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我在古代画地图【完结】>第53章 刀光剑影

  觥筹交错,刀光剑影。

  “我前几日回京述职,今日才到途州,想不到,名满天下的英国公世子邹言蹊邹公子,就在途州,世子远道而来,照顾不周,我先自罚三杯。”

  邹言蹊在途州三日了,他住在陈承给廖神医安排的住处,有一进小院子,看着风平浪静。但是门外,连廖神医都发现了,这几天门口摊贩和游荡的人突然多起来了。

  绕着院子走一圈,好家伙四面八方繁华的不像是边境小镇。

  “言蹊,你真是在哪都是香饽饽。”廖神医感叹。

  “不光美人爱你,将军尤其爱你。”

  邹言蹊十分受用。

  不过,将军不将军的,夏成风爱他就行。

  正准备悄悄进山,途州守将陈承派人来传话,他在府衙设宴,宴请邹言蹊。

  为表郑重其事,特派了一个百人队伍,守在他房间门口,出门就前呼后拥、寸步不离的跟着他,想不来都不行。

  “将军海量。”邹言蹊看着自己身后堆着的好几坛酒,微笑。

  陈承自己只用小杯子,一壶酒,闻言一笑:“别人就罢了,我跟人对饮,用这小杯子,都拿不出手,但是邹世子不一样,都说你是千杯不醉,我哪里还敢班门弄斧。”

  他被夏成风重伤,差点一命呜呼,还没几天,先说自己进京述职,又说不敢班门弄斧,一句实话都没有,邹言蹊防备心上来了,这位将军设的怕不是鸿门宴吧?

  邹言蹊眯着眼,扫了一下四周,佩刀的将士一圈一圈站在殿外,不禁好笑,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来了要护驾。

  还真是重视他。

  “将军客气了,为将者当然以军功为上,我看梁国将士都威武不凡,军纪整肃,想来陈将军带兵自是不同凡响,是梁军之福,百姓之福。言蹊不过是无知小辈,无官无职,除了声色犬马,再没有拿的出手的了,怎能与陈将军相提并论。”

  陈承心想不愧是国公世子,就是上道,但他知道邹言蹊不简单,别的先不说,能和夏成风谈婚论嫁还没给他打死的人,就匪夷所思:

  “我们梁国也在说,世子要和宣州夏成风成亲,夏成风是个疯魔的罗刹,我今日看邹世子是十分知礼的人,若说你与他有亲,为兄都不敢信,不知道可是那些人乱传的?”

  邹言蹊捏着酒杯,嘴角勾出一个真心实意的笑:“陈将军哪里话,待我与夏将军婚期定了,必将昭告天下,到时候陈将军要是不弃,言蹊定奉上好酒。”

  陈承半天说不出话:“你要嫁给夏成风?”

  邹言蹊勾唇一笑:“陈将军这么说,也不是不可以。”

  陈承看这邹言蹊虽非行伍之人,但是身材高大,比自己还高些,看着也不像他在京城见到的那些一无是处的富家子弟。其实外面说的是,夏成风要嫁给他,但夏成风那么嗜血凶残,不管是嫁他还是娶他,想想就觉得很离谱。

  他看邹言蹊,觉得他越看越可怜。

  这就是他风流半生的结局吗?

  惨。

  听邹言蹊虽然认了,只当他是被强迫,含泪认下的,陈承说:“邹世子,你是有大才干的人,心中自有天地,我听说世子心中装的是天下所有山河的方位信息,正是大梁梦寐以求的,我大梁求贤若渴,世子既然来了大梁,何必要回端朝受那种罪。”

  邹言蹊挑眉。

  陈承拿出书信:“我梁国主已承诺,只要邹世子愿意归顺梁国,吾主也将以国士相待,世子依然加封国公,待梁国一统天下,还另有封赏。岂不比在端朝受这等屈辱好得多?”

  邹言蹊接过来看,上面果然是梁国国君的朱笔书信,盖了大印。

  邹言蹊递还给陈承。

  原来陈承这几日并非真的对他不闻不问,而是另有谋算,先着人去京中请旨了。他说回京述职,他怕是走不动,但是上京也不完全是托辞。

  只怕刚拿到皇帝的回话,就派人来拿他了。

  这陈承前几日还去宣州调虎离山,引走了夏成风,背后可不简单,他正好趁机机会,探一下梁军的底,他倒要看看,端朝就是是谁有这个胆子,里通外敌。

  邹言蹊看着陈承,似乎有点心动。

  “贤弟意下如何?”

  邹言蹊鬼扯:“陈将军说的对。我待靖宁侯府一心一意,但是却被算计,实在是让我伤心。”

  陈承故作惊讶:“怎么,贤弟,你和夏成风的亲事,难不成是靖宁侯府骗你?兵行诡道,你是俯仰日月,单纯良善之人,不知道夏家的阴谋诡计。”

  邹言蹊点头:“唉,我家本来和夏家定亲,哪知道夏家中途竟然想换一个人给我,我虽然不在朝,但如此搪塞敷衍,实在是我毕生之耻。”

  陈承这就理解了:“他们坑你和夏成风成亲?”

