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耽美小说>布卢瓦城来的漂亮朋友【完结】>第212章 闪光灯(下)

  马车以一种不疾不徐的沉稳姿态驶过巴黎的中心城区,这里的每一条大街都有着响亮的名字,从中世纪起,这里就是城市的中心,也是法兰西的心脏。吕西安透过窗户看向道路两边那些漆黑一片,空空如也的橱窗,这些商店原本川流不息的人潮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能够从水面上浮现出的小气泡判断出海底火山即将喷发,而如今他眼前所见到的已经绝不能称为“小气泡”了,火山口已经开始向外冒烟,对于新任的内阁premier而言,余下的时间甚至有必要用秒来计算。

  当吕西安的马车驶过时,道路两旁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目视马车通过,吕西安起初还试图朝他们挥挥手,但他的亲民举动并没有得到什么回应,这些人只是冷淡地看着他,似乎是想用这样的表情告诉吕西安他有多么的不受欢迎。但吕西安知道这并不仅仅是针对他,如今的民众对于所有的政客恐怕都彻底失去了信心,而他们也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做。若是吕西安想要在自己的新职位上坐的更久一些,他就必须尽快说服公众自己与那些衣冠禽兽并非一丘之貉,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人群的喧嚣声让他从自己的沉思里脱出,他再次看向窗外,发现车子已经抵达了爱丽舍宫的大门前,这里已经聚集了一大票的新闻记者,而这些记者又吸引来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吕西安的马车刚刚出现,摄影师们就连忙按起了快门,闪光灯刺眼的亮光和冒出的白烟差点让拉车的两匹马受了惊,车夫几乎绽裂了虎口才拉住了缰绳。

  当警卫们忙着给新任内阁premier的马车开出一条通道时,吕西安则平静地靠在座椅靠背上,让自己既不显得迫不及待,也不至于看上去战战兢兢;他希望让人们觉得他并无对权位的野心,仅仅以造福国家为己任,只是因为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接掌内阁是服务国家的最好方式,他才不得不勉为其难地被推到权力的风口浪尖之上。

  马车穿过爱丽舍宫的大门,进入了宫殿的前院。这并不是吕西安第一次来到这里,但这一次作为即将就任的premier前来,他却第一次感到这座建筑实在是小家子气的很——这里刚刚建成时不过是一位伯爵的宅邸,后来则是路易十五情妇蓬巴杜夫人的私宅,虽说两位拿破仑皇帝都在这里居住过,可都没有住多久就搬去了更奢华的宫殿。对于共和国的总统而言,这样的官邸实在显得有点过于寒酸了。

  在第三共和国建立的头两年,当梯也尔担任首任总统的时候,由于巴黎公社刚刚平息不久,总统连同政府的其他成员都居住在郊外的凡尔赛宫。在吕西安来到巴黎之后,他曾经去参观过太阳王那华丽宏伟的宫殿,那里才是法兰西的统治者应当居住的殿堂。倘若他有一天成为了总统,不,当他成为了总统,他一定要将这个办公室搬迁到与它的地位相匹配的宫殿里去。

  就在他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马车已经在宫殿的正门前停了下来,一位总统府里的秘书已经等候在那里,当吕西安下车时恰好走到车门前和他寒暄。这位秘书带领着吕西安走进一楼的前厅,在那个决定布朗热将军命运的夜晚,他与阿尔方斯正是在这个金碧辉煌的厅堂里等候总统召见的。那些不合时宜的记忆让他心里泛起一丝莫名的烦躁,他一边跟随着秘书走上装饰精美的大理石楼梯,一边尽力驱散这些思绪。

  他们来到一间装饰精美的休息室,这里曾经是蓬巴杜夫人的化妆间,如今则成为了总统办公室隔壁的候见室。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不同年代的画作,这些画作都是由各个公立博物馆“出借”来,给共和国的总统撑门面用的。

  吕西安站在原地等候了一分钟,房间里终于响起了电铃声。那个秘书朝吕西安点点头,大步走向房间一头那两扇高耸的门,在上面敲了三下,推开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吕西安走进了总统的办公室,这间办公室的一面是正对着花园的三扇大落地窗,另外一面则是相对着窗户的三面贴墙的镜子,每一面都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上,整个房间里都充满了反射和折射的光线,让人感觉如同身处一座玻璃制成的花房。

