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耽美小说>布卢瓦城来的漂亮朋友【完结】>第144章 乡村生活

  八月的最后一天,吕西安向伊伦伯格一家告别,乘火车去奥尔良附近杜·瓦利埃家的别墅,他答应了杜·瓦利埃先生,要在假期结束之前去那里住上四五天。这一天的中午,吃过晚饭后,阿尔方斯驾着马车,将他一直送到河对岸的火车站。

  “那里既烦闷又无聊,”在站台上等车时,他对吕西安说道,“如果您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就坐火车回来,我们一家还要在这里呆上一个星期呢。”他陪着吕西安上车选好了座位,看着听差放好行李后方才下了火车。

  吕西安打开车窗,用手肘靠在窗口上,两个人隔着窗户又谈了一会。当列车发车时,他将身子探出窗外,向阿尔方斯告别,“巴黎见!”

  “巴黎见!”阿尔方斯挥手,目送他离去。

  吕西安坐的头等车厢的包厢里只有他一个人,他靠着带弹簧的靠背,将脚搭在对面的座椅上,半躺着看着今天的报纸,诺曼底乡间那些被树篱分割开来的小片田地从窗外一闪而过,时不时能看到几座房子,或是一个小镇。

  当夏日漫长的白昼终于结束时,车厢里点起了油灯,灯芯上的火苗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吕西安对这样的油灯并不陌生,童年时候在布卢瓦城只有最富有的头面人物才用得起煤气灯,在他刚来巴黎的时候所住的公寓里,他用来照明的也是这样的油灯。这种油灯点燃起来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焦糊味道,在车厢这样封闭的空间里就显得更明显了。

  第二天的清晨,列车抵达了图尔,吕西安在这里换了车,新的列车沿着与卢瓦尔河平行的铁路向奥尔良的方向驶去。这趟列车属于巴黎-卢瓦尔-南特铁路公司,而这家公司之前曾是他的竞选对手莱菲布勒先生的产业,如今已经落入阿尔方斯的手中。

  列车依次经过卢瓦尔河畔的一系列小城,在太阳初升的时候抵达了吕西安的故乡布卢瓦,列车在这一站只停留十分钟,而吕西安也并没有打算让本地人知道他们的议员回来了,因此他只是匆匆地一瞥这座熟悉的城市。

  当列车出站时,他看到光亮耀眼的太阳从城市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阳光将卢瓦尔河上的浪花染成一条条金色的流苏。这情景让他回想起当选议员的那一天早上,一年多之前,他和阿尔方斯,德·拉罗舍尔伯爵以及夏尔·杜布瓦三个人一起站在布满了鹅卵石的河滩上,欣赏着这副动人的景象,那时候他可想不到,自己后面的一年竟然能成功到这样的地步。他征服了布卢瓦,很快,他也要征服巴黎,征服法兰西。

  这一天的下午时分,吕西安抵达了奥尔良,杜·瓦利埃先生已经收到了他的电报,派了一辆敞篷的四轮马车来车站接他。

  杜·瓦利埃先生的别墅在城外大约五法里的地方,距离从奥尔良向南方去的大路不远,在火车还没有普及的时候,这条大路上总是挤满了运货的大车和驿车,这些牲畜和车子在尘土下挤成一团,嘈杂声彻夜都不停歇。

  但那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这一带只剩下一望无际的农田,被分割成无数规则的方格子,很少有一棵树,真是平坦而无趣,甚至连鸟的叫声在这里听上去也比其他地方单调不少。

  杜·瓦利埃先生的别墅就位于一片这样的四方形宽阔土地的中间,被一个带着池塘的花园包围着,花园同样是四四方方的形状,园子里的小路和花坛都按照凡尔赛宫的风格,拾掇的对称又工整,和这一带的一切一样,毫无自然之意。

  有一种说法是房子总和主人的性格相契,它的陈设和装饰是主人志趣与爱好在物质世界的体现,譬如阿尔方斯的宅邸和房间的布置,就极具有他个人的特色。而杜·瓦利埃先生的这座别墅看上去则平平无奇,和它的主人一样,只能用“平庸”一词来形容。

