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明朝海盗王>第177章 旌旗猎号角响

”对,也不对。“汪修齐给冯保倒了杯茶,态度温和起来:

”我让研发团队做事情有个规矩,那就是讲原理,画图纸、做原型,这样他们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去进行实践摸索。

电动机的电磁感应原理和基本构造我知道,为此也做出了不少适配机床用的型号。

可汽车不同,除了电池和电机之外,里面的构造要复杂很多,而我又不是学这个专业的。”

“嗯,这个倒是真的。”冯保连连点头,突然他想到了什么,眼睛倏然睁大:

“我去,哥,你这是直接越过内燃机时代,直接进入新能源时代啊。”

汪修齐耸了耸肩:

“没办法,无论是蒸汽机还是内燃机都太复杂了,摸索过程太慢,我只能走捷径了。”

“牛叉!”冯保伸出了大拇指,舔了舔肥唇,赞道:

“这条路选的是对的,说到构造,这纯电动车要比燃油车可简单太多了。

不需要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等,如果再除去空调、音响,只做一个能跑的车,还是很有可能的。”

“不错,我要你做卡丁车,就是要做个车的原型出来,”顿了顿,汪修齐抛出诱饵:

“如果你搞出汽车原型,我给10万两,如果你能指导我的技术人员搞出真车,我给一百万两。”

“真的?”冯保激动地两眼放光,全然不顾鼻子又流血了,在看到汪修齐确认的眼神后,连忙答应着说道:

“好,你说话我信得过,但是我需要助手和各种工匠,另外,材料也得准备齐。”

“这些都没问题,不过你能在松浦津待多久?要是一两个月,恐怕搞不定。”汪修齐好奇地问。

冯保叹了口气:

“搞不到一百万两,回去也是受罪。

不过,要是你啥都准备好,做个简配版的电动车,七八个月也够了。我估摸着,年前回顺天府,赶趟。”

“好,”汪修齐伸出手,笑盈盈地说道:

“那就预祝我们成功。”

……

嘉靖三十九年,三月初。

王府,垂拱殿。

明媚的阳光从西侧窗户射进来,照得殿内一片通明。

殿中央,摆着巨大的军事沙盘,沙盘里山川、河流、道路、城池、港口清晰可见,标明兵力和势力的各色小旗帜遍布全图。

这是三维立体版《筹海图编》,是郑老先生带着多位工匠,在二十天内赶出来的心血。

俞大猷拿着竹鞭,指向沙盘的一个位置,严肃说道:

“如今松浦、龙造寺、大友、岛津、相良、伊东几个藩国,组成了六国反宋联盟,共两万人马齐聚松浦津外的大村城。

另外,松浦隆信和岛津贵久分别派遣战船五十五艘、八十七艘,以南北夹击之势,包围五岛群岛而去。”

泷捷顺着话题补充道:

“六国总兵力不过五万,这次派出来的,差不多是他们的一半家底了。

另外,两万陆军中,步兵占一万五,骑兵三千,火枪兵两千左右,炮兵方面只有二十几门千斤佛郎机。”

见汪修齐没有打断,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俞大猷继续说道:

“毛海峰带领的水师五个营已经北上到达指定位置,预计今晚亥时炮击平户港。

另外,我方捕捞船已经全部撤离回港,并调遣了十个营的水师力量守护。”

见汪修齐的目光看来,徐渭捋着胡须说道:

“已经组织了万人施工队,在无战况骚扰的情况下,按照原有的官道作业,预计每日可铺路十里,修建碉堡二十座。

除此之外,各种战需物资已经全部备妥,还配备了三十辆医疗马车随军。”

汪修齐表情平淡,点了点头:

“出发吧!”

俄顷,随着雄浑、低沉的号角声响起,三千步兵、两百门马拉野战炮、三千骑兵和万人的后勤部队,在夕阳余晖之下,浩浩荡荡地开出了护城河的吊桥。

三千步兵中,一半是武士营的雇佣军,他们身穿日式铠甲,带着盔帽,腰挎长短倭刀,有些身上还背着硬弓和羽箭。

另一半直属步兵却是穿着棉甲,带着圆形钢盔,身背燧发枪,腰挂三棱刺,身后还别着四枚手雷。

骑兵着装和直属步兵差异不大,只不过配备的武器变成了长刀、两把雷铳和八枚手雷。

最与众不同的是炮兵,他们个个斗志昂扬,满心期待,迫切地希望用这场战役来证明自己。

这支野战炮兵营已从火枪兵中脱离出来,自成建制,称为野战炮兵营。

野战炮从生产、测试到士兵选拔、士兵训练全程保密,除了汪修齐、戚继光、梁迅全程参与外,其他人员一概不知,这还是他们首次亮相。

每门野战炮配备七个炮兵和三个护卫,炮兵各有职责,分工不同,而护卫的工作除了保护炮兵之外,还负责弹药搬运。

这算是汪修齐的秘密底牌,也是两年多来,两个最大的攻关项目之一。

在后勤队伍里,还有一支特殊的人群,那是开拓先锋营的三百小将,他们同样着装整齐,只不过佩戴的不是武器,而是望远镜和纸笔。

此次,他们作为战场的观察员,学习的同时,要记录战役的每个细节,便于带回去后复盘。

骑兵队伍的前方,汪修齐、戚继光、俞大猷等人骑在马上,并肩而行。

面容刚毅,身穿黑色战甲的俞大猷满脸的疑惑,他侧头看向汪修齐:

“殿下,此次作战,敌方兵力远胜我方,以少打多的情况下,最好的战术就是骑兵突袭,可你把步兵排在前,炮兵居中,骑兵置后,是何道理?”

“突袭?”汪修齐嘴角勾起,呲牙笑道:“为何要突袭,把他们吓跑了怎么办?”

“吓跑?”俞大猷呆住,可想到了曾经的南浦港战役,他又耐着性子劝道:

“敌方也有骑兵,就算不突袭,也应该把骑兵排在最前面,否则敌方发起冲击,步兵挡不住的。”

梁迅和戚继光对视一眼,笑着摇了摇头,对俞大猷同情的同时,又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期待。

戚继光看向俞大猷,意味深长地说道:

“志辅兄,当初让你加入野战炮攻关小组你不愿意,非要带兵去剿倭,说杀敌比捣鼓铁疙瘩来得痛快。

等打完这场仗,你就会明白,个人勇武的时代过去了。”

“元敬,你这夸大了,佛郎机炮也好,鸟铳也罢,本将又不是没见过。

虽然威力不小,可射速太慢,骑兵几个呼吸就能冲到跟前,到时还怎么打?”俞大猷有些不服气。

“报……”一个插着小旗的斥候策马前来禀报:

“前方十里就是大村城,敌方已经集结完毕,我军已在五里外扎营,等候殿下命令。”

“看看,我说什么来着,十几里的路程,要是派骑兵突袭,敌方就不会有集结的时间。”俞大猷一拍大腿,有些惋惜地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