  总统的办公桌就放在最中间的那面镜子前,当吕西安走进房间后,他才终于站起身来。吕西安朝他鞠了一躬,而他则微微点头回礼,示意吕西安朝前走几步,同时自己也从办公桌后绕了出来。

  总统首先向吕西安伸出手,两个人握了握手,但其中并无亲近或友善之意。考虑到双方过往的交集,吕西安并不期待卡诺总统会对他表现的很热情,于是他也对于总统的冷淡不以为意,收回手之后还随意地整理了一下袖口,方才对总统露出微笑。

  “欢迎您的到来,巴罗瓦先生。”卡诺总统朝后退了一步,而后才带领着吕西安走向壁炉前摆放着的那两把扶手椅。在壁炉的正上方挂着一幅画像,画像当中的人物是总统阁下的祖父拉扎尔·卡诺,大革命时期的“胜利缔造者”,罗伯斯庇尔“公安委员会”的成员,法国科学院的院士,拿破仑手下的大臣,他从外国干涉军的手中拯救了大革命,而他的孙子则从野心家手里拯救了共和国。这幅画同样出自那个时代的巨匠雅克·大卫之手,画中人的目光严厉而坚定,脸上的线条紧绷,当他发表演讲反对自己的主子拿破仑称帝的时候,露出的就是这样的表情吗?祖父是共和派,孙子也是共和派,这一家子恐怕对于吕西安这样的投机者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看法。

  “坦白地说,我如今真是百感交集啊,巴罗瓦先生。”两个人在椅子上落座,总统首先开了口,“如今的场面是我一直以来都想要避免的,但当它真的出现的时候,我也不得不承担我应尽的职责,亲自演完这出我并不想演的戏——您说,这是命运的玩笑,还是诅咒啊?”

  “我觉得这是一种必然。”吕西安向椅背上靠了靠,“我一直都认为,我总有一天会走到这个位置上,只不过这个时间比我预想的要更早些。”

  “的确很早,二十四岁的premier,纵观历史,恐怕只有英国的小皮特能和您相提并论了——他在成为首相的时候也是二十四岁。”总统轻轻用手敲着椅子的扶手,“但他的父亲是首相,而您的父亲只是个中尉,如果把你们的职业生涯比作登山的话,您的攀登道路可比他要险峻多了。”他轻轻笑了一声,“想必在攀爬的时候,您所付出的代价也比他要多不少吧?”

  “或许吧,”吕西安轻笑一声,“但我在爬山的时候不喜欢回头看。”

  “看身后的万丈深渊容易让人头晕,对吧?一想到自己距离粉身碎骨曾经这样近,很自然就会感到腿软,甚至丧失继续朝上爬的勇气。”总统的目光朝下移去,仿佛在他们的脚下真的有一道万丈深渊,“而且这种景象或许会让人想起那些在攀登过程当中为了减轻重量而抛弃掉的东西,您爬到了顶峰,它们可是在悬崖底下摔了个粉身碎骨啊。”

  吕西安当然明白总统的言外之意,“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就需要付出足够的代价,这个道理我想您和您的祖父都是明白的。”他指了指墙上的画像,“他参与热月政变,送自己的朋友罗伯斯庇尔上了断头台以后,您觉得他会经常回头去看吗?我们大家都付出了代价,但对于我们而言幸运的是——至少我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花费了巨大的努力却仍未得到他想要的,那当然是悲剧。”总统并没有因为吕西安和自己的祖父自比而露出不快之意,“但我一直觉得更大的悲剧,是他最终得到了自己要的东西,却发现那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您得到了法兰西的权柄,这很好,但倘若有一天它在您的怀里炸开,那么我只希望您不会后悔自己为了得到它所付出的代价——不光是您自己,您让整个法兰西都为此付出了代价。”

  “那也是他们应得的,不是吗?”吕西安耸了耸肩,“在丛林里,一只老虎吃掉了一只兔子,您会为这只兔子的命运哀叹吗?强者有权利对弱者做任何事,这是大自然的法则。”

  “可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丛林里,我们身处于文明世界当中——”

  “不是吗?”吕西安冷笑了一声,他指向窗外,“您朝外面看看吧,这个城市就是个巨大的丛林。在大自然当中构成丛林的是天然的树木,藤蔓和花草,而在这个您称之为‘文明世界’的新时代丛林当中,这些材料换成了钢铁,大理石和玻璃,仅此而已。在这个丛林里同样有着可悲的兔子,幼稚的牡鹿,鲜艳却致命的毒蛇,以及嘴角还滴着血的豺狼。在文明的外衣之下,维持着我们这个社会的还是大自然的古老法则,我们都是野兽,只不过披上了一层您称之为‘文明’的外衣罢了。像您这样的人,祖父是大臣,父亲是政治家,叔叔是大科学家,您安坐在大树的顶端,无视下面的弱肉强食,自己唱着‘文明’的高调——可若是您有一天不得已落到了地面上,需要重新爬回原来的位置,那么我倒是很好奇您需要等待多久才开始让自己的手上沾上血!”

