一句话概括他的所有,他想回去了。

  在江峰嘴中得知乡试竟然如此艰苦,林桂芬与池母一直提着心照料着他们,考完试后她们也松了口气,约着到处走走。

  赵砚书是最耐不住寂寞的,空闲下来便与与他交好的一位书生去游湖了。

  乡试放榜是在八月月底,天还未亮外面的嘈杂声已经此起彼伏。昨夜多的是书生睡不着觉,睁着眼等着放榜。

  多年的努力,今日便见分晓。他们哪能睡得早,早早便起来了。

  看榜的人多的很,池南际就不打算去了,他虽是在意自己这次乡试的成绩但要让他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他表示做不到。

  赵砚书则是早早的起来了,与先前的书生一块去看榜。

  江峰派了小厮去,自己便与池南际待一起用早食。早食简单,几样小菜一碗粥,清淡。

  庞老在北直隶有院子,池南际一干人等住进了院子里,没有去客栈居住。

  正值乡试,北直隶的客栈人满为患,店家懂的做生意尽把他们这些书生往死里面薅了。客房价钱提高,吃食价钱也提高。

  好在有些有先见之明的,早提前订好了房要不然到了北直隶脸客栈都住不了。

  正用着早饭,先前派出去的小厮一身狼狈跑着便来报,他喜气洋洋,比中举的人更是高兴,“中了,中了,池少爷中了,是解元。”

  此话一出,一向淡定的池南际微微一怔,太出乎意料了。

  江峰笑出了褶子,他哈哈大笑几声,拍着池南际的肩膀,“好好好,今日我们贺一贺。”

  他给了小厮赏钱。

  池南际虽然不是他的徒弟,但他也教导过,如今对方得了解元,他脸上也有面。

  不久后,赵砚书一干人等也回来了。赵砚书考的也不错,是亚魁。也圆了他与赵母的心。

  乡试,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林桂芬得知池南际中了解元后,激动的快要昏过去了,好在赵母及时掐人中。

  她嘴里念叨着,池家祖坟都要冒青烟了,池父保佑阿。

  池南际镇定下来后,恨不得立马回东奇府把这个消息告知林晏清。

  江峰面上的笑容还未褪去,就与他们二位书生说起鹿鸣宴的事情了。

  鹿鸣宴于乡试放榜次日举办,此次会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

  “总之鹿鸣宴上都是些你来我往的恭维,或者学识的探讨,有或是巴结。你们还未有官职,需要谨慎。”江峰下了定论。

  第二日便是鹿鸣宴,池南际性子淡也不愿出风头但也不愿落得个不识好歹的名声,只能敷衍着,加上他是庞老的弟子,总有人过来恭维着。

  赵砚书一贯是混得开,这次他一次便中让许多看不起他的书生刮目相看,他也因此扬眉吐气。

  鹿鸣宴后,池南际没有久留问过其他人的意见,第二日便收拾行囊回东奇府了。

  现在正好到了东奇府,马车直接到达池府门口。

  下人来报,“大少君、二少爷、二少君。大少爷他们回来了,这会在府门口呢。”

  话音刚落,林晏清便起了身,他步履匆匆的出去,几乎是飞奔到了府门口。

  太阳高挂,吹过的风是清凉的,林晏清站在大门旁,与池南际对视着。

  他没有过多犹豫,朝着池南际飞奔而来,“阿际,你可算回来了,两个崽崽闹腾的不行。我都带不住他们了。”

  这话是真是假也只有他一人知晓了,许久未见他自然要耍些小性子,好让人心疼心疼。

  林晏清的语气带着点埋怨,整个人都要挂在池南际身上。

  怕人垫脚站不稳,池南际用手扶着他的腰肢,另一只手还拿着包袱,语气浓烈了些,“我知晓了。”

  回去,他会好好教导孩子的。

  多日未见,举动亲密一些也是正常,一旁收拾的人也没有把目光放到他们身上,自顾自的收拾行囊准备回府。

  带去的行囊不多,很快便能收拾好。

  此时,池南野夫夫也跟着出来,盛苗快走了几步帮着林桂芬收拾行囊,垂着眼,询问:“娘,你们可有吃午食??”

  林桂芬摆摆手,微微皱眉:“着急着回来,什么都没有吃,这会饿的能吞下一只猪了。”

  池南野吩咐下人把马车牵回去,闻言便道:“那便快些回府上歇息,我让下人去饮食坊打包些吃食回来。

  赵砚书与赵母两人看着池府的大门颇有些怀念,他们两人也没有多说就回府了。

  人越来越多,林晏清有些不好意思,他松开抱着池南际的手,狐狸眼里满是狡黠,“此次前去可有给我买东西??”

