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汉末追加篇——汉献帝

刘协(181年4月2日[151]-234年4月21日),即汉献帝,字伯和,又字合。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其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位皇帝。

刘协出生时母亲王美人遭何皇后毒杀,于是刘协被董太后亲自抚养,号称“董侯”。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少帝刘辩登皇帝位,封刘协为勃海王,后又改封为陈留王。汉少帝被罢黜后,刘协登皇帝位,时年九岁,迁皇太后于永安宫,大赦天下。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刘协罢免三公,立曹操为丞相,后又立曹操为魏公。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协封曹操在诸侯王上,授给金玺、赤缓、远游冠。赐伏皇后死,诛其宗族数百人。建安二十年(215年)正月,刘协立曹操中女节为皇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逼刘协禅让帝位,建立魏朝。刘协被废为山阳公,于青龙二年(234年)去世,葬于禅陵。

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名王荣(后来追谥为“灵怀皇后”),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王章之女,出身于名门世家,举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身材匀称,深得汉灵帝刘宏的宠爱。当时主宰灵帝后宫的是何皇后,出身于屠夫之家,靠贿赂宦官被选入宫并当了皇后,对王美人非常嫉妒。因此当王美人怀着刘协时,怕招惹何皇后更深的嫉妒,就没有告诉灵帝,而是偷偷地堕胎。但服堕胎药没有奏效,孩子还是生了下来。何皇后果然妒性大发,怕王美人有了儿子会进一步威胁到她的地位,指使人将毒药偷偷地放在王美人产后服用的汤药里,王美人饮后当即身亡。

灵帝闻讯,亲往后宫验视,见王美人四肢青黑,知是中毒而亡,急令追查凶手,很快查出是何皇后所为。灵帝不禁勃然大怒,意欲立即将何皇后废黜。何皇后事先已用巨金买通受灵帝信任的宦官曹节等人,宦官们一齐跪下,为何皇后求情,灵帝居然赦免了何皇后。刘协这时尚未足月,灵帝担心将这个儿子留在后宫再遭到暗害,于是将他抱到永乐宫,请董太后抚养,因为觉得这个儿子很像自己,取名为“协”。自此,刘协就依董氏为外家,被称为“董侯”。刘协八岁时,能读诗书。

汉灵帝晚年,面临着选择太子问题。何皇后生有皇子刘辩,从小寄养在民间一位姓史的道人家里。刘辩比刘协年长,而且是皇后所生,论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属。但是刘辩举止轻浮,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气质。刘协自小在永乐宫长大,由董太后悉心抚养,举止端庄,深得灵帝喜爱。再加上其母王美人死于非命,灵帝难免有隐恻之心,因此,他心下倾向于立刘协为太子。然而,这又有违于立嗣以嫡长子为先的皇室传统,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病重,遗诏将刘协托付给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四月,汉灵帝去世,蹇硕欲抢先立刘协为帝并诛杀大将军何进,被其麾下司马潘隐出卖而未果,何进遂拥立刘辩为帝,是为汉少帝。何皇后改称为何太后,临朝处理政务,但国家大权实际上已为何进掌握。刘协受封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灵帝死后,内宫宦官和朝中重臣展开了争权夺利的斗争。光熹元年(189年)八月,先是何进捕杀蹇硕,接着是宦官张让、段珪等杀死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和何进的部将带兵反攻,一下子又杀宦官两千人。张让、段珪等无力还击,劫持刘协和少帝刘辩逃出宫外。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赶来后,张让、段珪跳入黄河自杀。刘辩和刘协在回宫途中,在北邙山迎面遇上董卓率领的陇西铁骑奔腾而来。刘辩见到这样的情形,吓得浑身哆哆嗦嗦,双腿战栗,口不能言。当董卓问刘辩祸乱缘由时,刘辩口齿不清;问刘协时,刘协却对答如流。董卓认为刘协比刘辩贤能,又自认为和收养刘协的董太后同族。于是从这时起,董卓就想废少帝,另立刘协为皇帝。

回到京城后,董卓的军队完全控制了局势。他先逼少帝策免司空刘弘,自己身居其位;接着,以司空的身份召集百官开会,议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百官大惊失色,慑于董卓的淫威,谁也不敢表示反对。九月初一日,董卓宣布废黜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改元永汉(同年十二月复为中平六年,改明年为初平元年),时年九岁。从此,刘协开始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