  邹言蹊摇头:“非也。我本意是要娶夏将军,婚期将近,夏家竟然另换了一个女儿要嫁给我。”

  陈承:“……”

  陈承又不理解了:“这不好吗?”

  邹言蹊:“当然不。夏将军是我梦寐以求之人,除他之外,我谁都不要。”

  陈承大为震惊。

  不过,这就更好了,夏成风失势已成定局,他本来还担心邹言蹊知道以后,觉得大仇得报,不愿意再借助梁国之力,劝降邹言蹊会有难处。没想到,坏事变好事。

  端朝的那位,已经开始动作了,很快就有大动荡,等夏成风失势的消息传到邹言蹊这里,邹言蹊很难不跟梁国同仇敌忾。

  总要一个拖字决,先稳住邹言蹊再说。

  “贤弟果然不是一般人,喜欢这种暴躁泼辣的类型……”

  邹言蹊笑而不语,想着我家小将军乖得很。

  陈承一脸失敬的表情,说,“不过夏将军性格暴躁,容易得罪人,只怕独自在宣州不能长久。还是要有世子从旁劝导,才是长久之道。大梁求贤若渴,夏将军若能弃暗投明,三军统帅之位,我愿意拱手相让。”

  邹言蹊假装听不懂他的话:“陈将军说笑了,陈将军运筹帷幄,善于谋略,治军经验丰富,夏成风年纪小,不过一员虎将,怎么能比的上陈将军?何况,夏成风在大端是两州总兵,风头正盛,宠眷优渥,怎么会轻易离开端朝呢?”

  他说着勾唇挑眉,姿态随意慵懒,毫不设防,“难不成,陈将军以为,靠我的美色,就能让夏成风变心吗?”

  陈承无语,觉得此人虽有才干,但没入仕,不懂为人处世之道,骨子里全是富家子弟轻浮浪荡不入流的做派:“贤弟美色足矣令公主倾倒,不过夏成风多谋善断,铁石心肠,不会轻易被美色所惑。”

  邹言蹊压了压嘴角,似乎极为失望。

  陈承见邹言蹊好色,又挑嘴,只能投其所好,许之以利,对他透露:“贤弟可知,夏成风近来在宣州要栽跟头,而且,只怕再也起不来了。”

  邹言蹊眯着眼套他的话:“陈将军,你这是口说无凭了。”明显不信。

  陈承已经上报皇帝,一心要拿下邹言蹊,邹言蹊在端朝对地理的精通,梁国军中早有耳闻,甚至有传闻夏成风在荒山野岭屡出奇兵,让他们损兵折将,也是因为有邹言蹊的指点。有了邹言蹊这个活地图,征战端朝如虎添翼。

  其实,皇帝给他传信时,来人还有一句口谕,要是拿不下邹言蹊,就地斩杀。

  不能为梁国所用,也绝对不能为对手所用。

  不过,这是最后被逼无奈之举,邹言蹊的作用没有人比三军统帅更明白,他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拿下邹言蹊。

  邹言蹊贪图夏成风,那就用夏成风来诱惑邹言蹊。反正邹言蹊此刻身陷囹圄,是逃不出途州的,跟他多说几句也无妨,顺便让邹言蹊知道,大梁的实力。

  “贤弟,你闲云野鹤,不知道,端朝内部早就对夏成风不满。他一个外臣,想干涉储位之争,收了分外的粮草,还以为自己本事大,得了天大的好处。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天底下,哪有那么多便宜的好事。”

  “呵,端朝内部陈将军也有人吗?”

  他说的很直接,陈承笑而不语。

  邹言蹊眯着眼,嘴角带着笑:“是我监守自盗,带人劫的粮草。”

  “不过是找个由头罢了,贤弟何必如此,你劫没劫,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管是谁劫的,都是宣渝总兵的责任。”

  邹言蹊捏着酒杯:“那为什么是我?”

  陈承意味深长:“贤弟啊,我年纪大你不少,拿你当亲弟弟,才跟你说。因为,你年轻气盛,为人放荡,不愿意配合人家,看不上人家的姑娘,但你总要娶亲,万一娶了不让人放心的人,谁都睡不着觉了。”

  邹言蹊一瞬间想明白了所有事。

  他还是那样,笑的风流倜傥,不知道听懂没听懂。只是他手里的瓷杯并不怎么结实,被他捏出一条缝,杯中酒顺着缝隙透过来。

  邹言蹊假装手滑,不胜酒力,连杯子都拿不住了,“铛”的一声酒杯脱手,掉在地上,碎了一地。

  他微微一笑:“没拿住。”

  陈承不以为然,果然是没经过事的大少爷,在女人堆里被捧着惯着,真遇到事,就怂的杯子都拿不住。

  就这,还口口声声要求娶夏成风。他虽不喜欢夏成风,但是称之为猛虎,也不为过。

  老谋深算的陈承过去扶他,叫人来打扫。

  邹言蹊似乎有点挫败:“来,今日不醉不归,你们把这几坛酒端去给门口的各位守卫,大家辛苦了,本世子的酒,人人有份。”

  陈承点头,立马来人拿了酒坛,满府里去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