  “社会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吕西安低声重复了霍布斯《利维坦》当中的这句名言,“人生就是一场永恒的战争,而驱使我们投入这场战争的是与生俱来的欲望,更是永远挥之不去的恐惧——人的本性是残暴的,甚至比自然界中的其它动物更残暴,只有人类才会一有机会就给自己的同类放血!我不认为自我保护有什么可被指摘的地方。”

  “战争。”总统轻轻念了一下这个充斥着鲜血和火药味道的词,“所以这就是您要把我们拖进一场我们打不赢的战争的理由吗?”

  “您指的是什么呢?”

  “报纸上那些关于德国人策划巴拿马运河公司丑闻的奇谈怪论,是您和您的朋友们炮制出来的吧?”总统定睛看着他,“别做出那副表情——我们都知道谁该为交易所的崩盘负责。”

  “但是公众不知道。”吕西安说,“他们就像芦苇,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摆,报纸上说让他们恨谁,他们就会恨谁。人们失去了财产,他们有怒火想要发泄,那么我们就给他们找一个发泄的对象——一个安全的,不至于让我们的社会结构从内部受到损害的对象。”

  “1870年拿破仑三世也和您有同样的想法,那时候您或许还在吃奶,记不得社会上的狂热氛围了。”总统冷笑了一声,“您想要重蹈他的覆辙吗?”

  “我打算尽力用外交手段解决这次危机。”吕西安解释道,“我组阁之后会尽快对英国进行访问,同时会向俄国提供融资方面的帮助——而他们要组织一次国际会议来调停我们和德国之间的问题,让双方都能下得来台。”

  “那您有没有考虑过调停失败的后果?还是您根本就不在乎把法兰西人民拖入一场战争?”

  “并不是我要把他们拖进战争,那是他们自己想要的。即便没有这场危机,我敢担保我们和德国总要打上一仗。”吕西安摇了摇头,“1870年的时候我还是孩子,而您已经是知名人士了——那时候当巴黎人上街高喊‘进军柏林’的时候,您敢上街演讲呼吁和平吗?他们会把您吊在路灯杆上。我们是一个民主政体,因此我所要做的就是顺应民意——我是在尽我的职责。”

  他故作不耐烦地掏出怀表看了看,“所以您现在是不是也该尽您的职责了?我很享受和您的谈话,但我一会还要和整个内阁一起会见记者。”

  总统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这位最高元首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被人用这样的语气催促的感觉了。但吕西安并不怎么在意他的看法:这个共和国是一个议会制国家,总统虽然不完全是个礼仪性的职位,但权力也十分有限;再说他本就不受卡诺总统的喜欢,也自然没必要再表演什么其乐融融的戏码。

  “好极了,”总统站起身来,“那么按照宪法规定的职责,我以共和国总统的名义授权您组织内阁。”

  “我感到无限荣幸。”吕西安也站起身来,微微再次鞠躬。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总统并没有就此送客,“巴罗瓦先生,我一直很好奇——在您看来,您一直想要得到的权力,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让吕西安有片刻的失神,他的脑袋微微朝一边转了转,目光越过总统的肩膀,和后面镜子当中的那个青年四目相对,有一瞬间,他似乎以为自己在镜子中看到了阿尔方斯。但那只是一种错觉,镜子里的的确是他本人,可那倒影却如此的像一尊冰冷的雕塑,那就是他现在的样子吗?就在这一瞬间,他想到了对于总统的问题最合适的回答。

  “权力的本质是镜子,”他将头转回来,直视着总统的眼睛,“面对它时,一个人会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卡诺总统微微扬起眉毛,“那您喜欢自己在镜子里所看见的吗?”

