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乃悍匪!开局绑架朱标!>第50章 朱元璋喝米汤!伯温你也喝!不能浪费粮食!

寅时一刻朱元璋就离开御书房,乘了仪鸾司备好的马车,带着毛襄,在宫门口接上早已等待多时的刘伯温一起赶往狮子山。

这个时间,不巧正好跟太子朱标回宫的时间错开了。

朱元璋并不知太子已经回宫。

马车一路奔驰,过了玄武湖,绕过清凉山,直奔狮子山后山。

狮子山后山是水流湍急的长江支流。

一身玄色劲装便服的朱元璋站在山脚下,耳边是江水咆哮的声响。

毛襄手里拿着麻绳,麻绳有四五岁孩童的手臂一般粗细。

刘伯温站在朱元璋一侧,凝眉看着毛襄。

此时,身手矫健的检校卫腰间系着麻绳的另一端,往山腰处攀岩。

打定主意,就是要光明正大的上去,心里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山前,一万兵正埋头开掘山路。

山后,朱元璋等待毛襄等人攀上山腰。

只是……

徐达在夜里接到太子朱标后,便立刻把一万兵撤了。

进宫面圣,朱元璋已经出宫了。

没人知道朱元璋来了狮子山后山。

除了随行的刘伯温,以及毛襄所带的几个心腹检校卫。

人不用多,人多了反而误事。

好在攀援十分顺利 ,三个检校卫很快上了半山腰平缓处,把粗粗的麻绳系在了……

系在了“豪强集团”的 门板上。

没办法,系无可系!

朱元璋身材魁梧,身手也敏捷。

自称帝以来,他依旧每日申时一刻起床,在宫里拎着百十斤的石墩锻炼身体,从未松懈。

这位年过四十的帝王,身体好着呢!

只见他将麻绳绕在右手臂上几圈,左手紧紧拽住麻绳上端,两脚腾空蹬在石壁上,手脚配合,不一会儿就接近了半山腰。

临近平缓处,朱元璋两脚往石壁上使劲一蹬!

两手臂发力,猛然一拽,纵身一跃 ,人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喀拉!~”

突然一声木板破碎的声音传来。

朱元璋还未高兴,目光下意识循着响声望去。

只见麻绳另一端牵住的一块门板,轰然倒地,碎了!

朱元璋不禁皱眉!

咱没怎么使劲儿啊?

这就碎了?

他摇摇头,蹙着眉头打量着这处除了院墙崭新其他地方都破败不堪的院落。

“难不成这就是那贼匪头儿绑咱标儿的地方?”

此时,毛襄带着刘伯温也上来了。

刘伯温喘着粗气,快步跟到朱元璋身边,谨慎小心地往院里看。

朱元璋与他交换一下眼神。

刘伯温会意。

朱元璋压低声音对毛襄说:“毛襄,你与另外三人埋伏在灌木丛里。”

“咱和军师进去看看。”

“若有情况,咱打一马哨,你带人进来救驾。”

毛襄不放心,想跟着朱元璋一同进去。

可遇上朱元璋那双威严的眼睛,毛襄话到嘴边咽了下去。

只得拱手,小声道 :“臣遵旨。”

随后,带三个检校卫瞬间窜入旁边的灌木丛,躲藏了起来。

朱元璋在前,刘伯温在后,一君一臣进了“豪强集团”的地盘。

几天前,这里还曾是太子朱标“工作”过的地方。

作为“豪强集团”的二当家,朱标可是亲自给山寨垒过墙呢!

也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刚刚跨进门槛,朱元璋就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味道。

当年在这个地方埋伏陈友谅的时候,并没有这处院落。

不知是何人能在这个险峻的位置,建起这么一处分前院和后院,两进的宅子。

前院寂寂无声,连风都没有。

西窗前的石榴树抽出了新芽,嫩黄嫩黄的。

干枯的葡萄架子上,挂着几棵干瘪的葡萄干。

君臣二人默不作声,脚步放轻,一前一后跨进前院的主屋。

主屋三间,没有任何家具。

堂屋的青砖地上,平放着一张门板。

此外再无其他摆设。

朱元璋似乎不敢相信地四处打量!

他万万没想到这贼匪的老巢居然如此简陋。

主屋三间,肉眼可见空无一物。

他不死心地又敲了敲四面的墙壁,企图能找出什么暗门之类的机关。

结果可想而知,令他大失所望。

刘伯温也蹙着眉头想不通,他抬脚出了主屋,在院西边的锅灶里发现了一锅汤。

“皇……老爷。”

朱元璋应声出去。

“这是……?”