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为相国,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董卓的军队在洛阳劫掠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各地的州郡牧守以讨伐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由于起兵的州郡都在关东,所以史称“关东联军”。许多地方豪强响应了这次起兵,带着自己的私兵万里相赴,自此正式拉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关东军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从北、东、西三面来包围雒阳。董卓于是在本月十二日(190年3月6日)指使弘农国郎中令李儒毒杀弘农王刘辩。

二月十七日,董卓下令迁都长安,焚烧雒阳宫庙,令京城百姓全部迁入关中,而董卓自己仍然留在雒阳的毕圭苑中。这时,司徒王允主持具体政务。他表面上依附董卓,暗中心向汉室,身边聚集了一批朝中官员。三月五日,车驾到达长安。长安自赤眉之乱后,宫室焚毁,刘协当时只能居住在高庙、京兆府舍中,后来,刘协进入未央宫。

初平二年(191年),关东诸侯为了争夺政治上的领导权,以袁绍、韩馥为首,倡议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这个建议遭到袁术、曹操的反对,最后作罢。刘虞的儿子刘和在长安朝廷担任侍中,刘协想凭借关东军的力量还都雒阳,以摆脱董卓的控制,就派刘和潜出武关求援。这一年,董卓自封太师,孙坚率军攻入雒阳,董卓退往长安,留下诸将分屯诸县抵御关东军。董卓入长安后,僭拟车服,乘金华青盖,又大封自己亲信,宗族内外并居高位。此时关东其余州郡牧守正热衷于互相兼并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扩张地盘,无意西讨董卓。长安方面就转而依靠内部的力量来推翻董卓。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中郎将吕布密谋刺杀董卓。吕布本为董卓的亲信,两人曾结过义父子关系。董卓性格暴烈,有一次吕布为一桩小事违背了董卓的意图,董卓拔出手戟就向吕布投去。吕布慌忙躲开,事后又向董卓俯身请罪,才算作罢。由此二人有了隔阂。四月,汉献帝患病初愈,在未央殿大会朝中百官。董卓身穿朝服,乘车入朝。从军营到皇宫的道路两侧警卫密布,左侧是步兵,右侧是骑兵,戒备森严,由吕布等在前后侍卫。王允命士孙瑞自己书写诏书交给吕布。吕布让同郡人骑都尉李肃与勇士秦谊、陈卫等十余人冒充卫士,身穿卫士的服装,埋伏在北掖门等待董卓。董卓一进门,李肃举戟刺去,董卓内穿铁甲,未能刺入,只伤了他的手臂,跌到车下。董卓回头喊吕布,但被吕布铁矛刺死。董卓被刺死后,王允录尚书事,吕布晋升为奋威将军,二人共同主持朝政,并令张种为使抚慰山东。

王允得手后,骄傲自满,加上气量狭小,未能维持住关中的局势。于是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贾诩等人起兵作乱,攻打京师。六月初一戊午,长安城沦陷,太常种拂、太仆鲁旭、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战死,长安一万多吏民遇害,吕布战败逃走。

王允带着刘协到宣平城门楼上,对着李傕等人问道(一说是刘协问李傕):“臣子无作威作福,而放兵纵横,这是想干什么?”

李傕回复:“董卓忠于陛下,而无故被吕布杀害。臣等为董卓报仇,不敢作逆。等事情结束后,我们自会前往廷尉处受罚。”

于是大赦天下,拜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李傕等人围住门楼,共表请王允出来,又问:“太师何罪?”王允无奈,只得下楼。

本月七日,李傕将黄琬、王允全家处死,百姓闻之莫不流涕。

当初,王允上奏:“太史令王立,说《孝经》六隐事,能消除灾邪,有益于圣体。”常在吉日,王允与王立入宫,为刘协讲诵孝经一章,以丈二竹簟,画九宫其上,随日时出入。王允遇害后,王立便不再入宫讲诵。

九月,李傕升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贾诩担任尚书。李傕、郭汜、樊稠三人把持朝政,张济则外出屯驻在弘农。

初平四年(193年)正月,出现日食。未晡八刻,太史令王立奏:“日晷过度,未有变化。”

朝臣都庆贺,结果未晡一刻而蚀。尚书贾诩奏:“王立伺候不明,疑误上下。太尉周忠,职所典掌,请皆治罪。”