  吕西安不置可否地耸耸肩,这是一个多蠢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不坚信他自己是完美的,是与众不同的,那么他就没有资格从芸芸众生当中脱颖而出。他能爬到今天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种自命不凡的执念,当他和无数来到巴黎的穷困年轻人一样在破败的公寓当中栖居的时候,这种执念是他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若是没有它,恐怕他早就灰溜溜地回到布卢瓦去了。或许在他衣冠楚楚的漂亮外表下隐藏的是一个令他自己都有些意外的恶魔,但那又如何?吕西安·巴罗瓦永远和他自己站在一起,一个人总应该和自己站在一起。

  “我明白了,”总统走回自己的写字台旁边,按了按电铃,“为了这个国家的四千万人,我祝您好运——我想我们大家都需要一点好运气。”

  办公室的门再次打开了,吕西安朝总统伸出手,总统勉强地和他握了握手。他转过身,跟着之前带他进来的秘书走出了房间。

  在乘马车去马提尼翁宫的路上,吕西安回想起了他与总统的这段对话,尤其是关于“在攀登的过程中抛弃掉的东西”那部分。他或许可以轻描淡写地谈起那些事,但实际上做那种选择给他带来的痛苦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更多。拿破仑为了他的帝国的未来牺牲了约瑟芬,而他则为了自己的前途牺牲了路易;皇帝在死前还喊着约瑟芬的名字,而他恐怕也永远忘不了在决斗场上路易给他的最后一个眼神。在这一刻,他感觉到自己和那位巨人同病相怜——要成为伟人就需要付出代价,他们都失去了同样宝贵的东西。

  还有阿尔方斯,想起自己刚才竟然把镜子当中自己的影子当成了阿尔方斯,他不禁哑然失笑。他曾经恨过阿尔方斯,或许也爱过阿尔方斯,而如今这两种感情混杂在了一起,变成了一种令他自己也难以形容的古怪感觉,一个人能同时爱着又恨着另一个人吗?

  阿尔方斯·伊伦伯格是一个随机的变量,一个无法预测的疯子,他们之间的拉扯就像是呛人的烈酒,辣得人嗓子发痛,醉得人目眩神迷。在可见的未来,他还会和阿尔方斯把这曲探戈跳下去——两个人的距离如此之近,甚至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呼吸,也能触碰到对方藏在口袋里的匕首——或许他们的命运线已经缠成了一团,当命运女神拿起剪刀时,只能把它们一起剪断才行。

  但无论他和阿尔方斯对彼此的态度如何,至少他们现在的利益是一致的,而再微小的共同利益也比最浓烈炽热的感情要靠得住的多。阿尔方斯需要一个政治上的盟友来稳定局势,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掠夺来的利润落袋为安;而他也需要一个赞助人来维持住自己的地位,互相需要的关系是最稳定的一种关系,也是最平等的一种关系。他并不是平等主义的信徒,在他看来自己总有一天要居于众人之上,但在那之前,先得到一种平等的地位也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选择。

  当他再次看向窗外时,发现马车抵达了距离交易所广场只有不到一百米远的地方,那座丑陋的建筑充斥了他的整个视野,令他产生了一种不快的情绪。在秋日瓦蓝色的天空下,这座建筑的灰暗和阴沉就显得更加凄凉。交易所前的广场上空空如也,那场大灾祸以后,证券交易就停止了,这个被关闭的投机殿堂如今看上去如同一座被遗弃的市场。

  吕西安看着它那被沉积的污垢染黑的墙壁,不由得联想起一只趴在鱼缸底下的乌龟——在这座建筑建成之后的漫长时光里,它曾经见识过许多次这类的大灾祸。这是一种周期性的瘟疫,致病的病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贪婪,每隔上十几年就会发作一次。人们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来恢复自己的信心,在那之后投机的嗜好又开始复苏,形成新的泡沫,建造起一座新的黄金巴别塔,最终又导致一次新的总崩溃,将无数的牺牲者活埋在废墟之下!一阵风吹过广场,吕西安看到一张报纸打着旋在空中飞舞,他看到了报纸上自己的头像,随即风停息了,报纸在空中轻轻抖动了几下,落在了街边的臭水沟里,他的头像恰好盖住了一具正在腐烂的老鼠尸体。

  马车驶过了荣军院桥,来到了塞纳河的另一边。当奥赛码头的外交部大楼从窗外掠过时,他不禁想起自己在这里担任秘书的时光。他一来到这里就成为了大人物的秘书,有自己的办公室——而部里绝大多数的职员只能栖身于堆满了文件的格子间当中。他轻轻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那时候他手里没有几张牌,而这张脸是其中最大的一张,幸好他把这张牌打好了。若是他长得像卡西莫多,那么他依旧会爱着自己,但路易和阿尔方斯恐怕是不愿意和他打交道的,在这世上万事万物都是虚幻,或许唯一算得上真实的只有欲望。

