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傻白甜炮灰他不干了>第 109 章

姜绒就是要把唐帝逼到绝路,不给他任何机会反抗,“你还有三个时辰的时间。”


唐帝瞳仁蓦地瞪大,“你什么意思?”


“唐无双还有三个时辰就是暴毙,你取走的那些心头血,很快就会让你的皇宫遍布疫病。”


姜绒的心头血可是五毒俱全的圣物啊,没有五毒和唐门的人来处理,这些毒物可是会四处蔓延的。


唐帝大喊:“来人!去取姜绒的心头血来!!!”


姜绒闻言大笑起来,“要是让外面的人看到你现在的丑态,他们会不会更迫不及待破开你的宫门呢?”


唐帝大怒,一把掀起姜绒面前的桌案,“姜绒,就算如此,你也别想离开朕!”唐帝突然欺身上前狠狠掐住姜绒纤细的脖颈。


姜绒痛苦地咳嗽起来,嘲讽道:“看来……陛下也不是怕死之人呢。”


姜绒笑着,眉目间露出邪气,那一眼仿佛鬼魅施法,诱人且致命。


唐帝猛地脱手,姜绒踉跄着倒进旁边的椅子。


唐帝咬牙:“朕不会让你如愿,更不会让那些乱臣贼子如愿!你等着!”


姜绒冷哼一声,我等着,等着看你自食恶果。


唐帝离开姜绒的寝宫,路上却得到消息,死牢中已找不到唐麒的身影。


姜绒强撑着回到床榻上,他身上的毒开始发作了,从唐帝掐住他脖子的那一刻开始,唐帝下了死手,皮下的血管势必破了,这加剧了毒发。


姜绒盖上被子,不让自己身体受寒,但这都是杯水车薪。


“哥哥,你什么时候来接我?”


姜绒呢喃着,渐渐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姜绒听到耳边是渴望许久的声音:“绒儿,醒醒,哥哥来了。”姜绒不敢相信,却又努力睁开眼睛。


姜绒努力了很久,沉重的眼皮终于抬起,烛影摇红,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竟然就在他眼前,和他近在咫尺。


他的眼泪突然就涌了出来,“哥哥……”


唐麒将姜绒抱进怀里,温柔哄道:“哥哥来晚了,绒儿别生气好吗?”


姜绒摇头,他不生气,他怎么会生哥哥的气呢?


姜绒只会担心唐麒,他问:“他们是不是打你了,你伤得重不重?我……”


唐麒抱住要乱动的人儿,轻轻安抚,“不重,真的不重,哥哥没事。”


唐麒眼眶发红,只因怀里的人即便盖着被子也浑身冰冷,头发被冷汗浸湿,那纤细脖颈上刺目的五指红印更是让他心惊。


但唐麒尽力掩盖自己的情绪,一边哄着姜绒,一边为他擦拭身上汗湿的地方,姜绒乖顺地任由唐麒摆布,像个木偶娃娃似的,让抬手就抬手,让伸腿就伸腿。


唐麒为姜绒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末了吻了吻他的额头,像是在奖励一样。


姜绒抬手摸摸唐麒的脸颊,安慰唐麒:“我没事的。”


这样一句温柔的安抚让唐麒彻底崩溃,眼角渗出泪水,他哽咽道:“绒儿……我不能再承受你离开我的伤痛,我无法独活,我无法独活!”


“我真的没事……”姜绒抱紧唐麒,心口剧痛,他知道唐麒心中所想,因为他也如此,若没了唐麒让他一人独活,他也做不到。所以他想尽办法拖住唐帝,即便唐帝要他的命,他也可以答应,只要唐麒能活下来。


姜绒捧着唐麒的脸,诚挚而深情地望着唐麒,“我有分寸的,我没有乱来。我还有方丈给的菩提心,我知道该怎么用的,你不要怕,我在呢,我还在这里。”


唐麒痛苦地闭上眼深吸一口气,是啊,姜绒是还活着,可是这一番波折却让他本就不多的时日变成危在旦夕。这让唐麒如何不痛如何不惧?


姜绒抬头吻唐麒的泪,轻声道:“哥哥,你要快点带我出去,我们要快点回家。”


唐麒收住眼泪,“我知道,我知道。”


唐麒取出准备好的雨凝香,姜绒乖顺地吞下,唐麒的心才定了些许。姜绒伏在唐麒怀中,两人竟也得到了片刻的温存和安宁。


不多时,姜绒知道自己撑不住了,雨凝香的药效加上毒发,让他变得嗜睡,很容易陷入深度昏迷,他必须在清醒时与唐麒商量好后面的事情,“唐帝不会轻易让我走,哥哥联系到外面的人了吗?”


