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我在古代画地图【完结】>第40章 天之骄子

  夏成风率先在城门前勒马,下马走到身后马车前,行礼后说了什么,邹言蹊听不见。

  马车门开了,里面走下来一个华服束冠的男子,他大概叫夏成风不必多礼,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人看着文质彬彬、一身疏离,待人倒是亲切,伸手去扶夏成风的衣袖。夏成风不吃这套,站好后退开了一步。

  又说了几句,夏成风拱手告辞,抬头看向柳树下的邹言蹊。

  邹言蹊对他挑眉,也不管他看不看的见。

  看见了吧,好像还笑了一下。邹言蹊张望。

  这一笑,华服男子也转过来看这边,夜色朦胧,邹言蹊觉得这人有点脸熟。这时,华服男子派了人来请邹言蹊。

  “我们王爷有请邹世子一叙。”

  离近了,邹言蹊才看出,这位王爷是当时在益州见过几次的齐王赵宪。

  打过招呼后,赵宪开口:“想不到深夜在此见到邹世子,自从益州府一别后,上次见你,还是在本王巡视途中,世子风流红尘客,烟花美人环绕,想不到,今日也能在此与明月清风为伍。”

  夏成风面无表情,只是目光从他身上移开了。

  邹言蹊无语,就当赵宪夸自己了。“想不到王爷竟是同道之人,目之所及,美人与美景,尽是美好,原本就该无非彼此才是。”

  赵宪道:“今日从巡视地一路奔走,天色已晚,不如早点入城,本王正要请成风一起去小酌一下,若说诗酒放诞,个中翘楚,无人能出邹世子之右,不知邹世子肯不肯同去。”

  请夏成风入城饮酒,亏他想的出来。齐王是京中的王爷,不用去封地,就算宵禁封了城门,他要什么时候入城,守卫只能开门放行,但是夏成风却不一样,若真跟他此时入城,就是皇上不起疑,也要被言官谏臣的口水喷死。

  这一走,明日京中就会揣测齐王和夏成风是否真的交情匪浅了。

  夏成风分明方才跟他辞行过了,赵宪这是看邹言蹊不懂朝务,故意说出来,请邹言蹊帮忙说服夏成风了。

  邹言蹊仗着自己纨绔无能不明事理,断然拒绝了:“王爷说得对,花天酒地的事,就没有我不知道,不过,城中有什么意思,良宵苦夜长,今晚清风徐来,繁星满天,言蹊在此等候是专程来邀请夏总兵去揽青山看星星的。”

  赵宪带着笑,看上去十分贤能,问夏成风:“小风,你要去揽青山吗?”

  邹言蹊狐疑的看了一眼赵宪,不知是这位齐王在拉交情收买人心,还是夏成风与他真有一点交情。

  叫这么亲,还小风,邹言蹊心中泛酸,轻轻问他:“去不去啊?”

  夏成风没看他,对赵宪说:“多谢王爷好意,成风心领了,只是此时进城于理不合,我在城外等到天亮就是。”

  这是要去揽青山了。邹言蹊翘起嘴角。

  赵宪看上去十分通情达理,说:“你现在是外官武将,的确不便无视宵禁入京,是我考虑不周了,说起来,我虽封王,但该与你是一样的。”

  夏成风道:“王爷言重了,多亏王爷在皇上面前替成风说话,才能提早回京。”

  赵宪说:“跟我还客气什么?小风长大了,顾虑也多起来了。”

  邹言蹊眉毛皱起来。

  又问邹言蹊:“本王听说英国公府在揽青山的别院悬空而建,巧夺天工,神往已久,不知道今日能不能借成风的光,去邹府别院一游?”

  夏成风:“只怕多有不便。”

  邹言蹊:“自然,欢迎之至。”

  两人同时说。

  齐王微微一笑:“好,邹世子果然和传闻中一样豪气干云。小风,邹世子都答应了,你就别替人家拒绝了。”

  邹言蹊:“就是啊,小风。”

  夏成风小声:“滚。”

  齐王的大队人马留在城门,只带了寥寥数人,驾马车去了揽青山别院。邹言蹊走的时候,扫了一眼齐王留在原地等候的亲卫,他眼尖,在亲卫队伍中不显眼的地方,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王爷安危重要,为何不多带些人?”邹言蹊问。

  齐王十分礼贤下士,在马车上说:“英国公护卫京师,国公府的安防,本王岂能不放心。”

  夏成风与他并骑,小声解释:“齐王身边自有暗卫,那些不过是带着唬人的,是给齐王在各个州府巡视配备的规制,看着人多势众,回京就用不了。”