  池南际的手依旧扶着他的腰肢,没有松开,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沉的:“买了。”

  “这一路去一路回来,可累??”林晏清仰着头看他,担忧问。

  池南际摇摇头,“不累,有娘照料着。”

  在外面也不是那么回事,几人便边说边回府了。

  先前是在西厢房堂屋用的午食,此时也没有换地方了,拿了几张桌子过来拼在一起。

  在南北饮食坊拿回来的吃食与先前的吃食摆放在一起,几个累了一路的人有是饿的不成样子了,只顾着埋头吃。

  林晏清一向是话多的,就由他来道,池南际几人不在府上时府上发生了什么。

  盛苗心思细腻,见着他们吃的急,也端了茶水上来不让他们被噎着。

  林桂芬把嘴里的面条咽下去,不可置信,但语气是喜悦的,“如今我们小苗也是有娘家人了。”

  盛苗腼腆的笑,“是江南人士,往后我们若是得闲,一家子去江南游玩也好。”

  他说的不是虚的,他若是要回去见见老太君,是要带上林桂芬的。

  林桂芬喜气洋洋,“那可是好,我还没有去过江南,听闻那儿的人都生的可人,性子也是温顺的。”

  她去过的地方不多,对江南人士的认知都是从别人嘴里听到的。

  一家子其乐融融的,陈嬷嬷见了心里宽慰。

  午食用到一半,池南野才提起话来,他面上带着询问,“这次乡试可顺利,得了什么名次??”

  方才都忙着吃喝,忙着叙一叙,总不好提起这话题来,这会喘了口气便能说了。

  二位书生还没有说话,林桂芬眉飞凤舞了,她抿了口茶水,“那说出去可是祖坟冒青烟的事儿,小际是解元。砚书是亚魁。”

  此话一出,堂屋都静了下来。

  池南野是最先拉回思绪的,他眉梢染上喜意,“那可要好好贺一贺,名次如此的好。”

  二位书生得了如此好的抿唇,这下他可有的炫耀了,所以他开的铺子都可以做文章。

  林晏清把面上的震惊收了收,不可置信,“阿际,你掐掐我,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他知晓自己相公比旁人聪慧一些,加着对方平日里不敢松懈的劲儿,他以为对方中举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

  没想着,没想着,竟然是解元。

  池南际爱惜他,只是戳了戳他这段日子稍有些圆润的脸蛋,嘴角微微上扬,“你是解元夫郎了。”

  林晏清难以自抑,“这下好了,大七小七两个崽崽有解元爹,有中了亚魁的叔叔了。”

  池南野眉间带着些喜悦,此时听到他的话,有些不解,“大七小七??”

  林晏清连忙解释,“是我给两个崽子起的小名,好听吧。”

  不知池南际是如何想的,他点点头。

  都怪他那时走的匆忙,既然忘记给两个崽子起名字了。

  一片欢喜,林桂芬此时开口:“是要好好贺一贺的,可要办个宴席??你们两个如何想啊??”她看向池南际与赵砚书。

  宴席是为两位举人办得,自然要问过当事人。

  池南际沉吟片刻,摇头:“自家人贺一贺便好了。”

  他如今根基不稳,不好大肆宣扬。庞老告知他,往后若是要在官场上行走做事一定要低调。

  赵砚书这个性子活跃的,此时竟然与池南际的想法一样,他道:“办宴席花费的银两多,倒不如自家人贺一贺。”

  也是这个理,赵母与林桂芬细细想了一通都没有异议。

  盛苗没有掺和进去,看着他们吃的差不多便帮忙盛汤了,“一路也劳累,喝完汤便好好歇着。”

  今日煲的是莲藕冬菇排骨汤,莲藕软糯,冬菇味美,里面的红豆都能拿出来拌饭,排骨软烂。

  池南野想了想,道:“大哥,得了如此高的名次可有告知庞老??”

  庞老是池南际的师父,高中解元这般大的事情可要告知对方才好,若是落下个不好的印象那才是坏了。

  听到此话,池南际把视线放到他身上,点头。

  得知自己名次那日,他就写信让人送回东奇府。应该早就到了。

  把目光收回来,林桂芬忽然想起了什么,她嘴皮子上下一张,“差点忘了,要让你们两个买礼品送人了。庞老与江院长如此教导你们,你们该是要好好对待的。”

  她说完,停顿一下,补充道:“罢了罢了,你们回来也累,我自个儿去准备。”

  她三两下把汤喝完酒出去了,赵母见状也不甘落后跟着一起走了。

  两个都风风火火的,屋内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走了。

  池南野无奈的笑了笑,“娘跟赵婶子每次都是这般,我们都反应不过来了。”

  不过也习惯,若是那一日不这般做了才是奇怪。

  林晏清给池南际夹了好几块肉,“我们自家人贺一贺,便今日傍晚弄个烤肉宴,如何??”

  他看向池南野,盛苗,带着询问的语气。

  先前招待周家两位舅舅时就是弄得烤肉宴,那味道他至今难忘。

  池南野没出声,但意思是听他们的。

  盛苗把碗放下,抬起脑袋,“这提议可好,待会大哥你们去歇息了,我与晏清哥便能弄好。等你们歇息过后烤肉宴也要开始了。”

  赵砚书开口,来了句:“这提议不错。”

  风尘仆仆的回来,池南野吩咐下人烧水好让他们沐浴一番,干爽的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