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望阙台【完结】>第101章 三三 无计避(一)

  李祐寅坐在前面,扫视广场中所有人。

  他先是看到擒虎军诸兵,前面张延秋、谢忘琮自不必说,他很熟悉;后面几人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对着他们看,问韦霜华:“李先遥后面那个,叫什么?”

  韦霜华答道:“回官家,那就是程庭颐。”

  “哦,程庭颐。”李祐寅轻拍手掌,“那个带头攻城的,爱哭的小将?”

  “是。”

  李祐寅远远地、仔细地端详程庭颐:“他倒有些谢承瑢的影子,你觉得呢?”

  韦霜华说:“确有一点儿相像。”

  李祐寅又往后看,见一身姿颀长青年站在程庭颐身后,便问道:“程庭颐后面的,是纪鸿舟吗?”

  “是。”

  李祐寅满意地看着纪鸿舟:“纪鸿舟和程庭颐,赵敛和谢承瑢,多像啊。”

  韦霜华不知道官家是什么意思,只顺着说:“是有些像呢。”

  “赵敛和谢承瑢还那么要好么?”李祐寅问一旁察子。

  察子道:“回官家,还是很要好,形影不离,昼在一处,夜宿一寝。”

  “夜宿一寝?”李祐寅莫名觉得好笑,“两个男人在一间屋里,能做什么?”

  见察子不语,他又问,“赵敛应当没有龙阳之好吧?”

  “听说只是睡一处,未有其它。”

  “未有其它,他们都把帘子拉上了,还能给你探到其它吗?赵仕谋真行啊,这是他能想出来的阴招。”李祐寅揶揄,“他多会算,也不知道是他算计他的儿子,还是他的儿子跟他一起算计别人。”

  正巧擒虎军的诏书宣完,李祐寅站起身,接过一边内侍端着的酒,道:“诸卿征路疲惫,这些月来,朕一直惦念。朕恭为不能归家的大周英雄哀悼,以酒酹不归人。”

  遂以酒酹地,祭拜故人。

  拜完,他放下酒盏说:“西征为一大功,太尉挂帅平定叛乱亦为一大功。方才一直没念太尉之功,朕特意留着,亲自宣告。”

  刘梦恩递过诏。

  大营之上热风阵阵,恰有夏日倦意。人人背后生了一层薄汗,李祐寅亦不例外。

  他拉开诏书,不禁口干舌燥,闷汗满首。

  “敕太尉、梓州节度使、寿州节度使、建州节度使、殿前司都指挥使、马军司都指挥使、步军司都指挥使、永宁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1]赵仕谋……”李祐寅边读边用余光望前方不远的赵仕谋。

  太阳顶在头上,赵仕谋只觉心神不宁,却又颇抱期待,想看看官家到底要赐给他什么样的赏赐。

  赵敛也沉眉肃目,静视前方。

  “三代功绩卓著,前无古人;卌年劳苦功高,后无来者。字字珠玑作文,德才兼备;运筹帷幄用兵,百战不殆。以尔文武相济,勇冠三军,刚正不阿,以天下为己任,实则前人后世难及也。”

  李祐寅笑笑,把诏书卷起,“这是他们想出来的说辞,通篇大同!却完全不能写出太尉之能。依朕来看,太尉,乃我大周第一勇将,比太祖年间的任何一个开国大将都要勇猛!这回又带着殿前司两军平定四州叛乱,是我大周之大功臣。卿是太尉、三镇节度使,荣华富贵早已享尽了,若是朕还拿金银财宝来赏赐太尉,实在不当,也轻视了太尉。可太尉有如此大的功绩,朕怎么能不赏呢?真若不赏,岂不是寒了太尉的心,寒了万军的心?所以思来想去,朕还是想给太尉迁官。”

  赵仕谋微微抬起眼看李祐寅。

  “六十多年了,殿前司一直有个军职位阙。前朝时,太祖皇帝曾任过此军职,这是真正的,殿前司的最高军职,是殿前司都指挥使不能比拟的。”李祐寅从台阶上下来,走向赵仕谋,“六十年了,朕要再授此官给太尉,以表朕对太尉的无尽恩宠。朕欲拜太尉为殿前司都点检。”

  赵仕谋一怔,而底下群臣哗然,颜辅仁更惊愕地抓紧了袖子。

  尚书右丞曹规全马上鼓掌道:“六十多年未置的殿前司都点检,今又复置,可真是无上荣光!”