  杜·瓦利埃先生带着和善的微笑,在进门的台阶处迎接吕西安,“我还以为您来不了了呢!”他和吕西安亲切地握手,显得很高兴。

  “杜·瓦利埃夫人让我代表她向您致意,”杜·瓦利埃先生像父亲对儿子那样亲热地挽着吕西安的胳膊,拉着他进门,“她午饭之后和梅朗雄先生一起去附近散步了,还有我们的小女儿一起;安妮小姐和我的妹妹一道去河边画画,您晚餐的时候就能见到她们,还有其他的客人。”

  “我也很期待见到夫人和您的两位女儿,乡间的空气一定让她们都增色不少。”

  “您说的不错!”杜·瓦利埃先生用力点头,“尤其是安妮,乡间的生活很对她的胃口,她对绘画有些天分,这里的新鲜景象激起了她的创作热情,她每天都出去写生。”

  他拉着吕西安走进了一楼的一个小书房,房间里的沙发,椅子和书桌上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画作,“您瞧,这些都是她这一个月里的作品。”

  吕西安忍耐住回房间休息的冲动,装模作样地欣赏了一番屋里的画作,这些少女的习作基本上描绘的都是乡间风景:一望无际的田野,河流边上钓鱼的孩子和洗衣妇,半坍塌的古老修道院,镇子边上的磨坊,以及花园里亭亭如盖的大栗树。安妮小姐似乎很喜欢用明亮的色彩,每一幅画作都有着明亮的淡蓝色天空,而天空下的一切都在明媚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们晚上六点半开晚饭,您想要出去转转吗?这一带可以打猎或是钓鱼。或者您是想回房间先休息一段时间?”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先回房休息一下。”吕西安抱歉地笑了笑,“毕竟坐了一整天的火车了。”

  “当然没问题,巴蒂斯塔!”杜·瓦利埃先生拉开房门,冲着外面大声喊道,“带巴罗瓦先生去他的房间。”

  吕西安的房间位于二楼,格调像安妮·杜·瓦利埃小姐的风景画一样明快,他一点也没有产生什么不舒服的感觉,这令他松了一口气。房间的墙壁上铺着古朴的红木护墙板,但并不显得沉闷或是笨重,屋里的家具也都上了年纪,或许在深夜里能够听到木缝开裂的声音。房间的一角摆着一面能照到全身的穿衣镜,由四角形的镜腿架着,这个安排让吕西安感到非常满意。

  他换了衣服,上床睡了一个午觉,丝绸床单带着一股淡淡的薰衣草香气,他很快就进入了睡梦当中。

  当吕西安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他叫人送了洗澡水,换好衣服,等晚餐的锣声敲响时,他准时下楼,来到餐厅。

  宽敞的餐厅靠着花园,一张长长的橡木桌子从餐厅的一头延伸到另一头,桌子的中央放着一个漂亮的大青花瓷瓶子,从瓶口伸出来牵牛花的花枝,在花瓶的侧面成串地垂下来。各式各样的扁平盘子,高脚盘子和水晶器皿围绕着花瓶,布满了整张桌子。每一张座位前面的桌面上,都放着一张写了名字的卡片,让客人们按照杜·瓦利埃夫人安排好的位置就坐。

  餐桌四周的宾客共有十四人,除了吕西安本人和杜·瓦利埃一家四口以外,还有像影子一样总是和这个家庭形影不离的著名记者梅朗雄先生;杜·瓦利埃先生的妹妹昂利埃特·博格朗夫人,她是一位著名的律师的遗孀,穿着一件黑缎子的衣服,又瘦又小,她没有子女,但估计她的财产总额有九十万法郎,这笔钱在她去世之后自然会落到她的投机商哥哥手里。

  坐在吕西安对面的是瓦朗坦一家,父亲马克西姆·瓦朗坦先生,在第二帝国时代曾经在东部某省做过一任的省长,帝国覆灭之后退出了政界,把自己的财产和精力都投入到投机事业当中;他的太太有些发福,穿着紫色的长裙,一脸虚情假意的微笑;他们的儿子阿里斯蒂德大概三十岁左右,歪下巴,凸眼睛,戴着金边夹鼻眼镜,看起来就像附近村子里给牲畜看病的兽医。据说他也是杜·瓦利埃先生心里的夫婿人选之一,这当然是看在他父亲那大笔财产的份上。

