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特小说>耽美小说>长公主无处不在(GL)>第126章 皇兄

  从春末到入秋, 安阳跟着徐沐一走就是数月光景。两人在鹿城的日子过得安逸,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京城里的皇帝却一直惦记着这个妹妹。

  大军回京这一日, 皇帝没有出宫去迎, 却也派了人时时盯着动静。

  宣室殿里, 皇帝手中的奏疏刚换过两本,内侍总管便匆匆走了进来。他眼也没抬,内侍总管却相当识趣的禀报道:“陛下, 徐将军率军回城了, 这会儿刚进了明德门。”

  明德门是京城南门, 换句话说人刚进城,距离入宫还远着呢, 少说得等半个时辰。

  皇帝心中有数,随意点点头没说话, 淡定的翻看完手中的奏疏之后提起朱笔写下批示, 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内侍总管见状自觉退去了一旁,却完全不敢将皇帝的“不在意”当真。他默不作声侍立在一旁, 眼睛却是不是往殿外瞥上两眼,看上去可比皇帝上心多了。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内侍总管便见殿外匆匆跑来个小内侍, 巴巴的躲在殿外冲他招手。内侍总管偷偷瞧了皇帝一眼,见后者仍旧专心批阅奏折,于是便放轻步子走了出去。

  没一会儿, 听完小内侍传话的内侍总管又回来了, 仍旧不敢怠慢的冲正提笔的皇帝禀报道:“陛下,徐将军刚进了宫门,正往宣室殿而来。”

  皇帝闻言, 手中写字的动作终于顿了顿,却还是批完了这本奏折才搁笔。

  他什么都没说,只淡淡的扫了内侍总管一眼,后者立刻很有眼色的压低声音道:“长公主跟着徐将军回来了,也没回永宁宫,正往这边来呢。”

  皇帝这才轻哼一声,脸色不太好的样子:“她还知道回来?!”

  内侍总管忙陪上笑脸,劝道:“殿下年少,行事冲动了些,也是陛下疼惜妹妹。经这一回,殿下知道您这些日子挂念,下次定是不敢了。再说殿下风尘仆仆回来也没赶着回寝宫收拾,急匆匆过来,不正是来向陛下告罪的吗?”

  不是内侍总管替安阳说话,实在是他人老成精,早将皇帝的心思摸透了——生气归生气,可要惩罚长公主是不可能的。长公主离京多少日子,皇帝陛下就惦记了妹妹多少日子,嘴上说得再厉害,可只要旁人不走心的一句劝,他就能立刻顺坡下。

  果不其然,皇帝闻言又轻哼了一声,语气却软和了不少:“她就是胆大,知道朕不舍得拿她如何,真是什么荒唐事都敢做。等她回来,等她回来朕就不许她出宫了!”

  不许出宫算什么惩罚?公主未出嫁前,出宫的本来就少。

  内侍总管心中腹诽,嘴上又随意的劝了两句,皇帝果然就消气了。而说话的功夫算算时间,人也快到了,皇帝有些坐不住,就假装自己久坐有些乏了,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顺便溜达到了殿门口,不动声色往外瞟上几眼。

  没让皇帝失望,徐沐和安阳来得很快。

  远远望见宫道上两人的身影,皇帝立刻便将妹妹上下打量了一番。

  安阳跟在徐沐身侧,脚步轻快,看上去似乎没在外吃什么苦。皇帝便偷偷松了口气,又不想让妹妹发现自己特意等她,于是一拂袖转身又回去御案后坐着了。

  扫一眼面前的桌案,皇帝顺手又拿起了奏疏,假装认真的翻看起来。

  不多时,徐沐和安阳便到了殿外。

  以往皇帝宠爱妹妹,安阳到来几乎不必通传,大大方方直接就能进殿。不过这一次她也知道自己贸然离京的举动有错,不敢再像以往一样大大咧咧,便跟徐沐一起等在了殿外。

  值守的内侍很快入殿通传:“陛下,安阳长公主与徐将军求见。”

  皇帝慢悠悠看完手中的奏疏,再慢悠悠提笔写下批示,足足将殿外的人晾了小半刻钟,这才淡淡的一抬眼,对那通传的内侍道:“让她们进来吧。”

  内侍很快出去通传,不消片刻,徐沐和安阳就一同踏进了宣室殿。

  进城之前安阳就换回了女装,这时候她与徐沐并肩而立,两人齐齐向着帝王行礼,看上去竟是莫名的登对。皇帝看得酸溜溜的,有种自家的白菜跟猪跑了的憋屈,于是面对行礼的二人也没了好脸色,开口便是质问:“你二人可知罪?!”