  又有官员冯迎赞道:“太尉得此荣光,真当贺喜!”

  赵仕谋迟钝着扶额于手,他瞥见官家身后那一围带刀的班直个个把手放在刀柄上,蓄势待发模样。

  李祐寅见他迟迟未有言辞,反问道:“怎么了,太尉是觉得这个差遣不好吗?还是说太尉想要别的赏赐?想做宰执?说出来,朕全听太尉所言。”

  他微笑着,往赵仕谋又走了一步,“过了今日,就再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太尉。”

  殿前班直的刀出鞘一寸。

  “臣……”

  赵敛有点站不住了,他马上就要上前一步,赵仕谋咳了一声,让赵敛不要乱动。

  “臣恭谢圣恩。”赵仕谋俯身,“陛下抬爱,臣惶恐万分。殿前都点检六十多年未设,臣如何担得起呢?”

  李祐寅奔上前扶起赵仕谋,却不料被赵仕谋牢牢抓住手腕。可他一点都没有惊恐意思,反而似笑非笑说:“担得起,如何担不起?太尉不能做,旁人就更不能做了。”

  赵仕谋说:“臣不敢。”

  “不要推辞。太尉究竟能不能做?”

  广场静默了半晌,赵仕谋终于说:“臣能做。”

  “就请太尉明日到兵部,移交诸事宜吧。”

  李祐寅觉得这双手太糙,隔着衣服依旧能感受到那些多年刀枪磨出的厚茧。赵仕谋的掌心炽热得如同炭火,要连着衣服把他给烧了。

  赵仕谋哂笑:“那臣就,多谢陛下万恩。”

  “你最好老老实实的,不要让我挂怀。”李祐寅抽出手腕,又高声道,“朕命殿前左班护送太尉及赵二郎回家,权当犒赏功臣了。”

  谢承瑢觉得校场的气氛太微妙了,他想上前和赵敛并站,才迈出一步,林珣与雷孝德就拦住他的去路。

  “同虚何处去也?”

  “自是往赵二郎去处。”

  林珣摇头,意味深长道:“谁敢上前,便是牢牢打下‘太尉同党’之名。你不可前去。”

  谢承瑢焦急地说:“授殿前司都点检一职,不就是明升暗降么?”

  六十年来,殿前司都点检一职从未置人,不过虚职而已。看似是六十年来头一份殊荣,其实众人心里都明白,官家此意不过就是用个好听的名义来架空太尉权力、罢去太尉兵柄。即便谢承瑢不谙朝堂,稍稍思索,也能明白官家用意。

  林珣说:“你瞧见那些个要拔刀的殿前左班了么?倘若太尉悖逆,官家可就地诛杀太尉。文武百官在此,太尉又怎么能说一个‘不’字呢?”

  “难怪官家迟迟不封赏,是在这里等着呢。”雷孝德轻笑一声,“这道陷阱不跳也得跳了。”

  谢承瑢害怕出什么岔子,又要上前去找赵敛。可是他看见殿前左班围着赵敛走了,军衣化作虚影,在无数人的肩颈之间,他与赵敛目光相对,擦过那一串说不尽的担忧与关切。

  他隔着百司诸官,跟随赵敛的脚步,直到营门口,远远相望,最后,又只得见那一个孤寂落寞的背影。

  他停在那里,直到赵敛的身影望不见了,消失与天际之外。

  “二哥……”

  “同虚!”程庭颐与纪鸿舟匆匆跑来。

  看见浩荡禁军队伍,程庭颐说:“祸难当头了。”

  “胡说,还没到那个地步呢。”纪鸿舟说,“尚未罢官,尚未丢性命,不能算是祸难。”

  谢承瑢无力道:“尚未罢官,那是因为先帝遗诏,不得罢官;尚未丢性命,那是因为太祖皇帝有家训,非逆不得杀官吏士人。”

  他揪着自己的袖子,冷汗早已浸湿布料。

  *

  北大营诸军散去。

  贺近霖同几个小兵走一块儿,议论起今日封赏。

  有人道:“要说纪鸿舟、崔伯钧封了官,我还是能理解的,毕竟是世家出来的。可程庭颐怎么也混了个官儿,我真不懂。”

  “有什么不懂?你不瞧瞧程庭颐和谁玩得好,他也是个势利人,学会谄媚讨好那一招,不是什么都有了?可怜我们这些本分人,不晓得趋炎附势,溜须拍马,就算是得了天大的功,也没人瞧得见喽!”