他看着锅里的一锅米汤,十分费解。

刘伯温捋着山羊胡,琢磨着开口:“是贼匪的锅灶和米汤。”

东方破晓,本来朱元璋没觉得那么口渴。

救子心切,他从申时就开始赶路,早上又没吃东西,他这肚子里没货啊,嘴唇也有些干裂。

看到这锅米汤,朱元璋真正体会到了那句话-“久旱逢甘霖。”

他看四下无人,拿起旁边的水瓢伸进锅里,舀了一瓢,凑近闻了闻,没什么味道,随即喝了几口。

没事!

除了凉了点,米汤并未坏!

看来这贼匪带标儿离开应该没多久的时间。

朱元璋口渴的紧,顾不上刘伯温劝阻,又舀了满满一水瓢,咕咚咕咚喝了个饱。

自己喝完,还把水瓢递给同样渴的嘴巴干的刘伯温。

“伯温,你也喝几口。”

“这院里无人,米汤坏了就可惜了。”

“百姓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儿才有点儿收成,可不能浪费粮食!”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深知底层百姓的疾苦,他对土地、粮食有着天然的敬畏。

刘伯温的手里被朱元璋强行塞了水瓢,他看看水瓢又看看米汤,不无担心地问道:“老爷,这米汤不怕有毒吗?”

问完之后,刘伯温又觉得自己太过矫情。

人家堂堂的天下共主都喝了,我刘伯温作为臣子,居然害怕有毒不喝?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就算有毒,臣子也该慷慨赴死,岂能独活?

果不其然,朱元璋脸上陡然变色:“嗯?”

仅仅一个字,就让人胆寒心惊。

刘伯温手握水瓢拱手,“臣失言。”

说完这句话,刘伯温转身如英雄就义一般豪迈,舀了一瓢米汤喝了。

喝完之后,刘伯温将水瓢放置在原来位置后,又垂手立在朱元璋身侧。

此时。

见刘伯温喝了米汤,没有浪费一滴,朱元璋脸色缓和了不少。

他看着干枯的葡萄架子,小声开口:“伯温啊。都说咱这个皇帝土。”

“当了皇帝了还在皇宫里种地。”

“那帮老家伙在背后都叫咱什么?”

“泥腿子?!”

“哼!”

朱元璋冷笑一声,“他们那是没挨过饿。”

“小时候,咱家有个豆腐店,可吃饭的嘴太多了。豆腐店的营生才能赚几个子儿?”

“咱爹还是要靠去地主家做佃户,养护一家老小。”

“咱记得,那年大旱,一整年没有下过一场雨,地里颗粒无收。那天是四月初六,咱爹饿死了。”

“初九咱大哥饿死了。”

“四月十二,咱的大侄子饿死。”

“四月二十二,咱娘也活活饿死了。”

“……”

“家里一粒米都没有啊!伯温~咱是挨过饿的,真的见不得浪费粮食 。”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眶有些湿润。

刘伯温恍然,“原来如此。伯温知道错了。”

朱元璋努力睁了睁眼,摆摆手:“嗯。咱们再到后院看看。看这样子,标儿不像是在这里。”

不怪朱元璋这么说。

这处宅子,虽说是在半山腰的平缓处,可后院高度高,前院低。

人站在前院不用抬头就能看到后院。

刚才一进门的时候,朱元璋已经瞧见后院的两间“采光极好”的茅草房。”

顶上破个大洞,漏风又漏雨的,基本是可以断定,后院没人的。

因此,他放心大胆地喝了锅里的米汤解渴。

怕下毒?

这贼匪又不知道自己会来,怎么会提前下好毒?

再说这么险峻的地方,一般人谁能上来呢?

朱元璋他不怕有毒!

说毕,朱元璋绕过主屋旁边通往后院的侧门,进了后院。

……

鬼市空间。

犁家村。

犁田英家里当院。

明月楼的招牌菜,一共十个。

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用食盒装了送到了 。

犁田英打开的时候,还热气腾腾的。

犁影儿端来了两坛子灵泉酒,给朱椿倒了一酒盅。

犁田英看着摆了满满一石桌的好菜,摩拳擦掌,不知该从哪个菜下手。

“好个黑老板!居然哄骗我没有狮子头了,这是什么??”

“一下子送了八个来?”

“她是要留着给哪个吃?”

朱椿笑着夹了一筷子酱肘子放进嘴里,听他聒噪。

“朱兄弟,你知道吗?这狮子头得先把肉馅剁了再加葱姜汁、油拌匀,放油锅里炸了再放锅里带着汤汁这么一煮,加上各味作料,那叫一个鲜美啊。”

“一个时辰哪能做得出来?那黑老板分明是哄骗我说卖光了!”

“啧啧~”

犁田英眼睛盯着狮子头,口水都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