  杜·瓦利埃夫人的哥哥德·塞弗尔伯爵也带着夫人来了,他们两个都身材高大,但眼神却茫无所思,五官的形状看起来也不像是很有思想的样子。夫妻两个都把他们的大下巴高高地扬起来,目无下尘,好像有人在他们的鼻子下面放上了大粪。德·塞弗尔伯爵当然不怎么看得上自己的投机商妹夫,但塞弗尔家已经彻底败落,外省的最后一座田庄都被出售以偿还如同年轮般与日俱增的债务,唯一剩下的只有一座巴黎的公馆还能够勉强支撑一下门面。他们挤不出额外的几千法郎去海滨浴场或是维希的矿泉体面地住上一个月,但若是整个夏天都留在巴黎,那么就连他们所剩不多的仆人都要笑话的。因此德·塞弗尔伯爵也只能别扭地接受自己妹夫的邀请,来到奥尔良乡间和他们看不起的暴发户们在同一屋檐下生活整个夏天。

  除此以外,还有两位单独来做客的男士:亨利·盖拉尔先生,一个俊秀的青年,除了吕西安以外,他是在场的男士当中最英俊的。他是个冒险家一类的人物,父亲是第二帝国时期的陆军少将,母亲则是个身份成谜的波兰女人,他从经商的叔父那里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在三年之内就花的一干二净,甚至到了吃不起饭的程度;可没过几个月,又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发了财,重新过起了一掷千金的生活,把数以万计的法郎用在情人和名马的身上。关于他的事情有许多猜测,有传言说他是某位俄国亲王的私生子,还有一种离奇的说法是他卷走了某位东方君主在法国银行的一大笔存款,总而言之,这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最后的一位客人是克莱门特·德·瓦尔特内伯爵,他是赛马俱乐部的会员,身材和手脚都小小的,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小,但打扮的很入时。他和盖拉尔先生一样同样是花花公子一类的人物,每个月花在各种娱乐上的钱令人咋舌。他的祖父是第一位拿破仑手下的将军,从德意志和意大利掠夺来了巨额的财产,而如今继承他的孙子如同一只不知餍足的鳄鱼,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吃着这笔财产,甚至比他吞吃面前盘子里排骨的节奏还要快。

  餐桌上的气氛并不算很尴尬,除了吕西安以外,余下的客人都至少在这里住上了一周的时间,因此或多或少也能找到一些共同的话题。

  当仆人们开始上附近出产的野鸭肉片时,昂格朗夫人向她的哥哥杜·瓦利埃先生提到了她下午散步时候路过的一座别墅,她看到两辆出租马车驶进了那座别墅的院子。

  “据村子里的人说,那别墅是一个胖子银行家买来的,他把它送给了歌剧院的一位女演员,”律师遗孀拿起酒杯喝了一口葡萄酒,全然没有注意到哥哥有些尴尬的神色,“大家都觉得让这种人住在这里可不体面。”

  “唉,夫人,人人都得生活嘛。”盖拉尔先生轻浮地笑了笑,“这些剧院里的小姐们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恰恰相反,只要您和她们多多接触,就会发现她们像林中的仙子一样可爱。”

  “这还是免了吧。”德·萨弗尔伯爵夫人今晚第一次开了口,“希望我不会在路上看到她。”

  “您要是在路上看到她,不和她打招呼也就行了。”杜·瓦利埃夫人宽慰她,“我们以后出门的时候绕开那里吧。”

  “这里曾经是个体面的地方,很多古老的家族都在这里有产业。”德·萨弗尔伯爵抽了抽鼻子,“德·舒维阿侯爵的别墅离这里不远,德·拉罗舍尔家在这里也有产业……倘若他们知道这里搬来了什么人的话……”

  “您刚才说德·拉罗舍尔伯爵在这里有产业吗?”吕西安问道。

  “他在附近有一座别墅,但据我所知他已经很久没来过了。”杜·瓦利埃夫人说,“他母亲之前曾经来这里养过病,后来他们家就不常来这里了。”