刘协下诏:“天道遥远,事验难明,况且灾异应政而到,虽然能够预见,又岂能保证万无一失?而要归咎于史官,更加说明我失于恩德。”于是避正殿,息兵、不理政事五天。

夏季时,大雨连下二十日,大风如同冬时。五月,刘协令侍御史裴茂讯狱,赦免了两百多个轻罪的人。其中有被李傕陷害而下狱之人,李傕不愿赦免他们,于是上奏裴茂擅自放出囚徒,请求收捕裴茂。刘协说:“灾异频繁出现,使者奉命宣布恩泽,赦免轻罪之人,是顺合天意,切勿问罪。”

七月,刘协想发太府丝织给宫人制作衣服,李傕不愿,说:“宫中有衣服,何必要再做?”尚书郎吴硕素来奉承李傕,便附和道:“关东还没平定,国家费用不足,陛下宠爱之人穿的衣服,已经远凌驾于群僚了。”尚书梁绍上书请治吴硕之罪,刘协以他受李傕宠爱而不许。

兴平元年(194年)正月十六日,刘协举行加冠礼。二月五日,刘协追谥母亲王荣为灵怀皇后。七日,将王荣改葬在文昭陵。

三月,马腾与种邵、刘范、杜禀共同攻打李傕,刘协派人劝解,马腾等人执意不从。李傕令郭汜、樊稠、李利出兵,在长平观击破马腾军,斩杀种邵等人。

战后,李傕令郭汜、樊稠开府,与三公合为六府,参与选举官吏。李傕等人各选用自己所举之人,稍有违反就会生怒。主者深以为患,只得按顺序选用他们所举之人,先从李傕起,郭汜次之,樊稠次之。而三公举荐之人,始终没有起用的机会。

六月初一丙子,分凉州河西诸郡为雍州。这一年三辅地区大旱,谷价腾贵,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长安城中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件。刘协下诏令主者卖掉厩马一百多匹(一说两百多匹),御府大司农出两万匹杂缯,将杂缯与卖马得来的钱一同赐给公卿、贫民,李傕说:“我邸阁里的物资少。”于是强行把这些东西带到自己营中。

刘协又命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但因为粮食不够仍然有很多人饿死。刘协怀疑侯汶没有如实用全部粮食赈济灾民,而是趁机侵占公粮,于是派侍中刘艾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后可以煮出两盆,证实是侯汶作弊,于是责打侯汶五十廷杖。之后,长安城中饥民得到了救济。

兴平二年(195年)二月,李傕杀樊稠,与郭汜在长安城中各自拥兵相攻。三月,安西将军杨定与郭汜合谋劫持刘协,事情泄露,李傕便先派李暹率兵包围皇宫,用三乘车迎接天子,刘协乘坐一车,贵人伏寿乘坐一车,贾诩、左灵乘坐一车,其余人步行跟随。当时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听闻此事,都离开府第跟随刘协。乘舆离开后,李傕的士兵进入殿内钞掠宫人、御物。同日,刘协到达李傕营中,李傕又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居。

刘协派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尚书王隆、光禄勋邓渊、卫尉士孙瑞、太仆韩融、廷尉宣璠、大鸿胪荣邵、大司农朱儁、将作大匠梁邵、屯骑校尉姜宣等十几人前往郭汜营中劝和,郭汜却把他们全部扣留。

四月,刘协以贵人伏寿为皇后,并拜其父伏完为执金吾。李傕手下中郎将张苞、张龙与郭汜合谋诛杀李傕。郭汜趁夜出兵,令军队弓弩齐发,箭矢贯穿了李傕的左耳,又射到了刘协的楼帷帘中。后来李傕手下大将杨奉前来救援,郭汜军才退走。同日,李傕把刘协带到北坞,只有伏皇后、宋贵人等人跟随刘协。李傕设反关校尉监察刘协,隔绝内外。当时盛夏酷暑,宫人、侍臣之前不得携带谷米跟随刘协,入门又有禁防,不能外出购买。侍臣忍饥受渴,刘协请求李傕给五斛粳米、五具牛骨,以赐宫人、侍臣。李傕说:“朝晡之时已经上过饭了,还要米做什么?”于是只送来几具放了很久的牛肉牛骨,都已经臭到不能吃了。刘协大怒,想要责备李傕,因侍中杨琦劝谏而止。

