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古代言情>云雨无凭>第二十七章 私盐

  =

  依照旧例,春猎所得的猎物都是作为赏赐尽数赐下去的,唯有今年这犀牛角实在特殊,礼部侍郎拿不住主意,这才战战兢兢地递了个折子上来。

  楚雍翻到这的时候,楚霄早已识趣地将那物件自己送了过来。

  李桂福将那犀牛角呈上来:“永宁王殿下一齐送来的,还有一封信。”

  楚雍没分出眼色去望那犀牛角,倒是直接将那信展开来读。

  楚霄着这信里的内容都是什么虚有其表的贺词祝词,他扫了一眼,全是些身体康健国泰民安的虚言。

  直到最后,楚霄才再提了一下这犀牛角的事。

  “惜蕊此物贵重,我们自己收着不妥,合该是献给您的。”

  “臣弟请匠人用上好的木料雕镂出这个架托,也算敬上的一点心意,希望皇兄笑纳。”

  楚雍看完以后,默不作声地将那信揉作一团,但脸上仍旧不怒不喜。

  李桂福察言观色,自然也了解楚家兄弟的关系十分微妙,便对着楚雍说道。

  “陛下若是嫌弃这物件,奴才便把他丢进库房里,不会脏了陛下的眼。”

  那用红木镂空雕刻的架子上托着的犀牛角,圆润光滑,如同新月牙一般。

  楚雍敛眉说道:“不必,就放在寝殿里吧。”

  ***

  午膳时楚雍浅浅动了两筷子,便觉得没什么食欲,准备叫人将菜撤了下去。

  李桂福忙止住宫女们端菜的手:“陛下,您要不再用点,这样对您身子不好。”

  春风和暖,桃花纷然,令他回忆起少时的场景。

  也因着这点难得的温情,楚雍难得听他一句劝,再夹了两筷子。

  午膳撤走以后,楚雍望着窗外花瓣簌簌落下,对着李桂福问道。

  “朕小时候在御花园受伤,也是李公公给包扎的。”

  那时候楚雍还不似如今这般性格暴虐,但对世事的追求却已显出执拗的模样。

  那回是他非要摘西南角桃花树上那朵最好最高的桃花,却总是够不到,后来还被树枝划伤了手。

  李桂福见小殿下不见了着急忙慌来寻,又知道他不肯就此罢手,便帮他包扎好,两人再一道摘了那朵桃花。

  李桂福年过天命后,对往事记得越发清楚了。

  “奴才也记得,殿下那时候好不容易将那花瓣摘下,却也不愿将其珍惜地放入囊中,反倒是捏在手心里借风一吹,便由着它旋着坠落下去了。”

  楚雍垂眉笑笑:“李公公记的比朕还要清楚。”

  那时他年纪尚小,不知道为何将那桃花吹落,现下才明白,原来落花成泥白袍染尘,教他心里最快意。

  午后徐宁来觐见,步履匆匆地连气都没喘匀。

  李桂福见状便屏退殿内众人,自己也知趣地退了出来。

  徐宁见四下已无人,便不再耽搁时间,直接入了正题。

  “陛下,建邺城内近日人心浮动,官盐私售也愈加猖獗。”

  “据臣打探的结果来看,此事有些蹊跷。宁州州牧对此事知情,但并未对建邺郡守下任何文书,反而任其风气愈演愈烈。”

  “建邺城中更是表面维系着太平,官府没有任何动作,仿佛是在暗地里行包庇之实。”

  楚雍神情自若,朝他招招手,叫人起来回话,不必这么拘谨。

  “官盐私售时有猖獗,大多依靠地方遵守便可镇压。眼下既是太平盛世,又怎么会因私盐一事起风波呢?”

  徐宁恭谨地答道。

  “东南沿海的江州、台州近日倭寇猖獗,产盐量锐减,这风声不知怎么沿着水路,一直传到了宁州。”

  “因而建邺城内人心惶惶,哄抢私盐已经有些时日了。”

  楚雍了然地点点头,大约理出了些头绪。

  建邺城内城外私盐猖獗,是因为两州倭寇横行的流言导致的。

  而民心最易受到风吹草动的影响,春耕时节农民往来密集,一传十十传百,流言也传得教人恐慌了。

  不知怎的,他觉得这流言来得倒是十分巧妙。

  他忽然想起一事,便对着徐宁问道。

  “建邺城中私募的巡役呢?”

  徐宁回道。

  “依照旧例,巡役之事本就是官督商办,而新年刚过又正逢春耕,当地的招募的巡役人数并不足,官家也没有重视这件事。”

  “再者是商人重利,建邺当地的盐商若是有利可图,又怎么会做伤及自身的事呢?”

  前朝时私盐售卖一旦成了气候,当地郡守必然会采取行动扼制,而不是任由其蔓延着一直传到了长安。

  楚雍眯起眼睛,理了理思绪,忽然想一些旧事。

  “如今的建邺郡守是?”

  徐宁接过他的话:“温云绪。”

  建邺郡守温云绪,数年前曾在长安萧氏门下学习,是萧老先生的三位关门弟子之一。

  而江、台二州,更是缘分匪浅的南梁故地。

  乌木沉香的烟气袅袅地飘散在大殿上方,砚台里的墨迹也早已干透。

  “臣斗胆猜测,不出两日,宁州州府就会递来奏折告知此事已有进展,无需陛下忧心。”

  “但此事牵扯甚远,陛下要做的便是彻查到底。”

  楚雍挥挥手,此事需要仔细想过再做决断。

  不知不觉,徐宁已在殿中站了半个时辰。

  楚雍体谅他一路奔波,叫他早些回去歇息,有新的消息再来。

  他望着徐宁走时的那身影,想起当年北齐城破时大雪茫茫,他从废墟里将这人带走。

  不为别的,只因为那双眼带着渴求与欲望,像极了他自己。

  砚台里新磨了墨,他写了封密信给李瞻,让督查司在五日内给他答复。

  而治本之策则是要将沿海倭寇击退,须得让冯观潮携兵部一齐商议。

  眼下不过未时三刻,剩了小半日好光阴,楚雍却没有踏出金銮殿。

  自他那日夜里进了漱林馆后,总忘不掉那红烛昏沉时的片刻情动,以至于他现在一直不愿再靠近。

  好在那地方离得偏,不去便不去吧。

  ----

  本文最重要的一个副本 水平有限只能写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