唐麒点头,“晋王、梁王都收到了唐帝私下豢养毒尸残害的百姓的证据,唐帝手上兵力不足,只要各路藩王逼宫,他必死无疑。”


姜绒注意到唐麒突然停下来,“怎么了?”


“秦王,唐帝的亲堂弟,寻人给我递了消息,他知道了你的身份。”


姜绒一怔,顿时后背发凉。唐帝不会自己对外宣扬姜绒的身份,因为唐帝心里那些龌龊心思是禁不住言官议论的,所以他不会真的公开姜绒的身世。


其他李姓皇室知道姜绒的身份,姜绒不可能完全脱离这趟浑水再回到乡野。


长乐长公主是护国功臣,同样是李姓子孙,在这样的乱世,有这样的身份,就是可争一争正殿上的龙椅。


何况姜绒手上还有炼制毒尸的秘技。


他们不会放过他。


“绒儿,我现在还不能带你离开。”


姜绒顿时明白唐麒的计划。


“好,我等你。我会撑下去,我一定会等到你。”姜绒坚定地向唐麒承诺。


唐麒温柔一笑,“我相信你。”


唐麒低头和姜绒亲吻,温柔无比地抚慰姜绒口腔的每一寸,在他唇上留下印记,“乖乖的,不要和他斗气,等我。”


姜绒点头,渐渐失去了意识。


姜绒不知道自己到底昏睡了多久,床边有人时不时给他喂水喂药,他却无法完全清醒过来,直到整个宫廷都在震动,唐帝衣衫褴褛提着剑冲进来扯他的脖子,他才勉强清醒。


“姜绒!跟朕走!”


姜绒对唐帝如今的狼狈很是满意,“陛下……草民……实在无力……”


而就在这时,一个黑衣人从姜绒身后闪出,一剑刺中唐帝的心脏。


长安宫城被破,所有宫殿都付之一炬。


几个藩王在长乐长公主的宫殿找到了唐帝李珲的尸身,发现李珲与一个少年互相给了对方致命一剑,双双死在火场之中。


长安毒尸之乱因李珲之死而落幕,秦王登基为新帝,后人称为后唐。

----

还有番外,还有番外!!!不要急!


番外


蜀中唐门,门中众人收到长安传来的消息,圣子死在了长安,是被唐帝李珲折磨致死的。


唐沐雨收到消息的时候几乎昏厥过去。


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消息,唐麒怎么可能让姜绒就这么死去,那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


但是消息传回的第二日,唐沐雨就大办丧仪,对外承认了圣子被唐帝杀死的消息。


之后,唐沐雨下令封山,唐门从此不再涉足中原武林。


十月十五,长安毒尸之乱过去近一个月。


唐门后山中,唐麒抱着昏迷许久的姜绒坐在天然热汤之中。


远去大理的乌长清带着一只深埋地底的瓷瓶回到唐门。


这个瓷瓶当中便是世上唯一能够引出万灵母蛊的解药始祖母蛊,这是五毒教中最原始的灵蛊,之后的灵蛊皆是以此蛊炼化衍生。


但万灵母蛊寄生于心脉之中,即便有始祖母蛊,也需要刺破心脉引出。


姜绒泡在温热的热汤之中,血脉活络,能让万灵母蛊更为灵活,可以大大缩短引出时间,但是在热汤之中也有风险——止血不易。


乌长清一同站在热汤之中,唐麒解开了姜绒的衣带,乌长清手起刀落,精准刺入万灵母蛊寄居的部位,并将始祖母蛊放在伤口之上,不过片刻,一根发丝粗细的蛊虫从姜绒心口钻出。


乌长清以一枚银针刺中两蛊,将它们一起封在了瓷瓶中。


“快带他回屋止血,接下来三日内必须解掉他全身的剩余毒素,只有平安度过这几日,才能安心。”


唐麒不敢耽误,从岸边取来止血药包按在姜绒心口,用披风裹住姜绒湿透的身子,疾驰往聚英楼赶去。


聚英楼旁边的小楼上早早点了暖炉,一点寒风透不进去。


一屋子的草堂弟子都在为姜绒止血解毒而忙碌,几乎没有人敢在这几日合眼。


唐凌殊站在聚英楼外看着灯火通明的小楼,眸中尽是沧桑和沉寂。


唐沐雨来看望姜绒时便能看见唐凌殊。


“绒儿没事了?”