  在距离目的地较近的地方,吕西安高兴的看到围观的路人变得多起来了,一些人甚至愿意向他脱帽致敬,他连忙回礼,同时希望自己的动作不要显得手忙脚乱。阿尔方斯的宣传战显然取得了成效,如果民众如今还不喜欢他,那么至少他们也没有那么讨厌他了——无论如何,吕西安·巴罗瓦总不会比德国人更招人厌恶。

  距离马提尼翁宫的大门只剩下一个街区的距离了,这时,从人群当中传来一声有些破了音的喊叫声:“进军柏林!打倒德国人!”

  将一根火柴扔进火药堆当中,火药会沉闷地燃烧片刻,而后才会迎来地动山摇的爆炸。在这一声喊叫消散之后,人群沉寂了几秒钟,随即才爆发出让吕西安的马车玻璃都微微颤动的欢呼:

  “进军柏林!进军柏林!法兰西万岁!”

  这喊声如同铁锤敲击铁砧时发出的声音,还伴随着火花,吕西安看着那一张张因为喊叫得太过用力而变形的脸,许久以来第一次,他为自己所释放出来的力量而感到恐惧。他感到自己如同鲁莽地驾驶太阳车的法厄同,或许他现在还握得住缰绳,但他能一直驾驭这股力量吗?他朝着人群强挤出笑容,而人群以更热情的欢呼作为回应,马车驶入官邸的大门,铁门在车后面关上,这时他方才舒了一口气。

  穿着华丽号服的仆人上前为他拉开车门,一副旧时代的宫廷做派。吕西安走下马车,抬头看着这座豪华官邸巴洛克风格的正立面,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这座宅邸换过无数的主人:元帅,亲王,银行家和交际花都曾经拥有过它,而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塔列朗,这位外交家在这座宅邸的餐厅里宴请各国宾客,在会客室里策划阴谋,在书房的写字台上用笔划分各个国家的边界。如今,新的主人占据了这座宫殿,当他从这里搬走的时候,不知历史会给他怎样的评价?

  当他踏入门厅时,新内阁的阁员们已经在那里拍成两队,他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新上司的到来。在他们的身后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束和花篮,甜腻的香气令吕西安的鼻子都有些发痒。他笑着朝自己的同僚们致意,而目光则投向了站在队列尽头的那个人:他的“特别顾问”阿尔方斯·伊伦伯格正站在那里,脸上那种轻佻的微笑和他们第一次在杜·瓦利埃先生的晚宴上见面时别无二致。

  吕西安依次和这些内阁成员们握手,当轮到夏尔·杜布瓦时,对方的脸上划过一丝遮掩不住的尴尬。

  “阁下,我向您表示祝贺。”新任的财政部长朝吕西安鞠躬,吕西安没有忽略对方嘴角微微下垂的表情,他清楚对方内心的尴尬和焦急,夏尔的不自在让他感到十分享受。

  “亲爱的夏尔,我也要祝贺您哪。”吕西安皮笑肉不笑地朝上抬了抬嘴角,“之前我们在一个部里一起工作,如今又进了同一个内阁,看来我们之间的缘分还没有到头啊。”

  “我很荣幸能够进入您的内阁,”夏尔连忙说道,“请您相信我会用忠诚和汗水来服务您和本届政府。”

  那你对阿尔方斯·伊伦伯格的忠诚怎么办?吕西安在心里冷笑,这种廉价的忠诚类似于廉价的烧酒,价格便宜,但喝完酒的第二天早上可就有罪受了。他淡淡地朝夏尔点点头,同时思考着在下一次内阁改组的时候把夏尔·杜布瓦踢出去的办法——此人做记者的时候写了那么多反德的文章,或许把他派去柏林当大使会是个有趣的主意?说不定还会有一个热血上头的德国小青年愿意给这个“法国沙文主义者”来上一枪呢。

  当他走到阿尔方斯身边时,对方熟稔地伸手抓住了吕西安的胳膊,轻声问道:“您和总统谈的怎么样?”

