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岂不罹凝寒【完结番外】>第九十五章 完结章-上

  山中岁月悠长,但只要有江浮白在侧,宁无恕哪里都住得习惯。

  况且,江浮白失而复得,对宁无恕越发没有底线。观中的吃食自来简素,可自从宁无恕上山之后,三七下山采买的次数都多了不少。大到被褥桌椅,小到各色精细点心酒水,三七每次去买东西江浮白都会给他另外写一张纸,就那一张纸的东西所费的银钱就够整个道观过两三月了。

  道玄真人知道此事后对着宁无恕的面色又差了一些,连说话都懒得同他说,宁无恕一声声师父叫着却顶多得个白眼。

  道玄真人还同无极真人抱怨,说宁无恕难养活,是个败家玩意儿。

  无法,宁无恕偷偷给三七塞了不少银钱,好洗刷洗刷自己“败家”的坏名声。他是个极聪慧的人,在人间行走数百年,银钱一物虽说不上堆山码海,积蓄却是不少的。同江浮白那个时常入不敷出的小酒馆比起来,实在是好不知多少。

  三七得了银钱下山,买了一大车东西回来,点心酒水都另有真人的一份,“贿·赂得当”宁无恕这才没再见真人白眼相对。

  除去这些开销,江浮白带着宁无恕将山间都走遍了,有时发现一处景致不错的地方,两人在山中一待便是一日,闲坐喝茶,下棋看花。日子过得闲云野鹤,倒真像是人间话本上说的隐士了。

  无他,只是观中抄书抄经的活又全部归了三七,道玄真人又从“败家”骂到“祸水”。

  没几日,眼见着天要转凉,三七便开始给观中的孩子们量体裁衣,预备着做秋冬的衣裳。从前的宁无恕储物囊中不知有多少衣裳,如今的三两身则都是在平安镇买的成衣。

  江浮白便也拿了皮尺来给他丈量,宁无恕乖乖地伸着手,冥冥叼着皮尺的一端,帮江浮白。

  “似是比从前高一寸,这是怎么回事?”江浮白疑惑地看着皮尺,唯恐自己量错。

  “许是江道长这些时日给我吃了太多天材地宝,我又长个子了?”宁无恕逗着他玩儿,语调都带着小钩子。宁无恕实在是喜欢他疑惑的神情,蹙着眉,抿着唇,澄澈的眼睛像是走失的幼兽,可怜又可爱。

  江浮白仰头,险些撞上宁无恕的下巴,发丝拂过,宁无数忍不住痒得笑出声来。

  江浮白:“是这样吗?”

  宁无恕收回手臂揽住他的腰,抵上他的额头:“我猜是,所以浮白打算给我做几身衣裳啊?”

  叼着皮尺的冥冥一下子没了活计,扑扇着翅膀飞到江浮白的肩头站着,好奇地用乌黑滚圆的眼睛看着自家两个主人,大有也想挤进去一起玩一玩的意思。

  江浮白想了想,慢慢数给他听:“秋日的长袍两身,冬日的三身,还有披风和氅衣,鞋袜和腰带。你有喜欢的式样和纹样吗?底下的镇子上绣娘不多,做工或许没有你从前穿的好。”

  他说得很是细致认真,从前对俗事一窍不通的江小道长如今安排起这些琐事来竟这般周到,大约也是这八年练出来的。

  只是这算下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祸水”的名头没摘掉,“败家”的名头只怕又要被真人翻出来了。不过,这些他都不在意,他知道江浮白宠他,心上人的宠是最不该拂逆的,几身衣裳而已,江浮白想如何便如何。

  宁无恕在他鼻尖上亲了一下,轻声道:“你穿什么纹样的,我就喜欢什么纹样的。”

  闻言,江浮白面露难色:“我在观中的衣裳都是道袍,下山后穿的也不过事是寻常素白长袍,无甚纹样的。”

  本就是方外修行之人,做衣服换衣服都是为了“入乡随俗”,免得在人间行走时显得怪异。道玄观中自然是道袍在身,新做也多是因为长了身量要更大的,偶尔上山下山,弄脏了勾坏了都无妨,毕竟法术在身连清洗都不必。

  下山历劫,江浮白也多是着宽松的长袍,素白一身,无需多余纹饰。直到云梦泽之后,江浮白才开始在宁无恕的影响下穿些带暗纹或绣样的衣裳,但也都简单素雅的居多。

  可宁无恕不一样,他自来吃穿住行都讲究,衣裳布料也都是上品,暗纹低调又精致,瞧着就像是哪家锦绣金玉养出来的小公子。

  如今······

  如今似乎又与从前不同了······

  宁无恕不再需要顶着那一副红尘公子的做派,洗去凡尘过往,可以做回真正的宁无恕,无需顾虑任何事情。

  “你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你给我挑吧。”宁无恕不管这些,伸手赶走冥冥,埋头在江浮白的肩窝里撒娇,“你也同我一起做几身,我喜欢同你穿一样的。”

  拗不过,也宠着,于是三七拿到的是两张写着尺寸和纹样的纸,因为从纹样的大小配色到丝线绣法都写得极为详细,江浮白又额外给了三七一个小荷包,这次的小荷包格外鼓囊。

  “山下绣娘怕是要赶工,这是多加的工钱。”江浮白怕三七不通这些人情世故,特意将其中的弯弯绕细细地跟三七说了一遍,又叮嘱他无需赶但定要细。

  三七拿着纸一一记下这些话,回去的路上却觉得这纸上的字放在一处他都看不懂:银丝折竹暗纹?飞鹤穿云纹?腰带怎的还要银镶白玉的?