  贺近霖不说话,但他觉得这两个人说得一点不错。

  “其实我看,还是谢承瑢最有本事,三衙之中,只有他最干净。”

  提到谢承瑢,贺近霖再不能沉默了。他凑上去说:“谢同虚确实是最干净的。”

  “屁!”有人嗤笑说,“谢承瑢?刚开始确实是干干净净,少年英雄。可后来呢?不还是得走上谄媚之路。我之前听神策军的说了,你道如何?”

  “如何?”

  那人大笑道:“谢承瑢和太尉家的儿子,赵敛,形影不离,像一个人似的!白日在一起还不够,晚上还要在一个帐子里同榻共眠!”

  贺近霖迷惑不解:“那怎么,我们这些人不也是晚上挤一个被窝睡的?”

  “你真是天真了。我们当然可以挤一张榻,但他赵敛就不行!京城达官贵人玩得那么开,白玉馆那么多小倌,谢承瑢又是儒生模样的将领,他赵敛在想什么,你猜不到?反正怎么样,赵敛都不会吃亏的。”

  “怎么可能!谢同虚不会那样的。”

  “什么不会?能做得了管军的人,扣叩群寺二尓而五九意司弃上传本文,欢迎加入哪里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谢承瑢正是知道怎么样才能让他升官最快,这才拼了命地依附于赵二。赵二是谁,太尉最宝贝的儿子!有他在,谢承瑢只要随便在战场上挥两下枪,什么功劳都有了!”

  贺近霖噎住了,又替谢承瑢辩解:“谢同虚不会如此的,他一定是清白的,他的功劳也不止是在战场上挥两下枪!”

  “你这么信他?可他夜夜和赵二共寝是事实啊,就算没什么,赵敛也会让他们之间有什么!赵敛不就是这样的么?那些个达官贵人……”

  “你放屁!”贺近霖青筋暴起,“他们绝对不会做出那样的事的,少他娘的在这里放屁!”

  那小兵也愣住:“你他娘的在这儿急什么,说你什么了?赵敛和谢承瑢是你老子么?我看你也是个阿谀逢迎的……”

  贺近霖龇起牙,每个字都从牙缝里蹦出来:“谢承瑢不是那样的人!他不是!”说罢,一拳抡在那人脸上。

  二人突然打起来了,叫边上人都措手不及。

  围观者多了起来,都圈着来看。他们指点议论说:“还有人敢说谢承瑢不好,真不怕殿帅[2]和虞度候来罚。”

  谢忘琮才从一侧经过,听见有人打架,厉声呵斥道:“在做什么?!”

  她冲进人群里拉开他们,“放肆!才回来就打,全部给我站过来!”

  贺近霖的脸被那人打破了,眉骨淤青。虽不敌旁人,但他气势仍在,还在破口大骂:“狗日的,不要脸的!我见过嫉妒人才能的,倒真没见过像尔等这般侮辱人的!这话你敢在太尉面前说么?你敢么!”

  “我有什么不敢,什么太尉,今天封赏大典没瞧见么?太尉被削去兵权了!别他娘的说什么上等军,就连禁军里那些下等军都不归他管了!我怕他?”

  眼看又要吵起来了,谢忘琮吼道:“还不给我拉去刑场,按军规处置!”

  【作者有话说】

  [1]:本条参照借鉴南宋岳飞爵位、食邑、食实封;

  [2]:“殿前司都指挥使”、“殿前司副都指挥使”都可以简称为“殿帅”。谢祥祯现在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而赵仕谋升了“殿前司都点检”之后,原“殿前司都指挥使”未置人,所以这里的“殿帅”专指谢祥祯。“虞度候”是谢忘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