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第二百二十四章 阳平关

郭淮一行直在湖边呆到月上中天之时,方才恋恋不舍的回营各自歇下,毕竟在这鸟叫蝉鸣、湖水不时缓缓的“哗啦哗啦”冲击着湖岸的意境中,还是很容易让人困倦的,第二天一早大军继续拔营往西平郡而去………………………………

而姜维部在官道上继续前行,此刻已是到了阳平关,已到了蜀国腹地,关隘上蜀军的军旗烈烈,已为王沈、陈广钦、褚磓、郭修四个重要的俘虏解开了身上的枷锁镣铐,毕竟到了这里他们就算想跑也是跑不到哪里去了。

王沈望着关隘上阳平关三个大字,对昔日的部下陈广钦、褚磓、郭修三人感慨道:“看来吾等已到蜀国的阳平关了,此地就算是郭都督也不敢轻易前来,毕竟此处已是蜀国腹地了,哎,吾等日后多半是要在蜀国过活了!”

郭修抱拳宽慰道:“处道兄勿忧,只有吾等耐心等待日后必有回去的机会的。”

王沈又道:“哎,回去?谈何容易啊,吾等还是想一想怎么留在成都,然后在蜀国好好活下去吧!”

陈广钦、褚磓二人劝道:“处道兄不开轻易便有变节的念头啊,毕竟吾等是吃大魏俸禄的官吏,汝更是丞相一手提拔起来的,又世受大恩典,叔父更是做到了大魏的征南将军。”

王沈打着哈哈道:“此时日后再说罢,现在吾也就是随口说说,吾怎么可能存了此心思呢,汝等别忘了吾在大魏可是以仁孝着称,

又有些文采、善写文章,方才被当时还在大将军任上的曹昭伯看中,征辟为掾属,如今大将军又升任大魏丞相,吾怎么可能给丞相、叔父和郭都督丢脸呢!”

四位同病相怜的魏国俘虏还在阳平关下交谈着,走的很慢,后方的一名蜀军校尉便不耐烦的催促道:“快走,还磨蹭什么,汝等在再怎么耍花样亦是插翅难逃了,陛下还在成都等着卫将军献上俘虏呢!”

四人方才继续默不作声的跟上蜀军行军的节奏,继续往成都方向而去,心中皆是有些忐忑,毕竟入了此关便再无可能返回魏国了,除非等到蜀国国破的那天,

阳平关又称阳安关,南倚鸡公山,北濒嘉陵江,地势极为险要。

南可入川,北通略阳,西至陇南,东达汉中,为蜀北主要门户。

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盆地的西边门户,

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此地一直以来都牢牢掌控在蜀国手中,让魏国的将领十分头疼,

此关可谓是极天下之至险,蜀若得之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扩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因此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便多由此关而出,

三国时期的几大枭雄也几乎在此关前吃过苦头,当然除了那孙权,毕竟他远在江东,虽不是没想过入蜀,但是最终还是便宜了自己的妹夫,

汉灵帝末年,益州牧刘焉阴谋割据巴蜀,遣张鲁为督义司马,攻打汉中。

张鲁率兵自成都北上,沿剑阁栈道出古百牢关,到达沔阳(今勉县)。

首先便是从阳平关打开缺口,并筑寨堡于西侧的走马岭,随后,南渡沔水(今汉江)占领定军山,向北夺取天荡山,杀死汉中太守苏固,从而占领整个汉中,统治汉中长达二十多年。

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兵十万,攻取徽县、凤县后,开始进军汉中,攻阳平关。

张鲁命其守将张卫、杨昂、杨任等人依山筑寨坚守。

曹兵久攻不下,只好诈退,使阳平关守军放松警戒。

而后,曹兵乘机攻取阳平关,张鲁守军自乱,杨昂战死,张卫、杨任逃回南郑,张鲁逃往四川巴中。

曹操夺取汉中后,留夏侯渊、张合等镇守汉中,自己因恐后方不稳而率主力回到北方。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领诸将进兵汉中,被张合阻挡在阳平关外汉江上流的深山峡谷之中,彼此相互对峙一年有余,刘备未能进入汉中盆地。

可是刘备还是不死心,毕竟蜀中没有这阳平关做屏障,曹贼便可随时兴兵入蜀,于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一面派兵攻打张合在走马岭的营堡,一面南渡汉江,沿山间小路,通过夜间偷袭抢占了军事要地定军山,并且斩了夏侯渊。

张合闻夏侯渊败死,即退守阳平关,随后,曹操增兵阳平关与刘备决战,刘备坚守不出,曹军终因军粮不济,将士伤亡过大,而败退关中,阳平关也落入刘备手中,自此,汉中归刘备管辖。

建兴五年,诸葛亮出师北伐,率领各路大军屯兵于沔阳长达八年之久。

在这八年里,诸葛亮一直把阳平关作为他进可以攻、退利于守的大本营。

其中六出祁山,有四次都是出阳平关沿陈仓古道进行北伐的。而每当退兵时,他又在这里休养生息,教兵演武,姜维望着这阳平关却是又回忆起了诸葛丞相在此训练兵马的场面,

只可惜关隘还是当初的那个用无数敌我双方将士鲜血浇筑的关隘,当初的大部分人却是已经不在了,

蜀国的国力亦是没有当初先帝与曹贼在汉中争霸之时那般可以做到压着伪魏打,不像如今这般拿下的地盘也要无奈的吐出,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先帝当初要桃园三结义,结交了一个义薄云天的关云长,但是话又说回来,说不定没有这桃园三结义,便没有后来的蜀汉基业,真是福祸相依啊!

夷洲(台湾),布农族附近,顾裕一行在山间清脆的鸟鸣之中醒来,去往附近的小溪随便洗了把脸,便往不远处的布农族部落而去,

布农族见卑南族南王普悠玛部落、阿美族的人皆是跟随着吴军将士一同前来,这其中还有南王普悠玛部落的小公主,便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立刻便为他们通禀了两位家族长老,两位长老也不敢再摆架子,没有丝毫的犹豫便答应了接见他们,毕竟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即使两位长老在他们布农族中的地位崇高、颇受族人的尊崇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