唐沐雨有些惊奇,但是又知唐凌殊心中的纠结,便道:“万灵母蛊已经取出,接下来就要看绒儿自己了。”但唐沐雨相信姜绒,姜绒心志坚定,与唐麒情深意笃,一定一定会尽力活下来。


唐凌殊闻言沉默,许久后又说:“无双……”


唐沐雨道:“斯人已逝,门派已经以最高的礼仪为他送葬。”


圣子死在了长安,圣子是唐帝杀死的。


但是没有人去追问这个圣子到底是那个在长安炼制毒尸的无双公子,还是那个解开长安尸毒的长公主之子姜绒。


唐凌殊懊恼无比,“我以为凭我们的武艺和机关术就可以在长安立足,从未想过无双会用这些曾经加诸在他身上的蛊毒去谋求名利。”


唐凌殊的痛苦在唐沐雨眼里并不如何值钱,唐凌殊和唐无双一早就在算计着用这些蛊毒加害姜绒,且他们成功了,害苦了姜绒,让姜绒一次次命悬一线。这一次不过是唐无双故技重施,没有完全成功罢了。


唐沐雨冷声道:“你们当初既有那样的谋算,做出更出格的事情我也并不意外。唐无双此人心口不一,面慈心狠,死有余辜。身为唐门曾经的少主,你连这点识人之明都没有?”


唐凌殊一怔,虽不愿唐沐雨如此辱骂自己曾经的心仪之人,可是他又无法辩驳,最终唐凌殊只能说:“也许,他只是想岔了,一时错了主意。”


唐麒道:“草菅人命也能是错了主意吗?”


两人没想到唐麒会突然出现,都有些惊讶。


唐凌殊捏拳,但他不欲与唐麒争辩,只问:“绒儿如何了?”


唐麒睨他一眼,“解毒的过程自然是难熬的,你没有照顾过他,自然不知道他的辛苦。”


说罢唐麒便拎着食盒往聚英楼院子走。


唐凌殊往前几步,唐麒适时回头,“你为绒儿找到解药,他是感激你的,你若要看他,就大大方方进来,不要一副我拦着你的模样。”


唐麒的态度完全出乎唐凌殊的意料。他还以为,他们不会再原谅他了。唐沐雨在一旁打量了唐凌殊两眼,不再和他多说什么,跟着唐麒一起进了小楼。唐凌殊见此连忙跟上。


解毒的过程无比难熬,姜绒意识模糊无法自理,毒素侵害于五脏六腑,姜绒陷入昏迷中还被梦魇纠缠,时常抽搐惊厥。饶是唐门弟子见识过无数毒物,也被姜绒的病状震惊。


祛毒补气的汤药一碗碗地灌下去,几乎每一碗都是唐麒亲手灌下去的,姜绒在他怀里的每一个变化都让唐麒心如刀绞。


所幸,这样残酷的折磨没有持续太久。取出万灵母蛊的第五日,姜绒终于苏醒过来。


姜绒感觉自己好像睡了很久很久,睡梦不曾停歇,梦中苦多于乐,他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但有人将他从梦魇深处唤醒。


那个人在他睁开眼的刹那就露出灿烂笑容迎接他,他甜甜地朝对方喊道:“哥哥!”


唐麒将他抱入怀中,两人紧紧相拥。


姜绒的苏醒,让整个唐门从死气沉寂中复苏。


虽然是苏醒了,但是姜绒的身体还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若要恢复以往的功力,还需要一年半载。


所以自从姜绒醒后,唐麒便一心陪着姜绒养身子,唐门的杂务几乎都不再管了。


之前封山是权宜之计,封山一举既是向中原武林表明唐门并无野心,也是防范有不轨之徒来闹事。


现在唐麒和姜绒都安然无恙,唐门不可能继续关着门坐吃山空。


唐门现在还剩下两个年长的长老,经过唐海的事情,他们也不大想掺和门中事务,因此门中大小事宜都落到唐沐雨一人的肩上。


唐沐雨真心干不动了。


这天,趁着唐麒带姜绒出来晒太阳,唐沐雨来诉苦了。


凑巧的是,唐凌殊也拎着从山下买来的点心来看姜绒。


四个人坐在炭炉旁喝茶,似乎像是回到了三四年前的时光。那时的他们都有长辈照拂,冬日里闲时围炉煮茶插科打诨,惬意非常。


唐沐雨叹气:“我现在是连喝盏茶的功夫都没有。”


唐麒抬眼看他,当然知道他的意思,他们三人是嫡亲的师兄弟,彼此都太了解了。


姜绒躺在躺椅里一晃一晃,看自家二师兄脸都憔悴了些许,难免被这对比引出了许多愧疚之情,“那……二师兄你别忙了,让别人去……”话还没说完,他就看到一旁和他一样悠闲,正在给点心摆盘的唐凌殊。


“凌殊大哥不是没事吗,二师兄你让他帮你嘛。”


姜绒说完还给自己鼓了鼓掌,自己可真是个天才!自从知道唐凌殊在大理国如何冒险历尽艰辛为他找到解药,他心里那点恨意就都消散了。


所以他觉得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如就让唐凌殊回来。


他这话一说出口,剩下三人都沉默了。


姜绒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怎么了,现在凌殊大哥也没必要走了不是吗?以前的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总抓着不放这日子多难过啊。哥哥,你说对不对?”