  徐沐闻言老老实实单膝跪下,对于出去一趟就把人吃了这件事,也是有些心虚的:“臣知罪,还请陛下责罚。”顿了顿,又替安阳求情:“长公主年少,是臣未能进谏,一切都是臣的错。”

  皇帝对徐沐多是迁怒,闻言面色倒是好了些。

  然而安阳哪里舍得让徐沐背锅?更何况她对自家皇兄的宠爱也是有着足够信心的。当下磨蹭几步走上前去,一直走到皇帝身边,扯了扯他衣袖撒娇:“皇兄你别听她的。是臣妹的错,臣妹还没离开过京城,又听皇兄说此次平叛不危险,这才偷偷跟去的。”

  皇帝一听这话,刚好转的脸色又黑了,他没好气扯回自己的衣袖:“皇妹的意思,难不曾还是朕的错了?朕就不该拦着你离京,也不该跟你说平叛的事!”

  安阳又不傻,自然知道皇帝不高兴了。她小心翼翼又去拉皇帝衣袖,顺便赔上笑脸:“不是不是,是臣妹的错,是我自己莽撞,偏要跟着去。这几个月累皇兄担心了,都是我不好。”

  她说完,没见皇帝回应,但也没再次将自己衣袖扯回去。

  兄妹二人自来感情深厚,安阳见状便知道皇帝这是有消气的意思,于是愈发卖力的撒娇道歉。等到话都说得差不多了,她又从衣袖里拿出个小锦盒来,递到皇兄面前讨好道:“皇兄,别生气了,我在定州也一直惦记着你呢。看,这是我特意给你带回来的礼物。”

  皇帝和安阳是亲兄妹,脾气也像了个十足,傲娇的时候就需要人顺毛捋。他本也舍不得拿安阳如何,又见妹妹出去一趟还记得给自己带礼物,心里仅剩的那点气也散了个七七八八。

  假装不在意的瞥了眼安阳递来的锦盒,皇帝满脸都是不屑一顾:“朕富有四海,什么好东西没有,还稀罕你带回来的这点东西?!”

  话是这样说,但锦盒他却是接过去了,打开来一看,里面是一枚小印石——皇帝有个小爱好,就是刻章,刻得满意了就给身边亲近的人送。安阳在外面买来的印石自然比不上宫中珍藏,但胜就胜在这枚印石的花纹别致,看上去就是用了心选的。

  皇帝收到妹妹的礼物有点高兴,决定这块印石刻完之后就不送人了,自己留下珍藏。不过嘴上还是不那么容易松口的,喋喋不休的又将人数落了一通。

  安阳一看就知道这事算是过去了,老老实实等皇帝数落完,这才瞟了一眼还跪着的徐沐,对皇帝道:“这次都是我不好,我也知错了,皇兄就别迁怒旁人了。”说着顿了顿,又压低声音撒娇:“皇兄你看,你的常胜将军刚打了胜仗回来,结果你就让她一直这样跪着吗?”

  皇帝见妹妹如此维护旁人,心里又泛起了酸——当初还是他想着将徐沐留下,才给二人赐的婚,结果现在妹妹还没嫁出去,胳膊肘就向外拐了,他心里真是怎么想怎么不是滋味儿。

  不过心酸归心酸,安阳的话也没说错,徐沐如今好歹是立了功回来的,他就让人一直在下面跪着也不是回事。于是皇帝终于松口道:“徐卿,平身吧。”

  徐沐全程没插上话,见安阳将皇帝哄好了,起身时也着实松了口气。

  皇帝这时也将多余的心思都收敛了,上下打量了徐沐一番,对她的能力也还是满意的。当下面色缓和了许多,和颜悦色道:“徐卿此番平叛有功,皇妹又将下嫁,今后你便留在京城吧。正好骁骑营整顿过后尚无统领,不如便交由徐卿先行掌管吧。”

  骁骑营统领是正二品的武官,与徐沐原本的品阶相当。但京官和边关武将是没有可比性的,更别提骁骑营负责京中防卫,本就责任重大,经过信王叛乱之后更是皇帝心腹才能胜任。

  皇帝虽未明说,但显然是将这个未来妹夫当自己人了。

  徐沐对官职没什么想法,但既然决定要做安阳的驸马,便从善如流答应下来。

  倒是一旁的安阳听了皇帝的话,眼珠子一转,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皇兄,之前你赐婚之后我与徐沐走得太快,都没问过司天监吉日。现在日子定了吗?我与徐沐的婚事定在了何时?她年纪不小了,别人在她这年岁都当爹了,可不能拖得太久。”

  徐沐听到这话,表情有一瞬间的微妙——被安阳说她年纪大就算了,可当爹又是什么鬼?!

  皇帝也是一眼就看穿了安阳的小心思,他心里没好气,脸上却笑眯眯的:“吉日啊,司天监倒是算好了。可惜明年一整年的吉日都与你俩八字不合,得等到后年才有好日子了。”

  安阳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答案,当下大惊失色。

  没等皇帝再说什么,安阳忽然转身,拉着徐沐就往外走:“司天监的人肯定算错了,怎么可能明年一整年都没有好日子?!木头你跟我一起去,我得让他们重新测算。”

  徐沐被她这风风火火弄得一怔,直到被拖出殿门才道:“殿下,殿下,你先等等……”

  安阳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你怎么不走,跪太久膝盖疼?要不我帮你揉揉?”