  “没什么可说的,”吕西安没有试图把自己的胳膊抽回来,“他不喜欢我,但是除了任命我以外他也没有别的人选。”除了吕西安以外,其他有望接任premier的候选人基本都卷入了巴拿马运河公司的丑闻当中,而吕西安作为和这场阴谋牵涉最深的人物,却用爆料的方式洗清了自己,成为了唯一从这场风波中安然脱身的人物,这实在称得上是讽刺,但这世界本来就是一场荒谬的闹剧,这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平平无奇的桥段罢了。

  “那是个谨慎的人,目前他不会给我们找麻烦的。”阿尔方斯满意地点点头,“比起他,我们有不少更严重的问题要关心……我对此已经有了一点设想,等到记者见面会结束以后我们去您的办公室单独谈谈。”

  吕西安并不意外阿尔方斯会在他任期的开始就试图操纵他,但正如阿尔方斯总在用“我们”的称呼来强调的那样,他们如今的利益是一致的。于是虽说心里有些不情愿,他还是微微点了点头。

  “好极了。”阿尔方斯显得更满意了。

  “那么我们现在去大厅里见那些记者们?”吕西安问道。

  “在那之前,”阿尔方斯伸出手指,点了点吕西安在翻领上别着的那朵康乃馨,“您戴着的这朵花有些蔫了。”

  他环视了一圈大厅,而后大步走到窗边,从花瓶里抽出了一支蓝色的玫瑰花。

  “稀有的颜色,”阿尔方斯走回吕西安身边,小心翼翼地摘掉花茎上的刺,“和您的眼睛很相配——还有您的领带。”他将那朵花瓣已经有些蜷曲的康乃馨从领子扣眼里抽出来,扔在地上,用鞋尖把它变成一滩红色的泥,再把那朵蓝色的玫瑰插到了原处,“好极了。”

  装扮完毕,在吕西安和阿尔方斯的带领下,整个内阁开始朝隔壁会见记者的大厅走去。吕西安用余光扫视了一下脚下,果然看到阿尔方斯每走一步都在身后的大理石地板上留下一个红色的脚印,如同谋杀案现场发现的血脚印似的。他小心翼翼地调整步伐,免得让自己的鞋底也沾上同样的东西。

  他穿过通向会客室的那间大门,会客室被红色的护栏绳分成两半,靠墙的一边摆放了一排椅子,这是用来供内阁成员坐下拍照的;靠窗户的另一边则挤满了新闻记者,他们已经在那里架设好了自己的照相机,吕西安刚刚出现,他们就大呼小叫地向新任的premier喊出自己的问题。

  “请等等,请等等,诸位!”吕西安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感谢你们在这样仓促的通知下及时赶来——不过让我们先拍摄内阁的大合照吧,等我们这些人都坐好,然后你们拍出了满意的照片之后,我会很乐意回答你们的问题的。”

  记者们都配合地笑了起来,吕西安走到最中间的那一把椅子前坐下,他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财政和外交部长。这些椅子只够一半阁员坐的,因此剩下的一半需要站在后面,吕西安回过头,不出意外地看到阿尔方斯站在了他的身后,居高临下地冲他微笑。他将头扭转向前方,而银行家则把两只手放在了他的肩上。

  当所有人坐好或站好之后,记者们举起闪光灯准备拍照,吕西安感觉到阿尔方斯微微抬起了右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了他的耳垂,轻轻挤了挤。他暗自咬了咬牙,希望自己耳后的鬈发足以遮挡住那两根不安分的指头。

  闪光灯骤然亮起,吕西安感到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明亮耀眼的白色,忍着眼睛传来的酸痛感,他竭力让自己脸上的表情不出现变化。在这一刻,他忍不住地希望当德·拉罗舍尔伯爵在伦敦的早餐桌上翻开报纸的时候能够看到这张大合照,同时意识到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他用力保持这样的表情尽可能久,直到眼睛受刺激产生的泪意让他不得不把眼睛闭上。

  白光终于散去了,吕西安·巴罗瓦张开眼睛,看向面前记者们那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的手臂,那些人的喊叫声冲进他的耳朵里,他感到阿尔方斯重新将右手放在了他的肩膀上,这轻微的碰触让他产生了一种难得的安全感,让他绷紧的肌肉放松了下来,显得更随意,更有自信。于是他主动地用自己耳后的头发蹭了蹭阿尔方斯的手腕——或许有这样的一位“特别顾问”,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呢!

  “那么先生们,我们让谁来问第一个问题呢?”

  Tips:看好看的小说,就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