唐麒没好气捏他鼻子。


唐凌殊挺直了腰板,“我愿意回来帮忙,我不求什么名位,如今我也只能留在唐门才有安定的日子。唐麒,你不计前嫌收留我,我……很感激你。”


唐凌殊的话倒也不是夸张,长安有不少势力在找他,为的就是当初唐无双胡乱许诺到处收取钱财。不过他们也不敢大张旗鼓地把事情摆出来,毕竟唐无双是炼制毒尸的祸根,他们也怕唐凌殊把他们的龌龊心思抖搂出来。


在唐门的地界,长安的势力没法伸手进来。


唐麒没有看他,而是给姜绒喂了一块自己亲手做的莲花酥,“既然如此,你还是做藏经阁阁主。门中的庶务还是由你打理,唐沐雨负责刑堂和库房。”


姜绒高兴地鼓掌,那可太好了!


唐凌殊和唐沐雨没有久留,院子里又只有姜绒和唐麒两人。


唐麒起身将姜绒抱进怀里,和他一起躺在躺椅上,冬日暖阳照在身上,温暖无比。


“哥哥,你想过以后吗?”姜绒趴在唐麒的怀里,轻声问。


唐麒点头,抱着姜绒的手一下一下抚摸他的后背。“想过,想和你春日看花,夏日采莲,秋日……”


姜绒兴奋地说:“秋日一起做桂花糕,冬日里一起晒太阳睡觉!”


唐麒笑了起来,“好,都听你的。”


“我还有好多好多地方没去过,你会带我去的吧?”姜绒眨巴着大眼睛期待地看着他。


唐麒如何能拒绝?


“嗯,带你走遍这人间,我义不容辞。”


是夜,唐凌殊和唐麒密谈了许久。


一年后,唐门告知各门派门主唐麒因病退位,前任门主之子唐凌殊接任。


唐门山门下,几个身着劲装的年轻人在相互道别。


姜绒:“凌殊大哥,你要好好打理唐门,也许有一天我和哥哥会回来看你的。”


唐凌殊微微一笑,“也许哪天,我也会到处走走看看,但是如果你想见我,我一定不会失约。”


唐麒冷脸,“倒也不必。”


姜绒哈哈一笑,“总会回来的,这里是我们的家。”


唐沐雨不舍地看着他们二人,“不过是隐退些时日,不要真的不回来。绒儿要常常给师兄写信,知道吗?”


姜绒点头,“会的。”


言罢,唐麒搂住姜绒带他上马,疾驰而去。


姜绒兴奋地问他:“哥哥,你要带我去哪里啊?”


“去江南,你最爱热闹,我们去最富庶的人间天堂看看。”


“好!”

----

姜绒的身世就不放到正文了,大家看这里吧

长乐公主一出生便遭逢乱世,即便归为皇后所出,却也跟着乱世浮沉。

  为保女儿安全,皇后为长乐公主延请名师,长乐公主年仅十六便能与骠骑将军战至百招不落下风。

  长乐公主随师父在江湖上游历过数年,这数年间见过百姓疾苦,见过朱门肉臭,结识了江湖上许多侠士。

  也是在这游历中长乐公主认识了唐秋意。

  唐秋意面若桃李,一双丹凤眼顾盼生辉,比之长乐公主也毫不逊色,更让人惊叹的是唐秋意的机关术堪称出神入化。

  不幸的是两个少女当时都对新晋的状元郎一见倾心。

  状元郎名叫崔颖,是寒门子弟,在乱世中能有这份定力和才华,任谁也不能看走眼了。

  唐秋意身上带着蜀中女子的泼辣,又是江湖人,喜欢便是喜欢了,喜欢就要抢到手。

  但是最后,崔颖还是与长乐公主结为连理,崔颖爱慕公主,不只是因为公主倾城的容貌,还因二人都想要平定这乱世,他们想要为百姓争得平静的生活。

  唐秋意不再纠缠,抽身离开。

  但是,在那年,皇帝退走至蜀中,长乐长公主传信于她,求她救救他们的孩子。

  唐秋意赶到,看到世上最残酷的一幕,兄妹相残,本该有护国之功的长乐长公主和丈夫一起死在了皇帝的算计之下,葬身于乱箭之中。

  唐秋意找到了那个孩子,带着孩子,破了五百唐军的包围。

  唐秋意一战成名,而那个孩子,取名姜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