  吕西安心头一紧,他想起德·拉罗舍尔伯爵向他吐露过的家庭密辛,想必这里就是他的母亲生下私生子的地方,考虑到这一点,伯爵不愿意来这里也就可以理解了。

  “真是世风日下,”昂格朗夫人不住地摇头,“我每次见到我们教区的主教的时候都提到这一点,如今那些道德原则不但不被遵守,甚至到了被嘲弄的地步……年轻人离开了教会,许多人甚至都不去做礼拜,先生们,你们上一次去教堂是什么时候?”她扫视着桌上的几位年轻人。

  “大概是五六年前吧,那次我喝醉了酒,不知道怎么样就闯进了一间教堂,搞砸了那位神父的礼拜,他差点要叫巡警来。”盖拉尔先生耸了耸肩,“巴罗瓦先生可能去的比较多,毕竟他是议员,总要装装样子。”

  “需要去的时候我会去的。”吕西安说道。

  “那位女演员叫什么来着?”德·瓦尔特内伯爵插言道,他显然对此很感兴趣。

  “似乎是叫玛格丽特什么的?”昂格朗夫人回想了一番,“我似乎在哪里看到过这个名字。”

  “啊,一定是玛格丽特·维尔涅!”德·瓦尔特内伯爵放下刀叉,“她在《阿尔及尔的意大利女郎》里饰演埃尔维拉。”

  “我记得我在《费加罗报》的文艺版看到过她的名字,”盖拉尔先生也有了印象,“报上说她是个金发尤物,却长了一副破锣嗓子。”

  “谁在意嗓音呢?”老瓦朗坦先生露出猥琐的表情,“只要身段好就能走红,毕竟大家去歌剧院也不是听音乐的。”他的话引来一阵会意的哄笑。

  “我们还是别谈这个话题了。”杜·瓦利埃夫人高傲地说道,“在餐桌上谈论这样的女人,真是自降身份。”

  他们用完了甜点,又在主人夫妇的带领下移步到花园里喝咖啡。太阳已经落了下去,天空呈现出深蓝色,上面低垂着金色的星星,恍若触手可及。

  杜·瓦利埃先生拉过一张藤椅,坐在吕西安身边,“明晚我们男士们要出去吃晚餐,大家都要去。”他压低声音,“您也一起来吧。”

  “去哪里?”

  “就是刚才饭桌上提到的那座别墅,离我们这里大约一法里远。”

  “玛格丽特·维尔涅小姐的别墅?”吕西安喝了一口咖啡,“那别墅不会是您送给她的吧?”

  “一座房子而已嘛。”杜·瓦利埃先生拍了拍吕西安的肩膀,“您和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就会知道这笔钱花的可真值。”

  “所以刚才餐桌上你们都是装作不认识她吗?”

  “当然了,要不然我们就得听一晚上我妹妹的道德说教了。”杜·瓦利埃先生做了个鬼脸,“她真是个无趣的人,若是要我按照她那一套活,还不如就死了好!”

  “我觉得我还是不去为好,毕竟我不认识这位小姐。”吕西安摇了摇头。

  “去了一次不就认识了吗?”杜·瓦利埃先生凑到吕西安的耳边,他说话时嘴里带着浓重的酒气,“还是您担心小伊伦伯格先生知道?”

  “您平时就是这样谈论自己的靠山的?”吕西安的语气冷了下来。

  杜·瓦利埃先生清醒了过来,他干笑两声,“对不起……我可能喝了太多的酒,”他做作地用手扇了扇风,“今晚可真热,是不是?”

  “的确很热。”吕西安微微点点头,表示这件事情就此翻篇了。

  杜·瓦利埃先生松了一口气,“不过我还是建议您和我们去……如果您不去的话,就只剩下您和这几位女士们一起吃明天的晚餐了,这有点不成体统,而且您也一定会感到很无聊的。”

  “这也有道理。”吕西安考虑了一番,“那我就和你们一起去吧,不过我或许会早些退席。”

  “当然,我觉得大家都不会介意的。”杜·瓦利埃先生笑呵呵地说道,他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吕西安,“所以您不会把今天的事情告诉小伊伦伯格先生吧?您知道的,毕竟我们……”他眨了眨眼睛。

  “您大可放心。”吕西安懒洋洋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