五月,李傕想把刘协迁移到黄白城。当时司徒赵温因受到李傕猜忌而被关在坞中,他得知此事后,写信责备李傕,李傕大怒,要斩杀赵温,被从弟李应劝止。刘协听闻赵温责备李傕,对侍中常洽说:“李傕不明善恶,赵温言语过激,实在令人担忧。”常洽回答:“李应已经化解此事了。”刘协方才安心。

李傕觐见时,身上带着三把刀,手上还拿着鞭子。刘协身边的侍中、侍郎见到李傕携带武器觐见,都感到担心,也持着刀剑,先护卫在刘协身边。李傕面对刘协,要么说“明陛下”,要么说“明帝”,经常向刘协说郭汜的坏话,刘协也只顺从其意,李傕大喜,出去后说道:“明陛下真是贤主啊。”李傕虽然喜欢讨好刘协,但仍然不想让侍臣携带武器站在刘协身边,便对人说道:“这帮人都握着刀,是欲图谋害我吗?”侍中李祯与李傕同州,两人关系友好,李祯就对李傕说:“侍臣之所以持刀,是因为现在身在军中,不得不持,此是国家故事。”李傕这才打消了怀疑。

闰五月,刘协令谒者仆射皇甫郦去劝和李傕、郭汜。郭汜接受诏命,而李傕不从。刘协得知皇甫郦劝说李傕时言辞过切,担心他为李傕所害,于是让他离开长安。十一日辛巳,刘协令左中郎将李固持节拜李傕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六月,李傕大将杨奉与侍中杨琦、黄门侍郎丁冲、锺繇、尚书左丞鲁充、尚书郎韩斌、军吏杨帛共同谋诛李傕,恰逢李傕因其他事杀死杨帛,杨奉便率兵投向郭汜。

同月,镇东将军张济从陕县来到长安劝和,刘协思念旧京雒阳,遣使向李傕请求东归,前后十次方得允许。李傕、郭汜答应和解,许诺以各自的爱子做人质,李傕的妻子喜爱儿子李式,不愿以他为质。议和未定,羌胡兵马又前来帮助李傕,刘协深以为患,让侍中刘艾对宣义将军贾诩说:“您之前奉职尽忠,因此一直受陛下荣宠。如今羌胡为患,您应该为国家想想应对的方案。”贾诩邀请羌胡大帅前来饮食,并许诺加以封赏,羌胡满意而离开。李傕势力衰弱,只得答应和解,于是李傕、郭汜各将女儿作为人质,并封为君、食邑。

七月,刘协出长安东归,车驾到达宣平门,即将渡桥。郭汜的士兵拦住桥问:“车上是天子吗?”

车驾不得向前,李傕的士兵皆拿戟护在乘舆左右,侍中刘艾大呼:“车上正是天子!”

让侍中杨琦高举车帷。刘协对士兵说:“你们不退后,怎么还敢逼近至尊?”

郭汜士兵方才撤退。车驾成功过桥,士民皆称万岁。夜间,车驾到达霸陵,张济带着饮食供给百官,李傕引兵出屯池阳。刘协以张济为骠骑将军,封平阳侯,假节、开府如三公;郭汜为车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封列侯;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又追封乳母吕贵为平氏君。张济回到陕县,郭汜等人则跟随刘协东归。

郭汜建议让刘协前往高陵县,百官则认为应该前往弘农,大会商议不决。刘协让尚书郭溥去请郭汜同意,郭汜不从,刘协感慨道:“祖宗陵墓都在雒阳,灵怀皇后的陵墓修好后,我未曾去看过一次。我梦想东归,夜以继日,而郭汜还想把我带到西边去吗?”说罢,终日不肯吃饭。郭汜便提出:“可以先到附近的一个县城里。”

八月初六甲辰,车驾到达新丰。张济指使尚书徵召在河西担任太守的刘玄入朝,想让自己的亲信代替。刘协说:“刘玄在郡多年,若有功绩,则当升迁;若无功绩,则当责罚,为何无故徵召他呢?”

