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第66章 蒋干盗书又盗图

回到江东营寨的当晚。

周瑜再次设酒宴,款待蒋干。

这次周瑜没再搞什么群英会,只是叫少数几个亲近的武将陪同。

不过,宴上的人虽然不多,但是酒却喝得很凶。

众人推杯换盏。

很快便个个醉眼朦胧。

这时有人来报,说董厥求见,周瑜唤董厥入内。

董厥入帐后,向周瑜施礼,然后说:“都督,白天所说送图之事,我家主公已经应允,我此行便是为此而来。”

说完,董厥将图纸献上。

周瑜接过图,有意侧了一下身,躲开蒋干的视线,才打开图纸。

图中画着什么蒋干不知道,但周瑜看图时流露出的神情,说明周瑜对图纸应当很满意。

看了一会儿,周瑜收起图,让手下人把图送到自己寝帐里。

然后周瑜又向董厥赐酒一杯,再三表达对董厥的感谢之情。

董厥接过酒,一饮而尽,随即辞别离开。

望着董厥离开的背影,蒋干两眼放光,因为蒋干听到了图纸两个字。

回来的路上,蒋干就在想着连接锁的图纸,现在图纸已经送到周瑜寝帐,那么要想一个办法,去接近图纸。

后边的酒宴上,蒋干尽可能少喝酒,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

而周瑜因为白天的事情顺利,心情大好,酒喝起来一杯接一杯,看起来又要醉了。

蒋干连忙说:“公瑾,我不胜酒力,今晚就到此为止吧。”

周瑜还意犹未尽,摆着手说:“今天高兴,一定要不醉不休!”

说完,周瑜又让人倒酒。

蒋干心想,现在周瑜半醉半醒刚刚好,方便找理由去他的寝帐,然后再打图纸的主意。

若是周瑜真的醉倒了,反而不好行事。

于是蒋干力辞,说什么也不肯再喝。

周瑜见蒋干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勉强,让人酒宴撤了。

宴撤之后,周瑜拉起蒋干,口中含糊说着:“好久没有和子翼同榻了,今夜咱们抵足而眠。”

然后周瑜不由分说,拉着蒋干一起到自己的寝帐。

……

入帐以后,周瑜倒头便睡。

很快周瑜就鼾声大作。

蒋干则心中窃喜,反而睡不着。

本来想找理由来周瑜的寝帐,没想到理由还没想好,就被周瑜主动拉来了。

蒋干侧身躺着,眼睛望向帐中的书案,只待夜深以后,起身盗图。

二更以后。

军营喧嚣散尽,寝帐外开始变得安静起来。

蒋干偷偷起身,轻手轻脚地摸到书案前。

书案上很杂乱,堆放着很多书籍和信件,而孔明让人送来的图纸,也放在书案的一角。

这里插多一句。

笔者说是图纸,但这张图并不是画在纸上的。

三国时代,纸虽然已经发明了,不过因为技术还不成熟,以及生产力低下,三国时代的书写介质,是竹简,木简,纸张,绢帛等并存。

为了方便蒋干偷盗和藏匿,孔明的这份图画在绢布上。

蒋干把图拿到灯下,打开看了一眼。

确认图纸无误,蒋干再将图折好,藏到衣袖之中。

藏好图后,蒋干又转念一想,何不趁此良机,再看看这些书信,找找书信中有没有重要的情报。

于是蒋干轻声唤周瑜,想看周瑜睡熟了没有。

周瑜鼾声如雷,根本叫不醒。

蒋干见周瑜如此模样,便放心地一封封偷看案上的信件。

大多数信件的内容,都是普通的军事,没有什么价值,一直读到最后一封。

蒋干看到“蔡瑁张允谨封”几个字。

蒋干大吃一惊,蒋干万万没想到,蔡瑁张允会写信给周瑜,这两人可是曹操的水军都督啊。

信上写着什么内容呢?

借着尚未熄灭的残灯,蒋干打开了书信。

书信的内容大致说,蔡瑁张允两人投降曹操,并非本心,只是迫于形势。等到方便的时候,蔡瑁和张允便刺杀曹操,提头过江,投身周瑜帐下。

这绝对是天大的情报。

蒋干心想,原来蔡张两人,暗通周瑜,难怪周瑜对战役表现得很有信心,似乎胜券在握,还说过要取曹操的人头。

面对这么重要的情报,蒋干自然不会放过,他把书信也藏到衣袖当中。

然后,蒋干的第一想法,就是带着图纸和书信,立刻回江北去,报告曹操。

但又转念想了想,蒋干认为还不行。

此时正是夜半,连夜出江东营寨,肯定蹊跷,守门的军士一定不会放行。

于是,蒋干熄灯入榻,和衣而卧,心中想着,天快亮时,再看机会,潜出江东的军营。

……

四更时分。

有人来到周瑜的寝帐内,走到榻边,轻唤周瑜。

“都督,都督请起,有急事禀报。”

周瑜惊醒,一下子坐了起来。

看到榻上的蒋干,周瑜呆呆地问:“这个人是谁?怎么躺在我的榻上?”

来人答道:“都督昨晚请蒋子翼同榻,怎么现在忘了?”

周瑜听完一脸懊恼,用手敲着自己的头说:“昨夜醉酒,也不知道说错什么话没有。”

来人看周瑜已经完全醒了,便说:“都督,江北有人到了……”

听到“江北”两个字,周瑜立即抬手挡住来人的嘴,又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说话。

然后周瑜俯下身来,轻声唤道:“子翼,子翼。”

蒋干自然装作熟睡,不作声。

周瑜又细听了一下蒋干的呼吸,觉得蒋干呼吸很粗,猜他也是喝多了酒,睡得很实,便没再防备,与来人到帐外说话。

蒋干努力地偷听。

来人说:“蔡张两位都督说,此时没有方便,待日后下手……”

后边两人还说了很多,不过因为声音太小了,蒋干没有听真切。

来人把事情禀报完,周瑜回到榻边,解衣就寝。

很快又鼾声如雷。

可蒋干不敢睡,想着书信的内容,以及周瑜前前后后的一些表现。

蒋干觉得从目前的证据上看,蔡张两人反叛为实,要尽快回江北报信才好。

五更以后,天色微亮。

蒋干潜出周瑜的寝帐,叫上自己的小童,向寨门走去。

守门的军士见蒋干出寨,只是问了几句,未加阻拦,这让蒋干不免庆幸。

来到江边,蒋干驾着来时的小船。

拉起风帆。

渡江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