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穿越重生>软甜小可爱被大佬持续亲懵中>第238章 重生年代文里的渣知青77

  沈约带着苏缘进去之后,在饭庄找了个僻静的角落。

  大堂中央,是一个个大圆桌。

  连同椅子,都用红色的绒布包起装饰。

  作者文人之间,互相交流,奉承。

  王主编也来了。

  跟在新京报社的总编身边作陪。

  毕竟是文人圈子里的聚会,虽然来的都是大佬,但更多的是总编之类的。

  或者是出版社的副社长。

  “听说,你们报社,出了一个元月,这可是要大兴啊。”

  有人和新京报社的总编寒暄,嘴上夸耀。

  “这还要多亏了小王,发现了元月这样的人才,我们报社,只是吃吃老本罢了,现在的新兴产业太多了呀。”

  总编打了个哈哈想要过去。

  虽然新京报社势大。

  奈何这里其他报社都在,万一真的针锋相对起来,那可是寡不敌众,双拳难敌四手。

  总编想过去,对面报社的副社长,可过不去。

  他突然道:“不是说,这次元月先生,应了这次聚会的邀请吗?他人呢?”

  说完还举目四望了一下,发现周围的要不是些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要不就是文人圈子里互相认识的家伙。

  “不会是你们压根没有把我们的聚会消息通知元月吧?”

  这次,没有等总编开口,王主编便在那不急不缓道:“吴社长,我们已经联系了元月了。”

  姓吴的副社长还是不信。

  因为元月的出现,一举改变了报社三足鼎立的格局,变成了新京报社独自一个领先。

  元月可是居功甚伟,也是新京报社的摇钱树。

  能这么容易让他见到报社。

  正巧这时候,有人在后面叫吴先生,吴副社长临走前,阴阳怪气道:“希望如此吧。”

  王主编眼尖,瞥到了站在角落的青年,当时元月给他寄过一张照片,用来办理租住事宜,看长相,是同一个人。

  他拉着总编过去。

  “元月?”

  王主编试探问道。

  沈约轻轻地“嗯”了一声。

  王主编顿时松了口气。

  让那些其他报社的,再说他们小家子气,将元月藏着捂着不肯让别人知道。

  他们不是想知道吗?

  那就等着惊掉下巴吧。

  旁人还没有惊呆,一旁的总编,确确实实,惊呆了。

  这样一个年轻人,是元月?

  是大名鼎鼎,让整个京市文人争相模仿的元月?

  虽然沈约的气质是优越,可毕竟年轻。

  如果,那些自诩清高的文人,被人传出去,模仿一个年轻人的文章,写法笔力还远远不如,该说不说,确实会让人笑掉大牙。

  “这位就是元月。”

  继续找新京报社的人掰扯的吴副社长从总编身上得到了这么一句话。

  “元月?你莫不是在骗我?”

  等察觉到新京报社的人神情认真后,吴先生的笑容愈发僵硬。

  “他,真是元月。”

  “磨磨叽叽的,老头告诉你他是,他就是!”总编不耐烦道。

  顿时一片哗然。

  除了吴先生之外,不少人,也听到了这话。

  这就是元月?

  那个有名的作者?

  他才多大?

  饭庄的一侧。

  京大的中文系教授,也带着自己的得意弟子,来跟一些老伙计相互介绍。

  有时候,关系比起实力,更加有用。

  适当的开拓人际关系,对于没有根基的大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我这个弟子,虽然入学时天赋不显,不过也是因为出身限制了他的见识,现在,是海阔天空凭鱼跃,已经在春芽日报上发了两篇文章,在新京报上,也发了一篇。”

  这也有互相炫耀的意思。

  “嘶——新京报社?自从新京报社报纸脱销后,现在投稿难度是呈倍数性的增长。”

  闻言,那位学生毕竟年岁不大,眼神中不禁闪过一丝自得。

  教授自然注意到了,却并没有说什么,少年人,就该有心中的傲气才对。

  “说来,我听说,聚会的发起人,还邀请了赫赫有名的元月来参加,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见到元月先生。”

  听到友人这么说,教授也感同身受地点头。

  文人之间,对于造诣比自己高的,总是有先天性的向往之心。

  “那里怎么回事?”

  教授注意到了角落里的骚乱。

  几人好奇地走了过去。

  “沈同学?你怎么在这?”跟着教授一起来的男同学疑惑道。

  而等他说完这句话后,发现,其他人的目光,都投注到了他身上。

  热切地让他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沈同学?”

  “这就是元月先生。”吴副社长用一种古怪的语气道。

  配上他诡异的表情,还真的有这么一回事。

  “什么?”

  “什么?”

  连续的好几声惊呼。

  围观的众人都不敢相信,面前的年轻人就是元月。

  或者说,元月是个年轻人?

  教授狐疑地打量着沈约。

  这不是他们班上,雷打不动,到点下课的沈约吗?

  怎么变成元月了。

  他的心底出现了一种荒谬至极的猜测。

  不会吧。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他们这一群老家伙,真是瞎了眼了。

  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教的了。

  人家写的文章比他们写的还好。

  围观者,从教授和男学生的口中,才知道,元月,还是京大的学生。

  众人:......

  “元月第一次发表文章是在去年吧?”还是有人忍不住质疑。

  沈约握住了苏缘慌乱的手,淡淡道:“是当初下乡时写的稿子。”

  这下,众人,看沈约的眼神,已经是和看待怪物一般无二了。

  他们天天写文章,都写不出一篇满意的来。

  而元月,当知青的那段日子,还能同时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家。

  除了天才两字之外,找不到其他。

  后来,是主客皆宜。

  就连饭庄的老板,也出来敬了一杯酒。

  有一点是共通的,大家若有似无地,都是捧着沈约。

  人到老年,写出这样的文章,只会被人说沉淀蕴远,才会留下这么好的作品。

  但沈约还年轻,思维最是跳跃。

  没有人知道他的上限在哪。

  自出生起,不过二十多年,就已经在文坛历史上取得了这样的成绩,那再过几年,沈约的未来,无法想象。

  “元月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意向,和我们出版社合作,我们出版了很多位著名作家的作品,如果您打算出书,相信我们出版社会是一个好选择。”

  “元月先生,您连载完目前新京报上的文章后,下一步,是要继续写刊登的文章,还是想要出书呢?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能和您这样的天才作家合作。”

  饭后,沈约被众星捧月一般围在了中间。

  周围的人,看向沈约,如同看着一株摇钱树。

  有一些和元月一样的作家,平日郁郁不得志,来这场聚会就是来拓宽人脉。

  此刻看到出版社和报社将沈约捧在手心的样子,心里着实不平静。

  他们发表一篇文章,还会面临拒稿的风险。

  但是元月呢。

  一个后起之秀。

  仅仅一篇文章,就在众多文人中,强势地杀出一条路来。

  第二篇连载长文,更是把他的地位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不是凭借运气,而是真正的实力和功底。

  所以,这个年轻人凭借着这些东西,得到了众多的青睐,甚至还有报社出报社,上赶着想要发表他的文章。

  这是他们得不到的待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