尚书于是向刘协谢罪。刘协将此事归罪于尚书,又下诏:“张济有拔车驾之功,何故不上表而请求私事呢?切勿问罪。”

张济闻知,免冠赤足前来赔罪。后将军杨定请求让侍中尹忠担任自己府中的长史,刘协说道:“侍中是天子近臣,如果担任不合适的职位,必会被关东笑话。之前在长安,是因为李傕专政。如今朕秉持万机,岂可再次胡乱封官赐爵呢?”刘协时年十五岁,每事出于胸怀,皆如此类。

十月初一戊戌,郭汜与党羽夏育、高硕一同作乱,并指使其将领伍习趁夜烧毁学舍以威逼乘舆。当时火起不止,侍中刘艾建议到一个军营里躲避火灾,杨定、董承便带兵将刘协转移到杨奉营。夏育等人想阻挡乘舆,杨奉与杨定率军迎战,击败叛军,斩首五千级,郭汜败逃南山。

初五壬寅,车驾到达华阴,宁辑将军段煨携带物资迎驾,请求刘协进入他的营寨。段煨与杨定有过结,迎乘舆时不敢下马,只在马上作揖。侍中种辑和杨定关系好,便声称段煨谋反。刘协问:“段煨前来迎驾,为何说他谋反呢?”

种辑回答:“段煨迎驾不到边界,拜礼不下马,脸色有变,必有异心!”

太尉杨彪、司徒赵温、侍中刘艾、尚书梁绍等人说:“段煨没有反意,臣等敢以性命担保!车驾可进入他的营中。”

董承与杨定又诬陷:“郭汜来到段煨军营了。”

刘协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左灵和文祯抢答:“是弘农郡的督邮得知的!”

故而胁迫督邮说:“今天郭汜率七百骑兵进入了段煨营帐。”刘协这才相信,下令车队停在路边休息。

初十丁未,杨定、杨奉、董承即将进攻段煨营寨,让种辑和左灵请求下诏,刘协说:“王者攻伐,应该上参天意、下合民心。司寇行刑时,君王尚且应该为此废食撤乐,而你们却要朕为此下诏吗?”

种辑力请到夜半,刘协依旧不许,杨奉等人便擅自攻打段煨营寨,连续十多天无法攻克,而段煨依旧侍奉百官,终无二心。司隶校尉荣邵认为当以返回雒阳为重,不宜继续攻打段煨,杨定记恨,便让杨奉向刘协请求荣邵担任自己副手,想趁机杀死他,刘协知道杨定用意而不许。最后下诏告喻,杨定等人便奉诏回营。

李傕与郭汜后悔让刘协东归,便以救援段煨为由引兵追击,实欲劫回刘协。杨定为郭汜军所阻,转而出逃荆州。十一月,车驾到达黄卷亭。同月初三庚午,行至弘农县,张济向杨奉、董承提出交换人质而将乘舆停留在弘农,二人不肯,向刘协请求继续前进,张济便联合李傕共同劫驾。同日,双方在弘农东涧大战,汉军大败,卫尉士孙瑞、大长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杰、侍中朱展、射声校尉沮儁遇害。此战中,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女眷辎重,皇室的各种器物典籍全部被丢弃。

车驾到达曹阳,杨奉、董承等人假意请和,暗中派人到河东请故白波帅胡才、李乐、韩暹及匈奴右贤王去卑护驾。韩暹、去卑等人率数千骑兵到来,与杨奉、董承大破李傕,斩首数千级,乘舆得以前进。

刘协令侍中史恃、太仆韩融携带诏书前去说服张济。当时董承等人提议趁胜东进,刘协说:“李傕、郭汜自知罪恶深重,于是起兵冒犯,残害吏民。可以等到韩融回来,再商议进退之事。”董承则坚持认为应该立即前进。

十二月,车驾继续前进,董承与李乐保护车驾左右,杨奉、胡才、韩暹、去卑断后。李傕再次发动追击,在曹阳大破汉军,光禄勋邓渊、卫尉宣璠、少府田芬、御史邓聘、大司农张义等人战死。当时局势混乱,李乐建议刘协上马逃走,刘协拒绝道:“不可,舍弃百官而去,这是何等罪过!”

遭难之后,虎贲羽林卫士不满百人,李傕、郭汜的兵士绕着营寨大声呼喊,众人都有离去的心思,李乐感到恐慌,想让刘协乘船往东直接抵达孟津。

刘协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孔子尚且担心暴虎冯河之事,这并非安居之道。”

太尉杨彪说:“臣是弘农本地人,从此地向东有三十六个险滩,不能让陛下乘船冒险。”

宗正刘艾附议:“臣以前担任过陕县令,也知道险滩的危险。以前这里有船夫,乘船仍有危险,何况如今还没有船夫?太尉所虑极是。”