  小道长被道侣带坏了······

  不过,大概是实在给得多,还另加了赶工的银钱,镇子上的那家小绣坊竟当真赶在初秋时节便将观中的衣服都做好了。三七带着人下山采买,顺道去取衣裳,绣娘收了剩下的银钱还不忘抱怨。

  “那几身精细衣裳也实在是太过精细,老板特意去外面买了银丝银线,就这一身衣裳的功夫都够做上十身道袍了。”

  绣娘点数着银钱又是高兴又是无奈,三七也不由得红了脸,满口只道辛苦姐姐,年轻的绣娘们觉得他心实可爱,纷纷笑着往他怀里塞包着点心糖块的手绢儿,弄得三七越发不好意思。

  回到山上,三七才知道江浮白又带着宁无恕去山中寻野桂花了。

  山中独有的一种野桂,长在溪涧边上,因常年沾染松柏的香气,变得气味格外清幽淡雅。宁公子这几日正在折腾香药,江浮白屋中的崖柏香都开始带上了一些甜甜的气息,昨日听闻这时日山中有野桂开放,今日便带着江浮白上山去寻了。

  三七将他们的衣裳取出来,交给另一个孩子:“我要清点这些东西,你将衣裳放到小道长的房中去,回来给你吃桃酥。”

  那孩子接过衣裳,听闻有桃酥吃一脸兴奋,但片刻后又懵懂问道:“那宁公子的衣裳呢?”

  三七不禁一阵头疼,这些孩子们有的年纪还不大,并不懂的“道侣”二字是什么意思,可三七这个大孩子也不好多做解释,只含糊答道:“一并送过去,小道长会看着办的。”

  “好,三七哥哥千万给我留着桃酥啊!”那孩子捧着大包裹便往那边跑,一派天真烂漫。

  三七却只觉得心塞。

  然而,人间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三七这边的头疼还没消,真人那边又冒出了新的难事。

  一日,真人喊他过去,说是有事交代,三七便去了。

  听完真人的话之后,三七木在当场。

  “真人,此话······何意啊?”三七听完后整个人愣在原地,只觉得自己方才听错了什么。

  道玄真人却将印章推到三七面前:“我将远行,归期不定,长则数年,短则一年半载。这印章交给你,观中开支依旧用抄经换来的银钱即可。我不在的日子,观中一切便由浮白做主······”

  尚未说完,真人又改了口:“不对,还是你做主吧,浮白如今只怕指望不上了。”

  “真人······我······”

  可怜的小三七磕磕巴巴地没能说出点儿挽留的话来,边上的无极真人也不禁心软同情,只是,道玄真人就是这么个性子,说要走便是要走,不会改主意的。

  也不知是不是瞧出了三七的为难,道玄镇人豪迈地拍了拍三七的肩:“怕什么,浮白在你这年纪的时候也是一个人撑着道观大事小情的,山上观中都有结界守护,你不用怕。”

  一旁的无极真人心想:都是可怜孩子啊······

  三七绝望地仰头看向真人,眼中满是挽留与不舍,可他觉得真人一点儿都没看懂,因为真人只是安慰地笑了笑,下一瞬便突然原地消失。

  “真人?真人!真人——”

  没有人回应,他家真人同无极真人早已不知在哪个云头上御风而去了。

  可怜的三七指尖颤抖着拿起真人那方帝王御赐的真人印章,心中惶恐不已。他来道玄观也近十年了,这两年才开始接过小道长抄经的活,真人说小道长天资特异才能无需点化自行入道,而他则需待他看完小道长看过的书才能受点化入道。

  这八年来,三七就是这样上下操持着观中杂物,教养着孩子,抄着经书,剩下的时候都在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小道长能早些回来。

  可是当他好不容盼星星盼月亮盼回小道长后,真人却撂下印章出游了,而听闻真人出行远游的小道长的道侣一挑眉笑,颇有些迫不及待的意思:“既然师父远游去了,我们也可以下山了。”

  三七:······

  真人说的“指望不上”原来是这个意思!!!

  江浮白也没注意到三七满眼的期待,对自家道侣百依百顺:“也好。”

  三七:无人知我苦,无人怜我孤······

  次日,等三七去江浮白院子里想再努力一二时,已是人去楼空,屋内桌上放着一封信和一个装满金叶子的小荷包,另外还有一叠符纸。

  是江浮白和宁无恕给他留下的。

  还有冥冥,三七推门进去的时候,冥冥正守着桌上的物件等着人来,显然是被宁无恕交代过一番。见了三七便扑到了他的怀里,撒娇撒泼地蹭着他的胸口。

  一夜之间,道观里的真人和道长都下山了,观中只剩下三七带着一群孩子过活,三七苦笑着将东西收好。从前他还疑惑,真人这般随性的性子如何养出这般剔透能干的小道长,现在想来,恐怕正是因真人太过随性,小道长才这般能干的。

  哪里是能干,这分明是自立自强啊······

  三七万万没想到,当年他曾那般羡慕的小道长的日子,如今真的要过上了他却笑不出来。想想道观中的这些孩子们,还有怀里被撇下却不自知的小魔兽,思绪万千。

  作者有话说:

  完结章也太难了,继续尝试中!

  我分个上下吧,再修改一稿试试(因为我觉得我被制裁是后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