  言下之意,那些亲卫,也不算是齐王心腹了。

  邹言蹊看见的那个人,是在益州做地质灾害宣传的时候,益州府派去的参将俞寒。他不在益州府,反而出现在齐王的队伍里。

  邹言蹊记得,当时他安知县等益州知府尹川的消息,一直到齐王巡视到安知县,俞寒就来了。最后,俞寒说他另有要事,不回益州。

  呵,齐王和俞寒,这两人还真是有意思。

  邹言蹊靠近夏成风,在自己的宽袍广袖下勾了勾他的手指,夏成风没有拒绝,邹言蹊就这么一直勾着不放。

  邹言蹊白天已经叫人把别院整个收拾过一遍,当即置酒宴请齐王。齐王趁着夜色游园后才落座。

  齐王盛赞这宅院建造的巧思:“不知这宅子建造时做此等想的能工巧匠,可能借给本王。”

  邹言蹊说:“这只怕不行,这宅子只是言蹊年幼时异想天开搭建的,取一个山水地利之势。现在看,人工雕琢比之天地自然,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齐王从年幼起就对邹言蹊颇有成见,但他贤王之名也不全是假的,也有君临天下之心,几次接触,对邹言蹊早就大有改观,甚至很有几分欣赏,听邹言蹊的话,这宅院竟是邹言蹊以前设计搭建的,被拒绝,也不生气,夸奖邹言蹊:

  “邹世子不愧是天之骄子,匠心独运,本王在益州时,就见邹世子不辞辛苦,独具才干,难得的是,邹世子出身公侯世家,能够平易近人,一心为百姓着想,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大端百姓之福。”

  齐王又对夏成风说:“小风,上次在宣州,见你府上备了许多的烧刀子,可是邹世子这里只有果酒,你不满意,怎么一杯不喝?”

  连烧刀子都知道,邹言蹊心里酸起来。

  夏成风说:“王爷说笑了,酒我就不喝了,我这两日就要回宣州去,圣上今天给我的任务,事关边境百姓,一刻也不能怠惰。”

  齐王说:“这事难办,但我也没别的人选,只有你能真心帮我。你知道,这事我不做,别人接了,只怕从中作梗,到时候只怕边境不稳,苦的还是百姓。”

  夏成风说:“王爷客气了,这是成风分内之事,自当尽心尽力,肝脑涂地。”

  听他信誓旦旦,齐王表情有一点伤神:“小风,长大了就和我生分了。”

  听他这么说,邹言蹊又想起俞寒来,对齐王的嫌弃溢于言表。

  齐王突然对邹言蹊说:“邹世子,你还不知道,我与成风小时候在一处读书,吃住都在一起。”

  邹言蹊挑眉,心中烦闷要爆炸了,一起读书,那就是齐王的伴读了。

  他都没有和夏成风一起读过书。

  夏成风是有意和齐王保持距离的,他手握重兵,被多少双眼睛盯着,半点错处都不能有。只是齐王突然回忆童年,让他也想到了小时候,在梨花树下邹言蹊说过的话。

  他冷淡的对邹言蹊说:“人长大了,都会变。”

  这是在跟他解释吗?邹言蹊心里的酸淡了一点点。

  “边境又有要事了吗?”

  有齐王在,事关国家大事,夏成风没说话。

  齐王说:“邹世子不是外人,说来也无妨。是关于世子上次在益州救下的滑坡村里的村民安置问题,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从边境回迁的村民,这些人数不少,益州、宣州要完全安置,都不是小事。分散安置的话,百姓之间都是亲故,分配不合理,容易引发事故,但若要集中安置,涉及村民的营生,几个州府都无法提供这么大的长期安置地。”

  原来甜水村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邹言蹊想到大力和小石头,心中有愧,问夏成风:“是要将他们一并迁到宣州去吗?”

  夏成风说:“在我治下,宣、渝都可以。”

  邹言蹊说:“我有一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齐王说:“世子请说。”

  “在渝州山多人少,聚居地就更少了,好多地方都是人迹罕至的无人区,但那些地方我都去过,有些地方虽随着节气会产生一些雾气,让一般人望而却步,但并不影响生活,并非不适合人居住,而且也是因为人迹罕至,才导致雾气浓重,有了人烟,雾气就会散去。那里有不少适合捕鱼、打猎、耕种的地方,也没有凶猛兽群出没。”

  邹言蹊说的很郑重,“若能开发这些地方,再利用山林的树木材料,重新建设村子,花费上就省不少。益州、宣州本就多山,村民都惯于靠山吃山,怎么生产生活都是和以前差不多的。”

  夏成风看着他说:“开发新区,这是一个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