董承等人赞同,于是打算渡黄河向北前往河东郡,令李乐连夜去对岸准备船只,并约定举火为应。

船只准备妥当后,刘协与公卿步行出营,到达黄河边。岸高十多丈,无法下去,公卿便商议让缰绳系住刘协的腰放下岸边。当时伏皇后的哥哥伏德认为缰绳不能系腰,于是提议自己手里的细绢代替。校尉尚弘用细绢把刘协背在身上,然后下岸,其余人或是从岸侧匍匐而下,或是从岸上直接跳下,死伤数量已不得而知。到达河边时,士卒争相上船,不可禁制,董承与李乐便用戈击打士卒,斩断的手指落在船上,已经多到能用手捧起来。刘协登船后,同船共渡的仅有伏皇后、宋贵人、郭赵两位宫人及杨彪、董承等数十人。

刘协到达河东郡大阳县后,居住在李乐营中。行至安邑县,河东太守王邑携带物资迎驾,刘协派太仆韩融回到弘农,向李傕、郭汜请和,李傕同意和解,于是释放了擒获的百官、宫人妇女,并归还劫掠到的乘舆、器服。

当时蝗灾大起,干旱无谷,后宫以枣菜为食物。刘协居住在棘篱中,门户无关闭。刘协与群臣大会时,兵士趴在篱上观看,互相镇厌作笑。护驾诸将专权,有的人擅自将尚书拷打至死。司隶校尉出入时,民兵拿东西扔向他。诸将有的让婢女前往省阁传话,有的带着酒食去请刘协饮用,侍中不准,就破口大骂,不能制止。又上表拜各营中民为部曲,索求馈赠。医师、走卒皆封为校尉,御史无力刻够所有校尉印,诸将就自己拿锥刻印,乱刻文字,有的人仍没有得到校尉印,就先当官后授印。上下混乱,粮食殆尽,于是杨奉、董承、韩暹等人谋划护送乘舆到雒阳。不久后,河内太守张杨从野王前来护驾,被任命为安国将军。

建安元年(196年),董承、张杨依旧决定护送乘舆去雒阳,杨奉、李乐则反悔,因此诸将错乱、互相猜疑,张杨回到野王。二月,韩暹率军攻打董承,董承逃到野王依附张杨。韩暹屯兵在闻喜县,杨奉与胡才又谋划攻击韩暹,因刘协劝解而止。

五月,刘协派人请杨奉、李乐、韩暹护送车驾到雒阳,杨奉等人听从。六月,车驾到达闻喜,杨奉、胡才再次后悔,与李乐商议带乘舆西还,于是假称“应该去渑池东边,以躲避匈奴。”刘协不从。车驾从北道出,靠着山向东面前进,沿路并没有匈奴出现,李乐感到羞愧,离开了护驾队伍。当时粮食缺少,张杨从野王前来迎接乘舆,赈给百官。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一日,刘协在杨奉、韩暹等人的护送下回到雒阳,居住在已故的中常侍赵忠家中,又令张杨修建宫殿,张杨以自己护驾有功,于是将殿命名为“杨安殿”。八月八日,刘协进入南宫杨安殿,张杨回到野王,杨奉也出屯梁县。十日,刘协拜张杨为大司马,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杨奉为车骑将军。当时宫室烧尽,百官生活艰苦,依在墙壁之间。州郡各拥强兵,无人愿意前来。群臣饥困,尚书郎以下亲自外出采稆,有的饿死在墙壁间,有的被吏兵杀害。而韩暹等人仗着护驾之功,肆意妄为,干乱朝政,董承深以为患,密召兖州牧曹操亲自带兵去雒阳。

同月十八日,曹操入雒阳进贡,给公卿以下分发粮食,并趁机上奏韩暹、张杨之罪,韩暹畏罪投奔杨奉。刘协以两人有护驾之功,下诏不得问罪,又命曹操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同日,朝廷诛杀侯祈、冯硕、台崇三人,以讨有罪之臣;封董承、伏完、丁冲、种辑、锺繇、郭溥、董芬、刘艾、韩斌、杨众、罗邵、伏德、赵蕤十三人为列侯,以赏有功之臣;追赠沮儁为弘农太守,以表彰死节之臣。

当时雒阳残破,刘协在曹操的建议下,迁都到豫州颍川郡的许县(今河南许昌)。车驾东进,杨奉、韩暹率军追击,却在阳城山峡被曹操伏击大败。九月,刘协到达许县,居住曹操营中,设司营宗庙社稷。自迁都长安开始,朝廷混乱,直到此时王制节度才确立起来。刘协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不久后,又拜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自李傕郭汜相争、车驾东归后,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离去,弱者相食,两三年间,关中地区再也没有行人的足迹。

建安三年(198年),刘协遣谒者仆射裴茂率段煨等人征关中,斩杀李傕,并夷灭其三族。李傕的首级被送到许县,刘协下诏将它高挂示众。

当时中原地区袁绍和曹操两大军阀正进行着频繁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孙策占据了江东,刘表占据了荆州,刘璋割据益州,韩遂、马腾占有凉州,公孙度盘踞辽东。刘协东还,无疑是一面可利用的旗帜。曹操抢先率军进驻洛阳,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

迁都许县后,刘协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只能“守位”,汉廷百官也只是“备员而已”。议郎赵彦曾为刘协陈述时局对策,曹操听说后将赵彦杀死。其后曹操觐见刘协,刘协愤怒地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

按照汉朝制度,曹操这种“三公”带兵觐见皇帝是有虎贲持刀挟行的,所以曹操听到刘协这番可能含有杀机的话之后大惊失色,请求马上离开,离开后顾视左右,汗流浃背,此后不再觐见刘协。

建安四年(199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连结天下义士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偏将军王子服等一起密谋。尚未行动,刘备因袁术北上而出征。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衣带诏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董贵人也即将被处死,当时董贵人怀孕,刘协多次向曹操请求,仍不能保住贵人性命。伏皇后畏惧曹操,于是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尽数曹操残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权臣,但伏完始终未敢行动。

建安十三年(208年),汉朝废三公官,重新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刘协令太常徐璆持节,拜曹操为丞相。

建安十七年(212年)九月,刘协封其子刘熙为济阴王,刘懿为山阳王,刘邈为济北王,刘敦为东海王。

建安十八年(213年)三月,汉朝恢复九州制,将天下十四州并为九州。省去司隶、并州、幽州、凉州、交州,于是天下为兖、豫、青、徐、荆、扬、冀、益、雍九州。五月,曹操使刘协封自己为魏公,以冀州十郡为魏国,并加九锡。

七月,曹操将女儿曹宪、曹节、曹华嫁给刘协,朝廷令大司农王邑带着束帛玄纁五万匹出使邺城,其中年幼的暂时留在魏国,等到长大了再入宫。第二年,三人皆被封为贵人。

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曹操要挟刘协废黜伏皇后,并代刘协写好了废黜伏皇后的诏书。接着,派御史大夫郗虑拿着诏书,同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包围皇宫搜捕皇后。伏皇后藏到宫中的夹墙里,被华歆拖出。

伏皇后披头散发赤脚走出,向刘协哭诉求救,刘协无奈地说:“朕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么时候结束!”

回过头来对郗虑说:“郗公!天下有这道理吗?”伏皇后被幽禁而死,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逼刘协立其女曹节为皇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令宗正刘艾持节拜魏公曹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四月,刘协被迫令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十月,又命曹操王冕用十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魏国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太子。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丞相府司直韦晃等人起兵于许都,被丞相长史王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击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试图北上中原,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除旧布新,建立新朝,已经是人心所向。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于是便有小臣去逼去劝刘协效唐虞旧例,将帝位禅让给魏王。

延康元年十月乙卯日(220年11月25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以河内郡的山阳县,封刘协为山阳公,以山阳的浊鹿城为都,食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并允许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刘协四个之前被封为王的皇子降为列侯。曹丕还说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当与山阳公一起享受。”

当时盛传刘协退位后被杀,身在蜀地的刘备信以为真,便下令为刘协发丧,并追谥为“孝愍皇帝”。次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即皇帝位,史称“蜀汉”。

青龙二年三月庚寅日(234年4月21日),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八月壬申日(9月30日),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下葬时魏明帝“制锡衰弁绖,哭之恸”,并立刘协的嫡孙桂氏乡侯刘康为山阳公。

历史评价

董卓:陈留王仁孝,宜即尊皇祚。

袁绍: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

袁术: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

李傕:明陛下真贤圣主。

袁山松:献帝崎岖危乱之间,飘薄万里之衢,萍流蓬转,险阻备经,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观其天性慈爱,弱而神惠,若辅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曹氏始于勤王,终至陷天,遂力制群雄,负鼎而趋,然因其利器,假而不反,回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汤、武而杀君,操因尧、舜而窃国,所乘不同,济其盗贼之身一也。善乎!庄生之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